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上市日化公司一季度財報:誰有免「疫」力?

2020-12-17 界面新聞

文|CBO記者 朱聰

新冠疫情防控期間,化妝品消費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9.0%,化妝品類消費同比下降13.2%。

當消費者宅在家中,不洗頭、不洗臉、不化妝,這個數字攤薄到各個化妝品公司身上,就是產銷量減少、營收下降。原本正常運轉的公司齒輪被突來的疫情卡住,線下分銷及零售商的正常經營受到影響,線上競爭加劇。

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在疫情期間捐錢捐物之餘,還利用直播帶貨等方式積極自救。在2020年一季度電商幾乎成為美妝消費主要渠道的形勢下,電商業務佔比高的企業出現明顯利好。一覽10家上市日化公司一季度財報,誰經受住了疫情的「大考」?

01 坐擁「電商」先天優勢,御家匯、壹網壹創淨利大增

1、御家匯

從淘寶起家、頂著「電商面膜第一股」的御家匯2020年一季度打了翻身仗。數據顯示,公司營收5.17億元,同比增長34.0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68萬元,同比增加489.81%。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御家匯產品銷售物流配送端存在一定延後,短期內造成一定影響,但是,御家匯積極擁抱新媒體、新營銷,通過短視頻植入、網紅直播等方式加強品牌推廣,打造銷售爆款,抓住了促銷節日,實現銷售額快速增長。

比如,御家匯旗下薇風品牌在天貓38女神節活動、雲集38超級爆款活動銷售同比增長分別達42%、62%;御家匯所代理的國際美妝品牌KIKO在Q1推出新品PP啞光霧面口紅,整體銷售超出預期,38女神節品牌整體銷售額同比增長46.6%。

2、壹網壹創

「六星TP商」壹網壹創代運營品牌GMV在一季度總體仍保持增長,雖然受疫情影響公司收入下滑7.81%至2.14億元,但核心高毛利品牌線上管理業務高速增長,使得歸母淨利潤同增46%至4733萬元。

壹網壹創三大業務板塊中,線上管理營收同比增長59%,佔比34%,增長主要為泡泡瑪特、丸美等新品牌客戶以及疫情下個護及家清類產品銷售良好;

線上營銷營收同比降25%,佔比41%,下滑主要為百雀羚銷售受疫情一定的影響、與露得清合作終止、三生花業務模式由經銷轉為管理;

線上分銷同比降 24%、佔比25%,分銷業務收入下降一方面為唯品會平臺總體承壓、另一方面為海外疫情影響部分海外品牌進貨銷售,如愛茉莉太平洋旗下品牌。

業務結構調整,公司向輕資產的品牌線上管理模式轉型,品牌管理收入增速亮眼,公司輕資產業務轉型效果明顯。

02 受疫情影響較小,它們靠「消殺品」、「直播」等回血

3、華熙生物

「玻尿酸股」華熙生物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3.7億,同比增長3.5%;實現歸母淨利潤1.1億,同比增長0.8%。

華熙生物旗下原料業務屬上遊,疫情對下遊化妝品企業的影響傳導至上遊原料端很有限;逐步拓展的化妝品業務線上佔比較高,且據淘數據增速較高,影響不大,部分功能性護膚品品牌已嘗試自播和與如李佳琦等知名網紅合作。疫情期間,華熙生物還捐贈71萬元。

2020年1~2 月(截至2月27日)公司主品牌潤百顏天貓旗艦店銷售額同比增59%,表現優於行業總體。針對疫情,公司快速響應,2月13日順勢推出添加了玻尿酸的潤百顏免手洗酒精洗手液,兩周時間銷售破百萬。

4、丸美

精準卡位眼部護理賽道,丸美公司營收及淨利潤表現均超市場預期。2020 Q1疫情考驗下收入、利潤規模基本與去年持平,收入同比增長1.5%至3.70億元,歸母淨利同比下滑1.1%至1.19億元, 「保持了很高盈利水平」。

一季度,丸美營業外支出511萬,增加2417倍,主要系本期抗擊新冠疫情產生的捐贈。

一季度,丸美公司線上佔比超過50%,總體增長在2成以上,其中線上直營增長6%。上文提到,壹網壹創團隊3月剛剛接手旗艦店,交接時期增速平緩。

線下總體下滑接近2成,其中美容院渠道增長13%,主要是相應團隊非常積極通過線上沙龍、美麗課堂、直播等形式鋪開銷售培訓和推廣、加強與會員互動帶來的成果,CS 和百貨專櫃渠道則由於2、3 月的客流影響下滑較多。

「丸美一季度的財報數據很好。」與丸美品牌合作近20年的代理商美諾(國際)化妝品營運管理機構總經理張文淵在接受《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採訪時表示,就其公司而言,可能因為位於雲南,疫情不嚴重,一季度「應收款稍微弱了點,但是CS出貨量基本沒有影響」,加之丸美品牌「線上溝通課、直播等方式賦能終端,對門店還有一定的拉動」。

今年3月,丸美首次在天貓小黑盒上推出美妝新品,成為天貓小黑盒第一家國貨化妝品品牌。此外,公司發起設立10億規模的化妝品產業基金,用於產業投資併購,加快外延式發展及產業鏈布局。

5、珀萊雅

2020年前3個月,珀萊雅營收6.08億元,同比下滑5.25%,淨利潤為7772.83萬元,同比下滑14.72%。

財報提到,本期抗擊新冠疫情對外捐贈1226萬元,所得稅後影響淨額1042萬元,若剔除此因素的影響,則歸母淨利8715萬元,同比下降4.39%。

這一點在營業外支出一欄也有體現,期間公司營業外支出為1228萬元,同比增加4065%,疫情初期,珀萊雅第一時間設立了公益慈善基金1500萬元抗擊疫情。

跟去年同期相比,一季度,珀萊雅公司旗下護膚類、潔膚類產品產銷量和營收都大減,疫情在全球範圍蔓延對公司跨境品牌代理和部分境外原材料供應等業務產生一定影響。

由於化妝品線上渠道在疫情中保持強勁增長,珀萊雅一季度線上佔比高達56%,營收降幅為較低個位數百分比,公司受影響相對較小。

「一季報數據跟我們經營情況基本上是相符的,線下雖然說受到疫情的一定的影響,但是因為珀萊雅一季度新品上市的力度非常大,新品的拉動效應明顯,我們一季度給公司的回款也達到了70%以上。」一位珀萊雅的CS渠道代理商告訴《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

據了解,疫情期間,珀萊雅迅速調整天貓直播時間,每天從早上一直播到晚上12點,銷量和粉絲都在不斷增長,3月21日直播觀看人數超100萬。淘數據顯示,珀萊雅一季度直播場次超過4000場。

03 疫情期受創,本就「轉型陣痛」中的它們「苦不堪言」

6、上海家化

上海家化的季報受疫情影響嚴重,營收和淨利潤出現雙降,營收16.65億元,同比下降14.8%;實現淨利潤1.19億元,同比下降約49%。

對於業績的下滑,上海家化方面表示,一季度新冠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產生明顯影響和衝擊。在需求端,線下渠道開業率較低、消費意願下降;線上方面,因各地封城、強制隔離等因素造成物流無法正常運作,銷售同樣受到一定限制。

在供給端,酒精等生產原材料作為防疫防控相關物資,採購價格拉高了生產成本,同時受到假期延長、居家隔離等影響,公司的復工復產遇到較大阻力,直接對市場上產品的供應保障造成影響。

各品牌表現也差異較大,隨著防疫需求的增加,抗抑菌產品、消殺產品增長較快,個護類品牌六神、家安、church Dwight有所增長。其中,六神一季度實現銷售收入高個位數增長,並提供較大利潤貢獻,而玉澤品牌一季度實現銷售收入超500%的快速增長,但同時佰草集、美加淨、高夫、啟初等品牌因為線下的銷售佔比較高,一季度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

7、拉芳家化

拉芳家化同樣表現堪憂。拉芳家化一季度營業收入1.67億元,同比下降37.11%,公告中專門提到,「受疫情影響所致,公司一季度逐步恢復生產」,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612萬元,同比下降65.75%。其中,洗護類產品營收1.5億元,香皂產品營收720萬元。

用於採購原材料的應付帳款減少34.81%,推廣產品的市場費用支出也比去年同期減少43%,公司運轉的速度明顯減慢。

作為老牌日化公司,拉芳家化支柱品牌「拉芳」、「美多絲」、「雨潔」產品多為發用洗護,非疫情剛需,事實上,消費者居家時間更長、洗頭次數更少,加之銷售渠道以線下經銷商代理的傳統渠道為主,故而在此次疫情中受創嚴重。

拉芳家化也意識到要改變,最新放出的招聘職位中,出現了「主播」、「直播助理」、「直播運營主管」、「短視頻運營」等崗位。

8、倍加潔

本土口腔品牌舒客、雲南白藥、冷酸靈等牙刷和溼巾代工企業倍加潔2020年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1.3億元,同比下降28.7%;實現歸母淨利潤1401萬,同比下降42.5%。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生產損失影響,造成營業外支出668萬元。

2月中旬,倍加潔是杭集鎮首批幾家復工企業之一,復工後緊急投產生產殺菌溼巾,銷往華東、華北等地,揚州各大賣場和眾多電商平臺都在銷售。

倍加潔官方回復股東問表示,產品基本處於滿產滿銷狀態,當前產品出口佔比約為50%,出口物流大部分穩定,以海運為主。其中,溼巾產品出口保持增長,出口地主要為經濟水平較高的地區及國家。

9、青島金王

從去年年報看,青島金王布局的「化妝品」業務營收佔比為47.4%,而今年2-3月化妝品業務下遊部分客戶處於停業狀態,受影響嚴重。疫情期間,青島金王也大力推廣通過直播平臺來宣傳和銷售公司的產品,但收效甚微。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8.21億元,同比下降39.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922萬元,同比下降170.85%

營收、淨利、稅費、現金等項目數據的變動,公告中給出的主要原因都是「本報告期受疫情影響銷售減少所致」。目前,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化妝品業務下遊客戶已經逐步復工。

據《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採訪的華中地區一位弘方系代理商反饋,金王內部業績有高有低。其所在省份受疫情影響有限,公司整體經營狀況沒問題,一季度是盈利狀態,業績也在金王系裡面排前列。「做實事、做落地的事最重要。」他表示。

10、廣州浪奇

受新冠疫情影響,廣州浪奇公司上下遊企業復工延遲,物流及人員流動受阻,原材物料供應大受影響。據悉,廣州浪奇的消殺產品大年初四就已復工,通過政府相關部門協助,幫助解決了消殺產品主要原料。但是,公司化工原材料相關業務受到疫情影響,上下遊企業復工延遲,部分企業3月底仍未正常復工,造成公司化工原材料銷售業績下降。

這直接拖累一季度廣州浪奇營收17.2億,同比下降47%,相當於少了近15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1886.3萬,上年同期為1417.8萬元,未能維持盈利狀態暴跌233%。

雖然公司消殺洗滌產品銷量有一定增長,但由於消殺洗滌產品在公司業務中佔比很小,未能抵銷工業原料銷售對業績的影響,導致公司2020年一季度營業收入減少,同時,公司財務費用同比上升,導致營業利潤減少。

相關焦點

  • 冰與火的一季度,遭重創的上市影視公司到底虧了多少錢?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影視公司的業務按下「暫停鍵」,全國影院票房幾乎歸零,大量劇組暫停工作,不少公司已經難以為繼。數據顯示,2020年初至今,有5328家影視公司註銷或吊銷,是2019年全年註銷或吊銷數量的1.78倍。今年前兩個月,影院類企業新增不到8000家,與2019年同期相比,新增數量下滑25%。
  • 透視一周20大牛熊股:有上市公司一季度業績增17倍 熊股批量爆雷
    原標題:透視一周20大牛熊股:有公司一季度業績增17倍;熊股批量爆雷 摘要 【透視一周20大牛熊股:有上市公司一季度業績增17倍 熊股批量爆雷】2019年年報和
  • 7家染料上市公司公布2020年一季度業績
    7家染料上市公司公布2020年一季度業績 2020-05-16 14:59:24 來源:全球紡織網 近日,包括龍盛、閏土、海翔藥業、吉華、安諾其、錦雞、亞邦在內的
  • 【泛家居快訊】2018年Q1家具業營收179.9億元|3家企業一季度財報虧損|HOLA特力和樂六店齊開
    億元,同比下降5%,主要與部分轉型公司業績大幅下滑有關,剔除掉轉型業績大幅下滑的公司後的淨利潤為10.63億元,同比增長14.65%。一季度財報出爐 26家上市家居企業中有3家虧損4月28日,宜華生活、喜臨門、夢百合等上市家居企業紛紛披露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截至今日,已經有26家企業公布了Q1財報。
  • 老牌妖股特力A控股股東發財報:特發集團一季度轉虧逾1000萬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中國科技新聞網5月22日訊(成方)5月21日,深圳特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特發集團」)公布2019年報及2020年一季度財報。中國科技新聞網注意到,特發集團銷售費用由2019年一季度的4256萬元,增至5138萬元,增長近900萬元;其管理費用則從9100萬元增至1.06億元,增長1500萬元;利息費用從2019年一季度的3980萬元,增至2020年一季度的6144萬元,增長逾2100萬元。
  • 上市後的三隻松鼠和良品鋪子:誰比誰能打,誰比誰更難?
    來源:北京商報消費者大面積「宅家」,業績還是帶不動?網紅零食有點不甘心。無論是搶先一步上市的三隻松鼠,還是企圖後來者居上的良品鋪子,財報裡都有一言難盡的苦衷。低利潤,休閒零食業繞不過的難題,三隻松鼠試圖通過線上彌補,而良品鋪子則喊出了高端零食的口號,兩個方法論,誰比誰能打?上市後再次站到同一個起點,誰比誰更難?
  • 2020年一季度33家服飾品牌業績匯總
    太平鳥  2020年一季度,太平鳥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3.83億元, 較去年同期下滑16.66%,銷售恢復情況優於行業;在疫情期間仍保持盈利,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75.59萬元;一季度末公司存貨淨值16.44億元,較去年年末降低11.39%,較2019年一季度末微增3.44%。
  • 4月汽車出行大事件:特斯拉降價至30萬內,10家行業巨頭髮布財報
    上汽集團:2020年一季度利潤同比下滑86% 4月29日,上汽集團披露了2020年一季度財報,根據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12.5億元,同比下滑48.35%;淨利潤11.21億元,同比下滑86.42%。
  • 2020年中國環保業上市公司利潤規模排行榜(一季度)
    北極星大氣網訊:報告大廳權威發布《2020年中國環保業上市公司利潤規模排行榜(一季度)》。2020年一季度環保業所有上市公司的利潤總額為30066.83萬元,前4家企業利潤總額佔比為177.18%;榜單中有4家公司的利潤規模超過6610萬元大關,排名前兩家分別突破19057萬元和16685萬元,分別是無錫華光鍋爐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有贊、蘑菇街、雲集、如涵社交電商上市公司一季報PK
    文|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森淼導讀:截至目前,國內社交電商上市公司有贊(08083.HK)、蘑菇街(MOGU.US)、雲集(YJ.US)、如涵(RUHN.US)均已發布2020一季報。對此,網經社對這四家上市公司財報進行對比分析。
  • 影視財報2019(下):爆款救不了公司,但國資可以
    另外,除了電影、電視劇公司,我們更關心的,還是疫情過後,院線公司的生死存亡。在2020一季報上,5家上市院線公司淨利潤同比去年,呈數倍的減少。如幸福藍海一季度淨利虧損1.01億,同比下滑870.78%;金逸影視虧損1.53億,同比下滑573.94%。對比其他影視公司,雖然大部分都在虧損,但院線公司的受損是最嚴重的。
  • 英國首相詹森被轉入重症監護室治療;多家上市公司一季度淨利大增...
    初步形成海南省特色體育旅遊產品體系,加快推動體育旅遊產品多元化發展;2023年到2025年,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創建完成中國結算發布《關於投資者辦理證券查詢業務免予收費的通知》,決定4月7日起免收投資者辦理滬深市場證券、全國股轉系統證券、境外上市公司非境外上市股份、信用證券帳戶明細等各類證券查詢業務的服務費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稻穀、小麥庫存量能滿足一年以上市場消費需求;
  • 三大白電巨頭Q1財報出爐:業績紛紛慘遭下滑
    4月30日,隨著海爾智家發布一季度財報,三大白電巨頭一季度財報全部出爐,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三家業績都遭遇下滑。其中,海爾智家一季度營收為431.41億元,同比下降11.0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0.7億元,同比下降50.16%。關於業績變化原因,海爾智家稱,2020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對國內家電消費市場產生衝擊。
  • 13家國企2019財報出爐 誰是盈利王,誰是光伏大戶?
    那麼2019年哪家企業才是真正的光伏裝機大戶,在實現清潔能源轉型上,又是誰走得更快呢?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統計了截至4月1日公布的13家國企財報,涉及國家電投、華能集團、大唐集團等多個控股上市公司,一探其光伏業務貢獻幾何。
  • 4月27日股市預警| 12家公司突發利空 27億資金流出這十股
    劃重點: 14月27日,據統計有12家上市公司出現負面預警,其中監管問題有4家,財務問題有6家,其他問題有2家。
  • 「包工頭」趣活發布上市後首份財報,「盤活」外賣配送行業?
    外賣小哥兩次出現在了IPO敲鐘儀式上,一次是2018年時美團在港交所上市,王興邀請了一對夫妻騎手出席,另一次是在今年7月,一位餓了麼騎手見證了趣活成功登陸美股的瞬間。美東時間12月3日美股盤前,作為「外賣員之家」的趣活公司發布了2020財年第三季度的財務報告。營收實現逾20%的漲幅,淨利潤由二季度的盈利轉向虧損。
  • 上半年國內日化原料商為何漲聲一片?
    據了解,其合成香料產品主要用於化妝品、洗滌用品、口腔護理品等日化用品中。 除科思股份,華熙生物、天賜材料、贊宇科技、ST南風以及中草香料這5家上市原料商上半年市場表現也各有千秋。從營收增幅來看,天賜材料和中草香料表現得最為強勢,分別增長了67.4%和42.92%;而ST南風在淨利方面則更勝一籌,增幅達到1355.85%。
  • 「蒂花之秀」擁有者名臣健康擬切入手遊 日化主業發展遇瓶頸
    在切入遊戲賽道的背後,名臣健康直言「日化行業競爭日益加劇,公司業務發展面臨瓶頸」。目前有2款運營上線遊戲,分別是《亂鬥乾坤》和《王者國度》,其中《王者國度》月流水持續數月過億元,月峰值流水高達3.5億元。
  • 默克、強生等3家製藥巨頭一季度利潤增長超20%
    【製藥網 市場分析】醫藥行業一季度報告周期已經開啟。截至目前,多家大型製藥企業已經公布2020年一季度業績情況。其中,強生、禮來、諾華和賽諾菲等,在2020年一季度的盈利和銷售額都超過了預期。強生還承諾投資10多億美元與相關部門合作,共同資助疫苗研究。 拜耳德國製藥和農用化學品巨頭拜耳公司於4月27日發布的一季度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淨利潤14.89億歐元,同比增長20%;拜耳銷售額為128.45億歐元,經調整同比增長6%。
  • 錦江酒店:中國最大的酒店、餐飲業上市公司之一
    近期,錦江酒店、華住集團以及首旅如家等多家酒店集團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出國內旅遊市場的復甦形勢。分析多家酒店集團的財報不難發現,從營收和利潤來看,2020年第三季度整體情況環比第二季度增幅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