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的風溼,中醫稱之為「痺病」,其發生與人體正氣不足,感受風、寒、溼、熱之邪密切相關。如何顧護正氣,有效避免外邪的入侵?「風溼亭」將每周推送有關風溼防與治的科普知識,教您遠離風溼,為筋骨強壯保駕護航!
醫學指導:廣東省中醫院風溼科主任醫師 何羿婷
近年來,一些臨床治痛風的常用中成藥因為療效確切、毒副作用小,逐漸受到痛風患者的青睞。
我們老百姓有一大特點——自己一旦碰上什麼好的事物,就會毫不吝嗇地向親朋好友極力推薦,在這種口口相傳中形成口碑。治痛風的中成藥也不免於此,於是乎,許多痛風患者紛紛自行購買一些「口碑良藥」。
但是問題來了,你買的中成藥真的是治療痛風的中成藥嗎?如果是,你是否買對了呢?
什麼是中成藥?
什麼是治痛風的中成藥?
中成藥是以中藥材為原料,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為了預防及治療疾病的需要,按規定的處方和製劑工藝將其加工製成一定劑型的中藥製品,包括丸、散、膏、丹等各種劑型。因此,所有的中成藥都是基於中醫基礎理論辨證應用的,均有其明確的適用範圍、應用禁忌與注意事項。
痛風,屬中醫痺證範疇,由於痛風發作時劇痛無比,古人形容其「痛如虎噬」,又有「白虎歷節」之稱。《丹溪心法》曰:「遍身骨節疼痛,晝靜夜劇,如虎咕之狀。」中醫認為,痛風的其主要病因病機以肝、脾、腎功能失調為本,是先天稟賦不足,脾腎功能失調,氣血運行失暢所致;以痰飲、瘀血、濁毒內蘊為標,即風寒溼熱、痰濁、瘀血閉阻經脈,不通則痛。根據痛風不同的病因病機及其具體證候特點,臨床上將痛風分成不同的證候類型。
治療痛風的中成藥,正是針對痛風的病因病機及特定證候、選取合適的方藥為原材料而研製成的。每一種治痛風中成藥都有其對應的痛風證候,萬萬不能不加辨證、聽信「口碑」而亂用、濫用。
看過來,這個「口碑」不能輕信!
現在,我們來舉個例子,看看當下被部分痛風患者青睞的一種中成藥——烏雞白鳳丸,它真的是針對痛風的中成藥嗎?
我們來看看它的說明書:
烏雞白鳳丸
功效:補氣養血,調經止帶。
適應症:用於氣血虛弱,身體瘦弱,腰膝酸軟,月經不調,白帶量多。
顯然,烏雞白鳳丸並不是治療痛風的專藥。那麼為什麼它會是部分患者眼中的「口碑良藥」呢?
是這樣的,中醫在治病過程中強調辨證論治,當不同的疾病出現相同的證候時,他們可以用相同的方法來治療,這就是中醫所說的「異病同治」。因此,對於部分肝腎不足、氣血虧虛的痛風患者,此時用烏雞白鳳丸就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但並不意味著烏雞白鳳丸能治療所有的痛風。由此可見,我們不能不辨證而聽信口碑,盲目選藥。
另外還值得一提的是,市面上有些藥物打著中成藥的幌子而實際上卻摻雜了某些化學成分而不註明,並不是真正的中成藥。
最後再次提醒大家,在選用中成藥時,無論是治痛風的中成藥還是其他中成藥,都應該同中藥湯劑一樣,必須經過中醫醫師嚴謹辨證之後,在中醫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聽信「口碑」,自行盲目選擇!
【來源:廣東省中醫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