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可是一場硬仗,生完孩子後新媽媽們的身體都受到了極大的損害。如果媽媽們是剖腹產分娩的,那麼坐月子的時候就有更多東西要注意了。剖腹產比起順產對媽媽們的身體傷害更大。剖腹產不同於順產,特別是飲食要注意的就更多了。
那麼剖腹產媽媽產後飲食調理要注意什麼呢?剖腹產飲食有什麼禁忌呢?剖腹產後什麼是不能吃的呢?今天小恩和大家分享一下剖腹產後的飲食禁忌和要注意的事項,希望對各位姐妹們有用~
一、禁食寒涼、辛辣
產後多虛多瘀,應禁食生冷、寒涼之品。生冷多傷胃,寒涼則血凝,惡露不下,會引起產後腹痛、身痛等諸多疾病。產後失血傷津,多陰虛內熱,故蔥、姜、大蒜、辣椒等辛辣大熱的食物應忌食。如果進食辛辣的食物,不僅容易引起便秘、痔瘡等,還可能通過乳汁影響嬰兒的腸胃功能。
二、剖腹產術後6小時內禁食
剖腹手術,由於腸管受刺激而使腸道功能受刺激,腸蠕動減慢,腸腔內有積氣,易造成術後的腹脹感。6小時後宜服用一些排氣類食物(如蘿蔔湯等),以增強腸蠕動,促進排氣,減少腹脹,並使大小便通暢。易發酵產氣多的食物,如糖類、黃豆、豆漿、澱粉等,產婦也要少吃或不吃,以防腹脹。
三、蔬菜水果不能忘
很多老一輩的人覺得產婦是不可以吃水果的,有人說會對牙不好,有人說容易虛寒,也有人說對脾胃不好。其實,月子期間有些水果是可以吃的,只是像橘子,柿子,西瓜等偏涼性的水果不能食用。月子裡媽媽每天吃一個蘋果,切成一小塊一小塊地放在開水裡泡過之後再吃。建議產後媽媽們更應該要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一來預防便秘,二來能達到營養均衡。
四、中藥食療要慎重
為了產後恢復和通乳,不少家庭都會做些食療調理,但是中藥食療也要對症,不可自行亂補。身體正常的產婦不需要藥物進補,可針對症狀用些中藥,配合食療調理。如缺奶可用王不留、通草、豬蹄、桔梗等以通經下乳;產後腹痛、便秘可酌加當歸、桃仁、核桃仁、黃酒以活血化瘀,潤腸通便。
五、剖腹產後進食原則
剖腹產坐月子的飲食按照流質-軟質-固體的進補原則補充身體營養,給腸胃慢慢適應的過程。母乳餵養的媽媽在剖腹產之後不要急於進補通乳湯,這些太油膩會增加腸胃負擔容易大便搪塞,也有一些清淡的催乳通乳的蔬菜類食物,營養價值很高也不會引起腸胃不適,例如茭白、萵筍、絲瓜等都是不錯的通乳食材。
六、產後24小時多活動助排氣
剖宮產後,腸道蠕動變慢,與剖宮產時進入腹腔的空氣共同作用,使新媽媽感到腹脹。一般術後恢復知覺後就應該適當進行肢體活動,24小時練習翻身、坐起,並下床慢慢活動,這樣有利於排氣。
七、剖腹產要分階段飲食
剖腹產女性坐月子期間,一定要讓家人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月子餐,注意多吃一些可以幫助恢復傷口和促進惡露排出的食物。在產後第一周需要吃一些不容易腹脹的食物,尤其是流質食物更不容易產生便秘,在第二周的時候注意吃一些促進骨盆收縮的食物,最後兩周注意多吃一些有助於產奶的食物。通過合理的飲食和恰當的修養,才能幫助產後媽媽快速恢復,讓新媽媽氣血好、身體好。
在倡導科學坐月子的今天,在產後坐月子期間,媽媽要根據自身體質的特徵來進行日常飲食安排。進補要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建議媽媽們在吃月子餐期間,少吃多餐,注意營養的全方位攝入。
本文由恩菲特月子中心官方號供稿,獨家發布於百家號上,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