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滯銷年年種,看徐聞現代農業產業園如何解決農業之痛!

2020-12-26 地道農旅

廣東徐聞菠蘿已有近一個世紀的種植歷史,在這個中國菠蘿之鄉,年年盛產菠蘿,又年年滯銷,是近年來廣東農業界持續關注的大難題。

隨著徐聞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建設,構建了菠蘿產業化發展新格局,在2020的豐產「大年」,刷新「三年番八倍利」的銷售奇蹟。依然種菠蘿,但切切實實地解決了農業之痛!

今天,地道農旅地道君就帶你揭秘這個產業園是怎麼堅守菠蘿的種植,解決滯銷難題。

一、行業逆行者

1 園區介紹

徐聞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總用地面積4000畝,涵蓋了5個鄉鎮。以菠蘿為主導產業,統籌生產、加工、流通、研發、產業融合等功能板塊,在規模化種植的基礎上,集聚生產要素,創新體制機制,發展設施農業、精深加工、現代營銷,帶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戶專業化、標準化、集約化生產,推動了農業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增值。

2 目前成績

產業園形成了「優種植+補流通+促融合+引科技+強品牌+重保障」六位一體的菠蘿發展格局,菠蘿種植面積23.6萬畝,總產值達44.66億元,園區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38萬元。

二、面臨的難題

難題一:問題不在於農戶種得不好,在於中間商嫌利潤太微薄,不想進行銷售。

難題二:問題不在消費者不想買,在於銷售渠道沒有打通。

難題三:問題不在農業不掙錢,在於能不能讓農民穩定掙錢。

三、破題新思路

1 產業升級延伸解決「利潤薄之痛」

調優品種為調整優化菠蘿種植結構,產業園共建立了13個菠蘿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提純復壯了大宗品種「峇里」,推廣「金菠蘿」等優良品系,豐富了徐聞菠蘿品種。

加工擴能產業園大力支持入園企業引進先進加工技術,形成產業集群,建成省級農產品加工示範園區。擴大特色菠蘿加工產品研製,把鮮果轉化成更容易儲存、運輸、附加值更高的加工產品,從原單一的「罐頭」拓展到菠蘿汁、菠蘿乾品系列、菠蘿果醬、菠蘿酶、菠蘿酒等系列產品,增加了農戶和中間商的利潤空間。

2 構建銷售體系解決「不會賣之痛」

在徐聞,菠蘿只是當地農產品滯銷之一,其餘還有香蕉、玉米等,價格都不盡如人意,根本問題在於農產品的銷售渠道沒有打開。

品牌建設鋪墊 利用品種的多樣化優勢,將一批批帶有徐聞產業園烙印的國家綠色食品認證產品走進市場,加上徐聞及雷州的在菠蘿市場的份額,很快就建立了產業園的區域公共品牌了。

12221模式加持 產業園首創了菠蘿「12221」市場營銷模式,讓「菠蘿的海」變身市場藍海。

第一個「1」是開發菠蘿大數據,利用大數據引領生產,推動銷售;

第一個「2」是成立徐聞菠蘿銷售聯盟,組織銷區採購商、培養產區經紀人2支隊伍;

第二個「2」是「拓展銷區市場,完善產區市場」2個市場;

第三個「2」是組織「採購商走進徐聞」「徐聞菠蘿走進大市場」2場活動;

最後一個「1」是實現品牌打造、銷量提升、市場引導、品種改良、農民致富等一攬子目標。

產銷對接火熱 線下,打造全國最大的菠蘿批發市場和產品集散地,開辦產銷對接大會;線上,建設網際網路創業園和電商平臺,菠蘿「觸網」,以新媒體營銷、眾籌營銷、電商限時團購等方式,帶動整個雷州地區農戶銷量。

跨界融合造浪通過「菠蘿+」的跨界合作,實現徐聞菠蘿的「走出去」和「引進來」。

菠蘿「走出去」,與必勝客披薩、喜茶等品牌打造菠蘿的網紅產品;與盒馬鮮生等實體店合作,改善產品品質和冷鏈運輸環節,設計不同口感的產品。

「引進來」遊客,走農旅融合的路徑,形成了以「菠蘿的海」為主體,一系列的休閒觀光體驗農業產業集群,不僅讓產業園收穫旅遊業帶來的收益,還促進產品的在地生產-銷售自循環,擴大了農戶的收入範圍。

3 培訓保障體系解決了「不穩定之痛」

強化培訓 產業園創建以來,不斷強化菠蘿種植、經營管理等方面的農民培訓,建設多個電商產業園,加大菠蘿電子商務推廣,補足農村信息化水平較低、電商人才缺乏的短板。

服務配套在新品種推廣上,為了解決種植戶不願試、不敢試、沒錢試的問題,產業園推出「我出苗,你出地;我來教,你來種;種出果,我來收」的服務配套措施,為農戶一站式解決投資成本、種植培訓、市場包銷等一系列問題。

出臺保障針對菠蘿種植難避天災的問題,出臺「菠蘿貸」貼息貸款、菠蘿產值保險、「政融保」支農融資等政策,安排財政資金2千萬用於風險補償、貸款貼息,加大對全縣菠蘿產業鏈的支持力度,有效撬動銀行貸款1.4億萬。

四、地道之見

解決多年徐聞菠蘿的滯銷問題,徐聞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建設得很明智!地道農旅地道君從中總結了以下幾點,供大家借鑑參考。

1 產品升級解決「有得賣」

在生產出優良品種的基礎上,進行加工再生產,能夠提升產品附加值,擴大利潤空間,也能從側面解決初始農產品在運輸、儲藏上的難題;深挖農產品的價值,增加產品的多樣性,迎合消費者的多樣需求,形成系列品牌,通過豐富消費者的食用、使用體驗,刷新消費者過去的固化認知,增強農產品的辨識度和美譽度。

2 銷售體系實現「不愁賣」

產銷信息對稱線下,打造農產品集散地,加強農戶與「B」端、「C」端的緊密聯繫,掌握最新、最真實的市場信息,引導農戶「觸網」銷售,通過網際網路,打開銷售渠道,拉近農戶與消費者的距離。

品牌營銷打造積極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建立區域公用品牌,利用優質產品進行品牌營銷,塑造產品知名度和美譽度,爭取消費者的廣泛認可,以獲得定價的主動權。

豐富消費體驗跨界合作,與多種業態合作,完善產品的服務環節,豐富消費者的體驗感,刺激消費,實現「產品+服務」的多重變現。一方面,讓產品走出去,打通網銷信息渠道,基於網際網路這個平臺,直接下單產品、或是訂購認養服務等;另一方面,把遊客「引進來」體驗農事、節慶遊樂等農旅融合的服務。

3 體系服務保障「穩賺錢」

政策支持圍繞農民的利益,出臺政策政策支持農業發展,解決土地、資金、技術、銷售等一系列農業難題,能夠穩定民心,同時給農民和社會各界提供生產、投資方向,推動農業產業的發展。

信息透明強化監管機制,協調好農商合作關係,強化農業信息化建設,避免因為信息不透明而造成定價的失誤。

規避風險 金融保險,保障農民基本利益,穩定農戶生產信心,維護產業的穩健發展。

人才培訓注重人才、技術的培養推廣,圍繞全產業鏈的發展,補足部分環節的人才短板,一方面引進優質企業、人才;另一方面,加強內部人才培訓,對農民定期進行種植、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培訓,跟上現代化的腳步,彌合城鄉差距,強大農村各方面人才隊伍的建設。

地道國際·農旅』地道國際農旅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而設立,以深耕農旅、振興鄉村為使命,以創新農業與農村發展模式為抓手,是中國農旅產業創新發展的領導品牌。致力構建田園綜合體、農業產業特色小鎮、共享農莊、康養綜合體及鄉村振興產業。為企業家和參與者共建、共享、共贏行業生態平臺。歡迎更多的朋友能一起參與共同推動行業生態的發展和完善,一起助力於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THE END

相關焦點

  • 現代農業產業園拉動效應
    遼寧省東港市是農業大縣,擁有沿海、沿江、沿邊地理優勢,逐步發展成為我國最大的草莓生產出口基地。東港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圍繞草莓優勢特色產業,以搶建現代農業「橋頭堡」為主攻方向,以規模種植基地為依託,以產業化龍頭企業為牽引,持續推動農業提質增效和鄉村產業振興。
  • 廣東省茂名市現代農業產業園通過國家認定
    經產業園所在地人民政府申請、省級農業農村和財政部門審核推薦、專家評審和現場核查等程序,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擬認定廣東省茂名市現代農業產業園等38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自2018年成功申報荔枝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以來,茂名十分珍惜這塊金字招牌,舉全市之力抓好創建工作,經過兩年的創建,如今茂名荔枝產業發展水平已全國領先,技術裝備水平區域先進,綠色發展成效突出。
  • 現代農業產業園商業模式如何設計?賣點在哪裡?
    現代農業產業園的作用 現代農業園區以環境優美、設施先進、技術領先、品種優新、高效開放為特點,代表現代和諧農業的發展方向,是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亮點工程。
  • 我市這個區獲準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百園千鎮萬村」工程,按照《山東省農業農村廳 山東省財政廳關於開展2020年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工作的通知》(魯農發規字〔2020〕20號)要求,經縣級人民政府申報、市級擇優推薦、省級評審核查等程序,並公示無異議,決定批准濟南市歷城區等22個縣(市、區)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 淮臺現代農業合作之花絢爛綻放
    開幕式上,臺灣食品產業園、全穩生技農業科技兩個臺資項目成功籤約,投資金額達1.2億美元。這是淮臺現代農業合作發展的一個鏡頭。近年來,淮臺現代農業合作之花絢爛綻放,已成為淮安臺資高地建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廣闊空間 大有可為淮臺農業合作始於淮安臺資高地的崛起。在頻繁的淮臺交流過程中,雙方敏銳發現,農業是一片廣闊的天地,完全可以加強合作、實現雙贏。
  • 關於第三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名單的公示
    山西省萬榮縣現代農業產業園4. 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左翼中旗現代農業產業園5. 遼寧省盤錦市大窪區現代農業產業園6. 黑龍江省富錦市現代農業產業園7. 黑龍江農墾寶泉嶺墾區現代農業產業園8.上海市金山區現代農業產業園9. 江蘇省東臺市現代農業產業園10. 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現代農業產業園11. 江蘇省邳州市現代農業產業園12. 江蘇省沭陽縣現代農業產業園13.
  • 山東公布2020年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
    1月4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官網獲悉,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一號文件精神,紮實推進省政府確定的鄉村產業振興「百園千鎮萬村」工程,按照《山東省農業農村廳 山東省財政廳關於開展2020年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工作的通知》(魯農發規字〔2020〕20號)要求,經縣級人民政府申報、市級擇優推薦
  • 天長:成功打造滁州首家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近日,國家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公布第三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名單,天長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入選,系全省第四家,滁州市首家。天長市現代農業產業園面積19.8萬畝,耕地面積15.04萬畝,涉及農戶7.12萬戶。
  • 省農業農村廳核查組就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工作來我市莘縣核查...
    12月16日,省農業農村廳計劃財務處處長冷彩凌一行來我市就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進行核查指導,聊城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陳長華、莘縣政府副縣長魏晨清等陪同。     核查組首先聽取了莘縣農業農村局就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工作匯報,現場查看了相關檔案和財務資料,隨後對我市莘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情況進行了實地檢查。
  • 濱城區現代農業產業園通過國家認定,成為濱州市唯一一個
    日前,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公布2020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名單,濱州市濱城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經過審核推薦、專家評審和現場核查等程序,最終通過第三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成為全市唯一一個。據悉,濱城區現代農業產業園是在成功創建了濱城區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基礎上,濱城區聚焦推進園區高質量發展,提升產業影響力,整合各類產業等資源,按照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標準,全力打造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該產業園共涉及秦皇臺鄉、濱北街道86個村,1.08萬農戶,3.35萬人口。
  • 大格局打造陳皮產業,看新會現代農業產業園來「大」顯身手!
    如今的新會陳皮,已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遠銷海內外,那麼今天地道農旅地道君就帶你去看看,這個以新會陳皮為主導產業的新會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怎麼把小產品打造成大產業!一、她在哪裡?新會,廣東省江門市轄區,是南粵歷史文化名城,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的組成部分,素有「葵鄉」、「陳皮之鄉」、「魚米之鄉」「明星之鄉」等美譽,也是中國著名僑鄉。新會陳皮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域面積65萬畝,以圭峰會城、三江和雙水一帶為主產區,以新會陳皮村等企業為龍頭,打造新會陳皮產業。
  • 甘蔗廢料一年創造27億,來賓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啥有這般大能耐?
    是來賓市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核心基地、標誌窗口。地方領導多次深入農業一線調研,「把脈問診」解決實際問題,帶隊到江浙、北京、遼寧、四川等地招商引資。中糧集團、成都順點科技、青島浩豐食品等企業與來賓達成合作共識,智慧農業、冷鏈物流、電子商務等一批大項目紛紛落戶。其中,中糧集團與來賓市籤約總投資160億元,以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平臺,打造現代農業「全產業鏈」合作項目。
  • 廣東省陽江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讓程村蠔煥發新活力
    今年,省農業農村廳公布了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第一批特色產業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名單,陽西縣程村蠔現代農業產業園名列其中。程村蠔全產業鏈升級發展迎來新的機遇。高品質生蠔榮譽滿身程村鎮養蠔歷史悠久,200多年來,程村鎮的紅木山村、蠔山村、根竹山村等沿海村莊村民一直以養蠔為生。最初他們把石頭投到海裡,讓海水自然附苗,是所謂「石頭自然育苗法」。
  • 拜耳作物科學攜手極星農業,8個櫻桃番茄品種亮相高端玻璃溫室!
    1月16日,北京-拜耳作物科學蔬菜事業部與北京極星農業有限公司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暨首屆德澳特品種展示及溫室種植技術論壇在北京密雲極星現代農業產業園舉行,雙方將共同示範推廣高效綠色農作物生產技術,促進中國設施農業產業良性可持續發展。
  • 「穿西裝,打領帶,也能種好菜」——靖州現代農業產業園見聞
    12月13日,走進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飛山現代農業產業園,一股暖流撲面而來。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綠色,220餘畝產業園裡看不到幾個工作人員。入口處,「智慧館」的智能水肥一體機和大棚頂上的數據線,實時監控著整個溫室大棚的溫度、溼度、通風和土壤含水量、營養值等。
  • 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開幕 一畝田獲數字農業先鋒企業獎
    12月12日,以「數字農業·智引未來」為主題的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於廣州現代農業技術與裝備示範基地開幕。廣東省省長馬興瑞、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廣德福、廣東省委常委葉貞琴、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顧幸偉、副廳長陳東等領導視察一畝田展臺,充分肯定平臺以大宗農產品流通的數據化改造,推動數字農業發展的努力。
  • 宜賓市仙臨鎮人大代表視察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情況 -四川新聞-四川...
    近日,仙臨鎮人大主席團組織鎮人大代表視察該鎮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情況,代表們一行首先前往位於高新社區釀酒產業園核心區內的油菜種植項目,視察該基地油菜生長情況,隨後前往人大代表之家了解人大活動運行情況。  在隨後的座談會中,鎮相關站、所、辦匯報了各自負責的相關工作。代表們踴躍發言,對產業園的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
  • 「天府旅遊名縣專欄」南江現代農業產業園拿下「國字號」的背後
    前不久,農業農村部公示2020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四川省南江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在列,這是我市獲批創建的首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以南江黃羊和金銀花為主導的產業園,將極大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促進三大產業的深度融合,實現美麗鄉村新願景。
  • 徐聞菠蘿高光走世界,「菠蘿妹妹」之後廣東還有更多的「丁真」
    在徐聞,這裡的菠蘿匯聚成「海」,已有近百年的種植歷史,全國10個菠蘿就有3個來自徐聞,形成了35萬畝、年產量約60萬噸的「菠蘿的海」。這麼一個每年都會以壯闊「菠蘿的海」圖片刷屏的網紅縣,之前卻都經常為了如何賣好菠蘿而愁眉。從小生於徐聞、長於徐聞的王小穎,太知道徐聞農民的難處了。
  • 【數字看臨洮】十年發展成就之現代農業篇
    特別是成功創建了佔地88.8平方公裡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成了集水肥一體化、物聯網、全程機械化耕作等先進技術於一體的超大智慧農場3個6050畝,引進雪榕食用菌、聚春園等農業龍頭企業46家,培育各類經營主體272家,完成「三品一標」認證近100萬畝,全縣果蔬保鮮庫等各類冷鏈貯藏設施達4.96萬座,打造了「臨洮珍好」區域公共品牌,園區主導產業覆蓋率達89.7%、適度規模經營率達61%、農產品初加工轉化率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