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是田野上的希望之光

2020-12-13 澎湃新聞

1979年

一首《在希望的田野上》

唱響青年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和對故鄉深深的眷戀

2020年

浙師大文化創意與傳播學院施俊天教授團隊

領銜「希望之光——施光南故裡」景觀提升設計項目

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第九屆

「為中國而設計」全國環境藝術設計大展

改革先鋒的故土煥發新生

東葉村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

奮發進取,高歌向前

「希望之光」:源東鄉東葉村的靈與魂

施光南故裡,位於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源東鄉東葉村,自從鄉村振興的旗號在全國高舉,村內一派欣欣向榮。然而在施俊天教授團隊到施光南故居所在地東葉村進行實地走訪、調研前,這裡卻是另一番景象——村落規劃分散,缺乏整體性規劃設計;自然山水與人文景觀體系化融合不足,村落改造缺乏獨立特色;對名人文化的挖掘轉化利用較少,施光南音樂作品文化內涵的物化和可視覺化的轉化不足;村落布局不合理、環境不和諧、生態有汙染……

施俊天帶領團隊進行實地走訪調研

如何改造這一現象?如何幫助村落實現傳統文化與特有音樂性的結合?如何在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前提下,注重人文關懷,提升村民的精神境界?基於這些問題,施俊天組建了一個由10多個人組成的跨學科、跨專業的創作團隊,深入農村,進行景觀設計與改造。起初,施俊天與學院內田中初、劉修敏兩位老師共同為村落打造了「希望之光」的主題,這也成為了後續施光南故裡村落改造的文化核心。

施俊天帶領團隊進行實地走訪調研

文化是靈魂,「希望之光」這一主題的打造蘊含深厚的文化內涵。「希望之光」象徵著施光南的代表作《在希望的田野上》始終迴旋在中華大地,閃爍著音樂藝術的光芒;施復亮、施光南的名字都有希望與光明的含義,父子雙傑,交相輝映,他們始終投身於祖國建設的偉大事業;該理念同時也代表美好、光明之意,寄託了每一位設計者與村落村民對美麗鄉村的寄託和對當代鄉村發展振興的美好願景。

因而,施俊天團隊早在2012年就開始著手施光南故居的改造,他們對整體村落和局部景觀節點進行參觀、考察、設計。在原有基礎上對東葉村進行整體性、系統化構思,對村落的文化內涵、視覺形象、經濟產業發展等方面做出了詳細規劃並落實,加快推進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

村落改造:傳統文化與音樂性的結合

施俊天團隊首先對村落整體進行了第一期落地設計,項目從2019年7月底開始實施,年底基本完成,5個月時間高質量完成。

由於金華位於錢塘江詩路文化帶,村鎮散落點綴,風貌各異,別具風採,既有傳承久遠的古代建築,又有現實生活的詩意棲居地。為打破人們傳統中「千村一面」刻板印象,團隊選擇先著手於村落內部核心區域,結合東葉村歷史文化村落特徵,將傳統文化意蘊和音樂國際化元素結合。

團隊秉承「文化繼承是文化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的理念,堅持在保留村莊原貌的基礎上,對核心區域進行外立面的打造,彰顯傳統文化意蘊的同時又煥發新生創造的活力。其中,建築外立面配合採用白色、棕黃、深紅、紫色、綠色等富有韻律感的色彩,讓村莊更具活力;村內基礎標識採用音樂符號等元素進行指示串聯,表現村落音樂性獨有特色;空調架、門欄、防盜窗等橫梁的建築細節上,選擇了板慄色木紋的花型材質,增添其古色古香的氛圍,展現濃濃傳統文化理念。

光南大舞臺

團隊還對村落內各個景觀節點進行設計打造。開天闢地,敢為人先,黨的精神與光輝、改革先鋒的光榮事跡,創新性地在東葉村傳播,融入村民的藝術生活中。依託施光南的代表作《最美的讚歌獻給黨》,團隊設計主題景觀光南大舞臺,把老一輩改革先鋒「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生活」的情懷進行物化,為廣大黨員打造汲取黨建薰陶的體驗場所,形成既是高揚主旋律的陣地,也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鄉村文化平臺。

「我們的未來在希望的田野上,人們在明媚的陽光下生活,生活在人們的勞動中變樣,老人們舉杯,孩子們歡笑.....」,如今的東葉村,比歌裡唱的還要好,村民載歌載舞,民風歡樂淳樸。

老舊建築材料中的小青瓦、青磚等,採用舊物新用方式進行庭院景觀建設,保留江南白牆黛瓦的意象特徵,用建築特色喚起村落記憶,讓人記住鄉愁。

一期共完成建築外立面改造178幢,美麗庭院節點105個。藝術化、整體性改造新式鄉村,使得施光南音樂作品振奮人心的力量在故土迴蕩,延續傳統文化的溫潤與張力。

詩性江南:自然詩意下的可持續發展

鄉村故裡改造不僅要在文化內涵中彰顯改革開放奮鬥崢嶸歲月的壯美如歌,更要追求鄉村經濟可持續發展,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的同時,把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打造村落「詩性江南」品牌 。

春水臺

自然是生命的載體,村落是生活的容器,施俊天團隊通過精妙細緻地規劃,糅合自然山水與人文景觀。「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山水無聲,心有迴響,在迷茫中獲取希望。「春水臺」象徵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活了社會巨變的動力。「桃花流水步道」,一條小溪伴桃林,山水靜美,怡情養身。正如李白的《山中問答》一詩所描繪的意境:「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團隊巧用設計打造詩意的生活空間,營造特色鄉村氛圍,引導村民關注心理需求,追求閒適雅致的生活方式,向善向美。

桃花流水步道

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保護發展理念,村落的規劃設計要注重空間脈絡的延展,改造不能急於求成,隨意擴張,破壞整體布局。應該符合時宜、合理利用空間,從長遠規劃,可持續發展。同時要以民為本、以農為本,景觀設計要符合鄉村特色,與田園生產相結合,注重經濟價值提升。房屋外立面改造、休閒廣場改造,新建光南大舞臺、風雨長廊,遊步道修繕、強弱電上改下、河道提升綠化、燈明亮化提升……東葉村的環境迎來一次大提升,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建立起休閒步道、文旅集市、民宿體驗等,為打造全國首個「改革先鋒」示範基地,為農村產業升級、農民增收,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作為錢塘江詩路文化帶上重要一環和全國改革開放代表性村落,東葉村的建設,對形成文化與生產、生活、生態相互促進和共同發展的格局具有重大意義。

施俊天團隊認為,應在村落改造過程中,融合詩路文化帶中的文化智慧「詩性」理念,鄉村建設要符合人們的心理需求與當地居民的實際生活需求的生活,逐步引導村民構建詩化的本土生活方式。它既表現出江南水鄉特有的文學性歷史特徵,又融合了自然景觀下詩化田園經濟的生產背景,因此村落改造在滿足村民物質需求的基礎上,應加快精神文明構建,關注村民的日常文化需求,並通過實際行動,積極引導村民追求閒情雅致的生活。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就是充分挖掘東葉村的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摒棄原有不恰當的生活方式,引導居民更快更好的融入新的「美麗鄉村」文化建設中。

建設美麗浙江、富強中國

久久為功

浙師人始終懷揣著熱情、戮力同心

用專業學識點燃鄉村振興的火焰

人物簡介

施復亮(左),中國共青團的早期領袖,上海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曾任團中央書記,他積極參加民主運動,參與民主建國會的籌建,成為在國統區爭取和平民主、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的名著一時的戰士。

施光南(右),施復亮的兒子,被稱為「時代歌手」,是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自己培養的新一代作曲家,代表作《祝酒歌》《月光下的鳳尾竹》《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等,他的作曲激勵著一代青年奮發進取。

今日霜降

終於迎來了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

冬天還會遠嗎?

攝影 | 林友桂 朱程賓

文字 | 陳婉盈 羅婷 潘代紅

製圖 | 陳思夢

原標題:《快看!是田野上的希望之光》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陳濤:在希望的田野上起航
    面對親人的不理解、創業的艱辛,他始終堅守初心,默默奮鬥,他堅信, 家鄉這片希望的田野大有作為。順河鎮陳濤的創業故事耐人尋味。由於自己和弟弟相繼考入大學,陳濤的家庭因學致貧,2015年被評為貧困戶。2018年,已經在外工作四年的陳濤決定利用自己大學所學的專業知識回家創業,發展養殖。那一年,他才26歲。
  • 《在希望的田野上》姊妹篇《在收穫的田野上》出爐 謳歌小康畫卷
    四十多年前,一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曾用音樂記錄了從農村開始的改革開放進程,被譽為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音樂裡程碑。四十多年後,這首歌曲終於有了「姊妹篇」。由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理事、一級作詞曲波作詞,由著名作曲家楊青山作曲、劉琦編曲,由中央音樂學院二級教授、著名歌唱家黃華麗演唱的《在收穫的田野上》近日出爐,因其接地氣兒的描繪了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小康的瑰麗畫卷,受到業內專家高度讚譽。
  • 黃正勇:「紅歌嘹亮」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想用最嘹亮的聲音為之歌唱,在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曾經僻陋的破山村成了美麗的新村莊。我的家鄉曾經是出了名的窮鄉僻壤,不通路、不通水、不通電,村裡上下都是清一色殘破的老舊瓦房。父親曾跟我說那時的他看不到希望,為了養家,背著四百多斤的煤炭走三十公裡路掙不到八毛錢,每一筆錢都滴著心頭的血。後來黨的政策進來了,黨的幹部駐村了,村裡的水、路、電都通了。
  • 深度丨春風拂過希望的田野
    點藍色字關注「新聞株洲」 奮戰一百天 衝刺雙過半 春風拂過希望的田野一年之計在於春,春耕備耕正當時。在株洲廣袤的田野,從田間地頭到大棚基地,各地農村到處都是一派忙碌的景象。△ 3月14日《株洲新聞聯播》視頻眼下,正是翻耕土地的農忙時節。可淥口區南洲鎮泗馬村村民宋洪江卻在為是否改種雙季稻發愁。今年,我市大力推廣雙季稻種植,鼓勵糧農「單改雙」。但很多糧農像宋洪江一樣,心裡沒底。
  • 青春在希望的田野綻放
    青春在希望的田野綻放 2020-12-28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把論文寫在「硒」望的田野上
    曾經普通的紅薯,卻依靠科技的力量,演繹出物以「硒」為貴的蝶變,成為群眾致富的品牌產業——河南科技大學侯文邦團隊發揮技術研發優勢,幫助伊川鴉嶺等地發展硒薯產業的故事,猶如一個「看得見的哲理」,譜寫出把論文寫在「硒」望的田野上的生動詩篇。
  • 北國江南迎豐收 | 希望的田野上稻香蟹肥三辣鮮
    北國江南迎豐收 | 希望的田野上稻香蟹肥三辣鮮 2020-09-18 20:5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生長在希望的田野上
    如今,中小微企業生長在希望的田野上。「中國的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有活力、有靈性,有一股子精神。」面向未來,努力於變局中開新局,敢於鬥爭,敢於勝利,中小企業必將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時刻譜寫壯麗篇章,助力中國經濟航船劈波斬浪啟新程!
  • 看希望田野上的最美畫卷
    你看,新疆的葡萄翠綠,湖北的蓮藕白壯,陝西的蘋果脆甜,內蒙古的羊只肥美……「慶豐收 迎小康」,大江南北,豐收號子唱起來,民俗秧歌舞起來,農家美食擺起來。這是五穀豐登的歡歌,這是欣欣向榮的勝景,這是億萬農民邁向全面小康的鏗鏘腳步!
  • 魅力長春人·長春好故事 | ​夢想在希望的田野上
    魅力長春人·長春好故事 | ​夢想在希望的田野上 2020-12-14 20: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劉松泰:紮根農村,在希望的田野上守望鄉土情懷
    雖然是知識分子,但他長期與農民打交道,熱愛著家鄉的一草一木,奔走在寮步的山水田野之間,寫出了一本本鄉土氣息濃厚的書籍,用相機拍下一個個珍貴的歷史瞬間,他既是一名充滿鄉土情懷的作家,同時也是一名記錄歷史的攝影師。「一個地方的文化是這個地方的靈魂,我們的祖輩在這塊土地上勤勞的生活了那麼多年,這些東西不能掉。」劉松泰發自內心地說。
  • 讓文明鄉風蕩漾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普及科學知識,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弛而不息抓好「鑄魂」行動,通過專題輔導、集中培訓、知識競賽等多種方式,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幫助農民群眾在思想上解惑、在精神上解憂、在文化上解渴、在心理上解壓,推動道德教育入腦入心,提升農民精神風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物質財富要極大豐富,精神財富也要極大豐富。要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以辯證的、全面的、平衡的觀點正確處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係。
  • 《希望的田野》:直播助農,我們要授之以「漁」
    12月13日在芒果TV播出的直播助農真人秀《希望的田野》第二集。一方面是農產品的銷售難題,一方面是外界龐大的市場,直播助農節目讓雙方在熱氣騰騰的網絡直播間遇上了。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936.8億元。
  • ...迎小康 遼寧農民豐收節特別節目——《在希望的田野上》9月22日...
    由「富虹油品」冠名播出的遼寧農民豐收節特別節目 ——《在希望的田野上》將於9月22日晚19:30 在遼寧衛視歡樂直播,節目以「慶豐收、迎小康」為主題,將「遼寧新農人」代表請進直播現場,和您講述遼寧農民勤勞奔小康的動人故事,共同分享豐收喜悅。現場還布置了琳琅滿目的遼寧農產品展臺,有「樹上結的、地裡長的、水裡遊的、圈裡養的」,主持人現場介紹讓您目不暇接。
  • 來《希望的田野》一探究竟
    芒果TV新出綜藝《希望的田野》,以電商助農直播為主要目的,跟隨6位藝人的視角,發現和探索大美中國。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發掘當地農特產品,打造地域名片,培養助農直播接班人,推廣「新農潮」。《希望的田野》已經播出了第一期,不得不說這幾位藝人各有各的可愛,都非常讓人喜歡。其實這樣的立意對農村人,農產品來說都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但侍左君仍有幾分擔憂。很多的農產品雖然純天然,無汙染,卻有著無法規避的問題:比如質量檢測,比如保鮮,比如少數以次充好的行為。
  • 【希望之光】
    〖回復〗〖163〗【希望之光】〖20150522〗【女大18變:老有所尊】一眨眼,一天一次的偉大轉變,似乎也中斷了一段日子
  • 青春,在希望的田野上——大別山區尋訪「城歸」大學畢業生
    新華社合肥7月4日電題:青春,在希望的田野上——大別山區尋訪「城歸」大學畢業生  新華社記者劉菁、楊玉華、張紫贇  他們是「逆行」者,跳出「農門」又學成歸鄉;他們是「80後」「90後」,用新知掀起山鄉之變新潮流;他們是新時代接力者,紮根最基層,奮戰脫貧攻堅,接棒鄉村振興。
  • 在希望的田野上收穫「開心」
    袁小茜在工作之餘喜愛到這片農場休息、勞作。   小灣農場內飼養的走地雞。
  • 裡合腿大師田野喊話張藝謀 希望取得合作
    田野大師最近也是不甘寂寞,頻頻發微博喊話。今日又喊話張藝謀,以期待取得合作。趁自己在武林還有熱度云云。田野寫到:@謀影世界之張藝謀 張藝謀您好!我是雪鄉田野,平時在青島居住,有二十年了。前幾個月正好我在老家(雪鄉)正趕上您在雪鄉拍攝(懸崖之上)我在雪鄉(雪韻閣賓館224房間)去見了您,正巧您在給演員談工作,我進了屋見了您。因為不方便只是說了幾句話便離開了。很想在您們劇情裡混個角色,哈哈,因為我在武林裡還有點流量,您虧不了。希望以後我們有合作的機會。哈哈哈。
  • 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用音樂致敬人民音樂家施光南!
    先後創作了《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多情的土地》《打起手鼓唱起歌》《月光下的鳳尾竹》《假如你要認識我》等上百首帶有濃厚理想主義色彩的抒情歌曲,並創作大型歌劇《傷逝》《屈原》、芭蕾舞劇《白蛇傳》等。施光南先生與聶耳、冼星海一起,被譽為中國三大「人民音樂家」,他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唯一獲得「人民音樂家」光榮稱號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