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不願意和親戚交往的人,往往是這幾種心態

2020-12-16 布衣粗食68

這幾年,農村越來越不熱鬧了,村裡的年輕人多半是外出打工,老人在家裡留守,有些老人也進城和兒女一起住了。

你認真觀察,你會發現,農村親戚「斷交」的事情多了,甚至過年都不會互相走動了,只有在一些紅白喜事上,還能夠多看到一些親戚的面孔。

在農村,不願意和親戚交往的人,往往是這幾種心態,大家都很現實。

01

怕別人看不起的心態,不好意思去高攀富有的親戚。

很窮的人,在親戚交往的時候,覺得自己很沒有面子,就是和親戚們一起聊天,自己也插不上嘴。尤其是沒有見過世面的人,當別人說起大城市的景象,自己的頭腦裡一片空白,恨不得找一條地縫,趕緊躲起來。

去年過年的時候,我們幾個表兄妹在一起聚餐。表哥黃山說:「我們好不容易相聚在一起,發一個微信紅包,開心一下吧。」

就在大家搶紅包的時候,表哥黃林急了,因為他的手機屏幕摔壞了,看不到任何圖像,只能夠接聽電話。那一刻,黃林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情吧。他早就想換手機了,可是他沒有錢,有什麼辦法呢?

親戚們相聚,窮親戚是沒有面子的,也別想高攀有錢有勢的親戚。現在的親戚,大部分都很現實,互幫互助的情況少了,各自安好的情況多了。

我還小的時候,常常有親戚來我家幫忙插秧、割稻子,也不要給工錢,甚至他們還買菜過來,擔心我家太窮了,連一大群人的飯菜都管不了。那時候的親戚,真的令人溫暖。可是現在,很少有這樣的場景了。

當一個人看清了親戚的真實感情,不想去高攀富有的親戚,就會慢慢和一部分親戚斷交,寧願自己過窮日子,也不要喪失了骨氣。

02

不想麻煩別人的心態,覺得親戚交往是一件麻煩的事。

小時候,我的母親常常去親戚家借東西,比方說,過年之前,借做餈粑的模具,借別人家的電動磨。我的父親就常常去別人家借農具,甚至借別人家的耕牛來犁田。

親戚交往,感情就是互相麻煩出來的。吃一頓飯,都可以去附近的親戚家走一走,看看親戚家有什麼好菜。自己家裡買了肉,請親戚來嘗一嘗,喝一杯酒,大家都很開心。

隨著時代的變遷,長期留在農村的親戚,慢慢少了,很多親戚都進城了定居了。開車去農村走親戚,雖然只是幾個小時的事情,但是覺得很麻煩,耽誤很多時間。尤其是年輕人,過年才那麼幾天假期,要是到處去走親戚,就覺得很匆忙。

親戚來自己家,也忽然覺得很麻煩了。如果很多人在家裡吃飯,就更麻煩了,做飯很累,洗碗擦桌子也累,寧願請親戚們去酒店吃飯,也懶得做飯。

不想走親戚的人,往往是把走親訪友當成了麻煩的事情。如果你不去走訪親戚,親戚也不會來麻煩你,感情就疏遠了。

03

「遠親不如近鄰」的心態,親戚和自家距離較遠,交往了也沒有用。

在農村,雖然交通條件改善了不少,但是親戚們分布在很多個鄉鎮,要是都每個親戚都去走訪一次,得花幾天的時間,還得自己開車去,要是坐公交車的話,更加費時費力。

在我的家鄉,一些遠嫁的女人,雖然也會去娘家,但也僅僅是去父母和兄弟姐妹家,一些表姐妹和長輩就很少去了。一方面是走訪親戚要買禮物,要花錢,一方面是沒有那麼多的時間,還有一方面就是覺得親戚們不會幫助自己,走訪了也沒有用。

我的同學李玫,從湖南嫁到了廣東河源縣。結婚之後,她在七年時間內,只是來過娘家一次,並且回來了,就是在父母家住了兩天,就匆匆忙忙回婆家了。李玫的做法,無疑是和親戚們斷交了。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真正靠得住的人,往往是和你距離很近的人,而不是遠方的親戚。在農村,本村的人,不管是很親的親戚,還是很疏的親戚,都會去交往,畢竟大家能夠互相照顧,一些遠方的親戚,哪怕是長輩,也懶得去交往了。

04

「看不起別人」的心態,覺得自己家很富有,以後不要求人。

一些有錢有勢的親戚,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親戚來走訪,就是來巴結自己,他恨不得和所有窮親戚都斷交,免得被窮親戚拖累。

有的人,忘恩負義,在窮的時候就喜歡走親戚,求親戚幫忙,一旦自己變富有了,就把親戚們丟開了,誰都不去理會了。

有的人,越有錢,越躲著親戚,連請親戚吃一頓飯,都覺得是多餘的,看到親戚穿戴不講究,覺得親戚是眼裡的一根刺,還會滋生一種趕親戚走的想法。他的心裡只有錢,沒有親情。

俗話說:「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這句話說得很在理,但是窮親戚去巴結富有的親戚,有什麼用呢?遇到不肯幫忙的親戚,你就是跪在他面前,也只是丟了自己的臉,也辦不成事。

在農村,親戚交往,往往是老一輩的人比較重視,年輕人對親戚的感情看得很淡了。尤其是一些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輕人,連自己的長輩都不認識了。

「親不親,一家人;美不美,家鄉水。」當親戚感情越來越淡漠的時候,人情來往的麻煩少了,但是人情味也淡了,家鄉也變得不美了,我們真的要反思自己。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公交車上,對弱者視而不見,不願意讓座的人,往往是以下幾種心態
    公交車上,常常是人山人海,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擠得站不住腳,也是常事。如果你認真觀察,有的成年人,一上公交車,就假裝睡覺、低頭看手機、扭頭看車窗外的風景、左顧右盼,霸座在弱者的位置上,一動不動,不管是誰來了,都不會讓座。公交車上,對弱者視而不見,不願意讓座的人,往往是以下幾種心態。
  • 一個人不喜歡去別人家,也不喜歡別人來自己家,往往是這幾種心態
    小時候,在農村,親戚朋友串門是常事。不管去了誰家,都要吃一頓飯,甚至住上一天。喝酒喝茶聊天,好不熱鬧。現在,進城了,反而很少去串門了,親戚朋友見面,也是寒暄幾句,要麼去飯店聚一聚。過年的時候,親戚也是來家裡坐一坐,或者微信聊天、發紅包送祝福。左鄰右舍也沒有了串門的習慣,天天見面,但是很陌生了。
  • 如果你不想工作,也不想和別人打交道了,多半是這幾種心態
    人生,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小時候想法很天真,覺得努力讀書,就有希望,就能夠當上科學家、數學家、航天員……越長大,反而覺得自己和夢想的距離,越來越遠了。小時候的話,後來都變成了「誇海口」。如果你不想工作,也不想和別人打交道了,多半是這幾種心態。一邊是生活的無奈,一邊是不得不面對生活的壓力,想要逃脫,但是無處可逃,活得很累。
  • 一個50歲的人,突然不想再與人接觸,往往是這三種心態
    步入50了,這真的是人生過了一半以上的生活。俗話說,人這一生上半輩子為了生活而努力奮鬥,到了下半生卻要考慮自已的問題了。五十歲的人,突然間,就不想和別人接觸,也許這類心態的的人也比較多。一個50歲的人,突然不想再與人接觸,往往是這三種心態。1.認為最終還是靠自已人生靠自己,靠誰將會寒心。這個社會,越窮的你,更找不到依靠,別人也會遠離你,如果你有錢了,別人會討好你,但不會成為你的依靠。當人們到了50歲時,他們真的學會了依靠自己。
  • 發微信不回的人,往往是這幾種人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與人交往,真的別太介意別人的言行,不要厚著臉皮求人。發微信不回的人,往往是以下這幾種人,不聯繫就算了。01看不起你的親戚朋友。上個月六號,我的小舅舅過生日,親戚朋友聚攏 在一起,好不熱鬧。
  • 長期不換微信頭像的人,往往是以下幾種心態!(很準)
    ,往往是以下幾種心態!他們習慣了這個頭像,就不願意再去更換。在他們心中,這不只是一個頭像,而是對一份感情的堅守,或是對一段故事的追憶。他們執著,不執迷,他們念舊,更重情。有這種心態的人,為友為伴,都可以放心。
  • 長期不換微信頭像的人,往往是以下幾種心態!
    點擊上方每日睡前伴讀→點擊右上角…點選【設為星標☆】文 | 無銘來源
  • 工資不高,還天天加班的人,往往是以下幾種心態
    如果你認真觀察,你會發現,身邊總有一些人,工資不高,還天天加班,似乎永遠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工資不高,還天天加班的人,往往是以下幾種心態。01「升職加薪」的心態,想要通過努力,得到上升的機會。一個人想往高處走,就要有往高處走的本事,還要有往高處走的樣子。
  • 人到中年,才發現這幾種親戚「面善心黑」
    人到中年,經過了太多的人情世故,經歷了社會的洗禮,越來越懂得了人情冷暖,對於親戚的定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人到中年,才發現以下幾種親戚「面善心黑」,以後不要再交往了。1.在你有權有勢的時候,想方設法巴結你的親戚,多半是「有利可圖」。我的二叔在一家大企業當副總經理,也算是家族中最有出息的人。
  • 身上有這幾種特點的人,表面上是糊塗,實際上很精明,值得交往
    」任何事情,任何人,都不會完滿;真正完滿的事物,往往是有殘缺的,能夠接受事物的不完滿,才會趨近完滿。身上有這幾種特點的人,表面上是糊塗,實際上很精明,值得交往。過分追求完美的人,往往容易鑽進「迷宮、死胡同」。真正的聰明人,懂得「大智若愚」的道理,做人不計較,與人交往,坦誠相待。
  • 農村俗語「人窮斷六親」,過得不好,親戚都不能走嗎,你怎麼看?
    在農村,至今流傳著許多俗語,並且時常用這些俗語來評論某種現象,雖然有些偏頗,卻也說出了一定的實情;「人窮斷六親」,就是這樣的一個俗語,有些誇張,卻也反映了一定的現實,說出了人性。那麼,人窮,果真就會斷六親,連親戚都不能走了嗎?
  • 人到中年,四種親戚要多來往,交往越多,回報越大
    年輕的時候,我們經常會想像自己以後的樣子,會有怎樣的生活,身邊還會有什麼人陪伴,真心的朋友有哪些,還在交往的親戚是誰……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我們生活的圈子會不斷增大,我們會遇到不同的人,我們交往直至結婚的對象或許不是同一個人,我們的朋友會因時間的延長而減少或增加,但我們的親戚就那些,有些親戚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我們無法選擇或者改變自己的親戚是誰,或許我們結婚後親戚會增多,但他們還是固定的,他們就是這些人。
  • 一個人突然不發朋友圈了,往往是這幾種心態!
    一個人突然不發朋友圈,往往是以下幾種心態。01、不想聽刻薄的話有些人發朋友圈,只是一些生活的自拍照,只是一些地區的風景照。卻會被人出言諷刺,說他總是那麼閒,說他總是炫耀自己。讓人覺得可笑之餘,甚至很無奈。所以乾脆不再發朋友圈,不想因為隨便一個人破壞自己的心情。現在朋友圈就有這樣一種人,見別人比他好,就心生嫉妒,用言語攻擊別人,想方設法擊碎這種美好。這樣的朋友,處之讓人心寒。
  • 內心非常虛偽的人,往往喜歡把這幾種話掛在嘴邊,不值得交往
    真誠的人,說一不二,聽起來都感覺踏實,靠譜;虛偽的人,罵人不帶「髒字」,誇人都是假話,聽起來不知真假,容易迷惑人心,總是把人往「火坑」裡推。為人處世,要靠近「正能量」的人,遠離「負能量」的人。內心非常虛偽的人,往往喜歡把以下這幾種話掛嘴邊,不值得交往。即便你很善良,也要懂得,遠離「虛偽」的人,別把善良給錯了人。1、「把責任往別人身上推」的話。
  • 春節到了,飯桌聚會有這2種表現的人,即使是親戚也要警惕了
    春節是一個熱鬧的時候,咱們國家每年春節,人們都會走家串戶的去親戚家拜年,而春節期間,許多人也許只能一年見一次,這老友親戚等相逢,那自然是內心格外的歡喜,喝酒聚會那是少不了的,但是俗話說得好,人心隔肚皮,如果在酒桌上,你碰到有這幾種表現的人,那即使是親戚,也要敬而遠之了。
  • 農村過年走親戚,這4種親戚最好別去,不然受傷的總是你
    引言隨著近幾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科技水平已經得到了空前提高,這也就伴隨著"農村人往城市走,城裡人不回農村"這一現象的發生。慢慢的,農村人開始外出打工,賺到的錢也是越來越多,"錢"可是一個好東西,它不僅可以將兩個人之間的關係拉近,也可以讓你兩就此疏遠。
  • 農村親戚越來越不像親戚?農民也很無奈,專家:這四點是主因!
    農村親戚越來越不像親戚?農民也很無奈,專家:這四點是主因!按理來說,親戚之間應該都是非常親密的,畢竟有血緣關係,大家也是一家人。可是現在有種怪現象,就是城市裡的親戚之間基本上都不聯繫,大家也能理解,畢竟一個個都待在自己的小房間裡,別說親戚了,連鄰居都很大可能不認識。最奇怪的就是這種現象在城市出現大家可以想得到,但是現在農村的親戚也是越來越不像親戚了,這就特別的奇怪,農民朋友也是表示很無奈,直言確實是這麼回事,但是就有專家給出的四種解釋,大家也一起看看說的在不在理。
  • 過年了,「偽過年風」卻來臨,為啥農村一些人親戚不走,朋友不見
    過年了,「偽過年風」卻來臨,為啥農村一些人親戚不走,朋友不見?現在年味也是越來越近了,很多在城裡工作的農村人也陸續的回到了農村老家。但是還有一部分單身的年輕人,他們總是磨磨蹭蹭的在臘月二十九回到自己的老家,回到家後,他們也不願意走親戚,更不願意見朋友,直到初三過完年後,馬上離開老家。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有這樣的「偽過年風」出現,他們的苦衷又是什麼呢,李子來回答。我一個堂妹就是這樣,她在省城工作,由於城市裡的年輕人和農村的年輕人不一樣,她現在30了至今沒有談男朋友,更沒有結婚。
  • 有這4種心態的人,多半不喜歡麻煩別人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外出靠朋友」,人在社會中生存並不是孤立的,總要和身邊的人發生各種各樣的聯繫。尤其是在我們遇到麻煩的時候,總是需要獲得別人(親戚、朋友甚至是同事)的幫助。我們通常說的「多個朋友好辦事」也是來於此。不過生活中也有一部分人,他們不好意思因為自己的麻煩去打擾別人,不願意麻煩別人,同樣也不願意別人拿事情來麻煩自己。
  • 關注農村老人健康 | 積極心態和活動鍛鍊哪個影響更大?
    信任往往被看作一種情感性支持,社會資本中的政府信譽和人際網絡可能在健康保護行為中發揮關鍵作用,居民通過社交網絡可以加強對疾病的認識、防止疾病的傳播。農村老人從子女、親戚、鄰居等社會網絡中進行有效的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能夠對身邊的個體產生較強的信任和依賴,對於老人應對各種身體狀況和消極情緒,調整好身心狀態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