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退休前,俄羅斯總統葉爾欽為何民意支持率僅剩3%?

2020-12-21 騰訊網

1999年12月31日晚,大權在握的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在發表完新年賀詞後,他做出了一項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舉動:宣布提前退休,由普京任代總統。

在葉爾欽執政的這幾年裡,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下降了近 50%,以至於普京當時說出了這樣一番話:「俄羅斯正處於其數百年來最困難的一個歷史時期,大概這是俄羅斯近 200~ 300年來首次真正面臨淪為世界二流國家抑或三流國家的危險。」(出自俄羅斯《獨立報》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羅斯》)

葉爾欽留給普京的是一個充滿政治鬥爭、社會矛盾激烈、民族衝突嚴重、經濟下滑的俄羅斯,曾經有人說葉爾欽只是年紀大了,身體有些吃不消,才讓位普京的。其實這種說法太狹隘了,尤其是對於葉爾欽這種曾經影響世界的大人物。

接下來,咱們深入聊一聊究竟是什麼迫使葉爾欽這樣的集權總統,主動放棄自己手中的權力,甘願讓位普京。

一、政治上葉爾欽學習西方走民主選舉道路,但他又和人民支持的議會決裂,並多次重組政府,走上了總統獨裁的道路,這使得俄羅斯政壇黨派林立、矛盾重重;

蘇聯解體後,葉爾欽成為了俄羅斯總統,當時他的政治構想是學習西方,實行總統制、多黨制、議會民主、三權分立和自由選舉這樣的「民主」政治體制。

一開始,葉爾欽是打算通過這樣做,來改革蘇聯時期留下來的社會弊端,可當葉爾欽真正把這套班子照搬到俄羅斯的時候,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因為按照西方的制度,議會是由民主選舉產生,它應該是和總統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可葉爾欽在組建俄羅斯國家議會時,卻並不打算讓他們手中握有限制自己的權力,雙方的矛盾由此激化並最終演變出了「炮打白宮事件」。

這次衝突的起因是圍繞著是否繼續執行葉爾欽的「休克療法」,並且讓總統的權力凌駕於議會之上,在葉爾欽看來,俄羅斯聯邦副總統亞歷山大·弗拉基米羅維奇·魯茨科伊和俄羅斯聯邦立法機關領導人魯斯蘭·伊姆拉諾維奇·哈斯布拉託夫這兩位自己曾經盟友的做法是對自己的背叛,於是憤怒的他毫不猶豫下令解除了魯茨科伊副總統職務,並要求重新選舉議會成員。

而反過來,哈斯布拉託夫又認為總統無權繞過議會,解除魯茨科伊副總統職務,他便以議會的名義宣布解除葉爾欽總統職務,並由魯茨科伊行使代總統的職責。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雙方的矛盾已經相當惡化,1993年10月3日,葉爾欽手中的政府軍炮轟議會大樓,本次衝突導致142人死亡,744人受傷,媒體稱之為「十月事件」。

葉爾欽的政治主張和他的實際做法,催生出了一種畸形的政治局面,一面是他反覆強調民主,而另一面他卻在壓制民主。

在處理民族問題時,葉爾欽也沒有很好的應對方法,表面上他似乎和車臣的分裂主義分子達成了和解,但這種缺乏約束力的協議對雙方而言都只是緩兵之策,車臣分裂問題在停戰這段時期內不僅沒有被很好的解決,分裂者的實力反倒更加強大了。

1999年的時候,車臣武裝分子甚至公然入侵達吉斯坦共和國,搶劫村莊、製造恐慌,葉爾欽下臺前夕他已經無力去壓制這些冒頭的刺頭了。

二、經濟上葉爾欽上臺時採取「休克療法」,試圖通過實行經濟自由化與私有化改革,使國家建立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但由於政治團體和外來資本的介入,俄羅斯經濟改革並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反倒催生出了掌握國家經濟命脈,在政治和經濟上都具有巨大影響力的「寡頭」;

葉爾欽不光在政治上傾向西方,他在經濟上也一直試圖打入歐洲市場,而不是甘於在歐洲的邊緣徘徊。葉爾欽上臺後,他在西方的支持下,開始進行資本主義改革,葉爾欽為了調整蘇聯時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他開始全盤放棄國家的幹預,企圖通過「休克療法」,推動經濟自由化和私有化。

所謂「休克療法」是指國家通過放寬對市場的管制,減少政府開支、壓縮市場需求的方式,來刺激市場自由化,促進私有企業的發展,提高社會生產力,達到供需平衡。

這套理念實施起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稍有不慎便會導致國家經濟動蕩,葉爾欽治理下的俄羅斯便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為了推動市場的自由化,葉爾欽政府實行國有企業全面私有化政策,分階段採取票券私有化、 貨幣私有化和抵押拍賣。這一系列的政策導致了俄羅斯的經濟命脈掌握在了少數利益團體手中,他們被後世稱作「寡頭」。

這些寡頭有些又和外來資本相互勾結,他們呼籲民眾把錢存入他們的銀行,然後發放貸款鼓勵民眾消費,如此下來,富者越富、貧者越貧,在資本的運作下,俄羅斯民族人為將國民劃分為了超級富豪特權階級和絕大多數貧窮的百姓。

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爆發的時候,盧布貶值達50%,俄羅斯當時已經無力償還外債,算上內債700億美元,外債1300億美元,俄羅斯的國家金融體系幾乎崩潰。

莫得辦法,1998年6月18日,葉爾欽不得不再次向寡頭低頭,邀請他們參加「經濟政策諮詢委 員會」,討論如何拯救俄羅斯經濟。

全俄社會輿論研究中心2012年曾公布一項公眾對100年來俄羅斯歷任領導人的評價,葉爾欽和巴爾戈喬夫被認為是最不受歡迎的俄領導人……

葉爾欽在任期內的所作所為,導致他早已失去了民心,1999年的民意調查顯示他的支持率僅佔2-3%,在這種情況下主動讓位,至少可以讓自己全身而退。俄羅斯人對他有一個評價,叫做 「враг народа」,這個詞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人民的敵人」,由此可見他的評價該有多差了。

三、外交上葉爾欽實行親向歐洲的外交策略,在碰壁之後,他又採取多極化的外交政策,結果他的做法不僅沒有改變俄羅斯嚴峻的外交局勢,反倒使俄羅斯欠下了巨額的債務,不得不更加依賴西方的援助;

葉爾欽下臺時,俄羅斯的外交處境也相當尷尬,在他的設想中,俄羅斯是要和歐美交好,融入資本主義社會的,奈何歐洲和美國表面上和葉爾欽客客氣氣,背地裡卻警惕著他,不光在政治上孤立俄羅斯,經濟上歐美也對俄羅斯採取制裁的手段。

歐美國家曾宣布要援助俄羅斯高達520億美元的經濟支持,可最後到帳的只有230億美元,其中絕大多數還是以出口信貸的形式,這就讓葉爾欽很尷尬了:我把你們當兄弟,歐美國家這是想把俄羅斯當作銷售市場了。

八年執政生涯,葉爾欽試過各種政策振興俄羅斯,結果1999年俄羅斯GDP 為2 300億美元,他給俄羅斯留下的外債便高達1600億美元,外債總額相當於GDP的65 %,葉爾欽表示這壓力太大了。

在這種背景下,葉爾欽主動交權其實是一種非常明智的選擇,他是一位非常強勢又很有想法的總統,他不會看不出自己已經變成了另一個戈巴契夫,所以與其坐視悲劇的到來,何不體面的退場呢?至少自己和家人的性命是可以保障的。

文/腦洞趣味歷史

不知道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相關焦點

  • 1999年,大權在握的葉爾欽為何要把權力交給普京?他怕什麼?
    1999 年的最後一天,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宣布辭職,由普京任代總統。一向嗜權如命的葉爾欽在世紀末的最後一天捉弄了整個世界,使得俄羅斯變幻不定的政壇充滿變數。葉爾欽為何突然撂挑子?後葉爾欽時代,俄羅斯又將向何處去?
  • 俄羅斯前總統葉爾欽,為何沒有謀求蘇聯總統,反而下令解散蘇共?
    1991年,戈巴契夫的改革並沒有挽救蘇聯,此舉也導致蘇聯各個加盟國已經對蘇共失去了信心,同年8月19日,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聯合國防部長亞佐夫元帥等人,成立了緊急狀態委員會,將度假的戈氏軟禁在了黑海。
  • 俄羅斯首任總統葉爾欽為何1999年突然下臺?真相讓人不敢相信
    1999年俄羅斯第一任總統葉爾欽突然辭職,並非突然下臺!現在不但大部分的俄羅斯人,甚至世界的主流思想基本認為葉爾欽是俄羅斯的罪人,是他導致了蘇聯內亂,甚至導致蘇聯解體。
  • 普京之後俄羅斯總統會是誰?葉爾欽家族復甦,準備重新踏進政壇?
    之前還有人曾「進諫」,希望普京能夠直接自立為沙皇,不過依照目前的情況看,普京再幹四年就有可能宣布退休了!因為目前有很多跡象表明,普京的身體似乎大不如前,似乎是帕金森症惡化,不過克裡姆林宮否認了該消息。其實在俄羅斯的民調中顯示,普京目前的支持率持續下降。
  • 葉爾欽當時大權在握,為何選擇急流勇退,將總統之位讓與普京?
    1999年12月31日,葉爾欽在發表新年賀詞時突然宣布辭去俄羅斯總統職務,而且立即生效,然後葉爾欽將總統大權移交給了時任俄羅斯總理普京。此時離他總統任期結束還有一年多的時間,他為何要選擇急流勇退,急於下臺呢?
  • 後普京時代俄羅斯何去何從?葉爾欽家族蠢蠢欲動,還想要東山再起
    在20年前,普京還是一名克格勃特工,並且能說一口流利的德語,剛好被葉爾欽知道,成功成為一名克裡姆林宮的特工,至此俄羅斯便開始了普京時代。但是從近期的情況來看,普京似乎準備再當四年俄羅斯總統後就退休,一系列的新聞指出,現在普京的身體狀況已經出現了異樣,帕金森綜合症惡化。當然這一系列的消息,就跟普京以及家人的負面消息類似,全都被克裡姆林否定了,但還是引發外界質疑。
  • 葉爾欽家族捲土重來,重返俄羅斯政壇,普京應該警惕嗎?
    1999年,葉爾欽將俄羅斯總統寶座傳給了一代強人普京,開始了具有俄國特色的權力交接,從此在俄國什麼憲法什麼選舉法,通通都成為了政治強人手中的玩具。任期到了,可以當總理,幹一屆總理又可以選總統,反正對於憲法的最終解釋權掌握在執政者的手裡。
  • 1993年莫斯科十月事件:葉爾欽為何用坦克炮轟白宮?
    「帝國後遺症」會出現以下三種結局:一是持續的混亂讓人厭倦,社會情緒日益極端化,民意呼喚出一個鐵腕人物,建立新秩序,而新秩序往往比舊帝國更嚴酷。典型的例子就是一戰後的德國,霍亨索羅王朝崩潰,魏瑪共和國軟弱無力,社會混亂不堪,於是民意選擇了強人希特勒。二是失去了強有力的中央之後,諸侯割據,群雄並起,演變成大規模內戰。典型的例子如1911年之後的中國以及解體後的南斯拉夫。
  • 1994年,葉爾欽籤署的一個條約,給俄羅斯留下巨大的隱患
    尤其是大國來說,更是如此,最典型就是俄羅斯,前任總統的很多行為,至今都產生巨大的影響,最典型就是葉爾欽。在1994年,葉爾欽總統籤署的一個條約,給俄羅斯留下巨大的隱患,將威脅俄羅斯未來。俄羅斯是戰鬥民族,也是一個非常崇尚英雄和強人的國家。所以自古至今俄羅斯正是在很多強人的帶領下,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而在俄羅斯歷代領導人之中,葉爾欽其實評價很低。
  • 俄羅斯政局重新洗牌,葉爾欽家族捲土重來,應該警惕嗎?
    戈巴契夫依然健在,葉爾欽已經故去。不過,論及影響力,戈巴契夫在俄羅斯政壇已經沒有絲毫影響力了,而葉爾欽則不同,葉爾欽家族在俄羅斯依然有著重要的影響力。事實上,在剛剛過去了2020年,俄羅斯政壇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葉爾欽家族捲土重來了,對此,普京應該加以警惕嗎?
  • 葉爾欽到底犯了多大的罪?為何要普京特赦後才肯傳位呢?
    蘇聯解體後葉爾欽成為俄羅斯總統,在當了10年之後,葉爾欽傳位給普京總統,完成總統權力交接,而奇怪的是葉爾欽在傳位普京之前,卻要求普京特赦自己家族,保障自己家族的財產才肯傳位,這到底是為何呢?或者說葉爾欽到底犯了多大的罪,為何要普京特赦才肯傳位呢?你可能想不到。
  • 葉爾欽為什麼一定要讓蘇聯解體?是因為想要當總統麼?
    因為蘇聯的最後一任總統戈巴契夫向世界宣布聯正式解體,因此很多人都誤認為因為戈巴契夫的改革不利導致了蘇聯的解體,但實際上促使蘇聯解體的罪魁禍首是葉爾欽,他在暗中謀劃了一切,最後成功讓蘇聯解體,俄羅斯獨立。
  • 「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普京的承諾為啥沒兌現
    俄羅斯中央選舉委員會稱,已統計了90.04%的選票,其中77.93%的選票支持修憲,21.27%的選票反對,修憲成功已成定局。若修憲通過,俄現任總統普京有望執政至2036年。1999年底,普京從葉爾欽手中接過千瘡百孔的俄羅斯——政治混亂、經濟衰敗、國家安全與統一飽受威脅、與歐美等國外交關係陷入僵局,在獨立國協成員國中的公信力喪失,民眾對政府極度不信任。可以說,彼時的俄羅斯真正到了一個崩潰的邊緣。受任於危難之際,普京發誓: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
  • 別的國家都只有一個總統,為什麼俄羅斯有那麼多總統
    當時的總統葉爾欽為了安撫這些自治共和國,避免他們獨立導致俄羅斯也不復存在,給予這些共和國相當大的權限,簡直像是國中之國,比如允許他們自稱為總統。 放在古代,這叫做僭越皇權,是要殺頭的。如此的俄羅斯只是表面上的集權,宛如西周,名義上仍是各國宗主,但實際早已諸侯並起,割據為王。
  • 於洪君:炮火中誕生的俄羅斯憲法
    一、歷經曲折反覆,總統制共和國憲法草案正式推出1991年蘇聯「819事件」發生時,葉爾欽已經是俄羅斯的民選總統。然而,1993年4月25日的全民公決並沒有解決新俄羅斯的憲法制度問題,新俄羅斯憲法之爭仍在持續進行。1993年的「425公決」雖然沒有解決制訂憲法這個根本問題,但政治鬥爭高手葉爾欽巧妙地利用了公決的議題設計,同時運用種種資源和手段,全力影響和爭奪民意,最終在公決中贏得多數票支持,從而奪取了政治爭鬥的主動權。
  • 俄羅斯修憲公投:普京成21世紀的彼得大帝?
    突破任期的執政者外部媒體報導的焦點都集中在普京掌權20年後,新憲法又讓他能夠再任兩期總統。這就意味著普京還可能執政16年,一直擔任俄羅斯總統到83歲。如果普京一直執政到2036年,他的任期將超越至少三任美國總統,成為彼得大帝之後掌權最時間最長的俄羅斯領導人。
  • 大選後川普支持率直降,拜登支持率升6%至55%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據蓋洛普周一(11月30日)公布的最新民調結果,自大選以來,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支持率較他在大選前的最後一次讀數上升了6個百分點,至55%。與此同時,川普總統的支持率下降了3個百分點,至42%。
  • 評美國大選中的「布萊德利效應」川普民意下挫10個基點 2016年...
    文章指出,至少從世界公共民意調研顯示,美國總統川普度過了相當可怕、極其不好的一周。繼5月25日明尼阿波利斯州非裔佛洛依德遭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死事件以來,對川普的民意調查統計已經滿滿一套,且數據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