襪子在時尚領域中,被討論的程度總比不上其他飾品,直到近年來,運動風逐漸時興之後,襪子和服裝之間的搭配性,才有越來越多人注意。將襪子變成造型中必備的元素,也是臺灣自創襪子品牌NAKID的核心精神,此外,它們更希望能透過自己的設計,喚起大家對於這塊土地的關心。本次小編就專訪了NAKID的雙人組設計師,邀請他們與我們分享他們的創作世界。
」這一雙是以鳳梨為靈感的襪子,這一雙是椪柑。「NAKID的靈魂人物佩鑫拿出幾雙襪子,為我們一一介紹,並和我們分享她步上創業之路的故事。畢業於輔大織品系織品設計組的她,從小就很喜歡襪子:」小時候跟爸爸去買襪子的時候,看到一雙雙襪子被整齊地擺放在架上,就深深著迷。我覺得襪子是很精緻的小東西,從那之後我就變成襪控。「
不過自創品牌這件事情,卻是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下發生的。大學畢業之後,佩鑫在幾間公司工作,因緣際會之下到了襪子小鎮彰化社頭,她發現社頭擁有很棒的制襪技術,但卻多是為人作嫁、多做外銷生意,少有廠家轉型經營自己的品牌,更別說是藉由品牌,將臺灣的文化發揚光大,於是佩鑫和男友增翰聯手創立了NAKID,發揮兩人的藝術專才,希望能透過設計,讓大家看見生活中逐漸忘卻的小事情。
「一般大家都是看圖案來挑襪子,所以我們希望能夠用一些臺灣特有的文化物產,喚起大家對這塊土地的關心,也希望透過這種方式找到跟消費者之間的共鳴,更希望未來可以把臺灣的東西推廣到國外。」佩鑫說。但不光只是將臺灣的物產變成趣味的圖案,NAKID還會將物產的特色融入織紋設計當中。眼前這雙以竹崎椪柑為靈感的襪子,看似普通,但佩鑫說,這個款式的襪子織紋是參考椪柑上的橘皮組織:「藍色的部分跟橘色的部分織紋花樣不同。」由此可見,NAKID的設計並不只是天馬行空的創意,還有很實際的製作考量。
由於才剛創立不久,NAKID的襪子目前產量不多,一年只推出一次,一次11款,而且都由佩鑫跟增翰兩人親自設計。建築設計背景的增翰,會給佩鑫鼓勵和建議先前曾經在業界工作數年的佩鑫,更會以自己過去的經驗,來判斷哪些設計可以進行量產。
「我其實有想過我們跟別的品牌之間的差異性。除了剛剛說的,我們想推廣臺灣文化之外,還有我們很強調襪子跟服裝之間的搭配性。別的品牌型錄重點都會擺在腳上,但我們會搭配整體造型。我們的消費者都跟我一樣是襪控,是想透過襪子展現自己的人。」佩鑫表示。
也因此,品牌目前都只推薦中筒襪,而沒有船型襪和隱形襪。「船型襪可以表現的面積太小了啦!」佩鑫笑著說。
創業至今,NAKID的兩位設計師和所有自創品牌的人一樣,都曾經面臨「預期落差」的困擾,佩鑫表示:「我也是創業之後才發現自己原來想的有點天真。不過我還是沒有想要放棄啦。」
「當時去拜訪廠商也是一家家拜訪,但很多廠商光是在電話上談就已經沒那個意願,他們都覺得量太少不願意生產。」增翰補充說道:「我是覺得這個品牌就像小孩一樣,既然誕生了,就要一直照顧它長大。」所以當時儘管碰了很多釘子,不過他們依然沒有放棄,拼命說服這些傳產的老闆替他們生產襪子:「我們後來都跟老闆說故事,說我們是打算紅到國外去的品牌,對著電話另一頭說:『到時候如果我們紅了,你們也會跟著紅啊!』先給老闆夢想,他們才答應。」佩鑫重現當時與老闆對話的過程,說來雖然輕鬆詼諧,但看得出她語氣中的堅定:「我一直都相信自己做得到,懷疑自己決定的時候,我就靠信仰帶我度過。」
【精彩內容推薦】
回復「潮鞋」 每周潮鞋推薦
回復「精選」 呈現巴士一周精選資訊
回復「壁紙」 提取最炫潮流壁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