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廈門會展中心開幕。晉江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組織一批晉江工藝美術大師,在一個獨具特色的古建特裝展區裡,優秀的工藝美術作品亮相此次文博會。
近年來,在晉江市委、市政府的支持重視下,晉江市城鎮集體工業聯合社深化開展「樹立大師品牌,打造工匠精神」系列活動,通過優化服務、補齊短板,推動工藝美術產業傳承與發展。
搭建服務平臺 打造工藝品牌
晉江市首屆工藝美術師評選頒獎典禮。
晉江工藝美術亮相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
人民網福建頻道直播活動走進晉江市工藝美術館。
2017年海絲工藝美術電視論壇。
晉江市工藝美術歷史悠久,品類繁多,技藝精湛。早在宋元時期,晉江磁灶窯陶瓷就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銷往50多個國家和地區。木雕、宗教泥塑、佛像雕刻、寺廟建築、傳統版畫、漆線雕、描金畫、漆藝、陶瓷等工美藝術傳承至今。據不完全統計,晉江市擁有工藝製品企業80多家,從業人員3000多人。
晉江市工藝美術協會自2016年成立至今,擁有會員及會員單位近百個,涵蓋有木雕、漆藝、陶瓷、首飾加工、工藝石、盆景、美術文創企業等。晉江市城鎮集體工業聯合社積極指導晉江市工藝美術協會成立、會務發展,並為工藝美術搭建公共服務平臺,設立展館,增強工藝美術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晉江工藝美術協會的會址「落戶」在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大夫第晉江工藝美術館,展館不定期開展主題展覽交流活動,對外展示晉江特色工藝品與工藝美術文化,傳播晉江工藝文化,活躍晉江工藝品、文創市場。前不久,首屆晉江市工藝美術大師現場比賽就在晉江工藝美術館舉辦。
近年來,晉江市還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主題展覽活動,是晉江打造「樹立大師品牌,打造工匠精神」的一個延伸——「廉政·明德」工藝美術作品展、清平樂·大夫第宋影人文展、「匠人匠心」晉江市工藝美術作品展、2020年晉江市首屆工藝美術文創融合作品展、「匠心獨運」晉江市博物館館藏工藝品精品展、「廉政清風」楹聯書法展覽等。
同時,晉江工藝美術館還突出公益性,服務市民和遊客,擴大工藝美術展館知名度,如每周六晚上向廣大市民推出「大夫第聽琴」的古琴演出公益活動,在館外常設「愛心奉茶」。接下來,還將在周末舉辦「藝課堂」公益研學活動。
晉江市城鎮集體工業聯合社還十分注重對工藝美術企業及藝人的傳幫帶,近年來,不定期組織工藝美術行業技術工人培訓,進一步挖掘和培養工藝美術人才,為推動工藝美術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工藝美術大師走進高校課堂,高校老師走進工藝美術企業,已促成工藝美術協會與泉州市輕工學院籤訂了合作協議,與黎明大學文傳學院達成合作意向,促進高校和工藝美術協會、企業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組團參展參評 宣傳弘揚工匠精神
晉江市組織工藝美術企業、藝人多次參加廈門文博會等省內外知名展會及賽事,強化展評交流,擴大對外宣傳,通過參展參評,推動工藝美術大師精雕細琢、推陳出新,樹立晉江大師品牌,提高晉江市工藝美術知名度和影響力。
4年來,晉江共組團參展國家級工藝美術展評會10場,展示了晉江工藝美術豐厚的非遺基礎和人文底蘊,拓寬晉江工藝美術匠人的藝術視野,拓展晉江工藝美術企業的市場空間。
晉江市城鎮集體工業聯合社積極組織晉江市文化產業政策資金工藝美術類申報工作,對參加各級工藝美術類大賽並獲獎的原創作品給予獎勵,大力鼓勵原創。僅2019年,就兌現獎勵文化產業政策資金25萬元。
晉江市還不斷為工藝美術行業創新宣傳形式,提高影響力和美譽度,向社會傳播工藝美術大師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017年,作為第三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縣域聯動項目之一,海絲工藝美術電視論壇在晉江舉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盧思立、中國臺灣陶瓷大師李存仁、臺中雕塑學會理事長柯錦中、福州大學工藝美術研究院院長潘尤龍、晉江市工藝美術協會會長鄭銀聘等一批工藝美術大師以及企業家、專家,共同探尋晉江海絲工藝文化歷史,探討本土工藝美術如何傳承創新、把握機遇,加強與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抱團拓展發展空間等話題。
由晉江市城鎮集體工業聯合社主持編印的《晉江市工藝美術精品》畫冊應運而生,精選100多幅晉江工藝美術精品圖片,配以古詩詞,圖文並茂、相得益彰,豐富了工藝美術作品的文化內涵,提升了工藝美術產業的文化附加值。
晉江市城聯社還藉助媒體平臺,利用報紙、電視、微信公眾號等多種宣傳媒介,向社會各界推介晉江籍的泉州市工藝美術大師,弘揚匠人匠心,開展工藝美術宣傳。
秉承匠心,在文化產業的藍海裡,晉江市工藝美術行業必將更加奪目煥彩。
小記者參觀「匠心獨運」晉江市博物館館藏工藝文物精品展。
(記者_董瑞婷 通訊員_蘇奕拉慈 賴濱鋒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