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場:介紹「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高校人才培養...

2020-12-1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

  「十三五」期間,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統籌部署和教育部黨組直接領導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適應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堅持立德樹人、服務需求、提高質量、追求卓越,加快培養國家急需的高層次人才,高質量、內涵式發展取得新成效。

  一、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不斷深化

  1.全面完成研究生教育「十三五」規劃指標。「十三五」規劃提出,期末千人註冊研究生數達到2人,目前已超過2人;在學研究生總規模達到290萬人,今年將達到300萬人;專業學位碩士招生佔比達到60%左右,目前已超過60%。「十三五」期間授予博士學位33萬人,碩士學位339萬人。

  2.勝利召開新中國首次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對研究生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強總理作出重要批示,孫春蘭副總理出席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傳達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指示批示並作重要講話,陳寶生部長作出工作部署。會後,及時印發了「1+4」系列政策文件,啟動了「加快高層次人才培養十大專項行動」,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加快推進。

  3.不斷強化研究生培養質量保障。一是加快推進分類培養。學術學位突出科教融合,加強科研系統訓練,著力提升科研創新能力;專業學位突出產教融合,加強與企業產業聯合培養,著力提升實踐創新能力。二是持續加強課程建設。印發《關於改進和加強研究生課程建設的意見》,發布《研究生核心課程指南》,涉及研究生核心課程1500多門,300餘萬字,為研究生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提供精細化服務和指導。三是深入開展「學位擠水」行動,印發《關於進一步嚴格規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管理的若干意見》,健全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質量保障體系。

  4.切實加強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先後印發《關於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意見》《關於加強博士生導師崗位管理的若干意見》《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等文件,構建國家典型示範、省級重點保障、培養單位全覆蓋的三級導師培訓體系。2019年我國共有研究生導師46萬多人,比2015年增加近10萬人,其中,45歲以下導師增加約4.5萬人。

  5.著力探索關鍵緊缺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瞄準「卡脖子」核心技術,與工信部、國防科工局共同啟動了集成電路、航空發動機、核科學等核心技術緊缺博士人才自主培養專項。服務健康中國戰略,實施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推進應急管理學科建設,擬定「應急管理」二級學科設置基本要求、博士和碩士指導性培養方案,推進20所相關學科基礎好的高校在公共管理一級學科下,自主設置「應急管理」二級學科,開展相關試點工作。

  二、學科專業體系建設和改革更加有力

  1.全面深化學位授權審核改革。一是堅持標準先行、質量為要,發揮申請基本條件的質量「門檻」作用,強化省級統籌,緊密圍繞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布局高層次人才培養。「十三五」期間組織開展了第12批學位授權審核工作,新增了28個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9個碩士學位授予單位,697個博士學位授權點,213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二是堅持放權賦能與加強管理相結合,啟動學位授權自主審核改革,目前已批准32所高校自主審核增列學位點。三是加強學位授權點動態調整。2015年以來,全國共有332所高校自主撤銷1663個博士碩士點,增列了1046個博士碩士點。

  2.系統推進專業學位發展。印發實施《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從積極發展碩士專業學位、加快發展博士專業學位、大力提升培養質量等入手,加強培養應用型高層次人才。開展工程專業學位類別對應調整,將工程專業學位類別調整為電子信息、機械、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能源動力、土木水利、生物與醫藥、交通運輸等8個專業學位類別。

  3.完成首輪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按照《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辦法》,部署開展我國學位制度建立以來第一次大規模學位點評估,對學位點培養條件和質量保證機制進行全面體檢。全國12877個學位授權點完成自評,抽評普通高校和科研機構現有學位授權點2292個,8個學位授權點抽評結果為「不合格」並被作出撤銷學位授權處理,33個學位授權點抽評結果為「限期整改」並被作出暫停招生、限期整改處理。

  4.布局啟動學科專業調整改革。研究制定新時代高等教育學科專業體系改革的指導意見,分類提出學科專業的發展思路、方向和重點領域,建立健全學科專業動態調整機制,著力優化學科專業布局結構,提升學科專業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匹配度。研製《交叉學科設置與管理辦法》,堅持高起點設置,高標準培育,對交叉學科設置、學位授權、學位授予、質量保障提供規範化的制度安排。

  三、「雙一流」建設全面啟動、紮實推進

  1.完善建設政策及管理體系。一是政策體系日趨完備。依據《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先後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中央高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學科)和特色發展引導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關於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雙一流」建設監測指標體系(試行)》等,即將印發《「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辦法》。二是遴選「雙一流」建設高校並開展全覆蓋式的建設調研,從總體上掌握「雙一流」建設進展情況,進行個性化指導。三是舉辦「雙一流」建設專題研修班,組織140所建設高校和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行政部門的相關負責人進行政策研討,調動建設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四是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委密切協同,地方政府統籌支持,形成「雙一流」建設高校與地方高水平大學相互銜接、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

  2.階段性建設目標總體實現。建設高校準確把握「雙一流」建設戰略定位,全面加強黨的領導,不斷改進內部治理體系,治理能力得到較大提升;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推進體制機制改革,人才培養質量明顯提高;堅持引育並舉,重視高層次人才,創新策源功能顯著增強;服務國家需求,學科布局更加優化;支持分類發展,激發內生動力,學科優勢特色逐漸突出;鼓勵潛心科研,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取得新突破;堅持開放合作,國際影響力逐步提升。這些為深入推進第二輪建設奠定了紮實基礎。我們充分認識到,「雙一流」建設是一項長期、持續的工程,未來依然任重道遠,需要堅定教育自信,保持頭腦清醒,增強戰略定力,常抓不懈,久久為功。

相關焦點

  • 「十三五」教育改革發展目標如期實現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日前,教育部舉行教育2020「收官」系列首場發布會,介紹了「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改革發展、教師隊伍建設、教育經費投入與使用、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取得的積極進展。「『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如期實現。」
  • 國新辦舉行「十三五」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情況發布會
    「十三五」時期衛生健康領域改革發展成效顯著,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於學軍先生,請他為大家介紹「十三五」衛生健康改革發展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還有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規劃司司長毛群安先生。下面首先請於學軍先生作介紹。  2020-10-28 16:00:21
  • 「十三五」教育國際影響力邁上新臺階
    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12月22日,教育部舉行教育2020「收官」系列第六場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對外開放的發展成就。  完善頂層設計,強化人才培養   「十三五」期間,我國加快形成並完善教育對外開放的頂層設計。
  • 教育部發布會介紹《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等...
    下面請蔡長華副司長介紹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動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副司長 蔡長華: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研究生教育肩負著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創新創造的重要使命,是提升核心競爭力,建設教育強國的關鍵,是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
  • 高等教育評價改革「破」與「立」
    評價是以事實為依據的主體價值判斷,要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和培養導向,聚焦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優化對辦學理念、培養定位、生源質量、培養過程、課程體系、畢業生質量等多視角多方位評價,著力使所培養的人才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範踐行者。
  • 「十三五」期間我國新增高技能人才逾千萬
    12月1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我國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有關情況。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國開展政府補貼性培訓近1億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超過1000萬,技工院校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約500萬名畢業生。
  • 閃電深1度|數讀山東「十三五」⑥:3場發布會「意猶未盡」?山東這樣...
    從今年10月底至12月初,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十三五」系列發布會,有3場都和人才的培養、引進、就業等密切相關。從重視人才、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就人才……山東對人才的重視不斷加碼。
  • 助力教育全球化發展 開創民間教育交流新未來
    「十三五」期間,我國民間教育國際交流全面服務國家教育改革發展和外交大局,建設了主體多元、覆蓋廣泛、規模龐大的網絡體系,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影響深遠的交流活動,為提高我國教育現代化水平、增強國家軟實力、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作出了重要貢獻。
  • 日本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及特色
    日本高等教育由精英型轉為大眾型,為適應工業發展需要,政府設立工業類高等教育機構。這一時期教育發展的特點是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在發展教育事業方面致力於擴大數量,推動大眾化和統一化進程。在政策實施過程中,日本政府向「超級國際化大學」提供一定資金支持,加快日本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提升日本大學的國際競爭力與培養人才的國際通用性。 高質量建設國際化教育平臺。日本大學為推進國際化交流和人才培養,開展特殊化培養模式改革,注重國際化背景師資隊伍及全英文課程建設。
  • 上海市高校「十二宮格」分類政策及對北京市高校的啟示
    2017年,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了首部地方高等教育法規《上海市高等教育促進條例》,其第二章「規劃與評價」的第十一條明確規定「本市根據人才培養主體功能、承擔科學研究類型以及學科專業設置和建設等情況,建立健全高等學校分類發展體系」,以法規形式確立高校分類體系。
  • 教育部:高校研製出44款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 國內外銷售超億份
    攝影 封面新聞記者粟裕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 12月3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高校人才培養、思政工作、科技創新情況。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在會上表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方面,教育部組織高校快速響應,共研製出44款檢測試劑盒,獲國內認證17款、國外認證41款,國內外銷售超億份。 雷朝滋介紹,高校重點圍繞檢測試劑、藥物研發、疫苗研製等方面開展緊急攻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抗體藥物、蛋白重組疫苗、減毒流感載體疫苗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為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貢獻。
  • 做好「十四五」規劃 搶佔高校發展先機
    2020年既是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亦是紮實做好「十四五」規劃啟動之年,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在高標準完成「十三五」規劃各項任務的同時,還要儘早啟動「十四五」規劃,為搶佔未來高等教育發展制高點佔得先機。
  • 中科天璣高校大數據實驗室建設方案 賦能大數據人才培養
    日前,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湖南省教育廳、長沙市人民政府支持,湖南省高等教育學會等承辦的第55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2020)」在長沙舉行。中科天璣攜創新高校大數據實驗室建設方案,亮相本次展會,科技創新賦能大數據人才培養。
  • ...期間教育對外開放工作情況[圖文直播]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今天我們要舉行的是第六場「收官」新聞發布會,要向各位介紹「十三五」教育對外開放的有關情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下,「十三五」期間教育對外開放加強頂層設計,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國際影響力邁上了新的臺階。
  • 瞭望周刊:從I到T 再到π——高校人才培養跨界行
    劉宏偉的切身感受折射出高校發展新變化——科研與教學的天平,正在建立新的平衡。事實上,圍繞提高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教育部近年先後出臺了「新時代高教40條」、「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等,以期推動高等教育回歸育人本分與初心。
  • ...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有關情況
    今天我們將召開第五場,向各位介紹「十三五」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的有關進展情況。長期以來,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在學校教育中屬於弱勢,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十三五」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學校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
  • 廣東高等教育未來五年如何發展?專家學者這樣說
    廣東省高等教育學會會長魏中林教授、常務副會長湯貞敏研究員和副會長盧曉中教授、馬宏偉教授、曾志嶸教授、廖益教授、黃大乾研究員,中國教育學會副秘書長高書國研究員,以及來自廣東醫科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範大學等高校和其它相關單位的領導、專家、代表,圍繞「『十四五』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前瞻」進行了深入的研討交流。
  • 新時代高校人才培養的方向是什麼?避免內卷鬚引導大學生樹立積極的...
    最近媒體和社會熱議的高等教育「內卷」現象,形象地勾勒出以「五唯」為基本特徵的評價體系對高校人才培養的傷害。例如,唯分數、唯升學(就業)、唯文憑的評價導向直接衍生出大學校園裡「績點為王、高薪為王」的功利主義思維方式與價值取向。
  • 「十三五」教育發展大家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建設「復旦本科...
    「十三五」期間,上海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強化市級統籌,深化教育綜改,在教育改革發展的一系列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重大成就,育人探索實現新突破,教育公平邁上新臺階,教育質量得到新提升,綜合改革釋放新活力,服務貢獻開闢新格局,完成了「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