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在大山腳下,有一塊依山靠水秀麗的地方,住著姓雲的農門小戶人家。雲老漢五十歲左右,兒子在縣衙裡做捕快,把家安在縣城裡,他和老伴兩人住在老家裡,安度晚年。山頂上住著一群狐狸,常常在樹林間嬉戲玩耍,雲老漢上山打柴時,經常能看見它們活躍在山野間的身影。
最近,老伴的老寒腰的毛病又犯了,這是當初坐月子時,受了寒氣,落下的病根。他找來胡郎中給老伴診治,中午留胡郎中喝酒。兩人在酒桌上閒聊時,胡郎中說:「嫂子這個病,是慢性病,治不斷根,年紀越大,發作得越厲害。其實,有一個辦法,能讓嫂子減輕痛苦。」
雲老漢忙問什麼辦法?胡郎中喝了一口酒,砸吧砸吧嘴,指著後山的方向,說道:「山上不是住著一群狐狸嗎?狐毛具有驅寒吸溼的作用,你去捉一隻回來,製作一條狐皮褥子,讓嫂子睡覺時墊在身下,保證比吃藥管用多了。」
雲老漢聽進去了,當天晚上開始製作夾套,第二天早上,他專門殺了一隻雞,把雞肉綁在夾套上。雲老漢家裡養了二十多隻雞,這些雞在山林裡捉蟲子吃,個個長得肥實,幾乎每天一個蛋。雲老漢夫妻倆靠這些雞蛋,在集市上換一些油鹽醬醋茶,省了不少家用。
老伴心疼被殺的這隻雞,雲老漢笑著說:「俗話說,捨不得孩子套不得狼。依我看,捨不得母雞套不得狐狸。只要能捉到狐狸,只要有了狐皮褥子,每年省下來的藥錢,能買幾十上百隻雞。這麼算來,一隻雞算什麼?」
當天下午,雲老漢把夾套安置到山上。第二天一大早,他去山上查看夾套,果然套住了一隻狐狸。他急忙解下夾套,把狐狸裝進網裡。
這時,雲老漢忽然聽見樹叢裡傳來一陣響動,走出幾隻狐狸,站立著舉起前肢,衝雲老漢做出作揖的樣子,嘴裡發出叫聲。雲老漢雖然聽不懂它們的叫聲,但是明白它們的意思,求他放掉那隻狐狸。
雲老漢撿起一根樹枝,就是一頓亂打,將那幾隻狐狸打跑,然後背起狐狸回到家裡。他把狐狸放在屋角落裡,老伴已經把早飯端到堂屋的桌子上,他坐下來開始吃早飯。
等到雲老漢吃完早飯,端著空碗走出堂屋的時候,忽然嚇了一跳,只見門口的臺階下,站著一群狐狸。他驚訝地大喊著說:「天哪,我的雞!」狐狸們呈半圓形圍住門口,每隻狐狸的腳下,踩著一隻雞。半圓形的中間,站著一隻老狐狸,看著雲老漢,似笑非笑的模樣,很是詭異。
雲老漢哈哈大笑,說道:「你們真是膽大包天,敢跟人鬥,我打死你們!」他轉身拿著一根棍棒,衝出屋門,舉棍就要打。只見老狐狸叫了一聲,所有的狐狸一使勁,雞們開始發出尖叫聲。
老伴急忙把雲老漢拉進屋裡,把門關上,勸說道:「你何必跟狐狸一般見識?只怕你沒有打到狐狸,我的二十多隻雞都會被它們咬死了!」雲老漢氣憤地說:「你只記得你的雞,我要是服軟,不給點顏色它們看看,還不讓人笑死?」
老伴勸他冷靜,說道:「狐狸們不像我們,它們住在山林裡,我們找它們不容易。可是它們找我們,非常容易。要是惹火了它們,它們天天來騷擾我們,你還想不想過安穩日子?」
雲老漢仔細一想,還真是這麼個理。關鍵是它們抱成團,還真不好對付,光憑它們這種帶著威脅性質的談判本領,就不是一群普通的狐狸。如果不放掉捉住的那隻狐狸,日後還不知道這群狐狸會生出什麼事端來。
雲老漢打開門,大聲說:「我算是服了你們,我把你們的同伴放掉,你們把我的雞放掉,從此以後井水不犯河水,各走各的路,如何?」那隻領頭的老狐狸,竟然點了點頭。
雲老漢打開網,放了那隻狐狸。狐狸來到老狐狸面前,趴在地上鳴叫了一聲,站起來向山林跑去。老狐狸叫了一聲,眾狐狸放了雞,一起消失在山林裡。
這以後,狐狸沒有騷擾雲老漢,雲老漢也對那群狐狸敬而遠之。每當雲老漢喝了酒,對人們講起這段趣事,都止不住笑罵說:「這群狐狸,真是成了精了!」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