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課需要做筆記時,都會給學生相應的時間做筆記,在這個過程中,我就會觀察學生的情況。有學生奮筆疾書,把每一個字都記下來;有學生記著關鍵詞;還有學生坐在那,不知幹什麼。
如果到期末複習時,時間比較緊張,給學生留的記筆記的時間就比較少,我就要求學生記關鍵詞。有一部分學生能按照老師的要求記住關鍵詞,有一部分學生從頭記到尾,記不上的地方就空著。
下次翻看學生筆記時就會發現,有的學生對關鍵詞進行補充;有的學生對沒記完的進行補充,也有學生的試卷還是空白的。
記課堂筆記伴隨著整個學習過程,可以幫助我們理清思路、抓住課堂的重點,並且為日後複習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它能使我們在學習時高度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然而有些同學卻不會記課堂筆記,那麼如何做好課堂筆記呢?
一、把握記筆記的時間
一般情況下,上課要以聽課和思考為主,做筆記的前提是不能影響聽課內容和思考,這就要求學生在做筆記時把握好時機。做筆記的時機有三個:一個是老師在黑板上寫字時,要抓緊時間記筆記;二是老師講授重點內容時,要擠時間速記、簡記;三是下課後,要儘快抽時間去補記。切不可因為記筆記耽誤聽課。
二、記筆記的地方 將要點、疑問記在書的空白處,如果空間不夠,可以在旁邊貼一張便貼紙,把筆記寫在上面。有選擇性的記並要簡明、書寫清楚。 有些筆記可以記在本子上 ,每一科目都要有一個筆記本,筆記本上每頁上下左右都要留出一定的空白來,不要把一頁紙寫得滿滿的。建議把筆記的一頁最好用一條豎線格式分為兩部分。其中左面佔1/3,右面佔2/3。較大的欄內記老師講的內容,較小的欄內記自己的想法、問題等。兩欄內容之間要有對應,這樣便於對照複習。
三、記筆的內容 記重、難點。老師一再強調的知識點應著重注意,一定要記好、記全、記準。我們預習或做題時感到比較難的地方是我們的難點,也要引起我們充分的重視。
在預習時不明白的易錯、易混、理解不清或模稜兩可的內容,尤其是經老師講解仍不懂的,更要記下來,課下再去請教老師或同學,可以邊聽講解邊記,這一點是很多同學沒有嘗試過的,不妨試一試。
書上沒有、老師補充的內容要記上。這些內容往往是重要的考點,你可能因記下這些知識而取得優勢。
以下內容則無須記筆記:①次要的知識;②一看就懂的內容;③書上有的知識。
四、課後要整理筆記
由於課堂上時間比較緊迫,老師所講的一些內容當時可能漏記,書寫也許會很潦草,所以記筆記時,不要把筆記本記滿,要留有餘地,以便下課後,要及時對筆記進行整理、歸納、補充,這樣既可以提高聽課效率,又能使筆記乾淨整潔、有條理,這是一種很好的課後複習方式,使我們的複習更有針對性,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可以用不同顏色的筆做筆記。
在課堂上記筆記要耳聽、眼看、腦想、手動,有重點地記錄下來。記錄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可以在學習中逐步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方法,最終達到促進我們學習,提高學習效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