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我睡不著!」兩個老師兩種做法,第一個老師被家長質問

2020-12-16 可馨育兒說

文/可馨育兒

現在的父母大多擁有高學歷,非常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雖然有時候也會情緒管理失控,但是他們儘可能壓制脾氣,回歸到理性狀態,不做「咆哮式父母」。面對調皮、任性的孩子,不是每一個父母都做好情緒管理,可能做出傷害孩子的事情。

父母尚且如此,何況是老師呢?管理那麼多孩子,他們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是怎麼做的呢?

01

兩個老師兩個做法

小天在家沒有睡午覺的習慣,只有玩累了,下午四五點會睡一覺,兩個小時後,又變成夜貓子,到晚上十一點多才能睡覺。雖然媽媽想調整他的作息習慣,小天表示不想睡午覺,媽媽也沒有堅持。

有一次幼兒園放學,小天向媽媽哭訴被老師欺負了……孩子太小,表達不是太清晰,就一直哭泣。家長找到幼兒園老師質問,老師怎麼也不承認。再三要求下,調出監控畫面,不看還好看後不戰而慄,只見孩子的生活老師,為了讓小天睡午覺,坐在他身上,時間長達三分鐘。

園長決定私了,把當事老師開除處理,免除孩子的學費。家長不同意,孩子哪受過這種委屈,孩子哪能承受一百多斤的體重,自己花錢送孩子上學,就是為了享受這種「待遇」嗎?選擇報警,老師因虐待學生,毫無師德,隨後被拘。

後來,幼兒園再三承諾,決不會再發生這樣的事情。給小天的班級換了一個老師。她的做法不同,讓小天跟另外一個不睡午覺的女孩,在另一個房間玩玩具,如堆積木、拼圖、跑火車等,但是事先提醒他們,不許大聲喧譁,不能影響正在休息的同學,如果違反規定,就要收走玩具了。兩個小朋友會很默契地玩起來,動作也輕微了很多。

兩個老師做法差別很大,所起到的效果也有很大的不同。前者老師已經沒有失德,必然受到法律的懲罰。也希望這樣的老師被清理出校園,避免極個別人的行為影響整體老師的聲譽。

其實,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影響到各種各樣的事情,比如在學校或外面受欺負,也會經常會出現的問題。有些強勢的孩子,也會欺負別的小孩,在孩子中間,同樣有「弱肉強食」的規則。

02

孩子受欺負的原因

1、家庭原因

孩子生活的家庭環境如何,決定了其性格特質。小孩走出家庭的表現,與父母家人對其的關注度有關

家庭不同,孩子的特別不同。有的小孩愛炫耀,有小孩比較低調;有的小孩散發出勇氣與自信,有的小孩膽小怕事,顯得比較自卑;有的小孩整天歡聲笑語,有的小孩則顯得比較沉悶無語。家人之間的相處模式,影響孩子的處事風格,特別是夫妻感情的好壞,也會影響孩子的三觀。

不管現實社會還是影視劇中,離婚家庭或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問題,他們或敏感,或自卑,或脾氣暴躁,或不合群等。夫妻感情不好的家庭,孩子同樣如此。

2、學校原因

除了家庭,孩子要經歷長達近20年的「寒窗苦讀」,學校、老師、同學成為他們人間早期重要的交往對象。不同家庭成長的小孩,會在校園裡磨合,他們通過不斷適應,鍛鍊出自己的生存模式。

如果孩子不是有特別大的問題,孩子一般也是「適者生存」,老師與學校不會單獨照顧某個小孩,也不會真正關注小孩想的是什麼,有什麼難處。

比如遇到老師體罰孩子、校園欺凌等事情,校方通過不會公正的處理,通常會儘可能降低對學校的影響,採取私了的辦法,比如給家長、孩子一些好處,但這樣也會給校園安全留下隱患。

3、社會原因

如今信息比較發達,孩子獲得信息更加豐富、便捷,小孩易被一些不良信息影響,小孩往往不加以分辨,或不具備分辨能力,他們以為好玩,搬到生活中,通過模仿傷害到自己或其他人,如果沒有人阻止,他們會熱衷於這樣的事情,嚴重者可觸犯法律,如十三歲男孩傷害十歲女孩,他家的房子也面臨拍賣。

4、個人原因

有的小孩被老師體罰或校園暴力後,被要求不許告訴家人,他們因為認知與能力所限,選擇忍氣吞聲,結果換來的不是息事寧人,而是對方變本加厲的侵害。

03

家長該怎麼辦?

1、家庭環境

給孩子塑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父母與家人處理好關係,尤其父母關係更應該相親相愛,避免當著孩子的面發生衝突、指責、爭吵等,避免讓孩子進行站隊,比如媽媽說爸爸的壞話,讓孩子認為爸爸不好,並加以記恨,他要幫助媽媽。

2、強大後盾

告訴孩子,遇到什麼事情及時告訴爸媽,不管發生什麼事情,父母都是你強大的後盾。不要害怕被對方威脅,一旦被欺負,要大聲說出來,並做出反抗。

不要斥責孩子不允許打架,這要分場合和情況,如果孩子被人要挾和暴力,孩子可以正當防衛,如果這時候還膽小怕事,必然讓對方以為好欺負,就會形成習慣。

孩子出門在外,要形成一個不是好惹的形象,這要靠父母的教養來塑造,家長永遠都是孩子強大的支撐。

3、及時處理

遇到孩子被欺負,父母要做出及時回應和應對,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重要性。你響應速度的快慢,決定了親子關係的好壞

家長不要不分清分皂白,對孩子亂蓋標籤,比如孩子受欺負,肯定是孩子自己的問題,要不怎麼會被欺負呢?為什麼不欺負別的小孩呢?父母這樣的態度,孩子就會失去後備力量,受到雙重打壓。

最好的辦法是,是找到當事孩子的家長或老師,了解情況討要說法,並讓對方做出承諾。如果別人不講理,你就要做出幫孩子討回公道的長期鬥爭,努力為孩子挽回顏面,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真的很在乎他,並踐行後盾力量並非空穴來風。

4、培養孩子

父母希望孩子擁有自信、勇敢、開朗、獨立等個性。出去不惹事,但是遇事也不怕事,能夠融入大環境中,友好相處是最好的結果。

如果指望靠孩子天生的那些資本,父母不注重對孩子的培養,很難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質。

討論話題:如果你的孩子受欺負?你會如何處理?說說你的看法。

圖片來源網絡,只供想像,圖文無關,侵刪。

相關焦點

  • 家長質問老師:為何讓孩子數一萬粒米,聽完解釋後,家長連連道歉
    這位家長一方面覺得老師的目的可能是要鍛鍊孩子的耐心和毅力,但是又覺得兒子還小老師布置的作業非常不合理,真要一粒粒數完一萬粒大米那整晚怕是都不用睡了。 於是,這位家長不但沒有幫助兒子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更是在第二天送兒子去幼兒園的時候很氣憤地直接質問老師:為什麼給幾歲的小孩布置這麼不合理的作業。
  • 11減4等於7被判錯,爸爸深夜質問老師,老師的解釋讓家長羞愧
    11減4等於7被判錯,爸爸深夜質問老師,老師的解釋讓家長羞愧這幾年來小學生的作業越來越難,其實只要父母經過認真觀察,其實難的不是題目本身,而是很難轉變的人的思維。最讓王先生氣憤的是,有一道數學題,"11-4=7"竟然被老師判了錯誤,王先生躺在床上直到深夜,怎麼都是正確的,好奇心讓我王先生忍不住拿起手機在微信群裡質問老師。沒想到王先生在群裡提問,之後有和自己相同想法的家長都跳了出來,群裡的氛圍越來越熱鬧。
  • 「老師,睡了麼?」爸爸凌晨給老師發信息,揭露校園教育缺陷
    不過有些家長就忍不了了,一位寶爸就在凌晨給班級老師發了條信息「老師,睡了麼」?老師並沒有意識到問題所在,好奇的回答道「睡了,怎麼有事麼」。聽到老師這話,寶爸立馬就翻了回復道:你睡覺了,我閨女還沒睡覺呢?你睡什麼睡?你給孩子布置那麼多作業,憑什麼你能睡覺?
  • 家長為孩子「評優」,半夜給老師發微信,老師的反應引網友稱讚
    ,讓家長時時刻刻能監視到老師的一舉一動,這種做法是讓家長放心了,但卻讓幼兒園老師身心俱疲,感覺每天都活在監視中,有時候下班了還逃不出家長的「魔掌」。 這不就有一位家長,就在半夜給幼兒園老師發了一條巨長的微信,大概內容是:「我兒子究竟差在哪你告訴我?
  • 青島佳音英語老師用「吃屎」舉例造句 家長質問後被移出群聊
    現在很多家長在孩子學習培訓上課方面都很捨得花錢,隨便報個英語班,那一年的學費,都可能得過萬,本想通過這樣的培訓班,培養孩子的興趣,掌握一門特長愛好,可閻女士卻被孩子的英語班老師,氣的一個星期沒睡好覺......
  • 小學生10-8=2被打叉,大學學歷家長不服質問,卻老師被打臉
    小學生「10-8=2」被老師打叉,大學學歷家長不服質問李先生有一個聰明伶俐的兒子,在邊上成績優異,每次都是第一名,不僅如此,數學從來都是滿分的,李先生經常在朋友面前吹噓說,這小子都是繼承了自己的數學基因。
  • 家長不買書包老師不準孩子上廁所?老師向家長道歉!
    家長不買書包老師不準孩子上廁所?老師向家長道歉! 老師、家長各執一詞 家長懷疑是因為沒有購買書包,老師才不讓去上廁所,老師解釋說孩子幾乎不睡午覺,午睡期間不管真假,頻繁要求上廁所,還會影響其他小朋友休息。這次老師以為他還是騙人就說了不準去。
  • 家長: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老師:我更想退群!家長老師互撕為哪般
    近日,江蘇一位家長因為老師總是讓家長幫忙批改作業,認為自己承擔了太多教師應負的責任,在網上發布了一個短視頻,瞬間火了全網。他在視頻中怒喊: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該家長還憤怒發出了靈魂拷問:「教是我教,改是我改,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到底是誰辛苦?
  • 青島佳音英語學校放學後:媽媽,老師為什麼總問我每天吃不吃屎?家長...
    青島佳音英語學校放學後:媽媽,老師為什麼總問我每天吃不吃屎?家長質問後被移出群聊......據閻女士稱,下英語課接孩子之後,孩子在車上跟我說:媽媽,老師為什麼總問我喜不喜歡屎?每天吃不吃屎?
  • 「老師,您穿這樣不合適」,老師穿著引家長不滿,老師:我樂意!
    老師,你這樣穿不合適,老師著裝讓家長不滿,老師:我喜歡!教育,一直是我們國家最為重視的民生問題之一,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那也是絲毫的不落後,各種輔導班全上,甚至多到孩子忙不過來!很多小孩子在兩歲多的時候,父母就開始在張羅著找幼兒園了,只為瞭然讓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家長們可謂是費盡腦汁,只想讓自己的孩子,能夠上一個好的幼兒園。案例:老師穿著讓家長不滿,老師:我喜歡!
  • 幼兒園老師發孩子午睡打卡照,看著老師拍的這照片,家長生氣大怒
    幼兒園群裡發孩子午睡打卡照,家長生氣質問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像閨蜜一樣,意識到性別教育的重要性。生活中忽略孩子性別教育的父母及老師比比皆是,大多人為孩子還小,說了他們也不知道。前幾天,當幼兒園老師的閨蜜晨晨就因為這事兒煩心不已。
  • 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上熱搜,家長們有話說,老師做法有何錯?
    老師檢查批閱作業,可以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確定上課的內容與節奏。如果將作業讓家長輔導批改,當然能讓作業更好看,老師也省事,但是老師怎麼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呢?每個孩子的真實情況不一樣,從作業裡可以反映出來;但是經過家長輔導訂正過的作業,傳遞的是扭曲的信息,掩蓋了學生的問題,不利於老師掌握學生情況、調整教學內容、實現因材施教。
  • 寶寶拉褲子,幼兒園老師處理後卻換來家長的質問
    寶寶拉褲子,幼兒園老師處理後卻換來家長的質問朋友陳夢是一家幼兒園的老師,一直都是帶小班的寶寶,遇到最多的問題就是孩子尿褲子、拉褲子,但是陳夢從來沒有覺得麻煩,每次都是很貼心的幫助孩子們換好乾淨的,換下來的髒衣服能洗就洗了,實在太髒、洗不乾淨的就直接扔了。
  • 小學生上課睡覺,老師把照片發到家長群,家長怒斥:你不配做老師
    想必大家在讀書的時候都有過上課睡覺的經歷,現如今這種課堂上睡覺的現象在學校裡面依然存在,而且現在的孩子上課睡覺方面還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不僅能坐在椅子上睡,還能站在那裡睡覺,更甚者還創造出了許多奇特的課堂睡姿,可以說是妙趣橫生。
  • 家長配合老師是有前提的:老師,你做的是對的
    「每個家長都像你這樣,我的事就不要做了!你一點都不配合學校!」負責樂隊指揮的劉老師憤怒地說。「你這個樣子就是某些家長慣出來的。我憑什麼一定要配合你?我質疑樂團為什麼不提前通知家長,給孩子備一件內衣。樂團李老師說,她中午給我電話,就是通知我給孩子拿衣服。我打開手機,中午1點15分的確有她的一個未接電話。那時我在午休,手機靜音了。看著寒風中的孩子,我又氣又急,不由得在領導席附近走來走去,抱怨著。
  • 幼兒園老師反感的幾種接娃方式,老師不直說,家長別裝糊塗!
    而每天家長們去接孩子的時候,都會出現很多的小狀況,一些家長的做法,讓幼兒園的老師們感到反感。小丁是一個上班族,每天的工作都很忙,經常讓同事或者朋友,還有爺爺奶奶幫忙接孩子。小丁經常更換不同的人去接孩子放學,讓孩子的老師很是不喜歡,雖然老師沒有明說。
  • 「為啥不讓娃上廁所?」小學生尿褲子老師被質問,回應讓家長慫了
    而寶寶則理直氣壯地回答:我!網友們紛紛為視頻中這個孩子的機智點讚,還有不少網友表示:爸爸要求過高了,才兩歲多的孩子,你那麼大的時候也要尿褲子呢,憑什麼不讓孩子尿?孩子的尿道括約肌一般要到2歲左右才會發育完善,加上孩子語言發育能力不同,有的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依然會有尿褲子的情況。
  • 老師因為下班關機被家長怒罵,作為老師,就不配擁有休息的權利?
    有人說,如今老師是個高危行業,因為如今的老師其實並不好做,因為老師本身作為一個教書育人的職業,但是家長對於老師的期待卻比以往要高得多,如今的孩子也不像以前的孩子一樣。孩子做作業到晚上凌晨,家長怒而直接網絡曝光最近一個家長趁著周末給孩子輔導作業,可是一連幾天,孩子都是做作業到凌晨一兩點,最後家長也是憤怒到了極點,到了第四天的晚上,直接撥通了老師的電話,但是對方卻顯示關機,在微信上留言和語音通話,也沒有任何消息,最後憤怒的家長直接將老師的事情反饋到了網上,孩子都沒睡,你有資格睡嗎?作為老師,你難道不應該隨時24小時開機嗎?
  • 10省份「叫停」家長批改學生作業!最好的教育:家長配合老師,老師...
    有的家長聽說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不分青紅皂白找到老師就是一頓質問,礙於各種壓力,老師看到孩子身上的毛病不敢批評,最後的結果只會害了自己家的孩子。 所以家長一定要與老師結成同盟軍,孩子犯錯了,請收起你的護犢之心,老師對孩子要求嚴格並不是壞事,家長和老師是同一戰壕的戰友,都有相同的目標,就是為了讓孩子成長得更優秀。
  • 孩子頭髮上粘了膠水老師剪了一撮頭髮 家長索賠2萬:影響做生意?
    這些都不是,既然說到了父母那肯定是自己的孩子最重要了,孩子可以說是父母生命的延續,靈魂的寄託,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自己的孩子一旦受到了傷害便會非常的心疼,畢竟作為父母的都能夠體會到那些情感的,都會有同樣的心情,但是孩子還是要歷經生活的,我們不可能時時刻刻都看管著孩子,孩子在生活中難免會發生一些意外,這也是在正常不過的了,對於這些事情作為父母的也要理性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