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分享生活靈感的 Voicer
當一個以先鋒大膽著稱的時裝屋遇到一個想像力近乎無邊無際的創意總監,兩個不可控的變量相乘,會在時裝界掀起什麼樣的軒然大波?
Maison Margiela和John Galliano給出了解答。
在這個每天都有新品牌誕生的年代,每逢時裝周,Maison Margiela仍然是最值得期待的大秀之一。尤其是在John Galliano入主Maison Margiela之後,每一場秀無論是從故事性、工藝還是理念都不斷地刷新著高級時裝的標準。
Maison Margiela SS20 Co-ed(男女混合)系列
在Maison Margiela的秀場,你可以看到最精巧的特別剪裁,最觸及當下的理念,和最絢麗奇詭的幻想世界。沒有一處針腳一處褶皺是潦草的,一切細節都是設計師精心調校的結果。John Galliano作為設計師的使命是一次又一次向自己發起挑戰:時裝作為一種藝術形式,還能擁有什麼樣的可能性?
延伸Maison Margiela的可能性
Maison MargielaAW20 Artisanal,photo by Cass Bird
John Galliano在加入Maison Margiela之後展現出創意上的驚人彈性:個人風格與品牌傳承並不是互斥的存在,相反,兩者加成,觸發了一種清新的戲劇感。
Décortiqué(即解構)是流淌在Maison Margiela血液中的DNA,AW20 Co-ed(男女混合)系列中隨處可以見到解構主義的影響:經典的服裝廓形被「大卸八塊」,只剩下最核心的主幹。從這最主幹的部分可以依稀辨認出這件衣服以前的樣子,但重新的拼接和演繹又讓整件衣服一掃陳舊氣息,多了當下甚至是未來的印記。
以這件拼接大衣為例,由經典的翻領和門襟可以自然聯想到它原本應該是一件硬挺厚重的大衣,但是袖子處卻拼接了一層輕若無物、薄如蟬翼的柔紗。Maison Margiela引以為傲的先鋒解構手法和John Galliano標誌性的柔美曼妙相疊加,通常被小心隱藏的針腳和面料的毛邊細節在這裡變成主角,被大方地展示。
仔細觀察會發現,AW20 Co-ed(男女混合)系列中有許多關鍵單品上都有著一個小小的標籤,上面寫著「RECICLA」的字樣。
RECICLA是John Galliano在Maison Margiela開啟的全新篇章:所有標有RECICLA字樣的單品,都是John Galliano親自在二手商店中精挑細選的衣服改造而成的,最終的成品每一件都讓人驚豔。衣服標籤上都會清楚地寫明這件衣服原本來自什麼地方,產於什麼年代,每一件衣服都有自己的簡短「自傳」。
將最平平無奇的舊衣物用高級時裝的手法加以改造,煥發出全新的第二生命,Upcycling(升級再造)是Maison Margiela最為珍視的傳統之一。而RECICLA系列激動人心的一點在於:每一件RECICLA都是實際發售的限量產品。這個費時費力的嘗試,只有真的走下T臺,成為商業循環中的一部分,才能夠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追求最高級的製衣技巧
《S.W.A.L.K.》記錄了John Galliano創作系列的全過程
今年7月,John Galliano用一支資料詳實的記錄片記錄下了他創作整個AW20 Artisanal高定系列的全部過程,讓時裝愛好者也得以通過近乎窺私的視角,看到了高級定製系列從無到有的過程。
Maison Margiela AW20 Artisanal高級定製
如今高級定製存在的意義早已悄然發生了改變,它不再只是極少數精英人群的昂貴愛好。現在的高級定製更像是一顆律動堅強有力的心臟,一泵一泵、源源不斷地向其他產品線輸送創意與靈感。設計師將高級定製系列中打磨出來的超前技法,在成衣系列中加以運用,這才是時裝民主化的年代裡,高級定製的使命。
Maison Margiela的數字logo許多人都非常熟悉,但是這些神秘的數字究竟意味著什麼,卻很少有人去深究。其實,每一個數字背後都代表了Maison Margiela的一條產品線,1代表女裝成衣,22代表鞋履……產品上被圈起的數字就代表著它所屬的產品線。而Artisanal高級定製系列的代碼是「0」,位於產品金字塔的最頂端:它是一切創意發源的地方。
在AW20 Artisanal高定系列中,John Galliano不用一滴水就打造出了溼漉漉的視覺效果
在AW20 Artisanal高定系列中,John Galliano以新古典雲石雕像的 「溼衣法」 (wet-drapery)技術為靈感,圓形剪裁揉合於輕盈布料,就像雕塑表面如披上半透明布料的質感,不用一滴水就打造出了溼漉漉的視覺效果,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與嚴謹的製衣技巧相結合,成果讓人驚嘆。在SS21的Co-ed(男女混合)系列中,這項技巧再次出現。
在SS21 Co-ed男女混合系列中,同樣出現了打造溼身效果的特殊技法
在高定系列中,John Galliano用「溼衣法」讓模特看上去像是寄居山林水澤中的仙女,而在這次的Co-ed(男女混合)系列中,他則用這項技巧還原了探戈舞者在雨中起舞的身姿。圓形布幅拼合營造溼濡效果,表現玲瓏薄紗衣裙的柔弱,讓人不知道這裙子是被雨水打溼還是被汗水打溼。同樣的技巧,述說的卻是完全不同的故事。
月光下的膠帶印花舞裙攝人心魄
在上一季高定系列中,John Galliano還創造出了一種「有目的的印花」,即是在層層磊疊的紅色紗裙之上貼上一塊塊銀色的膠布。這種「印花」的技術,同樣被應用到了Co-ed(男女混合)系列之中。這一次,它成了探戈舞者的舞裙。當舞者在月夜下起舞的時候,反光的膠布折射朦朧月光,舞者的動作起伏更像是光影的追逐流轉,攝人心魄。
建立新的經典
說起Maison Margiela的經典單品,或許腦海中第一時間浮現的會是Tabi分趾鞋或是Replica德訓鞋。但自從John Galliano入主Maison Margiela以來,他不光讓許多經典單品煥發新生,更是讓許多單品成為了年輕的經典之作。
如果在街上看到打扮入時的男女手臂夾著一隻皮質的枕頭,可別以為他們是剛剛下飛機,匆忙得連頸枕都沒來得及放好。他們手中的是Maison Margiela年輕的經典包袋:Glam Slam。
這隻與Prince的金曲同名的包袋最早出現在SS18的女裝秀場上。柔軟的外形讓人第一時間就想起舒適的枕頭,而John Galliano也確實有意效仿旅行中拿著枕頭行色匆匆的旅客。
John Galliano將一個全新的概念引入了Maison Margiela:Dressing In Haste(匆忙穿搭),似乎穿著者的本意並不是要打扮得時髦得體,只是胡亂將手邊有的單品穿上,不經意間就變得時髦了。輕盈、柔軟的Glam Slam正是這一概念的體現。與那種用力過猛、處處細節精緻得沒有一絲漏洞的造型相比,這樣的時髦顯然要舒服自在得多。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Glam Slam雖然最早是以女裝系列單品的身份被引入,但是之後卻在男性受眾中也大受好評,就連Lil Uzi Vert也是Glam Slam的死忠粉。不過說真的,不論男女,誰不想看上去像是個行色匆匆的大忙人呢?
與Glam Slam一樣擁有無性彆氣質的還有一款名為Snatched的包袋。如果你經常觀看Voguing ballroom比賽,多半不會對Snatched這個詞彙感到陌生,這幾乎可以算是對外形最高的評價,Snatched這個名字也正是取這層含義。
Snatched最早出現在AW19的Artisanal高級定製系列中,這隻包袋不規則的外形也的確是高定才會嘗試的先鋒廓形。如果你想只用一隻包就不費力氣地讓整身造型變得特別,那麼這只不柔軟、不規矩、也沒有顯眼logo的包袋會是一個好的選擇。
聚攏最優秀的創意人才
Nick Knight為Maison Margiela創作的大片
John Galliano個人的才華固然已經耀眼非常,但如果要讓Maison Margiela這樣規模的時裝屋始終充滿湧動的創意,絕對不是一個人就能辦到的事,John Galliano也非常清楚這個道理。
《S.W.A.L.K.》
在準備AW20高定大秀的時候,他就邀來了多年好友Nick Knight為他拍攝一支全程記錄創作過程的紀錄片《S.W.A.L.K.》。Nick Knight出動了無人飛機、GoPro、監控攝像頭等等拍攝手段,忠實地還原了一場大秀是如何從四處散落的靈感變為現實的。
《S.W.A.L.K. II》
記錄SS21 Co-ed(男女混合)系列的《S.W.A.L.K. II》同樣出自Nick Knight的手筆。這一次,他用自己的鏡頭,將John Galliano混合回憶與幻想的故事變為影像: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一個月夜,John Galliano被帶至一棟破敗廢棄的建築,周邊是垃圾刺鼻的氣味,野貓在翻滾打鬧,月光毫無保留地照進這棟破舊的建築,一個銀髮老人穿著破舊但合體的西裝,獨自跳起了探戈……
《S.W.A.L.K. II》
多少設計師苦於無法傳達自己設計背後的靈感,Nick Knight卻將John Galliano的靈感變成一個《格林童話》一般引人入勝的暗黑故事,情節的起承轉合間串聯起系列裡所有的造型。如果沒有多年的默契,絕對無法如此精準地傳達設計師的意圖。
Anne Holtrop始終探索建築的不同可能
另一位長期與John Galliano合作親密無間的創意人士要屬負責店鋪設計的著名建築師Anne Holtrop。提起這位荷蘭設計師,設計圈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會用「大膽」這個詞來形容他的作品,對於一個始終在試圖打破常規的設計師來說,這可能是一種至高的讚美。就像John Galliano不斷探索著時裝的可能性一樣,Anne Holtrop也始終在探索建築的不同可能。
Anne Holtrop為AW18高定系列秀場設計的石膏場景
Anne Holtrop與John Galliano的首次合作要追溯到AW18 Artisanal高級定製系列秀場的石膏場景。如今隨著Anne Holtrop擔當起全球Maison Margiela店鋪設計的職責,這些顏色沉靜的石膏搭建也成了Maison Margiela店鋪的標誌性元素之一。
點擊查收來自Maison Margiela邀請函
即將在上海芮歐百貨拉開序幕的Maison Margiela新店自然也不例外。芮歐概念店內,石膏牆體和立柱的外層在紡織模具中由手工單獨鑄造,其表面承載著織物紋理、雕刻壓紋的回憶,再現手工紡紗無可複製的觸感。店鋪整體呈現人工創造情懷。
牆體和立柱——兩種建築上的基本結構——看起來像是彼此分離的個體,高級定製家具也在以往熟悉的造型之中加入了變化,它們偏離規整的形狀,隨著空間的劃分傾斜和彎曲,呼應了Maison Margiela設計語言中Dressing In Haste(匆忙穿搭)的理念。
建築構造保留著石膏的天然紋理,展現出牆體簡樸的一面,這結構與時裝屋內襯外露的手法互相呼應——展示服飾一貫被隱藏的內襯和內部工藝。石膏的天然色調進一步呼應了Maison Margiela的標誌性白色。
家具被解構成獨特的形狀並以錯視的效果將傳統物件的印象呈現出來。Décortiqué解構技巧也體現在由自帶天然紋路的洞石雕刻而成的貨架、展櫃、座椅上,其天然縫隙被漂成白色的環氧樹脂填補,形成顏色反差。
作為店鋪內最私人化的空間,更衣室的天花板和牆壁被漆成近乎黑色的高光深綠色,營造出類似日本大漆櫥櫃的深邃光澤,傳遞著迷人氣息和由之產生的吸引力和熟悉感。
Anne Holtrop的設計,淋漓地展現了John Galliano在秀場中創造並不斷豐富的視覺語言,這種橫跨不同領域的溝通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可能唯有親身參觀店鋪才能獲得最直接的體會。
Maison Margiela上海芮歐百貨
�� 上海市靜安區南京西路1601號芮歐百貨1層115室
��
如今的John Galliano依然擁有對時裝堪稱「赤子之心」的熱情,他說起時裝的時候仍然會像孩子一樣手舞足蹈。這樣單純地熱愛著時裝的人,之後會在Maison Margiela繼續創作出什麼樣的作品?
值得期待。
撰文 - tt
圖片 - 來自網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Maison Margiela的全新可能性》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