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國際組織,聯合國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正如大家都知道的那樣,聯合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應運而生的,它在維護世界和平方面功不可沒。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主流,但局部戰火不斷。在聯合國為主的多方努力下,戰火沒有繼續擴散。
克裡米亞的爭端
此外,多地的領土爭端也是世界和平安定的重要影響因素,例如,俄羅斯與烏克蘭就克裡米亞半島的主權歸屬就持相反的意見。烏克蘭和俄羅斯從前同屬蘇聯的一部分,克裡米亞半島當然也是如此。
假設蘇聯沒有解體,這個爭端會無從出現。現在兩國關係十分緊張,烏克蘭前總統拒絕與俄羅斯將友好條約繼續下去,與北約國家來往密切,甚至接近與俄羅斯交火的地步。
簡而言之,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衝突不斷,在美國與西方國家的影響下兩國關係惡化不斷加劇。蘇聯時期將本屬於自己的克裡米亞地區的管理權授權給了烏克蘭,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和烏克蘭關係撕裂,雙方各自覺得理應擁有克裡米亞地區。
烏克蘭在投票中取勝
後來烏克蘭向聯合國報告了此時,請求聯合國出面調解。於是聯合國為此發起投票。9日,聯合國就之前烏克蘭「關於克裡米亞自治共和國和烏克蘭塞瓦斯託波爾市和部分黑海的問題」發起一個投票,最終以63 :19通過。
結果顯示,63個國家站在烏克蘭一邊,另一方面,僅有19個國家站在俄羅斯一邊,我國投下的反對票被判無效。考慮到現在烏克蘭與美國非常親近,那麼多國家支持烏克蘭也就不足為奇了。此後,聯合國當即讓俄羅斯從克裡米亞撤軍,且確保海峽對岸的航行自由。
這是由烏克蘭、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和其他共39個國家共同驅動,和63個國家投票支持的,其中主要是西方國家,僅有白俄羅斯和塞爾維亞兩個西方國家投票反對。顯然,西方國家有意聯合起來使俄羅斯輸掉。
克裡米亞半島的歷史,可追溯到18世紀中葉,當時克裡米亞總是屬於俄羅斯,以就此戰爭捍衛了這片土地,在蘇聯時代,赫魯雪夫想要吸引烏克蘭加入,承諾將克裡米亞送上,從而為近日克裡米亞衝突埋下了伏筆。西方國家的針對行動不會停止,我們也需要警惕他們未來可能有的新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