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空襲炸死伊朗「聖城旅」高級指揮官蘇萊曼尼後,伊朗對美軍基地發射飛彈報復,但根據美方說法沒有任何傷亡。當地時間1月8日,川普在白宮發表姍姍來遲的講話「擁抱和平」,在談到中東時,川普還特別強調稱,「我們美國不需要中東的石油」。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月8日報導稱,川普在白宮演講中表示,自從他上任以來,「美國已經實現了能源獨立,我們不需要中東的石油,我們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
對此,美國有線電視新聞馬上打臉稱:網毫無疑問,美國歷史性的石油繁榮改寫了全球能源行業的規則,但實際情況要複雜得多。
CNN稱,的確,美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排在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之前。自2011年以來,美國石油產量翻了一番,達到每天近1300萬桶,美國石油產量如此之高,現在每天出口300萬桶。
CNN稱,自上世紀10年代初開始的美國頁巖油熱潮,明顯降低了美國對外國石油的依賴,尤其是在上世紀70年代阿拉伯石油禁運重創美國經濟的情況下。這就是為什麼最近的供應中斷沒有對油價產生更劇烈或更持久的影響的主要原因。
然而,美國仍然依賴中東,尤其是沙烏地阿拉伯。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宗商品策略全球主管赫麗瑪克羅夫特表示,「美國沒有被隔離,頁巖氣不是超人。」
赫麗瑪克羅夫特稱:記住,石油是一種全球交易的大宗商品。這意味著地球一端的供應中斷可能會推高另一端的價格,比如美國。例如,如今投資者對荷姆茲海峽的任何供應中斷都保持高度警惕。
前總統喬治·w·布希(George W. Bush)的能源顧問麥克納利(McNally)稱,「現實情況是,任何地方的中斷都會導致所有地方的油價飆升,包括美國。」
麥克納利稱,回想一下,9月份原油價格飆升15%,創下10年來的最大漲幅,此前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生產曾因一次毀滅性的襲擊而短暫中斷,川普的回應是承諾使用美國的緊急原油儲備戰略石油儲備中的石油,以「保持市場供應充足。
針對川普的說法,麥克納利抨擊道,「如果我們不需要來自中東的石油,那為什麼川普在市場開盤前還覺得有必要向世界保證,我們已經準備好使用戰略石油儲備?」
襲擊發生後,沙烏地阿拉伯迅速恢復生產的成功,導致油價大幅回落。加拿大皇家銀行(RBC)前CIA分析師克羅夫特(Croft)表示,「如果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沒有上市,我們對彼此對中東的依賴就會有不同的認識。」
CNN稱,除此以外美國不能立即增加產量來應對短缺。美國頁巖油生產商需要數月時間,並承受油價上漲的壓力,才能逐步提高產量。
只有沙烏地阿拉伯擁有快速應對短缺所需的閒置產能,才能幫美國度過困難期,這就是為什麼川普在2018年懇求沙特增加石油產量,以取代因伊朗制裁而被擱置的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