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學後,我們常常聽到家長這樣的抱怨:
「我家孩子背課文特別慢,常常背了幾十遍都背不下來...」 「老師剛講過的知識,轉眼就忘光了…」「別說知識點了,我兒子連老師當天布置的作業都記不住...」......
這些問題,相信每個家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
孩子記憶力不好,直接導致學習吃力,沒自信,成績差。
家長著急,老師無奈,但卻束手無策。
記憶力,為什麼是孩子的第一智力?
記憶力,屬於最基本的認知能力,任何高層次的能力都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
可以說,沒有記憶力,就沒有其他能力可言。
根據一項調査統計顯示:
在100位科學家中,只有1位記憶力較差;
10位演說家中,只有3位記憶力較差;
100位成功商人中,只有4位記憶力較差;
而100位普通人中,卻有79位記憶力較差。
由此可見,良好的記憶力是個人取得成就的關鍵!
著名作家、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先生,從小就擁有超強的記憶力。據說,他看過的東西都是過目不忘。在進入小學讀書之前,錢鍾書就已經熟讀了《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聊齋志異》、《七俠五義》以及《說唐》等名著。從書中隨便抽出一段來考他,他都能不假思索、流暢無阻地背出來。
錢鍾書與楊絳
對孩子來說,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無論是古詩詞、文言文、英語單詞還是政治、歷史、地理等學科,都有大量需要記憶的部分。
記憶力不好的孩子,看過的書、學過的知識記不住,當然更用不上。可能花費了別人一倍的時間學習,卻沒有別人一半的成績。
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說:兒童教育的重點,初步先增強孩子的記憶力。
美國著名的社會思想家、未來大師——阿爾文託夫勒也認為,記憶是幼兒的第一智力。
可見,要想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首先就要提高孩子的記憶力。
在記憶力提升的關鍵期,
家長該怎麼幫助孩子?
很多家長為孩子的記憶力差捉急,是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記憶力是可以通過後天訓練提升的!
《最強大腦》的大部分參賽選手,其實都經歷過專業的後天訓練。而且這些方法並不神秘,也不保密——大部分人都能學懂、學會。
日本早教大師七田真在自己的著作裡曾提到:
0-6歲小孩中的50%都擁有照相記憶的能力;
12歲以後照相記憶能力慢慢退化,需要重新激活。
因此,抓住孩子12歲以前的記憶力關鍵期,家長的培養方法,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
死記硬背,只會讓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
從小到大,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教給我們的記憶方法,絕大多數都是非常不科學、且低效的。
違背孩子的發展規律和學習興趣,一昧的讓孩子死記硬背,只會葬送孩子對學習的熱情,產生逆反心理,甚至可能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提到學習就害怕。
▲ 網上廣為流傳的「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三十五」的小朋友
記憶力可以提高,但大部分家長都不知道科學方法
其實,記憶力是可以提升的。只要掌握了內在機制,配合相應的訓練方法,就能做到真正提高記憶力。
父母應該有意識地教給孩子一些科學有效的方法,幫助提高孩子的記憶力水平,為孩子的好成績打好基礎。比如,思維導圖法、聯想記憶法、圖形記憶法等都是既科學有效、又適合孩子應用的記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