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裡穴_人體穴位查詢

2021-02-12 針推醫學網


足三裡穴(胃經) zú sān lǐ
別名:三裡穴,下陵穴,胃管穴,鬼邪穴,下三裡穴

取穴方法:
足三裡穴位於小腿前外側,當犢鼻穴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找穴時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關節沿脛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頭阻擋為止,指尖處即為此穴)。
簡易找法:從下往上觸摸小腿的外側,左膝蓋的膝蓋骨下面,可摸到凸塊(脛骨外側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點之處,還有另一凸塊(腓骨小頭)。這兩塊凸骨以線連結,以此線為底邊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頂點,正是足三裡穴。
穴位解析:
(1)足三裡。足,指穴所在部位為足部,別於手三裡穴之名也。三裡,指穴內物質作用的範圍也。此穴名意指胃經氣血物質在此形成較大的範圍,常本穴物質為犢鼻穴傳來的地部經水,至足三裡穴後,散於本穴的開闊之地,經水大量氣化上行於天,形成一個較大氣血場範圍,如三裡方圓之地,故名。三裡、下三裡名意與該穴同,下,指本穴位處足之下部,別於手三裡穴所在之部。
(2)下陵。下,下部。陵,土丘也。下陵名意指本穴為胃經氣血物質中的脾土微粒沉積之處。本穴物質為犢鼻穴傳來的地部經水,經水中夾帶大量的脾土微粒,至本穴後,因經水散行於本穴的開闊之地,經水被較多氣化,脾土微粒也因之停駐,形成了本穴大範圍的脾土堆積之狀,故名下陵。
(3)胃管。胃,土也。管,管道也。胃管名意指本穴為脾土微粒運送的通道。
(4)鬼邪。鬼,與神相對,指地部的經水。邪,水也。鬼邪名意指本穴氣血中地部經水偏多則為胃之害。本穴物質為犢鼻穴傳來的地部經水,而本穴功用為氣化水溼上補天部胃經之氣,維持胃經溼熱之性,若受以寒、經水偏多,則本穴氣化之氣少,胃經溼熱之性無存,故名鬼邪。
(5)胃經合穴。因胃經自厲兌穴起,足三裡以下各穴的上行之氣皆匯合於此,故為胃經合穴。
(6)本穴屬土。屬土,指本穴物質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氣血的主要變化是地部經水氣化於天,變為天部經氣,物質的運動無風木的橫行、火的炎上、水的潤下等特徵,只有土的長養特性,故本穴屬土。
附註:
(l)足陽明經所人為「合」。
(2)本穴有強壯作用,為保健要穴。
(3)參考資料:a.據報導,針刺健康人和胃病患者的足三裡和手三裡,觀察發現胃弛緩時針刺使收縮加強,胃緊張時變為弛緩,並可解除幽門穴痙攣。 B.據報導,針刺單純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患兒的足三裡、合谷、三陰交,可使原來低下的胃游離酸、總酸度、胃蛋白酶和胃脂肪酶活性迅速升高。C.據報導:針刺人及家兔的該穴,發現裂解素(主要是裂解含有大量多糖體的革蘭氏陰性桿菌,也能滅活某些病毒)都有增加,人增加17.85單位,兔增加62.1單位,兩者均在針後12小時增加最顯。 D.據報導:針刺家兔的「足三裡』、「大推」可使其調理素明顯增加,從而促進白細胞吞噬指數的上升,增強其免疫能力。
足三裡穴意義:胃經氣血在此形成較大的氣血常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的稀溼脾土及天部的氣態物。
運行規律:地部脾土燥化水溼後固化於穴周內外,天部之氣則循胃經上行。
功能作用:燥化脾溼,生發胃氣。
主治疾病:
胃痛噎膈,腹脹,洩瀉痢疾,便秘,乳癰,腸癰,下肢痺痛,水腫,癲狂,腳氣,虛勞贏瘦。
消化器官疾病、頭痛牙痛、神經痛、鼻部疾病、心臟病、呼吸器官疾病、胃下垂、食欲不振、便痢、腹部脹滿、嘔吐等一切胃腸、腹部不適之主穴。此外,對更年期障礙、腰腿疲勞、皮膚粗糙也很有效。足三裡穴是人體最重要的治病穴位之一。
〖人體穴位配伍〗配中脘穴、梁丘穴治胃痛;配內關穴治嘔吐;配氣海穴治腹脹;配羶中穴、乳根穴治乳痛;配陽陵泉穴、懸鐘穴治下肢痺痛;常灸足三裡穴可養志保健。
〖治法〗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生理解剖〗在脛骨前肌,趾長伸肌之間;有脛前動、靜脈;為腓腸外側皮神經及隱神經的皮支分布處,深層當腓深神經。

以上內容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醫學視頻推薦:

脛骨粗隆與雙膝關節痛的速效療法

董氏奇穴正經學特色療法教學視頻


達摩108手法中醫正骨視頻之頸椎治療

相關焦點

  • 足三裡穴位
    點上面「人體穴位圖」關注學習各種中醫特色療法,掌握專業技術,健康一身輕
  • 天府穴 | 人體穴位查詢
    天府穴(肺經) tiān fǔ取穴方法:天府穴位於人體的臂內側面,肱二頭肌橈側緣,腋前紋頭下3寸處。穴位解析:天,天部也。府,府宅、門府也。該穴名意指本穴為肺經陽氣上輸天部之門府。本穴物質由雲門穴傳輸而來,和天府處的溫度場相比,雲門穴傳來的氣血物質溫度仍處於高位,在天府處氣血物質的變化仍是散熱縮合冷降的變化,所散之熱以陽熱之氣的形式上輸於天,穴名之意即在於強調穴內氣血物質的這一變化,故名。天府穴意義:輸供肺經的陽熱之氣上達於天。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中的氣態物,其存在形式為雨狀雲系,比雲門穴的溫度、壓力要低,所處的天部空間層次也比雲門穴的要低。
  • 【按摩穴位】足三裡怎麼找?足三裡的準確位置圖
  • 「—足三裡」穴,功能強大!
    足三裡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傳統中醫認為,按摩足三裡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溼、扶正祛邪的作用。足三裡穴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
  • 頰車穴_人體穴位查詢
    頰車穴(胃經) jiá chē別名:曲牙穴,機關穴,鬼床穴,牙車穴取穴方法:頰車穴位於頭部側面下頜骨邊角上
  • 細說足三裡穴的定位
    足三裡這個穴位,歸屬於足陽明胃經,足陽明胃經多氣多血。足三裡這個穴位對於調補氣血,調理脾胃,提高免疫力都有著很大的作用。足陽明胃經屬胃絡脾,與主管人體消化功能的臟腑密切聯繫,而脾胃,中醫認為是人後天生存的根本。
  • 睛明穴 | 人體穴位查詢
    睛明穴(膀胱經) jīnɡ mínɡ別名:目內眥,淚孔穴,淚空穴,淚腔穴,目眥外取穴方法:睛明穴位於眼部內側,內眼角稍上方凹陷處,即目內眥角稍上方凹陷處。穴位解析:(1)睛明。睛,指穴所在部位及穴內氣血的主要作用對象為眼睛也。明,光明穴之意。睛明名意指眼睛接受膀胱經的氣血而變得光明穴。
  • 肩髃穴 | 人體穴位查詢
    穴位是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輸注於體表的部位,是針灸治療疾病的刺激點與反應點。腧與「輸』通,有轉輸、輸注的含義;「穴」即孔隙。
  • 按摩足三裡穴位功效 足三裡位置在哪?
    【按摩足三裡穴位功效 足三裡位置在哪?】中醫養生變的非常流行,在平時通過簡單的按摩就,一個穴位就有養生保健的功效,按摩足三裡的作用很強大,可以治療什麼疾病呢?足三裡的穴位在哪呢?足三裡的位置足三裡穴位於腿膝蓋骨外側下方凹陷往下約4指寬處。
  • 【每日一穴】人體胸部穴位圖(續)——氣海穴
    取穴時,可採用仰臥的姿勢,氣海穴位於人體下腹部,直線連結肚臍與恥骨上方,將其分為十等分,從肚臍3/10的位置,即為此穴。  氣海穴的主治症狀為:婦科病、腰痛、食欲不振、夜尿症、兒童發育不良等。此穴位為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氣海穴 Qì hǎi〖取穴方法〗人體氣海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解剖〗在腹白線上,深部為小腸;有腹壁淺動脈、靜脈分支,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布有第十一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 屋翳穴_人體穴位查詢
    屋翳穴(胃經) wū yì取穴方法:
  • 郝萬山老師親身示範足三裡取穴法
    1什麼是足三裡?
  • 中醫帶你走進足三裡穴
    我可以舉一個穴位為例子。在人體所有穴中,最著名的是哪個穴呢?恐怕要算足三裡了,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強壯穴,經常按壓或者艾灸,可以調和腸胃、強身健體、益壽延年。《四總穴歌》中說:「肚腹三裡留。」意思是說,凡是肚子、腹部的病痛,都可以通過足三裡穴來擺平。上面這些知識,都是書裡講的,或者是老師教給我們的。但實際上,很多人都反應:「我肚子疼的時候,按足三裡,就不行!這是怎麼回事呢?」
  • 按摩足三裡穴的好處和作用
    按摩足三裡的作用與好處有促進消化系統功能、加快毒素排出,提高身體免疫力等。足三裡穴位的位置具體在人體哪裡呢,怎麼找?本文圖解足三裡穴位位置圖和具體按摩手法。【足三裡穴位位置圖】【圖解足三裡穴的位置】足三裡穴的位置: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三寸(即:外膝眼下四橫指),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脛骨前肌上。
  • 足三裡穴位位置圖和作用
    按摩足三裡的作用與好處有促進消化系統功能、加快毒素排出、提高身體免疫力等。足三裡穴位的位置具體在人體哪裡呢,怎麼找?方法/步驟1 足三裡穴位於腿膝蓋骨外側下方凹陷往下約4指寬處。(即:膝關節處有一個髕骨,髕骨下兩邊有兩個坑,叫膝眼穴,內側的叫內膝眼,外側的叫外膝眼,從外膝眼開始,往下,四個指。脛骨的前邊一個指頭寬,然後四個指頭在外膝眼的下面,這個位置就是準確的足三裡穴。)
  • 足三裡穴位解讀
    足三裡,出自《靈樞·本輸》:「胃出於厲兌……入於下陵,下陵膝下三寸,胻骨外三裡也,為合。」主治胃腸疾病、下肢痿痺,神智病等病症,同時也是日常養生保健的常用穴。關於足三裡的定位,歷來頗有爭議。《黃帝明堂經》記載:「在膝下三寸,胻外廉。」
  • 足三裡穴的準確位置圖、作用及功效
    【穴名解說】    【足三裡穴】Zú sān lǐ(ST36),經穴名。《靈樞。本輸》原名三裡、下陵。《聖濟總錄》名足三裡。別名鬼邪、下三裡。屬足陽明胃經,合(土)穴。    【名解】「足三裡穴」,「三裡」是指理上、理中、理下。
  • 【穴位查詢】氣海俞
    經常按摩此穴對治療腸鳴腹脹,痔漏,痛經,腰痛等作用效果不錯。配足三裡穴、天樞穴治腹脹、腸鳴治療效果更佳。氣海俞穴位於第三腰椎棘、旁開1.5寸處。【氣海俞穴名解】別名:脖胦穴,丹田穴,下肓穴,下言穴,氣澤穴,膊胦穴,季胦穴。1、氣海。氣,氣態物也。
  • 足三裡穴功效強大,但不能亂灸...
    常灸「足三裡」能調整消化系統使之功能旺盛,吸收營養增加能源,對全身各系統都有強壯作用。小兒艾灸原則:小兒艾灸穴位在於精,意外小兒多為純陽之體,陽氣充足,艾灸重在補陽。因此小孩艾灸穴位不在多而在精,不要像大人一樣,把小孩全身灸一遍,一是沒必要,二是有可能擾亂小孩原本氣血狀況,艾灸一些主要穴位即可,不必艾灸過多穴位。2歲的以內的孩子,每穴艾灸5分鐘左右,熱度溫溫的即可,就是用溫和灸,3-5歲的孩子,可以每穴艾灸5-10分鐘,也可以大椎和身柱迴旋灸一共10-15分鐘,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艾灸時間可以適當延長。
  • 【穴位百科】氣海穴
    氣海穴;是人體內的一個穴位。又名脖胦。出自《靈樞·九針十二原》說:「肓之原,出於脖胦,脖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