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用一次讀研,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2020-12-13 鹹菜的故事

星標關注我,一起做一個有趣的人!

希望我的文字,讓你的青春不迷茫

對不起,讀研後

我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看了看日期,距離考研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總覺得自己有很多話想說,但不知道該怎麼說,那就說一說我目前的讀研經歷,感悟,還要對大家說考研加油。

先說說這幾個月的讀研生活給我的一些感受吧。

最大的感受就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論是學習還是其他方面。

為什麼這麼說呢,還是得從我現在所上的英語課說起吧。這算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了。

我英語老師是外教老師,全程英語講課,以前還在讀本科的時候,自認為英語水平還算合格,那時候是我們班唯一一個英語過六級的。當我脫離那個環境的時候,我就覺得自己的英語很爛。

坐我旁邊的同學,上課基本上都能聽懂老師在講什麼,而我就是很懵逼的狀態,現在英語課對我來說就是一種折磨。

感覺自己就像是還沒學會走路,就想跑的狀態。

其實,我覺得,這背後反映出來的是一種不同層次學校的教育教學差異。

好的大學,會注重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教學;差一點的大學,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教學,說的不好聽一點,就是讓學生多積累一些單詞,多磨一磨耳朵,說的再不好聽一點,是為了完成規定的課程設計任務。

但回頭想想,民辦大學為了照顧到大部分學生能順利畢業,這樣安排也說得過去。畢竟當初高考的時候,我們就被劃分成了三六九等。

還是怪自己當初沒有好好學習吧。所以,跟我現在的同學們差距很大,包括我室友。

慶幸的是,第一次和學霸們作室友。

前段時間,有個高中同學問我,你打算讀博麼,我猶豫了一會兒,也不知道該怎麼回復他。

我之前是有個這個想法的,博士畢業可以去大學當老師。那個時候還覺得自己會安排好自己的研究生生活,最起碼要過的充實並且有點意義。

現實就是,我並沒有那樣做,每天摸魚。

正如我在上上上篇推文中寫到:讀研之前有過的很多想法,現在一點興趣也沒有了。這可能是和我來了上海感到壓抑有關吧,整個人都悶悶不樂的了。

至於為什麼會壓抑,或許我會在後面寫到。

不要把研究生階段當本科那樣去操作,不能再渾水摸魚,在這裡,你遇到的是更優秀的人。

在此之前,大家來自不同的學校,各自的水平也不同,彼此之間還是很陌生的,但慢慢地就會發現,身邊的大佬很多,各方面能力都很強,比如睡在我對面的兄弟,幹啥啥都行。

以前上大學的時候,雖然我不愛學習,上課也沒怎麼認真聽課,但最起碼那個時候我的狀態還是樂觀的,活躍積極,心裡總思謀著自己要做些什麼別的事情。

當然了,我也去做了。現在的我,很懷念那個時候的狀態。

也正是因為有股衝勁兒,後來也得到了一些結果,慢慢地我的名字在整個學院傳了開來,似乎大家都知道有我這樣一個人。畢業典禮的時候,還作為了全體畢業生代表出現在了紅榜上。

之前有個學妹給我留言,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你成為了別人眼中的別人,無形中做著自己也鼓勵了別人。

確實,那是我大學的模樣,不能說我自己有多好,但我確實影響了很多人。後來,也有一些學弟學妹和我說到過,我的行為和方式激勵著他們,他們在向我學習。

但沒想到會無心插柳柳成蔭。

那個時候,只是覺得自己年輕,想折騰折騰,不想平庸的度過大學四年。

這應該就可以看出,我為什麼會感到壓抑。我一直不願意承認也不想說,是我本科期間給我的光環太多了。

鬼知道我在這裡回憶了那麼多過往,希望寫完這些東西,可以讓我緩一緩。

借用一下馬克思的理論,我們生活在一個唯物的世界裡,我們應該走出以往的那個圈子,不想走出但也不能過度沉迷,要認清楚周圍的環境,畢竟我們是要適應環境適時作出調整,而不是讓環境改變我們。

前天晚上寫作業寫到凌晨,後來躺床上和我同學聊天,也聊到了這個話題,也喝了些雞湯。

當這篇文章發出來的時候,我同學此刻在考場考試,一場對她而言很重要的考試,那就祝她順利通過吧,也祝我室友順利通過吧。

的確,當你進入一個更高層次的圈子的時候,你的眼界會望得更遠,認知會慢慢打開,必定會遇到更優秀的人,不管是考研還是工作,都是如此,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這或許也是一個過程,一個自我認知然後做出改變的過程。

所以,朋友們,當身處另外一個環境的時候,不要迷失自己,保持自己最初的樣子,繼續朝著心中的那個方向出發,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我的老同學們,去年的時候,我們一起去了現場確認,在車站道了別。那個時候的我們,都期待一個春暖花開的到來。

去年,我和對對還有子博一起在財大備考。那個暑假,我們經常蹭一張飯卡去吃飯,而後又回到教室學習,一起走在過早上六點,晚上10點的馬路上,睡過一張床哈哈哈哈哈。

那個時候,雖然我們經常抱怨學習好累,但我們是在開玩笑說著這句話。現在想起去年考研的日子,還很懷念那段日子。

現在,對對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去了央行,還有一份很好的感情。子博繼續去年的夢想,繼續考管理。

還有琳姐、狗姐、軒哥。雖然去年沒有一起複習,但我們從大學畢業到現在,還一直在聯繫著,時不時發個微信。琳姐和狗姐繼續考金專,軒哥換成了會專。

還有一個我在財大認識的考川大的小姐姐,努力的樣子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每天早上都會抱著一摞書穿梭在圖書館的這側和那側,每次走過樓道,都會看到她在認真看書,有時竟靠著暖氣片睡著了。

每一次付出都值得期待,我的老同學們,二戰加油。

END

我的微博:小霍_小霍

相關焦點

  • 人終將會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嗎?
    有人說,人終將會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然而我並不贊同。現實的情況或許艱難,但這不能成為自甘墮落的藉口。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積極改變現狀。咬咬牙,多堅持堅持,下一刻就極有可能柳暗花明。能承受更多的人才能擁有更多。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鳳凰涅槃,浴火重生,一切都是考驗。
  • 生活和成長讓郭德綱,也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有的時候感覺生活就是一場輪迴,你在別人的身上曾經遭遇過的事情,很有可能會在你身上再重新上演一次,但是這次你有可能從配角變成主角,曾經的郭德綱可以說在相聲界受盡了打壓,主要原因是什麼我本人也不清楚,可能是自己表演形式大家不能認同,也可能自己的性格不能融入大家,不管怎麼說吧,郭德綱的的確確是受到打壓
  • 終於,你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現在的你,還記得自己當初的模樣嗎?還記得自己許過的願望嗎?15歲的我,是個明媚的姑娘。每天煩惱著又長了幾個痘痘,期待著能看見隔壁班的那個少年。我聽爸爸媽媽的話,努力學習,天天向上。會因為爸爸帶我出去玩開心,會因為媽媽給我買了好看的衣服開心。
  • 我們最終都會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嗎?
    和朋友聊天時突然提到之前很火的那句話,「我們最終都會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其實我不那麼覺得,人總是要進步和完善的,隨著年紀和閱歷的增長,自我必然會發生一些改變。我想說的是:討厭的不等於就是差的。所謂自己最討厭的樣子,其實更多的是「現在還未擁有的自我」 你對這些未擁有的自我會感到生疏,這很正常。所以你要做的並不是一味地抗拒,而是應該思考如何才能吸納、轉化、直到擁有它。
  • 我終於變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樣子
    20多歲時我曾討厭那些人,那些覺得自己什麼都對但對別人刻薄的人,那些水平不高而不謙卑的人,那些一事無成卻經常做事半途而廢的人,那些把尊嚴等同於面子的人……而現在,我成為了「那些人」中的一員。我曾經討厭不能自律的人,覺得不能嚴於律己,怎麼做都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而現在我懶惰成性。人真的是可以在消極的行為慣性中荒廢自己的人生的,沒有目標沒有方向的忙碌只不過是自我心理安慰。
  • 原生家庭的影響就是這麼大,我們終會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蘇明玉靠著自己的倔強勁兒,一步步地變得更優秀,開創了屬於自己的事業。年紀輕輕的她買豪車、住豪宅,誰能想到如今的她,是當初那個,因為1000塊錢沒有上清華的蘇明玉呢?正是因為蘇明玉小時候沒有得到原生家庭完整的愛,她在長大以後,更希望找回在原生家庭的位置和存在感,這裡有她很深很隱秘的遺憾,她無法徹底逃脫。
  • 慢慢變成自己討厭的人是一件好事
    你肯定看過很多文章,其中大部分都鼓勵你,千萬不能變成自己討厭的人,或者是消極地告訴你,我們終究都會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然後你看著自己現在的樣子,想起自己以前,於是唉聲嘆氣說,我果然還是變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人,這個世界真是殘酷。 可是,現在我想和你說的是:變成自己討厭的人,可能並不是一件壞事。
  • "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2020-12-05 2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世代教育大調查:你是否慢慢變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父母的樣子?
    這個短片想揭露的是父母與子女之間代際教育傳遞的問題,節奏很平緩,沒有扣人心弦的劇情,但是卻真實的讓每一個父母都能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是的,很多時候,我們走著走著就變成了曾經自己討厭的父母的樣子。「我最討厭我媽一直叫我讀書、讀書、讀書。」
  • 哈登:人總是要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推特之神杜蘭特
    「他初中的時候曾惹過一次麻煩,他用籃球砸了一個女生。他當時只想打籃球,對跟女生約會沒興趣。」 哈登:長大後才明白,人終歸要變成曾經最討厭的樣子。
  • 《小王子》:我們都會成為大人,可總在無奈中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兒童文學短篇小說《小王子》是以飛行員作為第一視角,然後以來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作為主角,用飛行員的口吻述說了小王子的歷險和自己與小王子之間發生的故事。但是動漫《小王子》雖然取材於小說,主角與述說角度卻都與小說不同。
  • 最終活成自己曾經討厭的樣子?「情緒穩定」,別讓孩子成為下一個的你
    雖然後來我趕緊安撫女兒,多次說了對不起,但心裡我還是無法原諒自己的一時衝動。 從來我就很痛恨訴諸於武力讓孩子屈服的方式。 明明是自己沒能力用正面良好的方式引導孩子,卻利用自己強者的地位,讓弱勢的「孩子」屈服於自己的「權威」,是霸凌的一種方式和自己無能的表現。
  • 最終,我還是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終於,我可以很大方地告訴別人,我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以前,我害怕別人問東問西,也害怕別人管得太寬,後來,我長大了,我害怕別人問我的感情,問我的工作,問一切關於我的事情,不是我不夠坦然,而是我真的不想讓別人知道。
  • 戀愛中的投射性認同——為什麼TA最終會變成你討厭的樣子
    為什麼我說不要做你卻偏要做;為什麼愛情中的埋怨不能讓伴侶改變;為什麼我努力糾正你,你卻變成了我最討厭的樣子。是你本來就是這樣,還是我改變了你?兩性相處有一種魔力,你越是把自己的感受宣洩給對方,去抱怨、去糾正,對方反而會活成你討厭的樣子。從心理學角度解釋:你們是被戀愛中的投射性認同(projectiveidentification)困住了。
  • 對不起,我沒有時間討厭你
    她用變態的地獄式訓練,讓自己成為她所在的城市中收入最高的同聲傳譯,1小時5000塊以上。她依然是那個溫柔的芹菜,但眼神多了堅定和自信的光芒。而她現在的老公,也是被她現場翻譯時淡定的態度、專業的技術和得體的儀態打動了。她老公是歐洲某電器公司高管。至於之前的渣男,她都快記不清他的樣子了。據說渣男和小三兒早分了。渣男創業一陣子,又倒閉了。
  • 結婚八年後,你變成了我最討厭的樣子!
    麗和他一樣因為愛情步入婚姻,因為喜歡變成情侶,因為愛攜手一生!麗以為找到了世間最好,殊不知老天有時候也愛開玩笑…每一個人的擇偶觀都不一樣,有的要找個子高的,有的要找雙眼皮的,有的要找皮膚白的,有的要找嘴唇厚的等等各種各樣,不盡相同。就好像麗不喜歡抽菸的一樣,正好他也不好這口。除此之外,他的幽默善談也深深的吸引了麗!
  • 把自己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做到三點就可以
    現實生活中,當覺得對自己的狀態不滿意的時候,眼中只看到「殘缺」,還能發現自己的「美」嗎?我們總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很好,我們不斷用失敗、後悔、做錯事、猶豫不決等等,來證明父母和老師的話是對的。順著他們的暗示,用埋怨、批評對待自己,用糾結、懊惱折磨自己,漸漸地,我們便活成了他們認定的「沒出息」的樣子。
  • 假面騎士:那些變成自己最討厭樣子的騎士,零一和千翼全面暴走,莊吾...
    或人 就比如千翼,原本他是能夠控制住自己的力量的,但是現實讓他變得非常無力甚至沒有安全感,就連親生父親仁叔都要將他誅殺,這是他最受不了的,在極度緊張的情況下,千翼最終還是變成了可怕的十面鬼
  • 你討厭別人的樣子,真的很討厭
    而另外一位,很討學生喜歡的外教,完全和Freddy是兩個極端。那位外教來自加拿大,叫James,雖然金髮碧眼,但是:禿頭、微胖、略顯邋遢。James的標配是破T恤、破手錶、破牛仔褲、破球鞋。他被學校硬拉去評選優秀教師的時候,別人都是一本正經寫自我介紹,只有他像王爾德一樣自戀地寫:我禿頭,代表我勤奮。我們看完之後哈哈大笑,這樣悠然自得不慌張地面對中年危機,也是服了。
  • 最後還是變成了自己不喜歡的樣子
    在工作的環境中,不能做的事情也很多,並不能完全因為自己一個人的心情影響了團隊的進度,也不能因為自己說不幹就把自己的工作部分甩給別人來做,因為這樣的環境中沒有人會考慮你的處境和心情,大家都已經是成年人了,如果想要更好的狀況,就需要把團隊和隊友考慮在自己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