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大愛!安醫大研究生捐造血幹細胞救廣西3歲男童

2020-12-18 瀟湘晨報

" 也算是圓了我救人的初心吧!"12 月 15 日,經過幾天的住院準備,90 後研究生劉翔國在中科大附一院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隨後,他的造血幹細胞將送往廣西,為一位身患地中海貧血的陌生 3 歲男孩送去重獲健康的希望。

據介紹,造血幹細胞移植是臨床醫學治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凡 18 至 45 周歲,身體健康,符合獻血條件,都可以申請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目前我國有上百萬重症血液病患者,其中數萬名需要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截至 11 月底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庫容已有 288 萬人份,但仍然不能滿足所有患者治療的臨床需要。

2014 年,劉翔國考入安徽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專業,對造血幹細胞有了一定的了解。第一次無償獻血時,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劉翔國就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如果某天有幸與某位患者配型成功,可以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為一名醫學生,更應該為健康事業挺身而出,當時我們同去獻血的幾位同學,都加入了造幹捐獻者資料庫 ",劉翔國說。

今年 4 月,在安醫大繼續攻讀碩士的劉翔國接到了合肥市紅十字會的電話," 沒想到真的和一位患者配型成功了!我覺得很幸運!因為我知道配型成功的機率確實很低 ",劉翔國說:" 考大學時,就對醫學很感興趣,想報考臨床專業,覺得治病救人挺了不起的,很帥氣!可惜高考分數不是很理想,沒能在臨床一線學習實踐,沒想到通過捐獻造血幹細胞,也有了救人一命的機會!"

雖然學業很忙,劉翔國還是空出時間準備捐獻。經過高分辨配型複合檢測、體檢等環節,12 月 10 日,劉翔國提前住進醫院做採集準備,通過注射動員劑將造血幹細胞從骨髓中動員到外周血中,並接受醫院的健康監護。住院期間,朋友也趕來看望劉翔國,並為他加油打氣。劉翔國說:" 開始大家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沒想到救人性命的事情就發生在身邊。雖然有點擔心,但通過醫護人員和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介紹,對造幹捐獻了解後,他們還是打消了顧慮,支持我捐獻!"

12 月 15 日上午,經過約三個小時的採集,劉翔國成功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成為合肥市第 72 例造幹捐獻者。劉翔國說:" 對方患者只是個三歲的孩子,未來的路還很長。健康所系、性命相託,自己的一點付出就能挽救患者生命,太值了!希望他能儘快好起來,不能見面也沒關係,只要健康就好!"

能夠為陌生人無償捐獻 " 血液的種子 ",既是一種難得的緣分,也是一種大愛的體現。記者從合肥市紅十字會獲悉,今年以來,合肥市已經有 15 位志願者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全市累計實現造血幹細胞捐獻 72 例,市民在無償獻血的同時填寫《志願捐獻造血幹細胞同意書》並採集約 8 毫升血樣,即可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

(張妍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唐萌)

【來源:合肥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安醫大90後研究生捐獻造血幹細胞 挽救3歲男童生命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15日,經過幾天的住院準備,90後研究生劉翔國在中科大附一院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隨後,他的造血幹細胞被送往廣西,為一位身患地中海貧血的陌生3歲男孩送去重獲健康的希望。「算是圓了我救人的初心吧。」
  • 青春榜樣|90後研究生捐獻造血幹細胞 挽救3歲男童生命
    12月15日,經過幾天的住院準備,我校2019級公共衛生學院公共衛生專業碩士研究生劉翔國在中科大附一院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隨後,他的造血幹細胞被送往廣西,為一位身患地中海貧血的陌生3歲男孩送去重獲健康的希望。「算是圓了我救人的初心吧。」
  • 人間有大愛 安徽理工大學電信學院舉行謝文博同學捐獻造血幹細胞...
    安青網訊 勇敢捐贈,人間大愛。9月6日,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2017級6班謝文博同學將赴合肥捐獻造血幹細胞,踐行自己捐獻救人的鄭重承諾,成為學院2020年第二位捐贈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
  • 他,勇捐造血幹細胞
    這也是中國第9961例、北京市第398例非親緣性造血幹細胞成功捐獻案例。康寧是經開區社會保險保障中心的一名幹部,目前主要在窗口負責稽核服務,接待和處理勞動者關於參保、維權方面的投訴和舉報。2017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康寧報名登記了志願捐獻造血幹細胞同意書並採集血樣入庫。
  • 為捐造血幹細胞減肥20多斤,婚禮也推遲了 揚州小夥:能救一條命...
    11月24日上午,揚州儀徵小夥兒張晨雨在泰州開始第一次造血幹細胞的捐獻。陪伴在身旁的,是他的未婚妻王萌。今年7月份,當得知自己的幹細胞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篩配型成功時,他就決定了捐獻,他的婚禮也被推遲了。
  • 「謝謝你救了我!」他兩度移植造血幹細胞給她,第二次減重近20斤
    「謝謝你,救了我!」湖北省受捐者胡磊見到恩人黃偉的那一刻瞬間淚目,深深彎腰鞠躬。他兩度移植造血幹細胞給她第二次捐獻前減重近20斤胡磊來自湖北,是一名80後。2014年3月,她在一次B超檢查中發現肺部有積水,心包有積液。很快,她被確診為T母淋巴細胞淋巴瘤晚期,病情危重。醫生告訴她:惟一的希望就是做造血幹細胞移植。
  • 東莞完成首例非親緣供者造血幹細胞移植,捐獻者分享感受
    11月26日,作為東莞第80位、2020年第19位造血幹細胞捐贈者,同時也是首例在東莞完成採集(並已移植給病人)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謝女士分享了她的感受。2017年,「小桃子」被確診患有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這個2歲寶寶的遭遇牽動著大家的心,不少市民自願留下血樣,希望能配型成功,為孩子換來一線生機,謝女士也是那時在中華骨髓庫登記的。
  • 四平小夥赴長捐獻造血幹細胞
    四平小夥赴長捐獻造血幹細胞 2020-01-09 11: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女子為捐幹細胞救人,暴飲暴食一天吃5頓,兩個月增肥16斤
    導語:人間有大愛,有時候一個人的小小舉動,卻能拯救另一個人的生命,這種情況真的在我們身邊發生著,而且值得被更多的人知道!浙江一個80後女子和一個陌生患病少年造血幹細胞成功配對,可是女子體重太輕,為了達到捐獻標準,愛美的女子增重16斤最終捐獻成功,挽救了一個年輕的生命。女子的「大愛」精神讓我們感動,我們一起來看看。骨髓匹配成功,可她體重不達標!
  • 啟東90後醫生即將捐獻造血幹細胞 用愛心澆灌生命之花
    12月28日,他將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通過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他人的生命。俞晨曦今年27歲,也許是因為醫者職業的關係,讓他比同齡人多了一份嚴謹和從容。「捐獻造血幹細胞,去挽救一個鮮活的生命乃至一個家庭,這與我從醫的初衷是一致的,都是救死扶傷、挽救他人生命。」22日,在啟東市衛健委為他舉行的歡送會上,俞晨曦說道。
  • 紅十字會:我捐獻的是造血幹細胞,不是骨髓
    幾年前,我就動過念頭,想去捐獻造血幹細胞(俗稱骨髓移植),當時找半天沒查到聯繫方式,家人也不怎麼支持,也難怪,只聽到「骨髓移植」四個字,就能讓你脊背發涼。於是,我這懶散之人也就不了了之,但這個念頭從沒消失過,幾天前,終於把念頭轉化成行動,開始了我的造血幹細胞捐獻登記之旅。
  •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定點採集醫院落地東莞
    這一定點採集醫院落地,標誌著東莞繼廣州、深圳之後成為我省第3個可以開展非親緣供者造血幹細胞採集的城市,也是全省第1個可以開展此項工作的地級市。這為東莞本地捐獻者及志願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為進一步提升東莞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效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杭州市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200例!
    近年來,杭州造血幹細胞工作快速發展,一個個時間節點,是200位捐獻者獻出大愛的記錄,也是這份事業艱難歷程和穩步發展的見證。值得關注的是,突破200例的背後,是26458份志願加入中華骨髓庫的《志願捐獻者同意書》。這是突破200例的源泉和支撐所在。
  • 從1到100的生命接力 濟南11年實現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
    田博說,她也希望通過捐獻造血幹細胞的行為,一方面傳遞出新時代年輕人的正能量,倡導誠信、友善的核心價值觀;另一方面希望喚起更多人對造血幹細胞捐獻的關注,用可以再生的細胞,挽救那些寶貴的生命。年輕幹練的24歲小夥濮益鑫,是一名家居銷售管理人員。在大學期間,他加入過校紅十字會,對捐獻造血幹細胞有過初步了解,明白其重大意義,所以在初次獻血後同意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 合肥兩位男士先後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陌生人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21日、22日,合肥市兩位志願者吳升根、趙夕周分別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成為合肥市第73、74例造幹捐獻者。面對等待救治的陌生患者,他們義無反顧捐獻出健康的「血液種子」,為患者送去了康復的希望。
  • 寧陵「九零」後醫生郭含含 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八歲男孩
    2020年12月31日上午,在省腫瘤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病區病床上,經過3個多小時的採集,寧陵縣愛心醫生郭含含捐獻出155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給上海一名8歲男孩帶來了第二次「生命」。在2021年新年來臨之際,26歲的郭含含以一種別樣的方式來迎接:捐獻「生命種子」,點燃生命的希望,成為了河南省第932位、商丘市第33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這一天,我等了兩年」據了解,捐獻者郭含含為寧陵縣趙村鄉衛生院藥房的藥劑師,於2018年9月採集血樣,成為一名光榮的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 她的幹細胞,讓陌生者獲得重生
    一次造血幹細胞捐獻的愛心善舉,為即將凋零的生命燃起「生」的希望,她說用自己的熱血,換來希望、換來重生、換來一個家庭的團圓!莫菊英是劍河縣民族中醫院的一名醫生,說起這場特殊的捐獻,還得從2013年她參加原劍河縣衛生局、劍河縣紅十字會聯合開展的造血幹細胞志願招募活動說起,當時莫菊英完成抽血採樣登記並申請加入了中華骨髓庫。
  • ——上海市晉元高級中學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服務項目傳承17年...
    半個小時、十餘次嘗試後,造血幹細胞終於從她嬌瘦的身軀流出。  錢燕平不是病人,她是為了救人。這些健康的生命「種子」,將在一個與她素不相識的千裡之外的1歲患兒體內「生根發芽」,幫助他重建造血和免疫系統,重啟一段新的人生。  時間回到2017年,正在上海市晉元高級中學讀高三的錢燕平迎來了特殊的「成人禮」——她的造血幹細胞樣本進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華骨髓庫)。
  • 姐妹花捐獻造血幹細胞:希望生命因善舉而重生
    2008年3月,燕萍和燕寧兩姐妹雙雙採樣,成為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2010年5月,姐姐燕萍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了一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如今,妹妹燕寧與一位血液病患兒匹配成功,5月31日,燕寧赴柳州某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為血液病患兒帶去生命的希望。兩親姐妹為血液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在我國尚屬首例。
  • 五華青年捐獻造血幹細胞,成為我市第21例配型成功並順利捐髓者
    本報訊 (記者王麗莉)昨日,在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五華縣華陽鎮溫桂生成功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總醫院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成為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廣東省管理中心梅州工作站第21例捐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