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老師的課堂,
從來都是氣氛活躍,學生踴躍發言?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教育部提倡的「停課不停學」及在線教育確保了孩子們的按階段學習,但同時,也對孩子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復工復學之後,有些孩子由於一時不知如何無縫適應課堂教學,出現了課堂表現不積極,學習情緒低落等現象,這讓老師們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是絞盡腦汁、煞費苦心。
如何激發學生的求知慾?這場直播,別錯過!
6月22日晚20:00
關注
華東師範大學開放教育學院
攜手
樂高教育
共同開啟的
2020年度STEAM 教育系列在線直播講座
國內外專家攜手探討「後疫情時代的STEAM跨學科教學」,分享如何通過PBL項目式教學和寓學於樂的教學理念,調動孩子學習自主性。
主題:後疫情時代的STEAM跨學科教學
一直以來,教育工作者們始終致力於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習慣。華東師範大學開放教育學院(上海教師發展學院)、學習科學研究中心趙健副教授認為,以樂高教育為代表的STEM教育,常常被認為不是幫助孩子們學習知識的,而是讓孩子們通過操作工具來學習和理解科學、習得關於「做」的技能的教育形態。而STEM教育恰恰包含著我們所忽視的知識生產的價值,這一點對重新認識STEM教育價值、重塑STEM教育定位具有重要意義。
與此同時,玩樂與學習,這兩個通常被認為是對立的概念,其實可以通過「寓學於樂」的教學方式,打造輕鬆、高效的課堂教學。
樂高教育全球培訓經理Mads Lemvigh Fog先生認為:「在日常教學中,玩樂時常被忽略。但事實上,研究表明,當孩子們處於玩樂狀態時,他們會更加放鬆,學習效率也會隨之提高。根據樂高基金會的研究,玩樂有五大特點:愉快的、有意義的、積極參與的、有迭代性的、存在社交互動的。在寓學於樂教學方式的引導下,這些玩樂特徵有助於孩子們發展身體技能、創造技能、社交技能、情感技能和認知技能,從而使他們享受學習的過程,主動探索求知。」
直播亮點
· 華東師範大學開放教育學院(上海教師發展學院)、學習科學研究中心趙健副教授將從STEM教育的知識生產價值出發,探討工程技術教育如何不再依賴於科學教育的邏輯,而發展出其特有的技術教育邏輯,進而影響STEM教育中的教學設計和評價。
· 樂高教育全球培訓專家Mads先生將以自身教學經驗,探討玩樂與學習之間的關係,以及「寓學於樂」的教學理念。
· 國內名校老師在線分享課堂教學案例。
案例1:智能洗手機器人
案例2:智能家居
演講嘉賓
趙健
華東師範大學學習科學中心副教授,開放教育學院(上海教師發展學院)黨總支書記、碩士生導師,國家高中課程(信息技術)標準(2017版)專家組成員、國家義務教育課程(信息科技)專家組成員。
閆寒冰
華東師範大學開放教育學院(上海教師發展學院)院長,教育技術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專家工作組組長、全國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工作組副組長、教育部課程中心「深度學習」綜合組成員。
Mads Lemvigh Fog
樂高教育學院(LEGO Education Academy)全球培訓經理。Mads通過樂高教育的學習方法與資源,開發出專業的教師發展項目。在加入樂高教育前,Mads已在丹麥的公立學校中積累了14年的教學經驗。
此外,我們還特邀了兩名教育部-樂高「創新人才培養計劃」教師培訓基地的老師與大家分享STEAM教學的實際案例應用。
鍾戰華
中學高級教師,海鹽縣武原中學校長。全國初中信息技術優質課大賽一等獎獲得者,全國STEM種子教師,浙江省三育人先進個人,浙派省級名師,省、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業指導委員會成員,省編教材編委會成員。
焦普
教育技術學碩士,現就職於河南師範大學物理學院。教育部-樂高「創新人才培養計劃」教師培訓基地培訓師,河南省中小學創客教育教師培訓基地培訓師,創客教育研究方向主要是基於樂高EV3教具的創客課程開發與拓展,智能模塊編程,創意搭建。
福利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