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學習是學生最艱苦的一段學習歷程。與其他的階段相比,高中階段不僅學習的內容比較難,學習的強度也大。所以,想要學好每一科真的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總有一科「拖後腿」,導致整體水平降低。有60%以上的高中生都有偏科的苦惱,這60%的學生中大部分偏科的都是物理。
物理與生活的聯繫很密切,時刻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不同於生物,物理更多的是抽象的,虛擬的。比如我們熟悉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電磁場,速度等這些看不見摸不著卻和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
這些虛擬的東西,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感受不到的。所以,這讓物理的內容更加難以理解。尤其對於喜歡主觀思考的感性女生來說,物理,就像天書一樣,根本理解不了其中的含義。
這樣抽象的物理也被稱為高中「最難的學科」,是很多高中生的劣勢。更是高中生最不想面對的學科,希望趕快把這個學科取消,不再受到物理的煎熬。但是,現實是很殘酷的,物理不僅沒有取消,反倒被高考格外重視。
新高考模式系下,物理成為必選科目之一
在2020年的高考中,就已經有很多的高中實行了新高考模式。為了讓學生全面發展,新高考模式為「3+1+2」。「3」就是必選的三大主科語數外,「1」就是在物理和歷史選擇一門,「2」就是剩下的四科任選兩科。
面對這一現狀,現在的學生在高一就要開始選科選考。這讓學生感到了很大的壓力,不知道怎樣選擇才是最正確的。
如果將這些學科進行排列組合,我們將得到12種結果。「1」就是物理或歷史。為了能在日後更好的就業,如果你不排斥物理的話,那麼建議你選擇物理。很多報考大學的學生都可以明顯地發現,在專業選擇上,理科的學生往往具有更多的話語權。雖然現在不實行文理分科,但很多專業也要求學生高考報考時必須學習相關理科,才會符合報考要求。因此,物理雖然難但不建議放棄。
新高考模式下看物理,理智選擇加組合,輕鬆逆襲學霸考高分
組合一:物化政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如果你具有理科思維,那麼就選擇物理。不僅在專業選擇上具有優勢,在今後的就業上也擁有更多的機會。化學是除了物理以外,在理科中專業涵蓋率是最高的。想學醫的同學要注意了,好的醫藥大學都會要求學生在高考選考中選擇化學,有這方面意向的同學化學是一道必選題。
選擇物理和化學的學生基本上可以報考所有的理工專業。如果你生物不好,可以選擇政治。政治是一個比較主觀的學科,不用每天像「寫論文」一樣長篇大論。所以,如果你不喜歡天天背誦一些長篇大論的文章,政治完全可以根據一些主觀思維來回答相關的內容。政治沒有非常標準的答案,不像數學題,對錯分明。而且由於摻雜了主觀思維的答題方法,在分數上政治也不會拉開很大的差距。
組合二:物化地
如果你是理科中的「戰鬥機」,處在智商金字塔的頂端,那你就不用選擇地理了,物化生就是你最好的選擇。如果生物不好,又不喜歡需要論述的政治,地理就是不錯的選擇。雖然地理被劃為文科,其實地理更加側重考察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畢竟一張地圖,不能全部都背下來,更多的是運用自己的思維去記憶。
所以,不喜歡生物,就選擇地理,運用理科生較強的邏輯,在地理上取得優異的成績。
什麼樣的學生擅長物理的學習?
擅長物理的學生都頭腦靈活,喜歡舉一反三。因為物理本身就是一個創造性的學科,需要學生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對模型以及模擬狀態下產生的問題進行分析解決。班級裡學好物理的往往都是那些「不用功的學生」。他們看起來活潑好動,有著自己的小心思,平時不像其它同學實行「題海戰略」卻總能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他們不是「上帝的寵兒」,只不過是這類學生擁有的聰明才智,更多地體現在物理上,喜歡物理,更加願意研究物理,即使其他科成績平平,但卻是物理考場上的「考神」。
高中的學習成績關係著每位學生的未來,一定要做出最好的選擇方案來應對高考,無論是學霸還是學渣,做對了選擇,學渣也能逆襲,反之,學霸也會變成「炮灰」。正確看待每一門學科,才是成功的關鍵。
【今日話題】物理是你高中「拖後腿」的學科嗎?#教育分享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