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和日本的菜刀為何能聞名於世?

2021-01-14 騰訊網

原標題:德國和日本的菜刀為何能聞名於世?

德國:為製造世界一流的刀具,工序必須多達40道。保持刀刃持久鋒利與人體工程學的完美結合。多年來雙立人一直在研究鋼材材料加工的最佳方式,最終研製出了一種專利名為「FRIODYR」的特殊冷鍛加工工藝。經其處理的刀不僅能保持刀刃特別鋒利,而且抗腐蝕能力極強。幾年前,刀還只能從整塊鋼鐵中鍛造出來。然而鍛造技術已經將生產質量提高到過去無法想像的程度。

圖為美劇《漢尼拔》中所用的德國廚刀

經深入研究,1992年雙立人開發出一種改變刀具生產標準的工藝:Sintered-meal Component Technology(SCT)燒結金屬合成工藝,該工藝能將三種不同功用的鋼材料完美地結合在同一把刀上。這樣,刀的質量有了決定性的提高,刀的每個部分由其最合適的鋼材料組成。通過另一種特殊的鋼材料加工工藝,雙立人又開發出了獨一無二的MagnaDur塗層技術,它開創了切削技術的新紀元。該工藝使刀刃鋒利無比,且無須日後磨刃而保持鋒利。其奧妙便是在攝氏2000度高溫下以超音速的速度將硬金屬粒噴塗在刀刃上,從而使刀刃保持持久鋒利

日本:古時堺市有很多古墳、5世紀左右、為建造這些古墳必須有相應的金屬工具、所以最初為製作工具而生的冶鐵業奠定了這裡發展冶煉技術的基礎。此後的堺町,由於地理位置的優越成為了商賈雲集的自由貿易都市,堺做為瀨戶內海航路的終點,最初的地位雖不及尼崎和兵庫的地位重要,但應仁之亂後細川氏將這裡做為了勘合貿易的基地,於是驟然繁榮,堺一向以刀劍、絹織品和漆器產業而聞名日本,手工業特別是冶鐵業相當的發達,槍枝傳入日本後堺又成了日本最大的槍枝生產基地。

天文十二年(西曆1543年),被室町時代的末期,菸草初次傳入日本。在堺港靠岸的葡萄牙船運來了菸草和菸草苗,最初的菸草只是那個時代的紳士和大商人的高級嗜好品,隨著菸草的逐漸普及,最終菸草及吸菸的習慣以可怕的力量向日本全境蔓延了。 最初的菸草都是曬乾後整把整把出售的,(現今在中國農村的集市上仍能看見一把一把出售的關東菸葉)吸菸時要用刀將菸葉切成細小的碎末才能放入菸袋鍋裡。正是出於這種需求,切菸葉的菸葉刀開始暢銷起來了。當時堺很多製作飯菜菜刀的鐵匠見製作菸葉刀能賺錢也轉變了方向製作起了菸葉刀。

而將這個行業看上了眼了卻是德川幕府。在江戶時代,鑑於這種刀的鋒利,江戶幕府時的堺奉行池田筑後守正倫決定了從寶經歷八年(西曆1758年)開始幕府全部買斷堺製造的菸葉刀。接受幕府授予的「堺極」的印鑑,作為國家的專賣品,從而使堺刀聞名全國。並且用幕府的力量向全日本推銷。當然與此同時個人的銷售被完全禁止了。不只是銷售被禁止,連別的地方想生產和堺刀一樣的菸葉刀都不行,菸葉刀被幕府所壟斷。堺刀作為幕府的專賣品登場了。因為是幕府專賣加上每個想賣堺刀的商人都要交佣錢(保證金)。所以菸葉刀為幕府帶來了莫大的利潤。這些利潤全部進入了幕府德川將軍的腰包。而這事的發起者堺奉行池田筑後守正倫也被幕府提拔做了更高的官。 堺的刀在日本一直以品質高而著稱,菜刀也不例外。

第六集的《漢尼拔》中廚刀由德國品牌改為日本廚刀

而堺的刀在鍛造工序中,比較困難的是設定爐子的溫度。在冶鐵裡頭等重要的大事就是煉鐵爐的漫度。溫度過高時,刀刃容易缺口,過低則造成底鐵與鋼結合不良,必須邊察看燒得通紅的鐵塊,邊調節溫度。判斷溫度是否合適,已經成了工匠的一項高超技術。

後期《漢尼拔》中又出現中國的張小泉菜刀

在刀刃的研磨工序中,工匠的手藝也大顯身手。菜刀絕對不容許出現翹曲。在鍛造產生的翹曲要用大小錘子敲平,並磨出鋒利的刀刃,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項作業。經過多次嚴密的檢查,富有經驗的銳利目光,才能造出沒有細微缺陷的菜刀。 在最後裝把的工序中,將刀插入刀把的孔中,用木錘敲打使其固定。敲打過度會使刀把斷裂,敲打到多深要聽微妙的聲音變化加以判斷。最後在刀把上刻上購買人的姓名和菜刀的牌子,向全國發貨。

一把把認真製造的菜刀,受到了「一看菜刀就知道刀匠手藝高低」的專業廚師的絕大信賴和高度評價。而根據購買人的希望而定製的一整套專業菜刀由於加工精細,厚度和長度每把刀之間僅差數毫米的尺寸,這完全是憑工匠高超的技術與敏銳的感覺產生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中式菜刀還要德國製造?
    說起來也讓人慚愧,這種完全在中國烹飪情境下使用的刀具,為何最終還是被德國人發揚光大了呢?就連「中國第一刀」陽江十八子的掌門人李積回也坦言,和德國刀相比中國刀還是有距離:「主要差距在熱處理,也就是淬火,別人有幾百年的經驗打底,我們只能慢慢摸索。」不管是在德國還是日本,許多現在全球知名的刀具企業都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而在中國,一個「第三代」做刀的傳人都屈指可數。
  • 同樣是菜刀,中國vs德國vs日本,廚師水平高下立判?
    廚房刀具德國菜刀西方很多國家的廚師習慣帶刀具出門做菜,可以說德國的菜刀講究齊全,各種把式的菜刀都有,做菜的時候依據食材的不同選用不同的菜刀,可以說選擇性非常的靈活,總有一款菜刀適合這道菜品。德國菜刀西式廚師刀日本菜刀貌似日本的菜刀都是為吃魚所制的,可以看出他們的確非常的愛吃魚,不僅刀口大多非常的尖銳,其中日本菜刀的質地還非常的輕,莫非是方便他們拿來片魚。
  • 菜刀怎麼選:日本Tojiro藤次郎薄刃菜刀
    菜刀是家庭必備的廚具,一把好的菜刀可以讓我們做菜事半功倍,似乎做出來的菜都會好吃一點,選購家用菜刀,一般是用來切蔬菜、水果、鮮肉等,本次測評的日本Tojiro藤次郎鈷合金菜刀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首先了解一下Tojiro藤次郎品牌,創建於1953,是日本10大廚刀品牌之一,是世界第一的複合材料刀具製造商,銷量在日本排名前五,並出口全球15個國家和地區,Tojiro藤次郎公司先後獲得過德國IF設計大獎、Good Design Award日本優良設計獎等獎項,是法國裡茲飯店、馬克西姆等餐廳的御用廚刀品牌,這麼厲害的背景已經讓人相信它是把好刀了。
  • 為什麼中式菜刀也要德國製造
    如下圖,最常用的也就是左3的主廚刀(Chef's knife),右3的麵包刀和右1的水果刀。中式菜刀和西式菜刀其實有一定的區別,西式用刀基本只是簡單地切蔬菜,或者大塊切肉;但中式用刀,要涉及到切、砍、剁、拍等。
  • 德國和日本實力在伯仲之間,為何我們總感覺日本比德國厲害
    那麼人們為何會有日本比德國更厲害的感覺?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個是日本的工業規模和經濟總量比德國多。2018年,德國的GDP總量4萬億美元左右,而日本為4.968萬億美元,德國比日本少了0.9662萬億。第二個是日本離中國比較近,對中國的影響比較大,在中國市場很多方面的佔有率也比德國高,所以人們對日本的直接感官比德國深。
  • 【乾貨】關於德國刀具你所不知道的事 之 中式菜刀篇
    日本刀和德國刀哪家強一直是最容易讓刀具迷們掐架的話題。簡單的說就是日粉會吐槽德系刀的含碳量整體低於頂級日本刀。但德迷也會反擊說,含碳量高雖然可以達到極致到變態的鋒利度,但會使鋼偏脆且易生鏽,對保養的要求也更高。而且德系刀的工業設計更具現代感,更貼近普通人的審美。總之這是個魚與熊掌見仁見智的問題。
  • 二戰德國突襲蘇聯,日本為何不支援德國進攻蘇聯?日本:我太難了
    在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撕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悍然發動對蘇戰爭。戰爭初期,以德國為首的納粹勢力屢屢突破蘇聯防線,直到史達林格勒戰役的爆發,蘇聯憑藉龐大的戰略縱深和無數的人力物力投入,蘇聯的潰敗得到緩解,納粹德國的進攻勢頭受到遏制,陷入膠著狀態。隨著時間的推移,德國戰場優勢逐漸衰落,為了緩解戰場壓力,迫切需要日本法西斯的加入,從東方對蘇聯發動進攻。
  • 小米新品:不粘鋼菜刀,硬條德國雙立人,不再敢黑「中國製造」
    小米新品:不粘鋼菜刀!硬條德國雙立人,不再敢黑「中國製造」「價格屠夫」一直沒有閒著,已經踏進了不粘鋼的菜刀。高質量的德國雙立人與德國雙立人相同,但只賣很低的價格,很多人看完後會立馬想把家裡的超鈍菜刀丟了,馬上扔掉,換成小米不粘鋼菜刀。
  • 德國雙立人「羞愧難當」,558一把菜刀,小米有品69就拿下了!
    例如,德國雙立人啥的。一說到菜刀推薦,大家幾乎都說它好。本來想盲選的,但問用過的朋友,都說並不是很好用。看材質、工藝,也沒標明是德國原產。真花558買一把「來路不明」大牌貨,心裡也不託底。實話說,菜刀是種消耗品。要想用得久,除了不僅要刀好,用刀者水平還得跟著提升。
  • 同為二戰戰敗國,為何德國能擁有軍隊,而日本只能成立自衛隊
    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為何德國能擁有自己的軍隊,而日本只能成立自衛隊?兩個戰敗國在戰後的武裝力量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這就牽扯到一個問題:盟國在戰後對德日兩個戰敗國完全不同的處置方向。
  • 小米新品:不粘鋼菜刀!硬槓德國雙立人,再也不敢黑「中國製造」
    小米新品:不粘鋼菜刀!硬槓德國雙立人,再也不敢黑「中國製造」最近「價格屠夫」真沒閒著,又插足不粘鋼菜刀。和德國雙立人同款的高品質,卻僅售著超低的價格,很多人看完,都會跟筆者一樣瞬間想丟掉家中的那把超鈍的菜刀,立刻丟棄,換上小米不粘鋼菜刀的衝動。想著曾經因為家中的菜刀鈍到,切一塊肉明明只需要五分鐘,由於家中的刀太鈍,導致切肉時間長達半小時之久,切到懷疑人生後,當下立刻買了一個磨刀器回家,可是事情總是事與願違的,磨了老半天,刀並沒有明顯的鋒利效果。
  • 同為二戰戰敗國,為何德國能擁有軍隊,而日本卻只能成立自衛隊?
    還有就是,德國被瓜分了,而且是被不同陣營的國家瓜分了,不同陣營的國家之間因為利益關係,蘇聯、英國不想讓法國在西歐大陸一家獨大,法國不想讓蘇聯、英國插足德國,美國想讓西歐國家實力均衡,相互牽制,所以,德國基於各個國家自身利益考慮而合法得到了建軍權,而日本是由美國一家完全佔領,隨著前蘇聯和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國家利益和考慮、文化觀念的對立,而美國又離東亞區較遠,需要有聽話的盟友
  • 日本刀具製造商新增磨刀體驗工廠 推廣日本菜刀
    中新網1月7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7日報導,刀具製造是日本大阪府堺市的傳統產業,為向外國遊客推介日本菜刀,該市老字號刀具製造商新設可在工廠內體驗磨刀等的「開放工廠」以及日式內裝的商品展室。據稱還可用英語接待來賓。廚師使用的日本菜刀約九成都是「堺菜刀」,近年來自海外的訂單急劇增加。該刀具製造商積極參加海外的宣傳活動,知名度有所提高。
  • 雷軍推出不粘鋼菜刀,硬漢德國雙立人,不再敢黑「中國製造」
    雷軍推出不粘鋼菜刀!硬漢德國雙立人,不再敢黑「中國製造」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所需商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通常當我們開始購買一些家具必需品時,人們開始改變他們的購物標準,從考慮性價比到商品的品牌、質量和外觀。
  • 二戰的核心國家德國,同樣是戰敗國,為何發展還不如日本
    二戰中戰力排行第一的德國,現如今為何掉下戰力榜第一的王座,二戰期間,希特勒帶領部隊橫掃整個歐洲,在北非戰場上,「閃電戰」成為希特勒的代表性戰術。而現在德國卻變成近代戰力榜上的第八名,現在的軍事地位和二戰期間可謂大不相同。
  • 衛生胡這麼醜,為何德國人和日本人喜歡留?關鍵時刻能救命
    導語:衛生胡這麼醜,為何德國人和日本人喜歡留?關鍵時刻能救命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估計大夥對軸心國士兵印象最深刻的,估計就是他們的鬍子了,通常我們稱之為「衛生胡」,也就是鼻子下面的那一撮毛。外觀一般都是正方形,跟鼻子對齊,兩邊拋光,因為很多人都審美觀無法接受,所以給留這種鬍子的德軍和日軍起外號叫做「鬼子」,看起來十分不舒服。令人不解的是,既然衛生胡這麼醜,為何還要留著?關於這點大有講究。鬍子在個別國家看來,是一種彰顯男性象徵的表現,鬍子越濃密越顯得陽剛,外國人喜歡留大鬍子就是因為這點,但大鬍子有個缺點,那就是清理的難度很大,同時容易引發皮膚病,對於前線士兵來說並不適合。
  • 中國菜刀火了?國外訂單暴漲,只因老外愛上了「李子柒」?
    我國的菜刀火了?國外訂單陸續暴漲,只因老外們愛上了中國菜和田園風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如今說到田園風光,是很多人都非常嚮往的。而說到田園式的生活,想必很多人都會想到李子柒。但讓人意外的是,我國家家戶戶都有的菜刀竟然在德國火了,據了解菜刀的海外訂單更是在瘋漲,所以看到這很多人都非常的納悶和疑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原來一些老外們在家沒有事情做,反而在家用學習李子柒的一些中國菜餚。我們都知道我國的菜刀和外國是有不同的。想必他們為了感受田園式的生活,就連一些工具也都要模仿。
  • 瑞士專家:德國日本聯手封鎖的技術,為何輕而易舉就被中國超越了
    因為中國的發展模式和很多西方國家都不一樣,因此西方國家也是將中國當成是一個「異類」,甚至很多國家都有很多經濟或者其他領域的專家,專門研究中國的發展模式,一方面是想了解中國究竟為何發展的如此快
  • 1200購買德國進口菜刀,蔬菜西紅柿都切不動,女子:比不上40塊錢的刀
    菜刀作為家庭廚房的必需品,大家都知道菜刀越鋒利就越順手,如果菜刀燉的連菜都切不動,那麼還做什麼飯呢?做飯本來就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但是菜刀不給力那麼就會影響自身的心情,菜刀對於許多家庭主婦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要求也是比較高的,甚至有的主婦會花大價錢購買一把好的菜刀,那麼好的菜刀效果會怎麼樣呢?
  • 廚藝精湛離不開好刀具,德國大牌高品質菜刀,為你的烹飪錦上添花
    給大家推薦一套鋒芒畢露的高品質菜刀,它有著高硬度、強韌性、更耐磨的特別,這套德國大牌廚房刀具七件套,讓你充分享受烹飪帶來的樂趣。這套刀就是歐洲廚房百多年的老品牌-拉歌蒂尼,承襲了義大利文化和精湛的手工藝術。刀具的原料採用高品質德國進口不鏽鋼材質,經淬火、真空熱處理等精鍛工藝打造以及專業的技術,使刀具持久如新不生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