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元野自然,了解更多自然
微缸,很多時候可以說是水族萌新勸退利器。很多人玩水族,抱著試試看的心思,最初接觸的都是小尺寸的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微缸,然後在維持一段時間後往往會爆發很多問題,導致還沒真正接觸體會到水族的樂趣,就萌生了退坑的想法。而且一般到水族店裡去,一些水族店老闆也會建議第一個缸能夠選用大尺寸的,就儘量選用大尺寸的,除了想要多賺點錢以外,也不乏微缸較難掌控的因素在裡面。
所以,微缸的問題出在什麼地方?有沒有較為穩妥的辦法去解決呢?
水體小
傳統意義上我們一般將40釐米以下的缸稱之為微缸,其尺寸註定了其水體不會很大,尤其是到了20公分左右的缸體,其水體就很小了。水體小,也就代表了外界環境或者水體中某一方面只要發生一絲變動,整個水體水質的波動就會相對被放大許多,而我們知道,一個生態缸的完美維持,水質的穩定是至關重要的一點。所以解決水質穩定的問題,是解決微缸生態能否實現的關鍵一步。
水分的蒸發水是會蒸發的,尤其是目前大多數生態缸都是開放式敞口形式的,其蒸發的量相對會很大,淡水微缸中由於水分蒸發引起的水質波動相對較小,但是在海水微缸中水分蒸發的影響就比較大了,蒸發出去的都是淡水,隨著水分的蒸發,缸內水體的鹽度會越來越高,雖然不管是海水魚還是珊瑚對鹽度的適應範圍都比較寬裕,但是短時間內較大的變動還是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的。
關於蒸發的問題,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減緩。
加蓋。加蓋可以有效的減緩蒸發的水量,一般是用透明亞克力或者超白玻璃,亞克力的優點是較輕且不容易摔碎,但是較容易變形,玻璃雖然不會變形,但是本身卻較重,按個人喜好選擇就可以了。但是加蓋會犧牲缸的一些美觀度以及損失部分光照的效果,尤其是水草缸或者海水珊瑚缸這種對光照要求較高的缸。添加自動補水設備。這是最有效也是最穩妥的解決蒸發問題的辦法。有朋友會擔心儲水罐裡的水和缸內的水有溫差,這個其實是可以忽略的,每次的補水的量比你想像的要小的多,對整個水體的溫度影響很小,無需擔心。
脆弱的生態系統我們玩生態缸,核心其實就是建立一個在外在設備輔助下,能夠自行維持運轉的生態系統。相對較小的水體,就註定這個環境中的系統是脆弱的,是容不得一點衝擊,需要細心呵護的。所以玩微缸,如果是經驗稍微欠缺無甚把握的朋友,儘量以簡潔清爽的環境為主。飼養的生物的種類以及數量儘量的少,也就是說要低密度飼養。
生物的密度以及飼養如果是觀賞魚為主的微缸,只要密度不大,還是比較容易維持一個穩定的狀態,保證一個星期換一次水。如果是水草生態缸或者珊瑚缸,還有水草以及珊瑚生長的問題。水草以及珊瑚生長是需要養分以及各種微量元素的,微缸中水草或者珊瑚的飼養的密度雖然不大,但是還是會有所消耗,這就需要我們通過換水來解決,換水的次數要比純魚缸要間隔短一點。不建議添加液肥或者海水微量元素等添加劑,微缸本身水體小,一旦添加過多,爆發各種問題就很難矯正過來,結果只有翻缸一條路。
微缸的餵食也需要格外注意一下,本身飼養的魚就不多,有耐心的可以一粒一粒的喂,宜少不宜多,以免過多的魚糧汙染水質。
相關設備可選擇性小
微缸缸體小,可以選擇的設備比較少。
過濾器對於絕大部分生態缸來說,過濾器是必不可少的,對於微缸來說,過濾器對於穩定水質的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
對於30公分到40公分的微缸來說,淡水缸可以選擇相應尺寸的外掛瀑布或者外掛桶,外掛瀑布選擇黑色不透光,濾材格儘量大的。海水缸則可以選擇外掛蛋分,還是有一定的效果的,也可以添加一個相應尺寸的外掛盒,作為蛋分格來使用。
對於30公分以下的微缸,個人建議就只有外掛過濾器可以使用了。內置的比如水妖精什麼的,實在是太佔空間,這個尺寸以下的海水微缸也無需用到蛋分了,密度低勤換水。
燈微缸的燈的選擇一向都比較尷尬。對於光照要求不高的比如純魚缸等,倒是有很多選擇,但是對於水草缸和珊瑚缸來說,就有些困難了。
玩微缸,基本上都是因為不想消費太多進去,而好的燈往往價格會比較高,所以微缸燈的利潤一般也不會很高,一些生產商也不會花精力去研製這一塊的燈,所以要找到一款合適的燈,就比較難了。
草缸燈選擇儘量合適尺寸的,將就著可以用,海水燈,20公分以下的可以選擇市面上的藻缸燈。
加熱設備對於微缸來說,這個肯定是不能少的。與其說是加熱設備,倒不如說是恆溫設備來的恰當。慶幸的是,現在市場上已經有了很多小體積的加熱棒,大大方便了微缸的使用。
恆溫有加溫自然是要有降溫,微缸降溫一般使用風扇就可以了,電腦風箱的那種。
關注元野自然,了解更多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