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嘗到反華惡果,7記重拳接連而至,澳媒:我們被中國放棄了?

2020-12-09 重裝旗鼓

澳大利亞作為美國的「先鋒兵」,一直都在反華聯盟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但就在前不久,中方的反擊已然來臨,七個類別的澳大利亞大宗商品,接連被中國買家停止採購!澳大利亞終於嘗到了反華的惡果。尤其是在全球疫情之下,中方的這7記重拳接連而至,對澳大利亞來說是一個非常慘痛的打擊,甚至澳洲本地已經有大量媒體表露出悲觀的情緒,稱澳大利亞已經被中國放棄了。

實際上,面對中國的這次反制裁措施,澳大利亞政府真的開始慌了,早些時期雖然作為美國的堅定擁護者,但澳大利亞都是在暗中搗鬼,比如說政府私下裡限制部分跨國公司與我國的正常貿易往來。原本澳大利亞政府認為,即使我國會採取反制裁行動,那也是先針對美國,到時候他們再和「牆頭草」一般保全自己就行了。可誰知道,中方這次打擊範圍之廣,制裁手段之深,相當於直接給了澳大利亞迎頭一個悶棍。而且他們心裡有鬼,完全不敢站出來指責中方的手段是屬於失當行為。

如今就中澳越來越惡劣的關係,澳洲政府明顯已經出現了不同的聲音,不少的政治家還是希望儘快讓中澳關係回歸到正規了,畢竟對於澳大利亞來說,對外貿易發展是重中之重,而作為分量相當重要的合作夥伴,中方是他們絕對無法捨棄的出口大國。如今,中方就澳大利亞之前的反華行為作出反擊措施,說白了就是自己種下的惡果,現在必須要自己吃。所以現在澳大利亞政界的矛盾才會那麼嚴重,針對政府前期對待中國的行為,那些政客確實需要反思自己了。

對於澳大利亞來說,我國人口基數龐大,人口需求所造就的市場自然是廣袤無垠的,原本兩國在各個領域上都有著深切的合作,尤其是澳大利亞畜牧業的肉類產品,一直非常受到我國食客們的歡迎,其次還有水產、麵食以及速凍產品等,每年對我國的出口銷量都非常可觀,在兩國市場和資源互補的情況下,經貿合作也比較順暢。

可惜的是,澳大利亞政府視一切於不顧,盲目的聽信美國的讒言,導致兩國的合作出現了裂痕。如果說依靠美國的援助澳大利亞還能彌補一些損失的話,那這次新冠肺炎的來臨直接打破了澳大利亞經濟繁榮的假象。

在中澳兩國經濟貿易往來出現裂痕的情況下,如今受災最嚴重的,就是澳方的當地商戶,商品賣不出去,依靠本國內部消化仍有剩餘不少,為了使自己的損失降到最小,大批商戶聯名上書當局,請求莫裡森重修對華關係。現在澳大利亞社會上已經出現了很大的不滿情緒,聯名上書都還是比較文明的做法,澳大利亞政府這樣不顧商戶利益而獨斷專行的作為,甚至會催生反抗情緒。

當前,中澳兩國的關係仍然十分微妙,如果說,澳大利亞政府非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譴責我國行為有失準則,而不反思自己錯誤的話,那這些制裁手段不過是「開胃菜」而已,接下來我國可能就不會手下留情,而是給予澳大利亞嚴厲的反制裁打擊。在新冠疫情之下,各國都在穩定國內社會經濟的前提下需求對外貿易發展,如果說澳大利亞真的不在乎中方的貿易市場,那我們也只好放棄澳大利亞。

相關焦點

  • 澳前官員:反華小組一派胡言,我們需要中國
    據澳媒披露,在澳大利亞聯邦議會中存在著一個反華小組,其中不乏「對華強硬派」參加。當地時間10月15日,澳大利亞國防軍前司令安格斯·休斯頓(Angus Houston)對這一團體的言行提出了批評,並表示中國是夥伴而非敵人,應將目前緊張的中澳關係「斷開並重啟」。
  • 中國一記重拳告訴澳大利亞,「吃飯砸鍋」要付出代價
    一段時間以來,中國與澳大利亞關係就陷入低谷。急於做「反華先鋒」的澳大利亞不斷在疫情以及其他問題上抹黑中國。不好意思,如此「吃飯砸鍋」是要付出代價的。近期,中國一記重拳告訴澳大利亞,面對這樣的反華情緒,我們不再是警告!
  • 澳媒:把中國人臭罵一頓,真的沒有什麼後果?
    澳大利亞終於嘗到了中國懲罰的苦果。澳媒「聯盟新聞」(ConsortiumNews)刊發評論稱,「我們為他們殺外國人。我們允許他們在我們主權的土地上建立基地。我們為了他們放棄了我們的貿易收入。像附庸國一樣嘎嘎叫。澳大利亞在與中國的關係中破壞了自己的利益。」
  • 嚴重依賴中國!澳媒終於恍然大悟:春節中國遊客不來,澳損失慘重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澳方數次在涉及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等問題上做出錯誤言行的同時,澳方也頻頻隔空喊話中國,對中國示好,去年年底,其總統莫裡森一會兒積極評價中國扶貧成就,一會兒又表示要與中國開展對話、「愉快共存」。而澳方頻繁改變對華態度的原因之一就是,澳大利亞的經濟嚴重依賴中國。
  • 澳大利亞稱中國發旅遊警告「缺乏事實根據」,結果連澳媒都不買帳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5日晚發布公告稱,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澳大利亞國內對華人和亞裔的種族歧視言行和暴力行為現象明顯上升,因此提醒中國遊客切勿前往澳大利亞旅遊。澳大利亞政府6日反駁中方的說法「缺乏事實根據」,但卻被多家媒體提供的案例和數據「打臉」。澳媒的分析則認為,中國發布的旅遊警告是對澳大利亞「懲罰的延續」。
  • 非要跟中國過不去?澳大利亞真慘,澳媒惱羞成怒,掉頭猛攻莫裡森
    由於莫裡森政府的頻頻反華舉動,致使中澳兩國關係迅速惡化,兩國貿易也大受影響,澳方遭遇了沉重打擊。澳媒紛紛調轉槍口,猛攻莫裡森。澳大利亞《商界新聞》日前發表題為《我們應該怎麼與中國打交道?》文章指出,中國宣布對澳大利亞紅酒採取臨時反制措施,此舉雖殘酷,卻有效懲罰了澳公開強硬的對華立場。儘管澳商界和學界都表達了越來越多的擔憂,但莫裡森繼續抵制那些呼籲採取更細緻溫和方式的聲音,還稱為保護澳大利亞的地區利益、民主和主權,他別無選擇。但這種策略是不是經濟後果嚴重且過於簡單化了?環顧本地區,澳並非唯一與中國存在矛盾的國家。
  • 澳大利亞龍蝦在中國遭遇清關延遲,澳媒炒作:將是下一個打擊目標
    據澳媒《雪梨先驅晨報》當地時間11月1日報導聲稱,目前有成噸的活澳大利亞龍蝦正滯留在中國機場,面臨來自中國海關的清關延遲問題,許多出口商擔心他們的龍蝦在變質前無法運抵餐館和商店。 由於澳方此前曾提出所謂的「新冠疫情獨立調查」和插手香港事務,導致中澳關係持續滑坡。這家澳媒如今更是炒作,龍蝦或成為中國針對澳大利亞的「下一個貿易打擊目標」。
  • 中國向這國出口1000萬個試劑盒,它卻恩將仇報,再次充當反華急先鋒
    最近,澳聯邦警察和情報機構又以所謂「私通中國」和「為中國滲透澳大利亞」為由,對澳新南威爾斯州(以下簡稱「新州」)工黨上議院議員莫澤爾曼的私宅實施搜查。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該事件絕非單一孤立的存在,而是澳政府持續升級與華對抗舉措的一部分,是澳國內反華排華勢力打著「反外國勢力滲透和幹涉內政」的旗號,對本國友華人士實施的政治迫害。
  • 涉黑惡財產執行到位43億元!浙江一記記重拳「打財斷血」
    這背後,是我省使出的一記記「打財斷血」的剛勁重拳。針對涉黑涉惡財產體量巨大、種類複雜,「黑產」認定、追繳難等司法新難題,浙江創新、完善多項「打財斷血」機制,加強部門配合協作;出臺《黑惡勢力刑事案件涉案財物查證與處置工作指引》,依法規範處置涉案財產,堅決收繳、罰沒不義之財;充分運用「一元拍」等創新平臺,積極探索多樣化的涉案財產執行方式。
  • 為啥澳大利亞不斷招惹中國?美媒解讀有意思了
    【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澳大利亞近年來頻頻在對華問題上「反覆橫跳」,時而挑釁,時而說起軟話,意圖保下和中國的生意往來。兩屆澳政府為何都這麼擰巴?美媒注意到,澳政客這是急著向美國證實自己的價值呢……12月1日,美國《紐約時報》在文章中給出了以下發現:過去幾年,澳大利亞一直衝在「反華」前線,第一個禁了華為5G技術,最早通過意在遏制中國影響力的所謂反外國幹預法,第一個不懷好意地煽動調查新冠病毒源頭。
  • 莫裡森政府通過一項新決議,對中國打出一記重拳
    而莫裡森在對華問題上情緒反覆,一邊在國際上對中國潑潑髒水散發輿論,一邊又轉頭向中國求和,找尋新的貿易途徑。這樣嚴重的雙標行為,中國必定不能買單。澳對中國再度出手近日澳大利亞態度似乎更為強硬,應該是感覺到熱臉貼了冷屁股後的惱羞成怒,據澳洲媒體報導,澳大利亞聯邦議會正式通過了一項《外交關係法案》,其中賦予了莫裡森更大的權力,而莫裡森政府很可能會利用這個權益禁止與中國進行各種渠道的合作。其中中國與維多利亞州所籤署的「一帶一路」相關協議將受到嚴重的影響。
  • 中國籤署10億噸訂單,澳媒:沒有我們名字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合作尤為重要,當然我國也清楚認識到這一件事情,非常重視與我們進行合作的國家。但是有些國家往往是與我們想法不同的,明明可以互利共贏,他們卻非要將這和諧的局面給打破,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如此,澳大利亞徹底「沒」戲?中國籤署10億噸訂單,澳媒:沒有我們名字。
  • 澳大利亞議會有個反華小組,澳軍前總司令批:就會胡說八道
    據澳媒披露,在澳大利亞聯邦議會中存在著一個反華小組,其中不乏「對華強硬派」參加。 當地時間10月15日,澳大利亞國防軍前司令安格斯·休斯頓(Angus Houston)對這一團體的言行提出了批評,並表示中國是夥伴而非敵人,應將目前緊張的中澳關係「斷開並重啟」。
  • 中國駐澳使館剛強力回應,反擊澳大利亞的小把戲
    根據《環球時報》 4月30日的消息,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發言人於昨晚向澳大利亞外交和貿易部發表聲明,表示遺憾:「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從不耍弄。這不是我們的風格。但是如果有人要玩這種把戲,我們奉陪到底。」土澳一直是美國在亞洲最大的「盟友」。
  • 誰把195萬中共黨員信息洩露給境外反華組織?
    西方反華勢力的誣陷抹黑當然惡劣,但也只不過是老調重彈。這個事件的更惡劣之處在於:英澳媒體在聲稱「這份文件是真的」的同時,還披露說文件是由「一名中國異議人士」透露出去的。換句話說,出了內鬼。他們裡應外合,幫著境外反華勢力損害自己祖國的利益。1英媒和澳媒一拿到這份所謂的洩密文件,就按捺不住了。它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收到了攻擊「中國間諜行動」的強力彈藥。
  • 華人在澳遭遇種族歧視和暴力,中國做出一個重要決定,國人注意
    據環球時報6月8日報導,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日前發布公告稱,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澳大利亞國內對華人和亞裔的種族歧視言行和暴力行為現象明顯上升,因此提醒中國遊客切勿前往澳大利亞旅遊。國際獨立新聞機構內幕新聞網站此前發文認為,澳大利亞一些商業媒體一再聲稱「中國人將新冠病毒傳播到全球、利用其經濟實力欺負澳大利亞」,並煽動澳民眾對中國人投資澳資產和房地產的不滿,使該國的反華情緒重新復活。
  • 美國「小弟」那麼多,為何偏偏是澳洲充當反華先鋒?
    如果時間倒退到2019年,我說澳大利亞反華,估計沒人會相信。當時間進入到2020年的時候,澳大利亞不僅開始反華,甚至成了名副其實的反華先鋒。總是在各個層面、各種場合跟東方對著幹。尤其今年又恰逢美國的大選年,針對中國方向,華盛頓不斷製造著各種麻煩。反華舉動更是不斷花樣百出。我們都知道,美國在全世界的盟友可謂遍天下,前國防部長埃斯珀曾得意洋洋地說過,中國和俄羅斯加起來,可能也只有不到10個盟國。而且,美國在全球盟友的實力更是中國或俄羅斯等盟友國家無法匹敵的。
  • 「反華」可以有多「努力」?被這家澳大利亞智庫驚到了
    2017年6月,在澳大利亞情報和安全部門的「指導下」,澳大利亞國內媒體開始炒作中國對澳進行政治「滲透」和「影響」。在此背景下,ASPI抓住機會,接連發布多篇研究報告和文章,渲染中國對澳大利亞各種各樣的「滲透」。
  • 澳前駐華大使:都怪中國,把我們「好名聲」搞臭了
    她提醒在場議員:中國媒體會抓住機會,將澳大利亞塑造成一個「不包容」的國家。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孫芳安的「神邏輯」再次引發澳國內各方熱議。有華裔學者質疑孫芳安上述言論避重就輕,不去譴責澳大利亞社區存在的種族歧視,反而將爭議歸咎於中國。「這樣只會讓情況更加糟糕」。
  • 合肥警方重拳出擊「黑惡勢力」
    合肥警方重拳出擊「黑惡勢力」 2020-04-17 18:11:21   來源:市場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