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童書 通世界:上外師生領銜外譯多語種抗疫童書

2020-12-13 中國日報網

「媽媽,為什麼要戴口罩?我可以出去和病毒玩嗎?」隨著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如何向單純的孩子們解釋這場「抗疫大戰」,開始成為各國父母的共同顧慮。

4月初,一個名為「生命樹童書網」的多語種童書網站正式上線,《寫給孩子的病毒簡史》《不一樣的春節》《打怪獸的10個方法》等一批中國原創抗疫童書,被譯為十種以上的語言,免費分享給世界各地的小讀者。上線僅幾日,已有來自全球53個國家的近20000人次瀏覽過這些繪本,在海內外社交媒體上迅速獲得點讚和關注。

國際安徒生獎插畫獎獲得者羅傑·米羅為此公益項目設計海報

這一免費童書網站源自於全球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主席、上海外國語大學校友張明舟發起的」全球抗疫童書互譯共讀項目「,從倡議發出到網站上線,只有短短一個月時間,50餘家出版社和作者繪者捐贈版權,各界名家提供積極協助,專家遴選組、翻譯組、法務組、技術保障組、媒體宣傳組、版式設計組迅速組建並隨即投入了緊張的工作,無數人的善意和付出才讓這個充滿愛和希望的公益項目「神速」落地。

而在這支合作團隊中,人數最最「龐大」且引人注目的,是覆蓋英、日、俄、意、西、阿、韓、法、德、泰、葡、波斯等十幾種語言的志願譯者團隊,而其中至少八成來自同一所高校——上海外國語大學。

「全靠愛心撐著」 至少八成翻譯骨幹來自上外

「了不起!」對於此次公益活動中上海外國語大學師生的表現,活動發起人張明舟表示,以高翻學院為主的上外志願譯者團隊充分展現出了愛心和大局觀——「如果滿分是100分的話,起碼要給上外打110分。」

「此次公益項目時間緊張,上外高翻學院作為中堅力量,又要跨語言、跨機構、跨專業,既要翻譯又要協同,瑣碎複雜,難度係數很大。而我所看到的高翻學院志願者態度端正,專業敬業,勤懇踏實,完美地按時完成了任務,可以說立了大功!」

而領銜此次公益項目的翻譯專家協調組的,正是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副院長、上海市翻譯家協會副會長吳剛教授。

作為《霍比特人》《野性的呼喚》等不少知名童書中文版的翻譯者,吳剛老師本人具備著豐富的童書翻譯經驗,「我很喜歡童書翻譯,所以這件事對我而言不只是一樁任務,我在這整件事上是可以說是相當投入的。」

而志願譯者團隊的主力則是以上外高翻學院師生為核心的200多名上海外國語大學師生。其中,16名來自東方語學院,12名來自西方語系,其餘約180名來自高翻學院,共計翻譯繪本81本次。

「疫情當前,命運與共。這次高翻學院的英、法、德、俄、日、韓、阿、西語師生全都上陣了——這在我們學院還是第一次,大家都是一腔熱血,以專業之所長,為世界各地的抗疫之役儘自己一份力。」

高翻學院一直以「培養高級翻譯人才」為目標,聘請國際組織專家長期參與翻譯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根據國際組織需求設計教學方案,近年來開發設計了人工智慧輔助翻譯等打破傳統口筆譯範疇的新課程,對高級翻譯人才的培養模式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探索。

讓吳剛老師感到格外自豪的,正是高翻師生在實戰錘鍊中獲得的豐富積累。他表示,「上外高翻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翻譯理念、翻譯團隊合作模式、質量監控流程以及各種翻譯技術的運用。這次項目,也算是學院綜合實力的一次大展示吧。」

「我們高翻學院這邊程喆老師組建西班牙語隊伍、李苑菲老師領銜法語組、王倩老師領銜日語組、李磊榮老師領銜俄語組、張秀麗老師領銜阿語組、昔秀穎老師領銜韓語組、孫瑜老師領銜德語組,此外東方語學院還推薦了泰語宋帆老師和波斯語的研究生,西方語系王建全老師領銜義大利語組……」說起上外志願譯者團隊的積極配合,搭建起整個團隊框架的吳剛老師對所有參與師生充滿感激,「不少譯者每晚都要挑燈夜戰,熬到後半夜是常事。這麼大的一個項目有報酬都未必能撐下來,大家全靠一股愛心撐著,最後居然做成了!」

「翻譯是和世界溝通」 讓情感通過語言共鳴

「翻譯絕不是閉門造車,也絕非紙上談兵,翻譯是和人交流,和世界溝通。」發出這聲感嘆的,是上外高翻學院二年級英語筆譯專業學生餘奕玲,作為本次上外翻譯團隊「項目經理」,她的身份十分特別——需要作為「大管家」,協調管理全部十幾個語種翻譯的統籌協調工作,初譯、術語管理、審校、清稿、通讀檢查格式等明細......這份工作基本上需要她全天候待命,解決各組遇到的問題,壓力和責任不小。

第一天接到任務時徹夜難眠的忐忑和熱血、期間陪母親去醫院掛點滴卻時刻擔心著聯絡工作的焦急和不安......這些複雜而難以複製的感受,串聯起她對這個項目的特殊感情。

「我覺得很有意義。作為一個英語筆譯專業的學生,能夠參與多語種翻譯項目的協調,我的視角變得很微妙很獨特,以往都把目光和經驗局限在了英語領域內,而這次接觸到了這麼多語種,我對「翻譯」二字的體悟更豐富更深刻了,感恩此時此刻,我在這裡,與大家一起。」

繪本《等爸爸回家》日文版 繪本《不一樣的春節》英文版

「我一直都相信童書其實是一種可以寫出神奇力量的文學。童書故事裡,哪怕只是一隻小豬的好運或是努力克服困難的毅力,都會給小朋友帶來仿佛能塞滿一整個世界的開心、滿足和力量。」西班牙語翻譯組組長、高翻學院2018級多語種口譯班的張嫣然表示,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有幸能用自己所學、儘自己所能為抗疫貢獻力量非常開心。「和大家同心協力這一個月,給我留下了滿滿的溫暖和感動。我也希望我們大家在這本次活動中所付出的星星點點的力量,能真的對大小朋友們認識和防控疫情都有所幫助。」

翻譯抗疫童書,也確實讓不少參與的志願者收穫意外的感動。日語組是最早完成所有譯本的小組之一,高翻學院日語口譯專業研究生二年級的錢鋮和全班同學一起,參與了翻譯、審校、排版審校等多個流程。

錢鋮提到讓她印象最深的是一本叫做《九千毫米的旅行》的書:「兩個孩子在家百無聊賴,可能是發揮想像,也可能是真的出現了魔法,他們小小的家突然變成了廣闊天地。我當時覺得創作者的這個構思就特別有童趣。我想為什麼他們父母不在家呢,一開始覺得是不是雙職工醫務人員,看到後來才知道父母都生病了。作者的構思很巧妙,特別打動我的是他們在沙發下面發現了一個發卡,孩子們說這是媽媽的味道。這個心理特別真實,很觸動我。」

「他們已經和媽媽分開十天了,這個味兒對他們來說很重要。他們聞了又聞,很怕自己遺忘掉。」錢鋮說自己小時候在父母出差長期離家的時候,曾有過一模一樣的心理,自己會把父親常用的小東西拿袋子套著,會聞味道,生怕味道散了。

想到在這次疫情中,可能還會有很多小朋友不得不與父母暫時分開。錢鋮說,「如果他們也讀到這個情節,我想或許也會有共鳴。」

「活兒得地道」 高翻屢獲聯合國點讚

在上外高翻學院,師生間流傳著一句話說,從事翻譯工作「活兒得地道」,可見對譯者職業能力和職業操守的看重。

而高翻也確實獲得了包括聯合國在內的不少國際組織的認可。2003年,高翻學院與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籤訂了合作備忘錄,2008年,上外成為世界範圍內第一家與聯合國籤訂全面合作備忘錄的高校,在此框架下,高翻學院與諸多國際組織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係。

2020年,上外高翻與聯合國全球傳播部合作進入了第七個年頭,聯合國日常網頁的中文翻譯、紀事翻譯、《聯合國在行動》系列視頻文本翻譯等一直由高翻英語筆譯師生組成的DGC團隊完成,雙方更成功合作翻譯《聯合國概況》第41、42版,廣獲讚譽。聯合國全球傳播部新聞媒體司司長姜華曾代表聯合國讚賞高翻學院「has never missed a deadline」。

項目後期,隨著上外其他院系師生、大連外國語大學師生、「中伊防疫互助小組」志願者團隊以及《哈利·波特》譯者著名翻譯家馬愛農老師等譯者傾情加盟,為提高大家工作效率,高翻學院毫無保留地把通過經驗總結的工作流程分享給其他譯者,大家得以十分高效地組建起各語種翻譯團隊。

目前隨著網站上線,各語種已陸續交付定稿,一些書籍目前處於審校階段,會持續補充到網站上。

(中國日報上海分社)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上外師生領銜外譯多語種抗疫童書
    隨著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如何向單純的孩子們解釋這場「抗疫大戰」,開始成為各國父母的共同顧慮。4月初,一個名為「生命樹童書網」的多語種童書網站正式上線,《寫給孩子的病毒簡史》《不一樣的春節》《打怪獸的10個方法》等一批中國原創抗疫童書,被譯為十種以上的語言,免費分享給世界各地的小讀者。
  • 「生命樹童書網」上線,11種中國抗疫童書翻譯成10餘種語言供免費...
    □本報記者 劉蓓蓓 韓陽  最近,一個名為「生命樹童書網」的平臺,上線僅幾日,就有來自全球53個國家的2萬多人次點擊瀏覽,在海內外社交媒體上獲得點讚和關注。  2月底,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主席張明舟在微信公眾號上倡議發起中國抗疫童書版權招募活動,這個平臺便是活動的初步成果。
  • 三百位志願者將中國童書翻譯成十餘種語言
    該網站上線了全球抗疫童書互譯共讀項目推出的11種圖書,《寫給孩子的病毒簡史》《不一樣的春節》《打怪獸的10個方法》等一批中國原創抗疫童書,以各種語言形式陪伴各國兒童共同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短短1個月,張明舟收到了50餘家出版社和作者繪者捐贈版權,十幾個語種300多位譯者報名,他們一起為全球抗疫童書作品進行免費的公益翻譯和上線推廣。「我相信中國人身上的善意是巨大的,大家滿滿的善意讓我分外感動,」張明舟說。隨著疫情越來越嚴重,張明舟的心情越來越沉重,他買了些口罩捐給武漢少年兒童圖書館,但數量有限,他深感這樣的幫助還遠遠不夠。
  • 300位志願者將中國童書翻譯成十餘種語言,陪伴各國兒童戰勝疫情
    該網站上線了全球抗疫童書互譯共讀項目推出的11種圖書,《寫給孩子的病毒簡史》《不一樣的春節》《打怪獸的10個方法》等一批中國原創抗疫童書,以各種語言形式陪伴各國兒童共同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短短1個月,張明舟收到了50餘家出版社和作者繪者捐贈版權,十幾個語種300多位譯者報名,他們一起為全球抗疫童書作品進行免費的公益翻譯和上線推廣。「我相信中國人身上的善意是巨大的,大家滿滿的善意讓我分外感動,」張明舟說。隨著疫情越來越嚴重,張明舟的心情越來越沉重,他買了些口罩捐給武漢少年兒童圖書館,但數量有限,他深感這樣的幫助還遠遠不夠。
  • 全球抗疫童書互譯共讀
    (受訪者供圖/圖)一批抗疫題材童書正在進行一場全球漂流。其中有11本中國童書,它們被志願者翻譯成近20種語言,分享到生命樹童書網,經由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被推廣到全球81個國家,供世界各地的孩子們免費閱讀。這是2020年4月2日啟動的公益項目「全球抗疫童書互譯共讀」。
  • 中外攜手打造多語種抗疫童書網
    (受訪者供圖)除了中國讀者,還有來自世界其他地方的讀者在疫情期間關注到由國際兒童讀物聯盟主席張明舟發起的公益網站——生命樹童書網。目前,已有11本中國原創抗疫童書被翻譯成日語、法語、義大利語、俄語等十幾種語言版本,提供給全球兒童免費閱讀。「疫情發生以來,不少兒童被迫待在家中不能出門。
  • 圖畫書《新型冠狀病毒走啦!》獲海外出版商關注,5個語種版權輸出
    該書在尚未出版時就引來了眾多海外出版商的關注,在新書面世不到兩周內,已實現了5個語種的版權輸出。專業少兒防疫科普圖畫書《新型冠狀病毒走啦!》,是由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幼兒畫報》編輯部編著、聶輝等繪者共同打造的。
  • 「全國童書發展風向標」 2020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童書」誕生!
    兒童文學《與倉鼠一起穿越時空》《雨滴項鍊》《姜二嫚的詩》《建座瓷窯送給你》,圖畫書《山中》《一條大河》《爸爸,為什麼?》,知識性讀物《用200萬年鬥蚊子》《讀懂經濟》《五千年良渚王國》10 本圖書獲得 2020 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童書」殊榮。 當晚,除了揭曉「年度十大童書」書單,還現場頒發「年度致敬獎」評選的三個單項獎。
  • 全球抗疫童書互譯共讀項目推出多種中國抗疫兒童讀物
    本報訊(記者 梁傑)4月2日,第54個國際兒童圖書節之際,全球抗疫童書互譯共讀項目推出了10多種中國抗疫兒童讀物,同時在全球抗疫童書互譯共讀項目平臺生命樹童書網www.lifetreebooks.org.cn上線。
  • 深圳對「問題童書」立案審查 讓「問題童書」遠離孩子
    作為家長,我們也將與老師一起培養孩子的閱讀免疫力,通過師生共讀,親子共讀等方式,引導兒童分辨問題,圖書自覺遠離問題,圖書發現問題及時舉報。」檢察院認為,少兒圖書是未成年人的精神食糧,少兒圖書存在問題,將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故經報上級檢察院批准,該院對「問題童書」進行公益訴訟立案調查。  深圳檢察院對深圳市線上、線下流通的部分少兒圖書進行調查,發現仍然有部分童書存在諸多亂象。有的童書內容血腥,渲染暴力。如一本動物漫畫書畫風陰森恐怖,且有多處動物被捕殺時的暴力血腥場面。
  • 中國童書博覽會開幕 海飛、王志庚等推薦百本主題童書
    作為2020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的重點活動之一,本屆童博會以「讓中國的孩子讀最好的童書,讓世界的孩子讀中國最好的童書」為理念,以「守護童閱心世界」為主題,現場引用七彩萬花筒的設計理念,呈現出七彩集裝書屋、奶酪生命樹世界閱讀迷宮等不同的特色區域。2020中國童書博覽會開幕式現場。
  • 童書·新書|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而在圖畫書的世界裡,「顏色」與「兒童的感覺」更是緊密相連的關係,這既是藝術的話題,也是心理與教育的話題,還可以是文化與審美的話題。本書探討千變萬化且充滿各種可能性的「顏色與兒童的感覺」這一主題,希望為圖畫書創作者、研究者和愛好者們提供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在顏色的藝術世界和兒童感覺的心理領域去創新和探索。
  • 中國童書,贏得國外小讀者
    近年來,中國童書越來越獲得海外出版商的青睞。通過多渠道、多模式的中外合作,許多高質量的中國童書走向海外,中國童書的影響力日益擴大。屢獲大獎,中國童書受海外矚目不久前,一本中國原創童書被列入英國《金融時報》「2019最佳童書」。
  • 2020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童書」
    編者按:2020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童書」出爐,《姜二嫚的詩》《山中》《用兩百萬年鬥蚊子》等作品入選「年度十大童書」,現場還揭曉了「年度十大童書•年度致敬譯者」「年度十大童書•年度致敬作者」「年度十大童書•年度致敬出版機構」。
  • 童書該怎麼選?這本《影響孩子閱讀世界的100本童書》不容錯過
    可是,童書種類這麼多,到底該怎麼選呢?再加上這些年來童書問題頻發,一不小心就「涉黃」、「涉暴」,咱們做家長的也是變得更加玻璃心,生怕一不留神就給孩子選到了問題童書。這確實是個很頭疼的問題。最近看到一本有意思的書,大大地解決了我的苦惱,這本書叫《影響孩子閱讀世界的100本童書》,是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的。這是一本童書發展史,以英國的書居多,書中還包含了大量珍藏版的書籍插圖,有的甚至已經殘破難以辨認,由此可見早期童書的稀有。
  • 童書·新書|長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書
    《長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書》[英]朱莉婭·埃克謝爾主編,陳小齊等譯,中國畫報出版社本書由雀巢童書獎評委會主席,惠特布萊德童書獎、布蘭福·博斯獎評審,依列娜·法吉恩獎獲得者朱莉婭·埃克謝爾主持編選。
  • 建議收藏】童書或外語讀物品牌簡介
    英語童書和分級讀物出版商林林總總,僅英國就有50多家童書商。但「著名品牌」並不很多。
  • 深圳對「問題童書」立案審查
    更懇請相關部門要把好關,對已出版的問題童書進行掃雷整治,對新出版的圖書做好年齡標註,嚴格把控校園必讀清單。作為家長,我們也將與老師一起培養孩子的閱讀免疫力,通過師生共讀,親子共讀等方式,引導兒童分辨問題,圖書自覺遠離問題,圖書發現問題及時舉報。」
  • 童書·新書|它們的名字,瘋狂的想像
    除選出的這50部外,還特意又以列表的形式,列出50部影片讓有興趣的讀者作為延伸閱讀與觀摩的參考。《瑪法達看世界》(全8冊)[阿根廷]季諾著,葉淑吟譯,四川美術出版社《瑪法達看世界》描繪了一群生活在20世紀60—70年代阿根廷兒童的生活。主角瑪法達是個6歲的小女孩,爸爸是保險公司職員,媽媽是主婦。她討厭喝湯、關心時事、熱愛和平、憂慮人類發生的各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