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城市的孩子享受著優渥的生活、幻想著美好的未來,確有許多農村貧困家庭的孩子長期生活在條件簡陋,設施缺乏的環境中;有的孩子甚至連一張像樣的書桌都沒有;有的女孩十多歲了還沒有獨立居住空間;有的單親家庭孩子、留守兒童長期缺乏關愛......
今年以來,團煙臺市委積極響應團省委號召,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希望小屋」兒童關愛項目,廣大愛心單位、愛心人士踴躍捐款、主動認領,用涓涓愛心託舉祖國未來,用無私奉獻傳遞人間大愛,為更多貧困孩子實現夢想築起一個個溫暖的家。
為更好傳播希望小屋蘊含的真情與溫暖,喚起更多愛心,團煙臺市委聯合煙臺樂火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作推出希望小屋原創歌曲《千家萬家》,獻給所有為希望小屋奔波奉獻的人們,也獻給所有受助的孩子們,祝願他們健康成長、揚帆遠航!
今年以來,團煙臺市委圍繞助力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堅持扶貧扶智扶志相結合,深耕困境兒童成長需求,紮實穩步推進「希望小屋」兒童關愛項目,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目前,募集到帳資金360餘萬元、認捐小屋33間,建成希望小屋86個、在建82個,向德州、濟寧兩市各捐贈資金30萬元、援建「希望小屋」各25個。
精準摸排研判 科學確定幫扶對象
為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各級共青團組織聚焦建檔立卡貧困戶中8至14歲兒童,通過對接部門、入戶走訪、建立臺帳等方式,詳細了解兒童居住空間、房屋安全狀況、監護人意願等相關信息,掌握困難青少年真實情況。經精準摸排,確定計劃用3年時間,在全市建設297個「希望小屋」,2020年建設120個,2021年建設100個,2022年建設77個。同時,積極開展青春扶貧協作,對口幫扶德州、濟寧各援建150個「希望小屋」,分三年實施,每市每年各援建50個。
廣泛組織發動 深度整合團屬資源
分領域座談。組織青聯、青企協、青年文明號、鄉村好青年以及駐煙高校和市直團委等各界代表百餘人、分兩場次召開項目座談會,凝聚多方力量共建「希望小屋」。分片區推介。組織青年企業家代表70餘人,分別赴招遠、海陽、開發區等地召開項目專題推介會,近20名企業家現場認領或認捐。分批次觀摩。分四批次組織青年企業家赴萊陽、海陽、棲霞、龍口等區市實地觀摩「希望小屋」建設,現場認領小屋30多個。同時,積極與市關工委、市工商聯、各民主黨派進行對接匯報,工商聯所屬商會、民主黨派企業家認捐小屋超過50個。
強化宣傳引導 營造濃厚社會氛圍
深化媒體宣傳。召開新聞發布會,在團屬新媒體和煙臺大眾網等媒體開設專欄,累計刊發稿件300餘篇次,營造參與支持「希望小屋」項目的濃厚氛圍。深化社會宣傳。製作推出「希望小屋」宣傳手冊,在全市3000多部電梯廣告屏、3000多輛計程車電子屏投放宣傳海報和標語,輻射人群近200萬人。深化典型引領。在商會、青企協、青聯、駐煙高校、青年文明號等不同層面選樹20多個典型榜樣,先後赴濰坊商會、廣源集團、華能發電廠等30餘家單位登門送錦旗、送證書,實現「比」有對象、「學」有榜樣。
多元募集資金 有效凝聚愛心力量
發動開展「定向捐」。團市委領導班子帶頭走訪豐金集團、喜旺集團、煙臺港集團、煙臺濰坊商會等代表性強、輻射力大的重點企業和組織,累計募集5筆30萬以上的定向認捐。發動開展「消費捐」。與支付寶合作推出「消費捐」,顧客每通過支付寶消費1次,商家為「希望小屋」項目捐助1次。截至目前,喜旺集團1600多家門店、藍白集團200餘家門店,已累計捐助62.8萬筆,帶動支付寶公益募捐次數超過100萬筆、募捐額40.8萬元,該做法由團省委以簡報形式在全省推廣。發動開展「線上捐」。充分利用騰訊99公益日配捐規則,號召機關事業單位、駐煙高校、區市團委、愛心企業等上線「希望小屋」子項目,同時發動各子項目內部「一起捐」。目前,已上線子項目53個,募捐金額145萬元。
嚴格施工監管 實現常態跟蹤服務
堅持項目施工標準化。明確項目板材、塗料等基礎施工材料標準,推動小屋用品配備清單化管理,與美迎美家家居達成合作協議,以成本價供應床、衣櫃、學習桌等10餘類物資。堅持項目驗收嚴格化。制定《項目驗收清單》,統一驗收標準,由各區市團委、社會組織按照清單涵蓋的8項內容逐一監理、審核和驗收,本著驗收一個、合格一個、掛牌一個的原則,嚴把驗收關口。堅持跟蹤服務持續化。招募「希望小屋」項目志願者全程參與項目建設及後續跟蹤服務,為受助兒童送去關愛。舉辦「走進我們的城市」青少年研學活動,邀請全市40餘名「希望小屋」小主人參與活動,感受城市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