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染| 紅藍花 一抹胭脂

2022-01-31 天青雲染

 取一片胭脂餅,放入蓮花淺盞,一滴溫水,中指輕按。紅色漸出漸濃慢慢沁入指尖,每一次研磨刻意留下顏色,提前入場,入一場與花的約。古人制胭脂,多取紅藍花,相傳紅藍花是西域的花朵,土人以染,名為燕支,後被帶入漢地。紅藍花含有紅色和黃色兩色。先在在石缽中杵搗,成漿後加入清水用細緻的紗布絞黃汁,反覆數次使花中的黃色越來越少,剩下的紅汁陰曬乾成粉。《紅樓夢》寫:「寶玉笑道:『鋪子裡賣的胭脂不乾淨,顏色也薄,這是上好的胭脂擰出汁子來,淘澄淨了,配了花露蒸成的。只要細簪子挑上一點兒,抹在唇上,足夠了;用一點水化開,抹在手心裡,就夠拍臉的了。』 平兒依言妝飾,果見鮮豔異常,且又甜香滿頰。」

寶玉說鋪子裡的胭脂不乾淨色薄,大致是紅藍花的黃色和花裡的雜質分離的次數不夠多,他手上的胭脂許是玫瑰所制,甜香的氣味令人一下子想到玫瑰。

傳統國畫裡用的胭脂和妝脂取色方法一樣,加蠶絲捏成餅狀陰乾,使用的時候放在一個小碗中加入溫水泡出顏色,待顏色足了取已經泡好的膠一起調和使用,若有雜質可以沉澱後取上層顏色,這樣的顏色是透明的,無論怎樣濃的紅還是透明的,一層一層染色,花瓣顏色再濃烈也是透明的質感,不會沉重,香透紙背千年不退。 

以上是我在2015年寫的關於國畫植物顏料文章中的一段。文中涉及的紅藍花提取顏色的方法和在織染中取紅色方法是一致的。常用染紅色的植物有茜草,紅藍花(紅花),胭脂蟲(動物)蘇木。古代紅色有緋紅,茜色,彤,銀紅,赤,胭脂,炎,海棠紅,嫣紅,品紅,絳紫等。

(來自網絡圖片)


紅色的植物染棉線

 

  

相關焦點

  • 古有胭脂 · 今有腮紅 | 真相原來如此
    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喜歡用「胭脂」或「紅妝」指代女性。女子雙頰那一抹輕淺的「紅」,是詩人牽腸掛肚的「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今日就來給大家談談紅妝「胭脂」的那些事兒。「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
  • 胭脂為什麼叫胭脂?還得從歷史上的一位美人說起
    千百年來,胭脂成為妝點女性容貌不可或缺的化妝品,甚至成為指代女性的「符號」。在胭脂鋪就的紅色舞臺上,有多少女子在努力展示著自我——她們或妖豔,或嫵媚,或可愛,或溫柔……那飄了千年的脂紅粉香,又有誰能識?紅色的物源之一是花,因為紅色的光波最長,最醒目,最能夠受到授粉昆蟲的關注,所以,在各種顏色的花朵中紅色的花所佔比例最大。
  • 詩詞話胭脂:柳拂眉間黛色,桃勻臉上胭脂
    第一種說法,胭脂是來自源於商紂。胭脂又名「燕脂」,是因為它產自燕地一帶,它是用紅藍花的花汁凝鍊而成的,可以調節胭脂用來裝飾女性的面容,使其看起來更加精緻美麗、端莊大氣。晉·崔豹 《古今注·草木》:「燕支葉似葪,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為燕支,中國亦謂為紅藍。以染粉為婦人色,謂之燕支粉。」馬縞《中華古今注》卷中:「燕脂蓋起自紂,以紅藍花汁凝之,調脂飾女面,產於燕地,故曰燕脂。」
  • 胭脂為什麼叫胭脂?還得從歷史上的一位美人說起
    紅色的物源之一是花,因為紅色的光波最長,最醒目,最能夠受到授粉昆蟲的關注,所以,在各種顏色的花朵中紅色的花所佔比例最大。焉支山地理位置焉支山中有一種名叫「紅藍花尤其是當他遇上嫵媚動人的閼氏後,眼裡滿是憐愛的光芒一個偶然的機會,閼氏得到了一支紅藍花
  • 胭脂
    寶玉不答,因鏡臺兩邊俱是妝奩等物,順手拿起來賞玩,不覺又順手拈了胭脂,意欲要往口邊送,因又怕史湘雲說。正猶豫間,湘雲果在身後看見,一手掠著辮子,便伸手來拍一下,從手中將胭脂打落,說道:「這不長進的毛病兒,多早晚才改過!」(《紅樓夢》第二十一回)且不管寶二爺的頑皮戲耍之心,單就古代胭脂可有一問:真的能吃嗎?
  • 平兒理妝用的花露胭脂是什麼?怎麼製作?——《紅樓夢》的化妝品
    胭脂,亦作「燕支」,古代女子一般用來做口紅和腮紅。胭脂原本是一種名叫「紅藍」的花朵。其名稱由來有兩種:一是唐末馬縞《中華古今注》曰:"燕脂起自紂,以紅藍花之凝作之。調脂飾女面,產於燕地,故曰燕脂。另一說為原產於中國西北匈奴地區的焉支山,後演化為「胭脂」二字。
  • 胭脂好吃嗎?
    胭脂,面脂和口脂的統稱,是和妝粉配套的主要化妝品。《紅樓夢》中賈寶玉就非常喜歡製作胭脂、甚至吃女孩子口上的胭脂。《紅樓夢》第四十四回中曾寫過一種胭脂製法:「(平兒)看見胭脂,也不是一張,卻是一個小小的白玉盒子,裡面盛著一盒如玫瑰膏子一樣。
  • 【越聊越明白】「一抹胭脂春上來」,小編教你在家如何製作胭脂
    它最早起源於中國殷紂時期,剛開始製作胭脂主要用新鮮花朵,到了後期,由於慈禧太后非常喜歡看《紅樓夢》,受到了賈寶玉和丫鬟們拿玫瑰做胭脂的影響,就把玫瑰作為了胭脂的主要原料,開始在後宮製作,配方流入民間後,引起平民百姓一陣追捧。在古代,人們把新鮮花朵搗成漿,經過過濾、晾曬,從而製得胭脂。
  • 古代的胭脂原來是這樣做成的!
    其實看過古裝電視劇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在古代,人們使用的化妝品稱為「胭脂」。雖說以前用的胭脂沒有現代化妝品那麼方便,但也好歹是純植物製作的啊!下面小植就跟大家聊聊古代是用什麼植物來製作「胭脂水粉」的。胭脂的由來說起胭脂的歷史,那還真是非常悠久啊!
  • 流年紅顏——「胭脂」的歷史淵源
    我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國人為了追求這一抹驚心動魄的紅可謂煞費苦心幾千年,無論是廟堂之高、江湖之遠都廣泛應用。流年演變,可以說「紅」幾乎成了女性的專用色彩,所以有「紅顏」、「紅袖」、「紅粉」甚至「紅杏」等等詞專指女性!
  • 胭脂,它的來歷原來是這樣的呀!
    胭脂的來歷比較主流的有兩種說法:第一種:商紂王發明了胭脂根據書中五代馬縞《中華古今注》記載:燕脂,蓋起自紂,以紅藍花汁凝為脂,以燕國所生,故曰燕脂。古人也考證出胭脂是紂發明的,看來紂為中國美容作出了貢獻,堪稱美容界鼻祖。
  • 古代胭脂為何物
    古典名著《紅樓夢》中幾次寫到寶玉吃胭脂,那麼古代胭脂究竟為何物所制?  古代製作胭脂的主要原料為紅藍花,又名紅花,為我國自漢代以來頻繁記載和經常使用的藥物、染料和美容化妝品原料。  紅藍花原產埃及,約在漢代經中亞傳入我國。此花色澤紅潤鮮美,故匈奴人採之製作染料,並用作婦人美容品。
  • 傳統國畫顏色7:胭脂 赭石
    胭脂胭脂又名燕支、燕脂、赤支、月燕支。其原料比較複雜,各個時期所用的原料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胭脂色紅藍花:早在商周時期,以紅藍花為原料製成胭脂,為婦女化妝所用,稱為「梅花妝」。紅藍花又叫紅花,球狀花序。
  • 胭脂即顏值——說說關於胭脂的那些事
    「多少胭脂,勻成點就。千枝亂、攢紅堆繡。花無長好,更光陰去驟」——《殢人嬌》張方仲;「人意天公則甚知。故教小雨作深悲。桃花渾似淚胭脂。」——《浣溪沙》向子諲;「鶯語愁春,海棠風裡胭脂雨。酒杯慵舉。閒撲亭前絮。」——《點絳唇》陳允平;「雨露由來一點恩,爭能遍布及千門。三千宮女胭脂面,幾個春來無淚痕。」《後宮詞》白居易。
  • 古代的胭脂是怎麼發明的?它提取於一種花
    說到腮紅,在古時候,女子是使用得最頻繁的化妝品了,但是在古代它被稱為:胭脂。胭脂的由來歷史非常悠久,有關起始時間,古書記載不一。但是基本可以確定的是,古時候胭脂的原料主要為紅藍花。紅藍花也被稱為黃藍、紅花,是從匈奴傳到我國的。漢代開始,漢、匈之間有很多次軍事戰爭,比如漢武帝三次大規模的反擊。再如光武帝建武廿四年,駐牧於南邊的匈奴日逐王比率眾到王原塞歸附。
  • 胭脂,多情.
    文字丨『誰最中國』(清子)  圖片丨來自網絡因為寒冷,冬天總顯得尤為漫長因為漫長,日子變得愈發無聊其實,我們都只是太過心急越是心急,日子過得越是遲慢不如,索性去享受冬日的曖陽 和浮生的閒趣不經意間或見蒼白冬日裡的一抹胭脂紅
  • 胭脂起源:由西部閼氏山傳至中原
    【起源發展】  起源於商紂時期是誤傳  關於胭脂起於何時,後唐馬縞的《中華古今注》中有記載:「燕脂蓋起自紂,以紅藍花汁凝做燕脂。以燕國所生,故曰燕脂。 」說的是從商紂王時期,胭脂就已經出現了。但這本書在另一處說:「燕支,西方土人以染紅,中國人謂之紅藍,以染婦人面色。
  • 古代胭脂的種類
    今天,我們就看看自古至今有多少種胭脂裝扮了嬌豔的人面桃花吧?紅藍花胭脂:紅藍花亦稱「黃藍」、「紅花」,是從匈奴傳入我國的。宋《嘉祐本草》記載:「紅藍花色味辛溫,無毒,堪作胭脂,生梁漢及西域,一名黃藍。」
  • 去嗨皮|甘肅張掖,世界的一抹水色胭脂!
    沒有百花齊放的絢麗,沒有草木蔥蘢的景致,卻有萬紫千紅的風景,甘肅張掖就是世界的一抹水色胭脂。置身於此,斑斕的丘陵充滿陽剛之美,鎮魂攝魄七彩峽、七彩塔、七彩屏、七彩練、七彩湖、七彩大扇貝,還有刀山和火海,講真,到了這裡,色彩是讓人無法忘懷的記憶!
  • 流年紅顏——胭脂的歷史淵源
    我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國人只為了追求這一抹驚心動魄的紅可謂煞費苦心幾千年,無論是廟堂之高、江湖之遠都廣泛應用。流年演變,可以說「紅」幾乎成了女性的專用色彩,所以有「紅顏」、「紅袖」、「紅粉」甚至「紅杏」等等詞專指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