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算是圓了我救人的初心吧!"12 月 15 日,經過幾天的住院準備,90 後研究生劉翔國在中科大附一院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隨後,他的造血幹細胞將送往廣西,為一位身患地中海貧血的陌生 3 歲男孩送去重獲健康的希望。
據介紹,造血幹細胞移植是臨床醫學治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凡 18 至 45 周歲,身體健康,符合獻血條件,都可以申請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目前我國有上百萬重症血液病患者,其中數萬名需要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截至 11 月底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庫容已有 288 萬人份,但仍然不能滿足所有患者治療的臨床需要。
2014 年,劉翔國考入安徽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專業,對造血幹細胞有了一定的了解。第一次無償獻血時,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劉翔國就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如果某天有幸與某位患者配型成功,可以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為一名醫學生,更應該為健康事業挺身而出,當時我們同去獻血的幾位同學,都加入了造幹捐獻者資料庫 ",劉翔國說。
今年 4 月,在安醫大繼續攻讀碩士的劉翔國接到了合肥市紅十字會的電話," 沒想到真的和一位患者配型成功了!我覺得很幸運!因為我知道配型成功的機率確實很低 ",劉翔國說:" 考大學時,就對醫學很感興趣,想報考臨床專業,覺得治病救人挺了不起的,很帥氣!可惜高考分數不是很理想,沒能在臨床一線學習實踐,沒想到通過捐獻造血幹細胞,也有了救人一命的機會!"
雖然學業很忙,劉翔國還是空出時間準備捐獻。經過高分辨配型複合檢測、體檢等環節,12 月 10 日,劉翔國提前住進醫院做採集準備,通過注射動員劑將造血幹細胞從骨髓中動員到外周血中,並接受醫院的健康監護。住院期間,朋友也趕來看望劉翔國,並為他加油打氣。劉翔國說:" 開始大家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沒想到救人性命的事情就發生在身邊。雖然有點擔心,但通過醫護人員和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介紹,對造幹捐獻了解後,他們還是打消了顧慮,支持我捐獻!"
12 月 15 日上午,經過約三個小時的採集,劉翔國成功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成為合肥市第 72 例造幹捐獻者。劉翔國說:" 對方患者只是個三歲的孩子,未來的路還很長。健康所系、性命相託,自己的一點付出就能挽救患者生命,太值了!希望他能儘快好起來,不能見面也沒關係,只要健康就好!"
能夠為陌生人無償捐獻 " 血液的種子 ",既是一種難得的緣分,也是一種大愛的體現。記者從合肥市紅十字會獲悉,今年以來,合肥市已經有 15 位志願者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全市累計實現造血幹細胞捐獻 72 例,市民在無償獻血的同時填寫《志願捐獻造血幹細胞同意書》並採集約 8 毫升血樣,即可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
(張妍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唐萌)
【來源:合肥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