3歲背古詩、6歲學論語,詩詞陪伴長大,她活成了別人家孩子的樣子

2020-12-13 陪寶寶寫日記

"讓那位銀髮微卷,說話中氣十足的葉先生給我上一堂詩詞的公開課。"

這是許多南開大學中文系學子的共同心聲,他們說的這位葉先生是在中國詩詞研究界久負盛名的葉嘉瑩教授,她是南開大學博士生導師,是哈佛大學的客座教授。

她3歲時就開始背誦古詩,六歲開始學習論語,她在詩詞的陪伴下長大,最終在中國古典文學研究領域立下了不可撼動的地位,她是2018年感動中國年度候選人物,是2019年南開大學教育獎終身成就獎得主,她的一生履歷輝煌,卻也和詩詞緊緊相扣。

同樣因詩詞出彩的人還有第五季詩詞大賽熱門選手小神童王恆屹,在《挑戰不可能》當中展現過自己驚人的記憶能力;第二季詩詞大賽冠軍16歲少女武亦姝,以高考總分613分(滿分660分)被清華大學錄取;第四季詩詞大賽冠軍陳更,是北京大學在讀博士生。他們都同樣熱愛詩詞,在詩詞的陪伴下成長,他們的人生也同樣的優秀,完全是別人家的孩子。

那麼,讓詩詞陪伴孩子成長有什麼好處呢?

我們都知道,詩詞之所以和我們平常說出來的話不同,是因為他非常講究節律,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整首押韻,工整有趣。

倘若我們的孩子們從小開始學習詩詞,那麼就能從小培養孩子們的語感能力。

詩詞和歌賦一樣,都是朗朗上口的,孩子們在一讀一背之間就養成了語感的節奏,這會讓我們小朋友在以後學習文言文的時候,不會覺得文言文生澀難懂,我們很多小孩子學不好文言文是覺得"之乎者也"如今讀起來太拗口了,但是如果小孩子從小就學習詩詞的話,長大就能很好的駕馭文言文風。

培養孩子語感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讓小朋友說話不要太俗,現在很多小朋友們開口閉口都是簡單粗暴的網絡流行語,朋友間相互交談還行得通,但是讓小朋友去參加什麼大場面的比賽,那就沒有底了。

通過詩詞可以讓小朋友們領悟到所謂說話的藝術。再想想,在現在的生活裡,做一個會說話的人有多重要?現在可能很多大人自己都吃過不少不會說話的虧,所以能讓孩子學會說話,在孩子的人生中能起多大的作用可想而知。

詩詞能讓小朋友們會說,還能讓小朋友們會寫,詩詞中常常包含著很多非常棒的表達方式,像對偶排比等等一系列的寫作手法在詩詞中經常能夠見到,我們說無巧不成詩,就是每一句詩都包含著詩人的巧思在裡面。

讓小朋友們學習詩詞能夠讓他們看到,聽到,然後學到詩人的巧思,然後運用到自己的寫作裡,就算學不到精髓,我們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哪怕小朋友把自己的學到古詩寫進自己的作文裡那也給自己的文章加分不少。

所以,我們說詩詞陪伴長大的孩子人生不會太差,因為詩詞教會他如何去說,如何去寫。但是詩詞的能力僅此而已嗎?當然不是,詩詞還可以教會我們的孩子們如何去解決問題。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詩詞之中也藏著很多人生哲理,像陸遊,蘇軾,李白,杜甫等等這些大家的詩句都有不少是有關人生哲理的,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著名小說家金庸先生就非常熱愛讀詩,他曾經說過,他的小說就是詩歌的具體化,我把我看到的,讀到的,我想要的詩都變成我的小說人物。

詩歌給了金庸靈感,同樣也給了百度CEO李彥宏靈感,他一手創立的百度就是引用辛棄疾的"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天才少女武亦姝把陸和李白作為自己的偶像,《詩刊》主編彭敏在失意的時候最容易在詩中找到前進的動力,詩詞裡有柳暗花明的人生哲學,有橫看成嶺側成峰的換位思考,有送別不落淚的大氣灑脫等等。

這些性情的陶冶都能夠很好的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在詩詞中成長,會明白時間的珍貴,會懂得遇到事情不逃避,會明白堅持就是勝利,詩詞陪伴下的孩子,人生不會太差,因為詩詞教會他們說,教會他們寫,教會他們做。

讓詩詞陪伴孩子成長有很多好處,但是如果家長們一味強迫孩子們去學,那麼這些好處都不會得到實現,那麼家長們可以用什麼方法讓孩子們自己去學詩詞呢?作為家長應該知道,小朋友們的願望很多,想要的東西也很多,但是大多都很容易得到滿足,有些小朋友可能只是想在吃完飯之後再吃一顆糖,有的小朋友也許想在做完作業之後玩幾局遊戲。

那麼,家長不妨抓住小朋友的這個特點,然後通過獎勵的方式去鼓勵小朋友們學詩詞,比如說先跟小朋友們約法三章,假如他今天學了幾首古詩那麼你就可以獎勵什麼東西給他,這樣小朋友有了學習的動力之後就不會對詩詞產生牴觸的心理。

但是物質的鼓勵維持的時間可能並不長久,因為小朋友們很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所吸引過去,每天獎勵一點點的方法時間久了可能就不奏效了,所以家長們要適時給給與小朋友們一些精神的鼓勵,比如說,今天讓孩子把前幾天學的詩詞背出來,然後再說一句:"哇,寶寶真棒!"

雖然只是短短一句話,但是,會給小朋友帶去很多精神上的鼓勵,小朋友覺得詩詞會讓自己變得了不起,變得了不起是每一個小朋友最想做到的事情吧?所以有了精神鼓勵之後的小朋友同樣也會動力滿滿的去學習詩詞。

最後,給大家推薦一套書——《藏在地圖裡的古詩詞》+《藏在地圖裡的成語》,這套書一共八本,每套各四本,每一本都是以時光為順序,配以地圖,每套書都包含了40位名家的180首詩詞或者成語,圍繞著教育部規定的中小學必讀古詩詞進行拓展,非常適合作為孩子的課外延伸讀物。

孩子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根據書中的位置介紹,就能找到每一首古詩詞詩人、詞人寫這首詩時拜訪的地點,或者是每個成語的歷史典故,以及與之相關的歷史故事,結合地圖,了解這裡的地理知識。

比如我們熟知的著名唐朝詩人張繼寫的《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在《地圖裡的古詩詞》這本書裡,先是對這首詩做了簡單的賞析介紹,告訴我們這是唐朝安史之亂後,詩人張繼經過寒山寺時,寫下的一首羈旅詩,在這首詩裡,作者用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之客這些景象,描寫出自己對秋夜的觀察和感受,也體現出作者的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無歸宿的顧慮,寫出了作者為國為民擔憂的孤獨愁苦。

在介紹完這首詩的創作背景之後,書中又以地圖的形式,展示了江蘇寒山寺的地理位置圖,以及寒山寺的介紹。告訴我們寒山寺名字的由來,以及該處曾有哪些風俗習慣。

除此以外,書中還有一些關於寒山寺的民間傳說,配以精美的圖畫,讓孩子對這個地方及這首古詩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這套書將詩詞與88個地點一一對應,將每一首古詩詞的內容結合創作地進行說明,不論當地的地理知識、歷史文化,還是名人古蹟、傳說故事,都有了生動有趣的介紹。

從初唐四傑的王勃開始,到清代後期高鼎作結,跨越了詩詞最鼎盛的幾個朝代,能讓孩子在了解詩詞的同時,也從側面看到歷史的交替和文化的發展。而將詩詞跟地理路線結合,是一項很創新也很有意義的設計。

而《藏在地圖裡的成語》,則是以每個朝代的戰爭為基調,比如"兵貴神速"、"背水一戰"、"破釜沉舟"、"退避三舍"等等,每一個成語都關聯著一個朝代、一次戰爭,讓孩子了解成語起源的同時,又了解了某個時期歷史上曾經發生了什麼,發生在哪裡,發生在誰與誰之間。

當然,如果孩子看書看累了,也可以用手機掃描書上的二維碼,配有專門的音頻故事,讓孩子邊聽邊學習。

一首古詩、一個成語、一個故事,都蘊含著強大的知識體系,有可能會有祖國的名山大川,也有歷史的星河浩瀚,能給孩子帶來更開闊的視野,更深厚的積澱。學習古詩詞,從小開始最好,趕緊點擊下面連結給孩子買一套吧!

相關焦點

  • 4歲萌娃背古詩,拼爹拼媽拼奶奶,怎樣教育,才能成為別人家孩子
    兒童節這幾天,在朋友圈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文章、視頻,有非常多的「努力幹活兒,還不粘人的小妖精」們,也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在我們的朋友圈裡面大顯身手。但,那畢竟是別人家的孩子。怎樣培養,才能把自己家的孩子培養為別人家孩子的樣子呢?
  • 孩子從小背古詩,對大腦有這4個「益處」,未來學習會很輕鬆
    所以很多的家長在孩子3、4歲的時候,就開始讓孩子接觸古詩、國學,學會背一些簡單的詩詞。但究竟要不要讓孩子從小背古詩,一直是存在著爭議的:有些父母認為孩子不能夠完全理解古詩的意思,就算背會了也沒有用,長大以後就會忘記了;還有一些父母認為,讓孩子從小開始背古詩,會影響到孩子的創造力。
  • 《中國詩詞大會》:4歲神童背580首古詩,驚豔表現令人側目
    對於參加詩詞大會的選手也都非常離開,不僅有大家耳熟能詳的武亦姝,更有4歲就能背500多首古詩詞的小男孩王恆屹。4歲神童背580首古詩,驚豔表現令人側目「神童」王恆屹3歲就認識3000多個漢字,4歲被稱為「中華詩庫」。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不僅會背詩,還可以出色的完成詩句的運用,這一點連主持人龍洋都稱讚。
  • 詩詞大會再度來襲,5歲萌娃驚豔全場,如何讓孩子愛上古詩?
    詩詞大會已經陪伴了我們五年,自開播以來一直撩撥著人們的心弦,將我們中華璀璨文明的瑰寶--古詩詞的發揚光大,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掀起了全民學習古詩詞的熱潮。正所謂「舊時文人墨客詩,飛入尋常百姓家」。第五季開播的首場,5歲的王恆屹便技驚四座、圈粉無數,其豐厚的詩詞儲備、強大的氣場以及敏捷的反應無不令人讚嘆,網友紛紛留言「別人家的孩子怎麼養的啊?」「好想偷小孩兒」。這幾年,傳統文化越來越受重視,教育部在新的中小學教材中大幅增加古詩詞的篇目,高考也逐年加強對傳統文化的考察,學習古詩詞真正是從娃娃抓起了。
  • 詩詞才女武亦姝613分上清華!為什麼讓孩子背古詩?看她就知道了
    為什麼讓孩子背古詩?看她就知道了武亦姝的母校復旦附中的語文教研組長黃榮華老師表示:武亦姝取得這樣的成績與她個人對古典文學的愛好和長期積累有關。她的走紅,正反襯出當前基礎教育中的古詩文教育還有很大的改進和上升空間。
  • 他不到6歲,識字3000,熟背詩詞580首,怎麼做到的?奶奶道出真相
    《中國詩詞大會》第5季於大年初四正式跟大家見面,來自青島的小選手王恆屹,圈粉無數。不到6歲的他,認識3000多字,會背詩580多首,節目中出色的表現,鎮定自若的樣子,讓人太驚嘆了!剛上場時,小恆屹介紹說,自己喜歡畫畫,寫字,彈鋼琴,但是最喜歡的是詩詞。先是一組「姓氏飛花令」—「請問你貴姓」。
  • 孩子半天背不出一首古詩?3位名人老爸來幫忙,背詩百首並不難
    拿中高考試卷中,古詩文的佔比就高達30%,這對於孩子語文的成績有關鍵影響。很多家長可能會反駁,那3、4歲背下來的詩,孩子到了初高中早就忘了,簡直是多此一舉。我之前也是這樣認為,直到我看到兒童心理學家哈羅德·伯特的一項研究,才知道雖然孩子在3歲左右背誦的詩,到7、8歲確實會忘記,但在潛意識裡卻還有記憶,這樣再次學習詩詞的時候,就比其他人速度更快。
  • 5歲留守兒童,背詩580首,奶奶這3個教育方法獲董卿點讚
    當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開播的時候,5歲的留守兒童王恆屹表現讓大家相當吃驚,年幼的他詩詞張口就來,網友毫不誇張的稱他是「中華小詩庫」。王恆屹到目前為止,他認識2000多漢字,能背580多首詩詞。這是什麼水平?相當於一個成年人的水平。一上場就挑戰了「姓氏飛花令」,一人說出姓氏,他背出含有相同姓氏的古詩。
  • 《中國詩詞大會》被6歲萌娃刷屏:被詩詞養大的孩子,有多厲害?
    爆款綜藝節目《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結束了,作為一路追到現在的鐵粉,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知識改變命運,詩詞改變人生。一個不到6歲的小萌娃,可以背誦500首古詩,隨意變換形式提問,他都可以對答如流。連網友們都忍不住感嘆:世界大了,優秀的孩子太多了!
  • 6歲王恆屹驚豔《中國詩詞大會》,被詩詞餵大的孩子究竟有多厲害
    據說,王恆屹在3歲時就已經認識三千多個字了,不到六歲就已經能背出近六百首的古詩詞。一個不到六歲孩童的古詩詞量簡直驚呆了我們。而在《中國詩詞大會》中,主持人問王恆屹「爆竹聲中一歲除」,王恆屹緊接著回答「春風送暖入屠蘇」。主持人問六歲的王恆屹「屠蘇指的是什麼?」王恆屹立馬能脫口而出「屠蘇酒」。這個六歲的王恆屹簡直就是我們羨慕的那種別人家的孩子呀!王恆屹成名後,參加了各種活動,甚至以自己的名字開了微博,粉絲大概有三萬人。
  • 孩子怎麼背古詩詞收穫最大?專家給出了3條實用方法,輕鬆背詩詞
    現在的各種以孩子為主角的綜藝節目,讓家長更直觀地看到了學霸們和學渣們的區別。這讓不少家長在一邊看到電視機裡的「神童們」的同時,只能默默的對著自家的孩子搖頭。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家的寶貝差別就那麼大呢?
  • 被稱為「行走的中華小詩庫」,3歲就能出口成章,年僅6歲的他火了!
    -王恆屹,《了不起的孩子》3歲上臺,能背古詩百首。 3歲就能出口成章,5歲上臺《詩詞大會》,大學生都難啃下來的《將進酒》,他可以流暢地背誦全文。
  • 1歲萌娃背古詩……那些提高記憶力的方法,都在這兒了
    >1歲萌娃背古詩……那些提高記憶力的方法,都在這兒了2020-12-03 22:35:34出處:PCbaby作者:佚名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寶寶早期進行詩詞背誦有益處嗎?  3歲前寶寶背誦詩詞主要為機械記憶,「不求甚解」式背誦。孩子小時候有詩詞方面的積累,長大後對審美能力,詩詞鑑賞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
  • 為什麼孩子要背古詩詞?梁宏達老師的總結,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古詩詞的學習情況,幾乎在每個家庭都能看到這樣一張唐詩三百首牆貼。雖然每天給孩子安排很多古詩詞背誦,可是自家孩子就是記不住,對於別人家孩子4歲就能背幾十首古詩,羨慕不已。
  • 老人實力帶孫,3歲讀詩,登上《詩詞大會》,隔代教育也可以很牛
    別人家的外婆他叫孟千尋,孟子的第76代嫡孫,3歲便開始讀唐詩,是杜甫的"小迷弟",曾參加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由於表現出色,被網友稱為"千年文化英才少年",如今12歲已能背誦上千首詩詞還會自己寫詩……從小就是詩詞狂,千尋每天讀一首詩,堅持了8年,這孩子能這麼優秀,則大多要歸功於外婆謝偉紅的悉心教導。3歲時,千尋就對詩詞產生了興趣,外婆便每天晚上睡前陪他讀10分鐘的唐詩宋詞。
  • 13歲才女鄧雅文,連奪四期中國詩詞大會擂主,背後家庭教育很重要
    不少網友就會說了,才13歲,怎麼會這麼有才呢?當然是因為家庭教育好了,鄧雅文是在詩詞的薰陶下長大的。她說,詩詞是她兒時的搖籃曲——她剛出生時哭鬧得很厲害,媽媽就反覆為她吟誦《春曉》《詠鵝》……聽見這些詩詞,她竟停止了哭鬧,安然入睡。
  • 中國詩詞大會:他識字3千,熟背詩詞5百多首,被稱為「小神童」
    提到《中國詩詞大會》大家一定不陌生吧?節目當中有無數參賽的小天才,讓人印象極為深刻,如果問你中國詩詞大會當中,最讓你印象深刻的一個孩子你覺得會是誰?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位6歲的小選手王恆屹!其實王恆屹真實的年齡只有5歲半,就是這樣,一個年僅5歲半的孩子竟然能夠認識3000多個字,會背580首古詩,這樣驚人的一個知識儲備量,作為一個大人,我都感到自愧不如。
  • 兒童幾歲可以開始學唐詩?
    那麼,兒童學唐詩多少歲可以學?怎麼教孩子學兒童唐詩?  ▼兒童學唐詩多少歲可以學  0-3歲唐詩誦讀和背誦仍然是許多早教專家的重點推介,甚至在早教流派中出現了所謂「詩詞派」。現在的普通父母,雖然沒有如此極端,但對唐詩都抱著「讀讀,背背,表演」的態度。(但一般家有老人的,是比較注重孩子幼學古詩)。這就是我們孩子早期接觸唐詩的現實。
  • 「爸,請用古詩詞罵我」,背古詩詞餵大的孩子:長大後會更出眾
    不會用古詩來罵人嗎?為什麼總是用那些粗話啊,什麼什麼的來罵人呢?她現場模仿了一段爸爸訓人時的模樣,最後帶來直擊靈魂的「沉重一擊:「你還說我背的古詩少,我都可以用古詩來說服別人。」詩詞可以改變人生,被古詩詞餵大的孩子:長大後會更出眾最近,看到《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在電視上重播。作為鐵桿粉絲,每次看都津津有味。看到節目中,那些出口成詩的選手,總能感受到,知識改變命運,詩詞改變人生。
  • 用孩子的畫,做一個日曆,原來,孩子比我們更懂家的樣子!
    前段時間,孫儷在兒子等等10歲生日時,發了一篇長文,她跟等等說了10個「謝謝」,其中一個「謝謝」是:「謝謝你,一直提醒我家的重要性,告訴我家的樣子」。「家」原本是一個很溫馨的港灣,是自己外出冒險探索的底氣,我們努力的意義也是為了讓家人快樂幸福。可是,很多人卻忘了這個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