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課走班制實施之後,行政班與教學班並存,由於學生需要在思想政治、地理、歷史、物理、化學、生物、技術這七門課程中任選三門作為高考選考科目,所以每一位學生就有35種選擇,由於行政班中學生的選課科目不同、層次不同,就出現人手一份不同的課程表的情況,如何對行政班中選考歷史的學生進行輔導便成為一個難題。
同樣,作為與行政班相對的教學班,學生是流動的,只有教師和教室固定,這就給教學班的教學和管理帶來極大的不便。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建議:
1、行政班設置歷史信箱
在各個行政班中有必要設置歷史信箱,並按是否選修歷史分類設置。選考歷史的同學與未選考歷史的同學將在歷史課堂學習中產生的疑問寫成紙條分別投入不同的信箱中,由每一個行政班的歷史課代表在規定的時間收集起來交予教學班歷史教師,方便歷史教師了解同學們的學習困惑並在課堂上集中解決問題。
2、利用網絡加強師生聯繫
實行選課走班教學模式之後,師生之間就缺少了面對面進行交流的機會。由於網絡日益發達,筆者認為普通高中可以按照學業水平考試和歷史選考的不同要求建立歷史論壇、貼吧,為學生與教師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學生可以在貼吧中把歷史課堂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來,歷史老師與學生在貼吧中進行互動和交流。
有餘力的歷史教師也可以養成寫教育日誌或歷史博客的習慣,通過文章闡述自己的觀點,這既有利於學生學習歷史知識也有利於歷史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術修養和歷史探究能力。
3、設置臨時班長和歷史課代表
選課走班教學模式之下,擔任歷史教學班任課教師的老師需要擔負起教學班班主任的角色,既要管理班級的教育教學工作還要管理班級的行政事務。由於教學班的同學都來自不同的行政班,且教學班流動性比較大,因此會存在學生管理困難、作業收交存在不便等問題。
因此,教學班有必要在建成之時設立班委會,由一名班長,一名學習委員、一名衛生委員組成。班長直接對教學班班主任負責,負責管理班級的紀律、學生考勤等常規工作。學習委員負責管理每個行政班的歷史科代表,負責收交本行政班同學的作業,記錄同學們的課堂表現,各行政班歷史課代表則由教學班學習委員統一管理。衛生委員則負責教學班級的衛生工作,保證教學班的衛生整潔,為同學們提供良好的上課環境。
與此同時,教學班的歷史教師對於教學班學生的表現需要與各行政班班主任做好溝通和交流,對於學生出現的遲到、早退以及學習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進行溝通、解決,避免在走班過程中出現混亂的狀況。
4、設置儲物櫃
+7選3」的高考選課新模式,強調增加學生的自主權、選擇權,這使同學們在理論上面臨著35種選課方式,傳統的行政班授課和管理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新高考的形式,選課走班制度勢在必行。而35張課程表不僅會增加教室的使用數量,而且由於選課人數的不確定性,也會造成班級規模的大小不一。對於本來就沒有多少閒置教室的普通高中學校來說,想必這是其所面臨的最為棘手的問題之一。
如何合理安排行政班教室和教學班教室,如何實現行政班教室和教學班教室的有序轉化,這是學校必須解決的問題。針對普通高中教師數量有限的現狀,筆者認為可以通過設置儲物櫃的方式短時間內進行緩解。學校可按行政班順序集中排列儲物櫃並保證人手一個,這樣既可方便學生在走班時物品的存放,也有利於保證選課走班時的井然有序。
以浙江省為例,校本選修課就是按照選課走班的組織方式進行的,即學生保持原行政班不變,任課教師在固定教室掛牌上課,學生只需按照自己網上所選課程的時間去固定教室上課即可。因此校本選修課的開設也為浙江省全面實施選課走班的教學組織方式提供了基礎。
但是校本選修課的選課走班畢竟只是局限於部分年級,部分學科,並未實現必修課程的選課走班,所以即使校本選修課的開設為大規模選課走班提供了經驗,但是必修課程的選課走班還需要繼續進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