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的藍印花布視頻,唯美極了。古法藍染,即以藍草為原料進行染色,這是舊時光裡的千年老手藝,用中國傳統的印染方式染出中國色彩。
1,藍染到底有多源遠流長?它造就千古名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這句出自《詩經·子衿》,講述這樣一段愛情故事:
懷春的少女為深愛著的戀人,去田裡採了藍草,染成靛藍色的布,帶著萬分柔情親手縫製了件衣裳,送給了戀人。
接下來是別離的日子,看起來姑娘更愛著對方,來聽聽她的心聲:
好長時間不見了,真是想看看你穿著我親手縫製的衣服樣子。想念你青色的衣襟,它牽動著我的心。就算我不能去見你,你怎麼不捎個信兒給我呢?想念你青色的佩帶,牽動著我的思緒。我不方便出去見你,你為何不快快出門來找我呢?我在心中呼喚著你,徘徊在城門樓上盼望你!一日不見,如隔三月啊!
這哪是送了件衣裳,簡直是捧了一顆滾燙的心給對方。妥妥的現代版辛曉琪的歌《味道》:「想念你的笑 ,想念你的外套,想念你白色襪子」。看來古代開放起來一點也輸給現代。
此詩中的審美意境,推向更廣大的時空當中,一代梟雄曹操,在求賢名作《短歌行》當中,化用了《子衿》中的句子,他從內心裡發出深切悠長的呼喚: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萍。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這是一個偉丈夫,對富於遠大報國之志的一群大丈夫的呼喚。
2,藍染講述一位妻子「終朝採藍,不盈一襜」的思念
「終朝採藍,不盈一襜」出自《詩經·採藍》,表達了此女子對丈夫的擔心與思念之情。說先秦時的某個女子,在蓼藍可以採收的秋季,穿著藍衣藍裙,去野地裡採藍,為她夫君染製衣裳。可是她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採的葉子卻還不能裝滿圍兜。
為什麼呢?因為她心裡記掛著外出狩獵的丈夫,已經過了事先約定的歸期,說好五天歸的,已經六天了,丈夫還沒有回來。女子有些心不在焉,既激動於丈夫即將歸來,又因他遲歸而愁緒滿懷。
因為藍染,在田間勞作的間隙,年輕的男女互相愛慕,就採藍草作為定情信物贈送對方,比起現代,還真是純樸和甜蜜啊!
讓我對江南水鄉充滿了幻想:青瓦白牆,小橋流水,青石板路,如果在雨巷逢著一個接著愁怨的丁香一樣的女子,或者在橋頭看見烏篷船上撐著油紙扇的姑娘,那麼她一定扎著馬尾,一定穿著藍印花布的衣裳。
3,藍草的前世今生
那神秘的廖藍草,其實農村長大的人都見過,水塘邊、田野裡都又它的身影。
廖藍是藍草家族一員,藍草家族有四朵金花,馬藍、木藍、蓼藍和菘藍。
丁立梅在《終朝採藍》一文中寫道:「植物喚藍,真正迷死人。」
《中國詩詞大會》有道題,「春來江水綠如藍」這句詩中有幾個顏色?答案是一個。因為詩中的「藍」,不是指顏色,而是指藍草。
藍草的根和果實都有殺菌消炎,清熱解毒之藥效,可用於防治流腦、流感及肝炎等傳染疾病。中藥板藍根就是指菘藍的根。
我們祖先最先發現,葛可以織布,用於避羞和避寒。是什麼讓我們先人發現藍草可以染衣裳呢?是追求美的天性。
那或許是一個春末夏初的傍晚,雲霞染紅西天,一群身著羅裙的年輕男女來到淇水之畔。他們潔白裙擺偶然蹭到折斷的藍草,藍草的汁液經過氧化,留下了清晰的藍色印痕。
人們驚喜的發現印痕非常的明麗,於是爭相效仿,藍染的雛形出現了。
4,藍染,到底有多美?
三千多年前的周朝,那時宮中便設有專職官吏「染人」,來管理染色工藝。
荀子就是看到勞動人民從藍草中提取出更深的靛藍,即靛青,大為驚訝和震撼,從而說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古法藍染,一切皆取自一草一木間,無心之美,自然流淌。同一種植物,會因為水溫、濃度、面料的不同,而變化出不同色彩。都說歲月無痕,但在一塊藍染布上,卻能看見時間的顏色。
無心之美之所以偉大,是因為自然所賦予的自由。
後記:脫胎於美國鄉村音樂的藍草音樂中的藍草,是不是如上所說的藍草?答案當然不是。它指一種盛產於美國肯塔基州的藍色牧草,亦稱六月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