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離鄉61年後,骨灰終返鄉,滿頭白髮的她說了聲:母親您回來了

2021-01-07 扒拉文史

北京西山國家公園裡有一個廣場,它的建立是為了紀念上世紀五十年代的那些無名英雄,他們為了祖國的統一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和全部熱血,他們犧牲在臺灣,被安放在故土。

廣場中方有一塊紀念碑,上面的浮雕生動的再現了那段拼搏歲月,雕刻下了滿腔熱血。

上面的人物分別是陳寶倉,吳石 聶曦和朱楓。這些雕像目光堅毅,雖然雕像冰冷,但是難涼熱血。

1950的臺北馬場町的那段令人意難平的往事和這烏雲密布的天氣一般沉重,臺灣政權殘忍的殺害了四位英雄,讓他們的屍骨六十年都沒能回到自己的家鄉。

烏雲密布,四座雕像俯視著北京,一切蒙著那段歷史沉重的色調。

傳奇女特工的一生

朱楓,一名傳奇女特工,於1950年在臺灣英勇犧牲,直到60年後她的骨灰才回到她的家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中的朱楓骨灰在受到萬人敬仰的時候也在默默地訴說著屬於她的那段永垂不朽。

朱楓又名朱諶之,小名桂鳳。1905年出生於浙江鎮海一然而個富貴人家。她從小學習書法,寫得一手漂亮的小楷,是大書法家沙孟海的得意弟子。

為人善良親切,街坊四鄰看到她都溫暖的叫一聲「四阿姐「。

1921年年僅16歲的朱楓進入寧波女子師範大學學習,在校期間成績優異,思想新穎。和當時很多的青年學生一樣,接受過新思想的她義無反顧地走上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路。

故事從1925年5月30日的一場五卅慘案開始。當時的上海人心惶惶,學生兩千餘人抗議,卻遭到了資本的無情鎮壓,被英國巡捕逮捕,甚至直接犧牲了13人。慘案的發生轟動了全國,得知這一消息的朱楓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革命道路,她決定和好友一起一起參加遊行示威等反帝反封建的愛國活動。

1937年,隨著七七抗戰的爆發,朱楓再也沒有猶豫,她毅然決然地投身於救國運動,她出售自己收藏多年的工藝品,金石玉器書畫等,所得到的錢財全部捐獻給了我國的抗戰事業。之後朱楓更是帶著她的家屬來到了武漢定居,在黨領導的新知書店工作。

她的上級徐雪寒曾感動的說:「她用自己變賣的家產投資新知書店,但其實我們都知道她是在捐獻,在支持黨的事業。」除此之外,朱楓將母親留給她的遺物一枚3克拉的鑽戒賣出,用來購買物資。

後來朱楓秘密赴向南新四軍軍部,協助書店工作。皖南事變前朱楓又奉命到達浙江金華,沒有停歇的,朱楓接到新任務——前往日寇佔領的上海,而這是結束也是開始。

1944年朱楓被日本逮捕,但是令日本軍隊萬萬沒想到的是,兵隊對她嚴刑拷打也沒有問出自己想要的信息,最終只能無奈放人。出獄後的朱楓經原來的上級徐雪寒介紹,被黨組織秘密的派往香港。

自殺未果英勇就義

1949年朱楓收到一個神秘任務,這次的任務十分艱巨,她需要在臺灣高級將領吳石和大陸之間交流情報,吳石是國民黨「國防部」參謀次長,陸軍中將,但是他另一個神秘的身份——潛伏在臺灣最高級別的中共特工。

任務開始的很順利,屢傳捷訊,

一切都沒有破綻。1950年朱楓寫了一封家書託人送給自己的丈夫朱曉光,訴說思念之餘,還交代自己這個月應該以回家。

但是革命的道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2月2日,吳石派親信副官聶曦緊急約見朱楓告訴她一個噩耗:已經被供出事秘密特派員,必須轉移,在所有航線全部封閉的緊急情況下朱楓得到了一張「特別通行證」,吳石讓朱楓假借探親名義乘軍用運輸機脫險。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老鄭」叛變後吳石也被逮捕,同時那張「特別通行證」也被發現。朱楓的行蹤被暴露了。一切就在朝夕之間,藏身存濟醫院的朱楓最終被俘獲,朱楓再也不能回家了。

然而剛正不阿的朱楓寧死不屈,她吞下自己身上的金屬,金鐲子等,準備英勇就義。然而吞金卻被保密局發現,他們強制用肥皂水灌腸,朱楓自殺未遂。

烏雲密布的1950年6月10日吳石,朱楓等人在臺北馬場町刑場被殺。

朱楓的歸途

朱曉楓是朱楓的女兒,然而在他的印象裡的母親卻不像別人的母親那般常伴自己左右。母親從來都是來去匆匆,見面的次數屈指可數回憶母親時,至今朱曉楓都記得那年和母親的最後一面,朱楓送自己去到碼頭上,將一片金鎖片放在朱曉楓的手心,含著眼淚的眼裡除了不舍只剩下堅定。

那是和母親最後一次見面,後來再聽聞母親的消息,她已經英勇犧牲,多少年後每當她想起母親,都忍不住流淚,但是言語之間卻不乏自豪,她的母親是烈士,是救國英雄。

1951年朱曉楓收到了革命烈士光榮證書,那是自己母親留下的痕跡,但是朱曉楓還是依然神傷,母親的遺骨至今不知葬身何處,這是她最大的遺憾。

1999年,記者秦風在工作中無意間獲得一批神秘照片拉開了故事的最後一幕。秦風2000年在臺北舉行了照片特展。而正巧的是朱曉楓在第二年的一個雜誌上看到了這些照片,她震驚地看到了自己母親被殺的一幕,這下朱曉楓是怎麼也睡不著了,她輾轉找到了秦風后得到了幫助,朱曉楓開始了尋母之路。

多年的努力下終於在2011年的一個下午,朱楓的外孫女徐雲初雙手捧著朱楓遺像從飛機的艙門走出,黨旗包裹的朱楓骨灰盒被外孫女婿抱著。

時隔61年,朱曉楓再一次見到了母親。她滿含淚水,仿佛是又回到那一天,又看見母親堅定的眼神。

兩天後的鎮海革命烈士陵園,朱楓被安放在了這裡。

赤子之心終歸故土,一片丹心照亮祖國,多少個日夜輾轉反側的朱曉楓的心終於不再懸著了,滿頭白髮的她等待了多年,終於可以說一聲:母親您回來了。

相關焦點

  • 魯先聖散文試題《我只給了母親滿頭白髮》
    我只給了母親滿頭白髮魯先聖不久前,我帶著妻兒回老家給父親上墳。從濟南到老家的公路非常好,車輛也不多,用了兩個半小時就到家了。這麼多年以來,我這是第一次回家沒有事先打電話。因為,我頭一天的時候看天氣預報,知道老家這一天有雨。
  • 英國男子從母親墳墓旁挖出一個購物袋,在裡面發現母親的骨灰
    據英國《每日星報》5月9日報導,英國有一名男子在母親的墳墓旁發現一個洞,而且這個洞還在不斷變大。該男子就打算將母親的骨灰挖出來一探究竟,結果發現母親的骨灰竟然被裝在一個超市的購物袋中。
  • 我獻給母親的歌,您知道嗎?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我想到了我的母親。拿起手機,打開了視頻,看到滿頭白髮的母親,我想對她說,「母親,我愛您」。我從一名青年學生,如今成為機關幹部,擁有幸福美滿生活,全是母親的諄諄教導。母愛是無私的、神聖的、偉大的。我要用這種虔誠和感恩的心態,表達對母親、對女性、對人生的讚美!
  • 十首讚美母親的歌曲,送給天下所有的母親,母親節快樂!
    母親節就要到了,為大家推薦十首讚美母親的歌曲!祝福天下所有的母親健康快樂!1、《燭光裡的媽媽》「媽媽我想對您說,話到嘴邊又咽下,媽媽我想對您笑,眼裡卻點點淚花。噢媽媽,燭光裡的媽媽,您的臉頰印著這多牽掛……噢媽媽,您的眼睛為何失去了光華,媽媽呀,女兒已長大,不願意牽著您的衣襟走過春秋冬夏」。
  • 哥哥將母親骨灰帶到國外,弟弟訴至法院索要精神賠償
    在母親去世後,哥哥私自將母親的骨灰帶到他所定居的國家安葬,弟弟認為哥哥這樣做嚴重侵犯了其對母親後事的處理權及對母親的祭拜權,告上法院索要精神損失費。記者今日從廣州市越秀區法院獲悉,該案經審理後,法院認定哥哥的行為違反公序良俗,構成侵權,應賠償弟弟一定的精神損害賠償金。 基本案情:兄弟倆因去世母親安葬問題發生爭執 郭大和郭二是同胞兄弟,哥哥郭大已加入外國國籍。2008年,二人的父親去世,兩兄弟因為遺產繼承問題已產生矛盾。
  • 母親節特輯|我與母親的光影故事
    今年是他入伍以來,第一次母親節陪在媽媽身邊。    「老媽,今年很幸運能在母親節前夕歸來。老媽,節日快樂!每年回來,看著老媽您頭上越來越多的白髮,我的心裡五味陳雜。自從入伍以後,陪伴您的時間越來越少了,很多想說的話,到了嘴邊卻不知道從何說起。但有一句話,我一直想大聲地對您說:老媽,我愛你!」
  • 閻連科:母親說,明年過年別再回來了
    她說年過到頭上了,卻忘了買一包味精。那人又說味精不是肉,少了也就少了。母親說,我孩娃回來過年,怎能沒了味精呢。回到家,母親草草準備了一頓夜飯,讓人吃著,身上又酸又疼,舀了飯,又將碗推下,上床早早睡了。然卻一夜沒有合眼,在床上翻著等那天亮。天又遲遲不亮,就索性起來,到灶房把菜刀小心地剁出一串煩亂的響音。
  • 2020年母親節祝福語:送給母親最好的禮物是感恩的心
    「母親」這個聽起來十分普通的泛稱,長期以來掩蓋了她真正的姓名。但對一個孩子,「母親」就是他唯一的母親,沒有哪個母親會回應錯孩子的呼喚。冰心有一首短詩《母親》是這樣寫的:母親母親呵!我的時光,你的白髮,也許母愛是天生的,但沒有人天生就會做媽媽。
  • 母親周年祭
    娘……任我怎麼哭喊,我的母親始終沒有回應我。父親站在跟前淚眼婆娑,他說:你娘走了!娘怎麼能走了呢,她在我的懷裡,手臂似乎還微熱著,嘴角像是有話說,怎麼就走了呢?娘此時在我的懷裡,我的哭喊充滿房間,溢出窗外,但僅此而已,我不知道能做些別的什麼,留住母親遠去的背影,讓她睜開眼睛,還以「我兒」的回應。母親的確走了,她在歷經86年的平凡歲月後,選擇離我而去,離我的所有親人而去。
  • 竟然有人痴迷於吃掉母親的骨灰!她每天吃一勺,還給聖誕大餐當佐料……
    就像下面這個美國女子一樣,認為吃掉母親的骨灰,就可以永遠的和母親在一起了。英國一名41歲的女子在2017年聖誕將自己母親的骨灰伴著烤雞和布丁一點一點吃了下去!是的,你沒有看錯,這名女子叫Debra,她的母親在今年因呼吸道阻塞突然身亡,Debra非常愛她的母親,失去媽媽後讓她不知所措。
  • 母親的頭髮裡,歲月在流逝~
    父親不久回來了,沒有買水鑽髮夾,卻帶回一位姨娘。她的皮膚好細好白,一頭如雲的柔鬢比母親的還要烏,還要亮。  兩鬢像蟬翼似的遮住一半耳朵,梳向後面,挽一個大大的橫愛司髻,像一隻大蝙蝠撲蓋著她後半個頭。她送母親一對翡翠耳環。母親只把它收在抽屜裡從來不戴,也不讓我玩,我想大概是她捨不得戴吧。
  • 【姿勢】母親節,獻給母親的歌!
    媽 我想對您說話到嘴邊又咽下媽 我想對您笑眼裡卻點點淚花噢媽媽 燭光裡的媽媽您的黑髮泛起了霜花噢媽媽 燭光裡的媽媽您的臉頰印著這多牽掛……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裡穿行晚風吹來一陣陣快樂的歌聲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
  • 詩歌:母親,您的目光拉長了牽掛
    詩歌:母親,您的目光拉長了牽掛作者/青草地夜色迷惑著時光的眼雪花漂白了青春年華母親在這個嚴寒浸泡的夜我又看到您的斑斑白髮那是一朵朵刺目的飄飄雪花在這沒有溫度的屏幕上把祝福悄悄傳達冬夜的清寒在您的笑容裡暖暖地暖暖地融化母親,我猜這個夜您的懷裡定然擁著一個呀呀學語的嬌娃那就是我垂著兩條「幹豆角」髮辮的小女孩
  • 同母異父哥哥有權取走母親骨灰嗎
    我們來看看這位網友怎麼說:01鄰居王大媽去世了,當天火化下葬後,家裡人卻打起來了。門口圍了好多看熱鬧的人,一打聽才知道原來王大媽是二婚,和不在人世的老公有一個女兒,前幾天因為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而去世。女兒一個人辦理了母親後事,並把她和父親的骨灰葬在了買好的墓地。
  • 故事:他已經是84歲滿頭白髮的老人了,母親仍然是20歲模樣
    12066年7月1日,Y國人類與信息科學院對外界宣稱,他們已經完成了首例人類換頭手術,並成功使受試軀體恢復生命。受試軀體因為是通過克隆技術及人工培育塑造而成,手術後基本無排異反應。這條消息一經發布,舉世譁然。在此之前,已經有多國實現了異體的換肢手術,但是換頭手術尚無人涉足。
  • 兩岸交流30年,這5個故事讓我們熱淚盈眶......
    這些老兵們遊行、集會,高唱著《母親你在何方》,終於敲碎了封鎖的堅冰。  1988年1月14日,以何文德為團長的首個「臺灣返鄉探親團」啟程赴大陸。探親團手持「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返鄉探親團」的小旗子,旗子上印著兩岸地圖,一群白鴿正由臺灣向西飛進大陸。
  • 林子|我們是母親一生的枷鎖
    文|林子 編輯|淑為 圖片|均來自網絡我們是母親一生的枷鎖從生下我們的那刻起母親就失去了自由兒女,是她這一生的枷鎖>因為,縱然我們身在何處身在何位總逃不脫母親溫柔的眼眸因為,我們的每一次苦難最先是,也一定是從母親那裡得到安撫也許你從未計算過
  • 真·骨灰拌飯!女子要將她媽的骨灰配烤雞吃掉
    真·骨灰拌飯英國41歲女子帕森斯,在母親過世後十分傷心,悲痛欲絕。
  • 感恩母親,母親節快樂!
    產床上痛苦的呻吟,滿頭掙扎過的汗水,換來了幸福的淚水與笑容。愛的結晶,生命精髓,為之付出一輩子,養子成人,從現在開始,無怨,無悔,任勞,任怨。  苦歲月,苦娘親,一個「熬」字,用青春養大青春的過程。生活困境,有了上頓沒了下頓,沒奶喝,看著熬熬待哺的孩子,苦煞了親娘:「孩子,不是娘不讓你吃飽,是實在沒辦法啊」。
  • 季羨林去世9年,骨灰安葬三地,最大心願是魂歸家鄉陪伴母親
    2009年7月11日,季羨林去世,享年98歲。根據其生前遺願,家人將骨灰分別葬於在北京萬安公墓、河北易縣清西陵附近的華龍皇家陵園和山東臨清市康莊鎮官莊村。季羨林,1911年出生,山東臨清人,字希逋,早年留學國外。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終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