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設計不會無中生有,
而是在現有的環境中發現的,
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在一無所有處孕育一件好的設計。
——佐藤卓
佐藤卓
佐藤卓是日本中生代最具代表性的設計師
日本當代知名的包裝設計大師、策展人
出生於東京,自小熱愛繪畫。
1979(24歲),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院設計專業。
1981年(26歲),東京藝術大學設計學研究生畢業並就職於電通。
從日本電通股份公司辭職之後,於1984年(29歲)成立佐藤卓設計事務所。
2018年四月更名為TSDO。
佐藤卓主要獎項:
每日設計獎、東京藝術總監俱樂部(ADC)獎、日本平面設計師協會(ADC)新人獎、東京字體指導俱樂部(TDC)獎、日本包裝設計大獎金獎、G標記大獎等設計界的權威性獎項。佐藤卓說「無論是多麼微小的細節,都潛藏著尚未為人所發現的可能性」,他的設計通過多角度細緻的觀察,使其透過表面的事物發現設計背後的核心價值。
從包裝設計到產品設計以及展策活動,跨界多種設計領域,累積了為數眾多的優秀作品。佐藤卓讓「一甲純麥芽威士忌」半年間熱賣120萬瓶、持續銷售30年,使「明治好喝牛奶」雄踞銷售冠軍10年,讓「樂天木糖醇口香糖」15年熱潮不退。
他認為要用解剖的方法去認識對象,好的設計不用太多的矯揉造作,只要重內涵、重細節,就能真正地做到誠實地與消費者溝通,使得彼此產生好感。正如三宅一生先生對於佐藤卓先生的評價:「佐藤的設計讓我們看到熟悉事物的新鮮的一面,同時其中洋溢著親切感。」
以他作品為主的展覽有:1990年(35歲)「新裝飾主義」展(AXIS畫廊)、2002年(47歲)「設計的原形」展(松屋銀座八樓展場)、2002年(47歲)「無形的設計,佐藤卓展」(多倫多日本文化中心)、2004年(49歲)「紙的化石展」(HB畫廊),以及2006年(51歲)在水戶藝術館展出、以解剖的觀點探究日常樣貌的「日常的設計」展、Design-ah等。
Design"あ(Ah)
2013年曾在 21_21 DESIGN SIGHT 造成話題的「デザインあ展」(Design-Ah),生動有趣解說日常設計細節的策劃吸引22萬人次觀展,時隔五年終於重磅回歸東京(3月從富山美術館出發),除了延續前次展覽的精彩看點,這次還帶來全新作品!
「デザインあ展」的構想是來自NHK的人氣同名節目,製作人佐藤卓希望藉由「觀察」、「思考」、「創作」三個面向,從出其不意觀點推廣日常事物的設計學,像是微觀剖析一件物品,又或是將抽象概念實體視覺化,配合動畫反覆吟唱加深印象,進而培養出孩子具有設計感的視角與感性。
佐藤卓將節目的概念搬至實體空間,化身為策展人,同樣請來影像總監中村勇吾,音樂總監小山田圭吾,再加上媒體藝術團隊岡崎智弘、Perfektron、plaplax合作,融入與觀者互動的方式,依照主題分為三個展區:觀察、體感與概念。
觀察展區(富山美術館)
觀察展區帶領觀眾區分事物構成的要素,學習料理、標誌與容器的設計是如何衍生,用途相同但設計不同物品的共通點與相異處何在。譬如各種蛋料理的烹煮變身過程,男女洗手間標誌的抽象進程,體驗便當盒白飯上酸梅的心情,還能夠現場創作出專屬自己的標誌、容器和紋樣!
《蛋的變身》,各種蛋類料理的烹煮分解過程
(東京日本科學未來館)
《抽象的object》,岡崎智弘+Stand Stones(富山)
《酸梅的心情》,Perfektron(富山),觀者可把頭伸進飯裡,體驗酸梅的視角。
《器物的蒙太奇》,Plaplax(富山)
《只有標誌的物群》,岡崎智弘(富山)
體感展區
置身在一間四面充滿音樂和影像的空間裡,實際運用感官體會設計的生成,重現節目裡幾個經典的片段,將四種影像依序投影在牆上,包括配合原創主題曲出現各種「あ」的あ之舞,還有療愈滿點分解各類食材、生活用品等物件構成要素的「解散!」,紋樣如何形成的「森羅萬象」,以及考驗觀眾忍耐度,配合吟唱與曲線感受某種事物產生變化狀態「來吧,臨界線!」,從看磁鐵相吸、彈簧談起、開關燈、疊起積木傾倒的瞬間,開啟全身體感的細胞。
《來吧,臨界線! 》 柴田大平 (富山)
概念展區主要介紹空間、時間、裝置流動等,難以用實體形狀表現的設計。譬如「空間區」用人的腳印象徵尖峰時段的滿員電車,電梯、餐桌、共撐一把傘,體驗人們無意識之間產生的距離感。時間區則運用時鐘和動畫,呈現人與物在一年、一周、一天的時間流逝感。還有透過偶然、信號、齒輪、分歧等裝置,突發奇想地實驗迴轉壽司的運輸流動概念。
概念展區
《人 人 人》,plaplax+齋藤雄介(東京)
時間展區(富山)
在包裝設計上,佐藤卓認為要從設計的細微之處實現聯繫人和物之間的設計;
在產品設計上,通過設想體驗過程來傳達其以使用為目的的設計原則;
在如何設計上,佐藤卓主張以解剖為進步的設計來讓更多人理解設計、感受設計,並且去了解設計背後的深意。
樂天薄荷口香糖是已銷售30餘年的產品,日本國內的消費者肯定有人對此商品有感情,佐藤卓通過更新設計,給知道「鯨魚噴出的水柱向右流動」的人予以視覺上的承續感。首先,它增加了企鵝的個數,從一隻增加到五隻,尤其是第二隻企鵝的舉手,將人與人聯繫的設計理念表現得淋漓盡致。
佐藤卓認為包裝設計是聯繫人和物的設計,而不僅僅是為了銷售的設計。通過打造產品細節的特殊印象,讓設計在無形中引導人與物之間產生更多微妙的聯繫。
佐藤卓認為設計除了要凸顯產品的優點,更重要的是賦予產品的使用功能才能表達其生命及「魅力」。「民藝學」的創立者柳宗悅曾提出「工藝之美是健康的自然之美,物品只有在生活中使用才會產生美。」
蜜絲佛陀(fec)系列化妝品(1986年)
佐藤卓將蜜絲佛陀所象徵的「好萊塢」美好時期的印象聯繫起來,把溫暖的橢圓外形與冷酷的鋁材巧妙結合,類似雷蒙德·羅維(Raymond Loewy)的流線型設計——20世紀50年代橢圓螺旋型後車燈。橢圓形的設計打破了口紅的直立造型,讓人在使用的過程中更為舒適,佐藤卓的設計通過設想體驗過程來傳達其實用性的設計原則。
《解剖展》海報(2016年)
2016年10月14日,佐藤卓在六本木「21_21」設計網站舉行了一次策展活動——《解剖展》,用設計的觀點解剖大家的習以為常、熟視無睹的商品。在這場以「解剖」為主導創作思維的展覽極具理性,他將經典的本土文化、技術以及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與明治商品整合,通過將明治商品按層次依次解構成「要素」的方法來細分這些「要素」。
他將種「解剖」思維運用於設計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如「香菇的山」巧克力品牌。該巧克力製品是日本人日常的零食之一,大人小孩幾乎都有與此零食相關的回憶。佐藤卓先生用徹底解剖設計的手段,去透徹地理解什麼是設計,從而能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進行設計,由此他所設計的作品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瓶身設計簡潔低調,附贈一隻軟木塞。當酒飲用完,加上木塞,就可以當做儲物容器繼續使用。同時水洗標籤設計得十分容易撕下來,還不留痕跡。
佐藤卓說,「腦海中留下的情景才保留著與他人共同的普遍性」。他在思考的過程中腦海裡浮現出了事務所一樓的便利店,聯繫到了便當盒子,壽司,這些都是日本傳統文化中的產物。他在表達便當壽司的美味時,不會立即去店裡面看,而是在腦海中勾勒他們美味的情景。
SPICE&HERB「食品香料」系列 / 2006年
長期在日本號稱擁有最佳銷售量的S&B食品香料瓶罐設計,瓶罐整體的剪影形象猶如鑰匙孔一般,即便從遠處觀看,也能立刻識別出來。
CALPIS / 1993年
CALPIS於1919年上市,是日本國內最早的乳酸菌飲料,已經是銷售多年的老品牌,佐藤卓參與CALPIS大幅度的更新設計工作。
SUKISH / 2003年
參與SUKISH的包裝設計時,利用「光的重組」維持獨特的身份識別,當人們在店內發現這款產品時,會同時望見一道神奇的光,勾起客人對於商品的好奇。
Mizkan紀念版壽司醋 / 2013年
歷史超過兩個世紀的Mizkan Group所生產的醋,是壽司調味品中的大品牌。在紀念210周年慶的時候,他們邀請設計師佐藤卓設計了這款看起來就刻著「雋永」烙印的紀念版禮盒。
作為深受日本大眾喜愛的設計師,佐藤卓的設計不僅僅創造了很多商業上的包裝銷售傳奇,更是讓我們系統性地去規劃設計的解決過程 ,從而思考作為一名設計師需要履行的社會責任。
部分內容來源於designerlujunyi
與佐藤卓深度探討關於包裝設計的理念精華,繼續閱讀了解最新行程!
人數
20人
時間
9月29日-10月4日
聚焦
※ 大師面對面 ※
※ 行業參觀與設計交流 ※
※ 東京包裝展 ※
※ 東京廣告博物館 ※
※ 新零售與包裝設計點滴 ※
行程特色
拜訪日本著名包裝設計師
與日本包裝協會開展行業交流
參加日本東京包裝展
參觀Design Ah展
走訪在東京的大學院校
探討品牌與包裝設計創意之突破
主辦單位
聯合協辦方
項目介紹
一、面對面傾聽大師指點迷津
佐藤卓
佐藤卓,1955年出生於東京,1979年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設計專業,1981年又從該校研究生畢業,先就職於股份公司電通,1984年成立佐藤卓設計事務所。
他是NHK教育頻道 "用日語玩耍" 節目策劃之一。
為如下組織和協會成員:東京ADC、東京TDC、JAGDA、日本設計委員會、AGC會員、AGI國家平面設計協會。
其知名包裝設計案例包括:"NIKKA·純麥芽威士忌"、"樂天·薄荷口香糖系列"、"樂天·木糖醇口香糖"、"大正製藥·ZENA"、"明治美味牛奶"等。
著有專業論著:《SKELETON》和《設計的解剖》(系列叢書)等。
暫獲獎項包括:
東京ADC獎、每日設計獎、JAGDA新人獎、東京TDC獎、紐約ADC銀獎、日本包裝設計大獎金獎、G-MARK金獎、設計論壇金獎、東京ADC原弘獎等。
日本 NHK 電視臺的一檔針對小朋友的設計教育節目《Design あ》,帶著「設計的心態,每個人都必需要有」觀點的著名設計師佐藤卓(Taku Satoh)擔任的藝術總監。節目期望透過淺顯易懂的內容,循序漸進地一步一步引領觀眾走進設計的世界。
2013因節目爆紅而舉辦同名展覽,5年之後,design Ah再次展強勢回歸,依照主題分為三個展區:觀察、體感與概念。
觀察展區帶領觀眾區分事物構成的要素,學習料理、標誌與容器的設計是如何衍生,用途相同但設計不同物品的共通點與相異處何在。譬如各種蛋料理的烹煮變身過程,男女洗手間標誌的抽象進程,體驗便當盒白飯上酸梅的心情,還能夠現場創作出專屬自己的標誌、容器和紋樣!
觀察區
體感展區通過音樂、影像,光影瞬間切換變幻,開啟全身感官細胞。刺激孩子對周圍環境的敏銳觀察。
概念展區主要介紹空間、時間、裝置流動等,難以用實體形狀表現的設計。
概念展區
東京造型大學
校址周邊日本文化氛圍濃鬱,設有13個學科、21類專業、103個學習領域,致力於向世界和社會輸送藝術人才。
日本包裝協會交流
本次將邀請部分具有知名度的日本包裝協會成員與大家進行學術交流與溝通。
二、東京包裝展
綜合包裝展,全球前沿、日本最大,由日本包裝技術協會主辦,歷經五十多年,兩年一屆。本屆東京包裝展將於2018年10月2-5日在日本東京國際會展中心舉辦。
它將最新信息匯聚一堂,供展商和觀眾碰撞,而產生新的化學反應,從而創出包裝技術革新的相乘效應,將持續進化的包裝顯露無限可能,具有豐富的創造性、展示世界先進水平。
以各類包裝材料和機械為核心,網羅設計、採購、生產、流通、銷售、消費、廢棄物循環利用等。
三、博物館之旅
21_21 Design Sight 美術館
21_21讀作Two-one_two-one。20/20 Vision 代表正常的視力範圍,21_21則代表敏銳而具前瞻性的視覺設計,由服裝設計大師三宅一生和當代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共同創作,表現了日本獨有的美學特點,是各大文化活動的據點。以「可以代表日本的典範建築」為宗旨,採用日本最長的多層式玻璃貼面圍牆,複合式曲折的巨型鐵板為屋簷,將日本建築工藝在技術層面發揮到了極致。
廣告博物館
位於東京電通大廈地下1-2層,展示了日本江戶時代至今的廣告發展史。入內可以體會到濃濃的江戶風情。展品包括各個年代的報紙、雜誌、書籍,以及大賣的商品,如初版紅綠上下兩冊《挪威的森林》、純愛物語《東京愛情故事》DVD、蠟筆小新和小丸子的漫畫書、SMAP×SMAP的料理書等等。博物館每年舉行大約12次展覽。
收藏並陳列日本及整個東洋地區的重要文化遺產。其主體建築,堪稱日本歷史的縮影,藏品多達8萬9千件,其中有近百件國寶和5百多件國家指定的重要文物。日本茶具、浮世繪、歌舞伎服裝、武士裝備等等,都在此陳列,是了解日本歷史和傳統的好地方。
四、景點與建築
索尼大廈於1966年開業,一直吸引全球顧客到此遊覽,卻於 2017年3月31日結束營業並拆樓。重建後將分為SONY主大廈和Sony Park兩部分。其中,Sony Park在今年8月9日已經先行開放。
Sony Park 為一開放式垂直公園,由707平米地上面積和4層地下公園組成,保留了原索尼大廈的結構,並與各類商家開闢出一系列體驗式和情景式售賣,圍繞「索尼」和「公園」兩個主題展開,是頗有新意之零售範式。
從地面看,Sony Park 就是一片商業中的綠地,但真正的玄機,卻深藏於地下四層 — 地下公園,涵蓋美食、咖啡、潮牌、音樂現場、黑科技體驗館、甚至水族館等各類娛樂與餐飲去處。
六本木
被稱為「世界與東京的交叉點」。附近散落各國大使館,許多面向外國人的商店和餐廳聚集於此。六本木新城、東京中城等大型綜合設施,都在這個區域。遊人在此,不分晝夜皆可享受頂級的購物體驗和精緻美食。
此外,本區還聚集了森美術館和國立新美術館等文化設施,相當富有藝術氣息。旁邊的麻布十番商業街,則有櫛比鱗次的美味老字號店鋪。古老與時尚薈萃,魅力無窮。
東京 Midtown日比谷
六本木TOKYO MIDTOWN自2007年開業以來人氣不落,始終是該區域重要地標。經由三井不動產,於2018年3月底重新打造,融商業、藝術文化與自然環境為一體,向公眾推出一全新娛樂據點。
晴空塔
一座自立式電波塔,高634.0米,僅次於杜拜的哈利法塔(828米)。晴空塔下的天空集市聚集各類店鋪,出售各種獨家紀念品,也有不少時尚品牌的精品店,還有多家與電視廣播IP相關的衍生品店。
秋葉原
位於東京市區東北部千代田地區,以JR秋葉原車站西側的中央大道和神田明神大道為中心,聚集大量電子電器賣場和商城,被稱為「電器街」。此外,各類動漫產品店、電玩店、模型玩具店、ACG相關主題咖啡館等,一應俱全。隨之,秋葉原也成了宅文化的聖地,有子曰「不訪秋葉原,枉一生為宅男也」。
銀座
東京最繁華的商業區,銀座大道全長一公裡半,北起京橋,南至新橋,歷史悠久的知名高端百貨商廈、各類新老店鋪比鄰而立,有文具領域的百年老店伊東屋Itoya、日本第一間麵包店木村屋總本店、多家歷久彌新的日式百貨商業綜合體;還有資生堂、索尼等世界一線品牌體驗式旗艦店。從1970年8月起,銀座大道禁止一切車輛通行,成為著名的「步行者天堂」。
日本匠人精神的傳承,靠的僅僅是:把一粒米上升到品質生活的角度 — 「認真對待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即使只是一粒米」。就憑賣大米,這家店竟然在銀座這樣的地方迅速圈到了一大票粉絲。
在此出售的大米多大18種。其中16種,經全體員工嘗過100種以上日本全國各地大米後,挑選出來的。其餘2種,是日本知名主廚熊古喜八,親自挑選而得。
蔦屋書店
堪稱全球最美書店之一,也是日本零售和文化界最火的實體店。位於東京代官山,以三棟建築組成,總計藏書十五萬冊,影音館的DVD和CD出租約有十三萬張,此外還設咖啡館。此外,寵物美容、照相機專賣店與餐廳等設施,與書店並列。同時,公園綠地在室外,與樓宇相接,為東京人營造出一處複合式文化生活空間。
位於東京都中央區築地的公營批發市場,亦是日本最大的魚市場。2018年1月5日,在此照例開始新年第一次、但同時也是最後一次金槍魚拍賣會。最終,由青森縣大間港捕獲的一尾405公斤重的藍鰭金槍魚,以3645萬日元(約合208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拔得頭籌。
行程
第一天/9月29日/ 周六/ 北京-東京 NH956 09:50 - 14:20
07:00 在首都機場T3航站樓集合,集體辦理登機手續
09:50 乘坐JL020航班前往東京
14:20 抵達東京羽田機場
17:00 晴空塔下各類商鋪
19:00 聚會晚餐
21:00 入住酒店休息
第二天/ 09月30日/ 周日/ 東京
早餐後前往
- 東京造型大學參觀交流
- 東京國立博物館,東亞最大文化藝術類藏品,浮世繪等傳統藝術最多
- 廣告博物館
- 秋葉原,電器與動漫IP衍生品商品
第三天/ 10月1日/ 周一/ 東京
- 日本包裝協會交流
- 東京 Midtown日比谷,外國人聚集購物、餐飲與娛樂聚會場所
- 六本木
- 淺草寺,各類日本當地特色傳統用品商店
- 蔦屋書店,新型體驗式
第四天/ 10月2日/ 周二/ 東京
- 全天參加東京包裝展
第五天/ 10月3日/ 周三/ 東京
- 與日本著名包裝設計師佐藤卓交流
- 21_21 Design Sight 展覽館,三宅一生主刀,安藤忠雄設計
- 索尼 Ginza Sony Park,今年8月9日剛開業,是情景式體驗消費的典範
- 銀座,步行者的天堂
第六天/ 10月4日/ 周四/ 東京-北京 NH963 17:20 – 20:10
- 築地市場,日本最大魚市場
- 米店,出售大米多達18個種類,分別由店員與專家從100多種以上品類裡,精心挑選。
15:00前往羽田機場國際航站樓集體辦理登機手續
17:20乘坐NH963航班飛往北京
20:10抵達北京首都國際T3航站樓
報名聯繫
楊芷儀:18600774106
江利晶:13263292995
王 賢: 18741661050
(電話同微信)
費用
※ 含 ※
1.公務活動
2.經濟艙機票
3.雙人間酒店住宿
4.境外用車
5.中文導遊
6.翻譯
7.保險
8.門票
※ 不含 ※
1. 餐費
2. 籤證
3. 單房差
4. 商務艙追加費用
5. 行李物品託管和超重費用
6. 個人費用:酒店內個人消費、收費電視、飲料等
7. 因個人原因、違約、自由時間、自身過錯等造成的財產經濟損失
8. 如需開取發票,請提前說明
9. 其它待補充聲明
因天氣、故障、ZF、航班運力等不可抗拒因素,行程取消或順延,我方盡力協調,保留根據當地具體情況進行適當調整之權利,屆時請配合諒解。
行程僅供參考,最終行程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最終解釋權歸主辦方所有。
2018及之前我們的日本設計之旅概覽
2018年7月考察交流
2018年6月考察交流--與喜多俊之交流學習
2018年5月考察交流
2018年4月櫻花季東京考察交流
2018年3月
2017年
……
更多精彩等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