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烏索
在法語中,有一個專門的詞彙來表達養貓的大齡單身女性,「femmes à chat」(養貓的女人)。
Femme à chat, 通常帶著一種深深的貶義,暗含著一個女人因為性格原因(挑剔,難以相處)無法找到合適的伴侶,只能長期和一隻貓生活在一起。比如,在2015年的法國電影《LOLO》中,長期單身的女主角,對於挑選伴侶十分挑剔,於是她的朋友對她說,「你什麼時候準備去買貓?」
如果說法語「femmes à chat」(養貓的女人),還是含蓄地表達著社會對養貓的大齡單身女性的成見,那英語中表達同樣含義詞彙中的貶義就直白多了——「crazy cat lady」(養貓的瘋女人)。比如在《辛普森一家》中,就曾經專門有一集名為《crazycat lady》(養貓的瘋女人),年輕時候的Eléonore Abernathy,曾是一名優秀的律師,但自從被公司解僱以後,她開始酗酒,養貓,最後生活變得一團糟,她自己也變得瘋瘋癲癲。
在國外,養貓的大齡單身女性,通常會讓人聯想到,老處女,性格缺陷,難以相處,瘋瘋癲癲,孤獨終老。
那麼,為什麼這個世界會對養貓的女生形成這樣的成見呢?
在西方文化中,貓長期被視為萬惡之源。儘管首先將貓馴化為家養寵物的古埃及人,視貓為神,對它們寵愛有加。但到了中世紀,貓就已經成了西方文化中邪惡與偽善的象徵,在人們印象中,貓常常出現在邪惡女巫的身旁。
貓與女性之間漸漸被捆綁,並形成了一種鏡面效應:女人邪惡,所以貓邪惡;貓是萬惡之源,所以女人也是萬惡之源。這種女人與貓之間的捆綁現象同時還體現在語言中。
在法語中,喜歡年輕男人的成熟女性被稱為「cougar」(嬌媚雌貓);英語中,「kitten」(小貓)被用來形容性感的女人;「catty」(如貓一般)帶有愛搬弄是非,尖酸刻薄的意思,而且通常被用來形容女性。
可是,為什麼貓總是和女人聯繫在一起,而不是男人呢?
首先,女性確實比男人更喜歡養貓。
一份對463名鏟屎官的調查顯示,其中80%的飼主是女性。而像比於男性,女性和貓之間的關係更為親密。大多數寵物囤積症的患者也都是女性,尤其是大齡獨居的女性。(寵物囤積症,是指在一定範圍內囤積了超過一般常見數量之動物,卻沒有能力安置照料這些動物。)
而另一份調查顯示,之所以寵物囤積症的患者多為女性,主要是因為,女性的平均壽命比男性更長。喪偶的孤獨感讓許多年老的女性產生了想要被寵物包圍的願望,所以才會養越來越多的寵物。
如果說,是孤獨感讓女性希望被寵物包圍,為什麼她們通常會選擇貓呢?
狗通常被視為男性最好的朋友,而貓則常常和女性聯繫在一起。這種刻板印象其實也是有歷史原因的。貓被用來捕捉老鼠,所以長期待在屋裡,而在父系社會中,女性被分配到的主要工作也是在家裡,這就讓女性和貓的關係更加親密。相反,狗通常被用來協助男子在戶外的活動,比如狩獵,監控。
其次,女性喜歡養貓,與她們天然的母性荷爾蒙有關。
都知道,相比於狗,貓是不怎麼會感恩和回報的寵物。養貓的人通常說自己是「奴才」,因為即使每給它們鏟屎,餵糧,換水,擼毛,最後還不一定能夠得到貓咪們的親近。這種不太平等的飼養關係,更容易被女性所接受,因為長期擔任哺乳角色的她們,早已經習慣了,無私地去愛,並且不求任何回報。
儘管貓與女性更親近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對於「femmes à chat」(養貓的女人)的刻板印象卻體現了這個社會對於女性滿滿的惡意。因為如果一個三十來歲,四十來歲的單身男士告訴大家,自己沒有女票,只有貓,人們通常只會覺得他很有愛心,很可愛,很性感。。。不是嗎?
Ref:
http://www.slate.fr/story/134552/femmes-celibataires-chat
圖片源自網絡
因為半果照跟總統爹撕逼後,這位完美公主的邪惡面被爆出,現在生死不明…
心碎爸爸忍痛拍下4歲女兒掙扎的畫面,只為告訴全世界癌症真正的樣子
這起讓全美國憤怒的冤案終於在昨天逆轉,多虧警方的骯髒內幕被揭露…
英國小哥花重金去整成貝克漢姆,結果呵呵悲劇啦...(內有福利)
再用P過的模特照來騙人就罰款!法國政府對PS界怒吼了
新歐洲專稿,未經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