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網,竟然看到了這麼一條護膚視頻:喝開塞露美容?
視頻中的女主角擰開一瓶開塞露,似山珍海味般一飲而盡。還爆料一天喝五瓶,才達到了一下這種皮膚效果:
短短幾分鐘的視頻,就有幾萬的瀏覽量,下面還有一堆粉絲躍躍欲試,紛紛留言:
喝多少的量才有效果?味道好不好?
網上隨手一搜,也儘是這種帶節奏視頻:
看得E姐我,當下差點沒當場吐出來。
開塞露,顧名思義就是就是幫助打開「城門」,刺激便便排出。
聽說……用過的人都說爽!網上卻在瘋傳,喝、塗、抹塞露具有保溼、除皺、美白等功效,堪稱恢復嬌嫩肌膚的美容聖品!
Emmmm···連神仙水都不敢這麼說。
我特地研究了一下開塞露的成分:甘油、甘露醇、山梨醇、硫酸鎂和純淨水。
雖說很多保溼護膚品會含有甘油,但開塞露的甘油濃度高達50-60%,屬於一種高滲溶液,直接抹臉,不僅不能保溼,還會造成缺水,乾燥、灼痛。至於其他除皺、淡斑等功效,更是毫無科學依據。
除了開塞露美容,在網絡發達的今天,還有很多護膚謠言,被人們奉為圭臬,日復一日地在自己的皮膚上實驗。
E姐曾經見過不少案例,很多妹子的臉就是這麼活生生折騰成了敏感肌。
下面我給大家總結了幾個「毀臉」的護膚誤區,看看你中了幾個?
範冰冰一年700張面膜,所以片狀補水面膜可以天天敷?
範冰冰到底一年是不是敷700張面膜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普通人要是天天敷面膜狂補水,
那麼等待你的就是過度水合損害皮膚屏障,造成皮膚敏感;還可能造成毛囊皮脂腺導管吸水過度而膨脹,堵住毛孔,形成類似粉刺的疹子:
片狀面膜的作用原理:就是產生一個封閉的環境,把讓水分在高滲透壓下進入皮膚。
敷完你會看到皮膚水靈靈像大葡萄一樣晶瑩剔透,這時你的皮膚含水量是高於正常時期的,用專業來說就是過度水合,但也只是暫時的。如果天天敷,皮膚反覆水合過度,會引起水合性皮炎。
尤其是敏感肌和痘痘肌,千萬要謹慎用片狀面膜!
●●●正確的敷面膜姿勢:比較合理的方式就是一周敷2-3次,每次15分鐘左右。用完面膜後,皮膚的毛孔會張開,可以塗抹乳霜去保溼,有助於活性物質吸收。使用塗抹狀的睡眠面膜,也是一種好選擇。
伸手黨可以參考以下面膜:
洗面奶清潔得越乾淨越好?
翻翻市面上的洗面奶廣告語,哪個不是說「洗得乾乾淨淨」
這也給消費者一種假象,洗面奶用完洗得越乾淨越好。
像前幾年市面爆火的XX堂的藍管洗面奶,用完臉蛋是不是感覺很乾淨,但又帶有稍稍緊繃?
這就是典型的添加了皂基的潔面乳,皂基的特點是,能把角質層分泌過多的油脂帶走,鹼性較高,但也容易把皮膚的天然保護屏障--皮脂膜給洗走了。
天天用久了,乾燥、敏感皮、痘痘肌分分鐘的事。
▲弱酸性的皮脂膜有保溼、抵禦外界刺激的功能
●●●正確的清潔姿勢:最穩妥的方式是,儘量選用溫和的胺基酸潔面乳/APG潔面。
如果非要追求徹底清潔,這種皂基潔面乳也是不能天天用的,一周最多使用2-3次。不建議用含SLS(月桂醇硫酸鈉),SLES這些成分的潔面產品。
洗臉時,還要注意不要用熱水洗臉,也不要用花灑衝擊臉部,高溫和強大的水壓會造成角質脫落,傷膚。
伸手黨可以參考以下潔面乳:
用祛角質產品搓出「橡皮擦」越多,祛角質效果越好?
很多年輕妹子都喜歡用一種祛角質凝膠/乳,在臉上使勁搓出一堆「白色條條」,類似橡皮擦的絮狀物,以為是把皮膚的髒東西都搓出來了,越搓越上癮。
其實,這也是商家的營銷手段之一。搓出的白條條,不是什麼角質、髒東西,是某種化學物質與皮膚產生反應後產生的「假性凝結物」,和你的角質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只能粘掉表面灰塵,還不如洗個臉實在。
除此之外,無論你是什麼膚質,大顆粒的磨砂產品,建議都不要嘗試了,很傷皮膚屏障,長久用,你的皮膚的角質層變得越來越薄,從而使皮膚過敏、紅血絲以及皮膚乾燥等情況的發生。
像網傳的用白砂糖DIY去角質,分分鐘就是在作死。
●●●正確的祛角質姿勢:
·油皮首選果酸類去角質產品,這是磨砂類達不到的深層清潔;
·敏感肌和幹敏皮,謹慎祛角質,還是老老實實把皮膚屏障養好再說;如果實在要用,推薦用蛋白酶類產品,這類成分最溫和。
·混合皮可以嘗試小顆粒的磨砂類角質產品,比如常見的米糠、核桃、紅糖這類小顆粒磨砂產品。
伸手黨可以參考以下祛角質霜:
PS:網上有很多護膚闢謠的帖子,但沒有正確的示範。如果這期的護膚誤區文大家喜歡,請給我一個贊,點讚數多我考慮下次再出一期,回饋給大家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