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花藝師,很榮幸能受邀參加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的花圈製作,我從中受到的教育是任何事情都無法比擬的。」近日,剛從南京回到棗莊的郭海俠女士難抑心中的激動,如是說。12月13日是我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南京東方自然風花藝學校接受了活動現場花圈的製作任務,該校邀請了包括郭海俠在內的30位國內著名花藝師齊聚南京進行製作。
「80後」的郭海俠是棗莊市插花藝術培訓學校創辦人,棗莊市插花藝術協會會長。十幾年來,她和妹妹一起開花店、搞培訓,在我市花店行業裡名氣是越來越大,無論是技藝還是服務質量,兩個從農村走出來的「花仙子」令同行們刮目相看。
「在今年上半年舉行的世界花藝大賽中國賽區的比賽中,我獲得了中國花藝50強和北京花藝10強的稱號,這也是我此次能被邀請到南京現場製作花圈的主要原因。」郭海俠說。公祭儀式上的花圈樣式在三個月之前就已經設計完畢,由白、黃、綠三種顏色的鮮菊花組成,共分為五層,代表了五大洲,有著很深的寓意。製作方提前一周準備材料,提前三天進行製作。這幾天南京的氣溫較低,他們冒著零下好幾度的嚴寒製作花圈,大家都把這次製作當作一項重要的任務來完成,雖然辛苦但卻沒有絲毫怨言。
12日夜裡,他們加班到次日凌晨一點多鐘,終於製作完成了十個花圈(其中包括兩個備用的)。第二天上午,郭海俠和其他的花藝師一起,參加了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看到儀仗隊員抬著他們製作的花圈從身邊走過,被擺放到了廣場的最前面,他們的心中都十分激動。「能用自己的雙手為國家公祭儀式出一把力,作為花藝師很驕傲,最重要的是通過此次製作花圈和緬懷悼念活動,使他們感受到了一種擔當和責任,那就是勿忘國恥,牢記歷史,珍愛和平。」郭海俠表示。
記者 孔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