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唐人說的「正月剪頭髮死舅舅」是真的假的?

2022-01-30 行唐靈悅

行唐老人兒都說,不出十五就是年,而且有個流傳至今的說法是,正月裡不能剪頭髮~ 事實上,「正月理髮死舅舅」是民俗文化的變異,也是一種誤傳。「正月不剃頭」的習俗,最初壓根就和舅舅沒關係!

提問:春節期間最忙的人是誰?

回答一:警察!

錯!

回答二:媽媽!

錯!

回答三:火車司機!

錯!

好吧,大過年的小編就不賣關子了!

正確答案:

舅舅!

沒辦法,

「正月剃頭死舅舅」!

為了來年能順利健康,

舅舅們能不忙嘛~~

估計舅媽也不能閒著

不過,你要問為什么正月不能剃頭?

為什麼剃頭就會死舅舅?

得到的答案往往都是:

說了這麼多年了!

怎麼就你問題多!!!

好吧

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

其中的緣由.


事實上,「正月理髮死舅舅」是民俗文化的變異,也是一種誤傳。」正月不剃頭」的習俗,最初壓根就和舅舅沒關係!!!

原來是清軍入關後,清朝統治者強迫漢人學滿人的樣子,剃頭留辮子。

這場頭髮的變革著實惹惱了很多漢人,遭到了民眾的反對,「寧為束髮鬼,不作剃頭人。」江南士子認為剃頭是對他們人格的莫大侮辱,因此群起反抗,卻遭遇了清政府的殘酷鎮壓,上演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一幕幕悲劇。

後來這種習俗在流傳的過程中,為了避免因「思舊」遭到政府的清算,就演變成了「正月不剃頭——思舊」。後來,「思舊」被訛傳為「死舅」,以訛傳訛,也就有了後來「正月裡剃頭死舅舅」的說法。

由此可見,正月剃頭這事跟舅舅一點關係都沒有,純粹是民間附會諧音罷了。誤會啊!

那除了「正月剃頭死舅舅」還有那些民俗是誤會呢?

民間流傳著「在正月裡相親不好,即使成功了也會出問題,不成功以後就不容易找到」的說法,還有種說法是「正月裡相親死媒人」!其實,這完全是沒有依據的,成功與否還得看兩個人的緣分。」小編建議大家不要在意這一說法。

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即將到來的猴年,將出現我國傳統曆法中的「無春」現象。所謂「無春」年是指在農曆的一年中沒有立春之日。從2016年2月8日至2017年1月27日,為農曆「猴年」。由於立春節氣通常在每年的2月4日,因此,「猴年」確實沒有立春。2016年的立春在2月4日,而此時仍然是農曆「羊年」,2017年的立春在2月3日,但那時已經是農曆「雞年」了。所以有不少老一輩的人說猴年不宜結婚,無春就是寡婦年,但是小編告訴你其實這個是很正常的天文曆法現象,自然現象,沒有說是無春或是寡婦年。以後這個情況還是會發生。

全年無「立春」的情況,每19年便會出現7次,最近一次出現是在2013年,而下一次出現將是2019年。雖然民間有無春年不結婚的說法,但實際上並沒有多少新人真的這麼做。 

以前,店鋪初五之前都不能開張營業,只有到了初五這天才能開張營業送窮,將所有不好的東西送走迎接美好的東西,叫做「破五」。每家每戶從初一到初五的垃圾都不能倒,一倒就會將財運倒走。

但對於這個民俗,現在人們已經沒那麼在意了。想一下要是垃圾積攢5天,那會成什麼樣子了。

而現在的一些大飯店即使過年也是一天不休息,要知道過年這幾天是生意最好的時候,誰會講究那個啊!

古時候出門,人們都要翻通書選個好日子,以祈求行程順利,財運亨通,於是關於出門的說法也多了起來。民間流傳頗廣的一句話叫「七不出門,八不回家」,顧名思義,即為「逢七不能出家門,逢八不能回家」,否則會招來橫禍。對此,當然有人指其是封建迷信,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糟粕。想想也是,若現代人還迷信「七不出門八不回家」的話,每個月都有那麼幾天汽車火車都不用開了,飛機也不用飛了,到七八月,更是全世界都清淨了,所以,這個說法肯定不合時宜。

實際上,「七不出門,八不回家」被解釋為「逢七不能出家門,逢八不能回家」是一個誤會,正確的解釋是:

【七不出門】說的是出門前有七件事情,如果你沒有辦好的話是不能出門的。這七件事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男人是一家之主,是當家的,如果你要出門的話首先要安排好家裡的基本生活,把老婆孩子的吃喝問題解決了,這樣你才可以出門,出了門才能放心。

【八不回家】是說你出門在外有八件事必須做好,做不好是不能回家的,這八件事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件事是古代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違反了任何一條都是對不起祖宗的,都是無顏面對家人的。

因此,「七不出門八不回家」是十分重要的基本道德準則,即使放到現在,也不過時。如果家裡有老人家不讓你初七出門初八回家,你就耐心糾正他們吧。

中國北方人過農曆年時,有「正月裡不買鞋」的說法,表面上看,是「鞋」 與「邪」諧音,好像是唯恐正月裡買鞋會帶來邪氣。其實,這僅是對民俗現象的一種解釋,除了確實具有這種闢邪趨吉的心理以外,還不應排除民間藉此機會想改變一下形象的樸素動機,欲以嶄新的服飾標誌著一年的重新開始。正月裡不買鞋,實際上是敦促人們在春節前準備好新鞋。

因為大過年的怎麼能和「輸」沾邊呢,不少老人認為春節買書會導致一年做生意都虧本,並嚴厲警告家裡人絕對不能在正月十五前逛書市。但是小編覺得這個真的不用太在意。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在古代這些都是和父母啊,親人啊,的聯繫,不能隨意割捨,尤其是在正月裡。

而且正月嚴禁吃藥。否則,被認為會導致一年從頭到底病疾纏身,吃藥不斷,另外這一天藥品也不能放在窗臺上。其實這個也沒什麼科學依據,就是老一輩的人圖個心安,要真出了什麼問題,不上醫院也不行啊!

正月裡,債主不許上門討債,我們常常聽到老人說,年前把錢要回來,一是想過個好年,二是覺得過年討債對借貸雙方均不吉利,也忌從別人口袋裡掏東西,人們認為,正月初一的口袋讓人掏了,可能導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險。同時忌死人,也忌辦喪事,因為這將給家裡帶來災害。甚至忌殺生。殺生被認為會導致刀災、兵災、血災等災禍的發生,但是,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吃東西圖個新鮮,為了口腹之快,也就沒什麼顧忌了。  

「破、壞、沒、死、光、鬼、殺、病、痛、輸、窮」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說出口來。也忌嬰兒啼哭,因為啼哭是「沒頭彩」,兆示疾病、兇禍。故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禍,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行為方面,端杯、盤、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壞, 小編覺得這個純屬大家的內心在作怪了。 

現在不少地方還存在著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年這一說法,因為有些地方在除夕有燃放旺火的習慣,祈福家人在新的一年興旺紅火。然而當地人認為出嫁的女兒看到娘家的旺火會把「旺氣」帶走。所以,一些比較傳統的老人堅決不讓女兒在家過年。

類似的民間傳統有很多。它們通過口耳相傳,流傳已久,大家從來不問為什麼,就這麼一代代默默地遵循著。可當你動了心思去刨根問底,就會發現其實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起源要麼是個錯誤,要麼是個誤解,總之和你想的不一樣。

小編覺得,好的民俗,像是吃團圓飯、貼春聯福字、掛紅燈籠、趕廟會這些都應該繼承發揚,但一些過年老習俗並不能增添年味兒,反而徒增煩惱。

當然了,現在是科學社會,上面說得禁忌其實是不存在的,更不要說「死舅舅」這個玄乎的說法。但是剃頭養生這個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中國人對「死」非常忌諱,所以不少地方正月裡確實有說法不讓剃頭。

既然這樣,那就過年前或是等這個正月過後再剃頭好了,正好有新年新氣象、辭舊迎新的意義,也是不錯的做法!

由此可見,正月剃頭這事跟舅舅一點關係都沒有,純粹是民間附會諧音罷了~~舅舅可以放心了



相關焦點

  • 正月裡剪髮死舅舅是真的嗎?- 揭秘百餘年來的謠言!
    近日來相信很多朋友都開始想要剪髮,因為剛剛過了正月(農曆一月).華人世界裡一直有一個說法叫「正月裡剪頭髮死舅舅」因為這一惡毒的傳說而導致不少人在正月裡絕對不會去剪頭髮~但是也有人不信這個邪,偏去理髮,新聞上因為此事發生不愉快的親戚更是不勝枚舉。
  • 【民俗文化】誰說正月理髮死舅舅?
  • 「正月理髮死舅舅」?原來真相是這樣......
    許多小夥伴(尤其是男性)都面臨著同一個問題頭髮長長了我到底能不能在正月剪?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正月不能剪頭髮」的民間習俗,究其原因,流傳最廣的說法就是「正月理髮死舅舅」。很小的時候,孩子們多數都會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它的結構一般是醬紫的:有多少寶寶被這一故事嚇得不輕,為了自己親愛的舅舅,決定堅決不在正月裡剪頭髮!真有幾個膽兒肥的,非要正月裡剪頭髮,萬一碰上了親娘舅,這可咋整?
  • 習俗¦「正月剪頭死舅舅」是什麼梗?正月裡為什麼不能剪頭髮?
    今天是正月初九~老鐵們都陸續開始上班了哈~不過,老話說,還在正月裡的日子,這個年就還沒過完哩! 那麼,提到正月不能做的事兒,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一定是「不能剃頭」!what?? 小編來給大家講講「剃頭死舅舅」的故事~    答:在我國,舊時有很多風俗與禁忌,「正月裡不許剃頭」即為一例。夏曆第一個月裡,任憑男孩毛髮瘋長,卻絲毫不能侵犯,否則對舅舅不利。直至二月初二,男孩才有了剃頭的自由。「正月裡剃頭,死舅舅。」舅舅的安危全繫於外甥的頭頂之物,這個風俗簡直讓人毛骨悚然!
  • 正月理髮真的死舅舅嗎?
    「正月不讓理髮」是我們從小聽到大的,家裡的長輩會告誡我們:正月理髮會死舅舅,等到了二月初二再剪頭!這種說法靠譜嗎?說法三:懷念祖先清末階段,政府下令都要把長辮子剪掉,而正月許多人會回家上墳,如果把辮子剪掉那不是大逆不道嗎?畢竟在古人眼裡,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怎麼能隨隨便便剪掉?所以大家想了一個辦法!如果有人問為啥正月不能理髮?我們就說正月為了懷念先祖,我們要思舊!
  • 誰說正月剪頭髮」死舅舅「?來給你們科普一下!
    在國內的很多地方,都有「正月不能剃頭」的說法,要問老一輩的人為什么正月不能剃頭?得到的答案都有幾分恐怖的色彩:「正月剃頭死舅舅」!這聽起來完全不相干的事,到底是為什麼流傳了這麼久,而且不少人深信不疑呢?話得從清軍入關時說起,大清皇帝為了"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國主張,決定推行一種奇怪的髮式:將頭髮從前部到腦頂剃去,再將四周的髮際全部剃光,只留下中間集中的一塊和一個長長的大辮子。為了一統江山,尤其是統治思想,這種髮型要在漢人間大肆推行。
  • 【風俗】「正月理髮死舅舅」?這篇「科學解密」可以轉給他……
    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正月不能剪頭髮」的民間習俗,流傳最廣的說法就是「正月理髮死舅舅」,真相是怎麼樣的?許多小夥伴都面臨著同一個問題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正月不能剪頭髮」的民間習俗,究其原因,流傳最廣的說法就是「正月理髮死舅舅」。很小的時候,孩子們多數都會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它的結構一般是這樣的:有多少寶寶被這一故事嚇得不輕,為了自己親愛的舅舅,決定堅決不在正月裡剪頭髮!真有幾個膽兒肥的,非要正月裡剪頭髮,萬一碰上了親娘舅,這可咋整?
  • 「正月裡剪頭髮」的行與否其實真的與「舅舅」沒啥關係......
    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正月不能剪頭髮」的民間習俗。究其原因,流傳最廣的說法就是「正月理髮死舅舅」。很多寶寶被這個故事嚇得不輕,為了自己親愛的舅舅,堅決不在正月裡剪頭髮!如果有個膽兒大的,非要正月裡剪頭髮,萬一碰上了親娘舅,這可咋整?
  • 「正月剪頭死舅舅」在黃驊正月裡為啥不讓剪頭?
    事實上,「正月理髮死舅舅」是民俗文化的變異,也是一種誤傳。」正月不剃頭」的習俗,最初壓根就和舅舅沒關係!後來這種習俗在流傳的過程中,為了避免因「思舊」遭到政府的清算,就演變成了「正月不剃頭——思舊」。後來,「思舊」被訛傳為「死舅」,以訛傳訛,也就有了後來「正月裡剃頭死舅舅」的說法。由此可見,正月剃頭這事跟舅舅一點關係都沒有,純粹是民間附會諧音罷了。誤會啊!那除了「正月剃頭死舅舅」還有那些民俗是誤會呢?
  • 你真相信「正月裡剪頭死舅舅」啊?
    ——「正月裡不能剪頭髮!」這一民間習俗在我國多地都有,究其原因,就是「正月理髮死舅舅。」於是很多人堅決不在正月裡剪頭髮!所以再次見到他他可能.如果有個膽兒大的,非要正月裡剪頭髮,萬一碰上了親娘舅,這可咋整?
  • 「正月理髮死舅舅」?這篇「科學解密」可以轉給他……
    我到底能不能在正月剪?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正月不能剪頭髮」的民間習俗,究其原因,流傳最廣的說法就是「正月理髮死舅舅」。很小的時候,孩子們多數都會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它的結構一般是醬嬸兒的:許多寶寶被這一故事嚇得不輕,為了自己親愛的舅舅,決定堅決不在正月裡剪頭髮!
  • "正月理髮死舅舅"到底怎麼來的?真的跟舅舅有關?終於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是不是很可怕?俗話說,娘親舅大。外甥怎麼能在新春佳節「詛咒」舅舅呢?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遵循這一說法。可是究竟為什么正月剃頭死舅舅?舅舅和自己的頭髮有什麼關係?為什麼偏偏死舅舅而不是別人?這要從一些歷史資料說起。「 正月不剃頭 的民俗源自清軍打敗李自成進入山海關的第一天,即清順治元年四月二十二日,順治在瀋陽故宮下達的剃頭令 。」
  • 【風俗】正月剪頭死舅舅?枝江當舅舅的快把這些秘密告訴你外甥…
    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正月不能剪頭髮」的民間習俗,究其原因,流傳最廣的說法就是「正月理髮死舅舅」。很小的時候,孩子們多數都會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它的結構一般是醬紫的:一個小孩不聽話,正月裡非要剪頭髮,結果他舅舅死了!有多少寶寶被這一故事嚇得不輕,為了自己親愛的舅舅,決定堅決不在正月裡剪頭髮!
  • 正月不能剪頭髮,和舅舅有關?原來真相是這樣……唐縣人快看!
    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正月不能剪頭髮」的民間習俗究其原因流傳最廣的說法就是「正月理髮死舅舅」>結果他舅舅死了有多少寶寶被這一故事嚇得不輕為了自己親愛的舅舅決定堅決不在正月裡剪頭髮後來這種習俗在流傳的過程中,為了避免因「思舊」遭到政府的清算,就演變成了「正月不剃頭——思舊」。後來,「思舊」被訛傳為「死舅」,以訛傳訛,也就有了後來「正月裡剃頭死舅舅」的說法。由此可見,正月剃頭這事跟舅舅一點關係都沒有,純粹是民間附會諧音罷了。誤會啊!那除了「正月剃頭死舅舅」還有那些俗語是誤會呢?
  • 為什麼「正月剪頭死舅舅」?闢謠正月裡的忌諱事兒....
    江南士子認為剃頭是對他們人格的莫大侮辱,因此群起反抗,卻遭遇了清政府的殘酷鎮壓,上演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一幕幕悲劇。後來這種習俗在流傳的過程中,為了避免因「思舊」遭到政府的清算,就演變成了「正月不剃頭——思舊」。後來,「思舊」被訛傳為「死舅」,以訛傳訛,也就有了後來「正月裡剃頭死舅舅」的說法。由此可見,正月剃頭這事跟舅舅一點關係都沒有,純粹是民間附會諧音罷了。
  • 正月不剪髮:「正月剪髮死舅舅」到底是誰規定的?有科學依據嗎?
    關於正月不理髮俗話說:正月剪髮死舅舅,剪髮就在龍抬頭。在我們的民間習俗中,這個月不剪頭可謂是人人皆知。每當到了臘月底,幾乎成了理髮店的爆滿時間,似乎所有人都出門理髮,並且一定要在臘月底把頭髮理了,不然就得等一個月。
  • 正月裡真的不能剪頭髮?誰說的!
    相信許多人從小就聽父母說過一個過年習俗,這也成為一種廣為流傳的「禁忌」——正月裡剃頭死舅舅。
  • 趣談理髮:「正月不剃頭」,啥意思?「思舊」被訛傳為「死舅」!
    作為一名從業三十年的老牌理髮師,每到正月這個話題就在耳邊響起,「正月不理髮,理髮死舅舅」這種說法背後到底有怎樣的典故,今天成老師就給大家聊一聊這種傳說背後的故事,也聊一聊與理髮有關的一些奇聞趣事,為這個不走親訪友不聚會的春節增加一些有趣的話題。
  • 正月為什麼不能理髮?與舅舅無關,真實原因會讓你選擇尊重傳統
    一則發生在2015年正月的舊聞讓筆者至今記憶猶新,事情大致是這樣的:長春市民姜先生為了春節後能夠精神抖擻地去上班,特地剪了頭髮,結果被舅舅知道後,兩人發生衝突,親人差點因此鬧僵。舅舅氣憤地說:「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你怎麼能正月裡剪頭髮呢?」
  • 正月剃頭死舅舅?留長髮更容易生病!做到這些才能避免,快提醒長發的朋友
    有個流傳甚廣的說法:正月剃頭死舅舅。從科學角度,這當然不可信,否則這個月所有理髮店都得關門。不過,歷史愛好者小九可以告訴你,這句話之所以存在於世,是有一段故事。有一本義大利人撰寫的書籍《韃靼戰紀》記錄了清朝順治年間南方人拒絕剃頭,不惜與朝廷死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