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此刻大家都已經放假在家了嗎?節前最後一篇文章,把春節書單送給大家,祝大家牛年快樂,牛氣沖天!
這冊繪本自出版至今,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個世紀。
收養了中國女孩的美國畫家託馬斯漢德福思在北京的短暫遊歷中,敏銳地捕捉到中國人對過年和回家的特殊情感。
這份情感打動了異國他鄉的作者,更是千百年不變地感動著每一個中國人。
希望看過這個繪本的孩子們,一生都不會忘記,過年最美好的時刻是,回家!
故事中趕回家團圓的「爸爸」在用心地一點點建立家園的完滿,建立起女兒對他的重溫和信賴。
其實,他給孩子帶來的何止是家的感覺和愛的撫慰,帶來的還有孩子投入的依戀,和「爸爸」離去後再次的守望。
以孩子熱情參與過節,卻越幫越忙的逗趣經過,搭配時而押韻的文字,將三代同堂忙碌準備過年的點滴描繪得有情有味。
仿佛你我家中的過年片段,令人備感親切熟悉。
當中細膩埋設的年夜飯、花卉、糖果等,應景過年之餘,更蘊含喜氣洋洋的過節吉祥話:
「吃甜甜,好過年」
「吃魚年年有餘」
「吃菜頭,好彩頭」
讓孩子在互道恭喜、溫馨團聚中,感受文化傳承的祝福心意,也儲存滿滿的過年幸福滋味。
春節是中國人很看重的一個傳統節日,多種多樣的傳統習俗給春節增添了濃濃的年味,也給人們帶來一年的好心情。
可是,像貼對聯、做年飯、放鞭炮、掛燈籠等大部分環節孩子們都無法參與,無法體會到這些習俗的意義,傳統往往流於形式。
而這本《過年啦!》通過多種互動遊戲加簡潔文字,讓孩子也能參與到各種過年習俗中來,從中得到快樂,更理解其中的文化與意義。
春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蘊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智慧與結晶,凝聚著華夏人民的心靈追求和情感寄託。
本書將春節的由來及民俗通過立體紙藝的方式呈現,生動詳盡地展示出春節前後的各項傳統民俗、活動,讓孩子更直觀地切身感受團圓喜慶的傳統中國新年。
「年」是一種頭像龍、身體硬如鱷魚的可怕猛獸。
牠平常在海底沉睡著,一直睡到第十二次的圓月之後,才會醒過來,從海裡爬到陸地上來找東西吃。
不管是人還是動物,只要被牠看見,都會被牠吃進肚子。
這一天,北風呼呼,天氣冷得不得了。
當年獸快要醒來的時刻,村長張開了喉嚨大喊︰「年要來啦!快走啊!」
他一面大喊,一面趕緊帶著全村的人往山上避難。
住在村子東邊的丁婆婆和小孫子趕不及,只好躲在家裡,希望能平安渡過危險……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高高的山上,住著一隻孤獨的怪獸,他叫"年"。
他有四隻眼睛,一張大嘴,還挺著個大肚子。
每到冬天最冷的時候,他會特別生氣,從山上衝下來,抓住那些孤獨的人,把他們吞掉……
啊,救命啊!
怎樣才能從"年"的手中逃脫呢?
根據中國過年的傳統民間故事改編的繪本,講述了一個勇敢的小男孩用紅色的鞭炮、燈籠和披風把怪獸年趕回海底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怪獸生活在海底,每到最冷的時候,它就會爬上岸尋找食物。
人們非常害怕這個怪獸,只有一個男孩例外,因為他知道一個戰勝怪獸的秘密……
選自「人民藝術家」老舍的散文名篇,畫家於大武以國畫的筆法,藝術還原了老舍先生筆下的老北京,呼喚起「春節」在中國人心中的集體記憶。
臘月初八吃臘八蒜、臘月二十三祭拜灶王爺、年三十吃團圓飯、大年初一逛廟會、正月十五鬧元宵……
大人們的忙碌,孩子們的熱鬧,無論是大街小巷還是人們的臉上處處洋溢著喜慶祥和的團圓氣氛。
故事以除夕為舞臺,講述掉落人間的精靈小福氣,在孤單無助的夜裡走進一家無人光顧的狐狸麵館。
一碗熱騰騰的湯麵溫暖了他失落的心,於是他開始想要幫助小狐狸和爸爸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
在年味開始變淡的正月初五,招娣終於盼望來了舅舅送來的燈籠。
村巷裡夜色如海,燈光點點,小夥伴們舉著各自的燈籠互相鬥豔:「你的是牛糞燈,好好看。」
「你的是蓮花燈,我的是火罐燈。」……
轉眼到了正月十五,年也要過完了,這是最後一晚打燈籠了……
打燈籠是陝西省武功縣地區正月十五的一種風俗習慣。
作者借小女孩招娣從期盼挑燈籠,到點亮、燃燒、熄滅,再到重新心懷期待的溫暖描寫,表達了對傳統漸漸丟失的一種不舍,淡淡的離別鄉愁以及在懷抱希望中慢慢長大。
這本書的畫家,是博洛尼亞童書展插畫獎得主朱成梁老師,畫中有雪、有村莊、有燈籠、有孩子,童趣在畫面中流動,年味在燈籠中閃動。
是送給孩子最好的中國式新年祝福!
這是一本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的主題出版圖書。
建國70年,國家經濟急劇增長,技術空前進步,民族更加自信,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作為一本面向5~8歲兒童讀者的圖畫書,作家取材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以流水日子裡的衣食住行用的變遷,呈現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們物質生活的豐富變化和精神世界的富足與自信。
《回老家過年》通過溫暖的生活故事呈現祖孫三代吃穿用度上的差異,表現祖國的發展和日益強大。
故事從一家三口回老家過年開始,到春節假期結束返回城市,通過祖孫三代的溫情互動,帶出了人們吃穿住用行各方面的發展和變化。
快要過年了,讓我們認識一下餃子和湯圓這對好朋友吧。
他們有很多不同點,比如:
一個皮膚滑滑的,一個皮膚黏黏的;
一個穿得薄薄的,一個裹得厚厚的;
一個戴發箍,一個大光頭;
一個喜歡吃肉和菜,一個喜歡吃甜食……
雖然他們有很多不一樣,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小朋友們能猜到嗎?
套系書——本套叢書選取中國傳統文化中頗具特色的元素。
以中國傳統節日為主題,以一本圖畫書一個主題的形式展開,以故事為主線,中間穿插中國傳統故事、神話、詩詞與諺語等敘述與解說節日的來歷。
刻畫節日的形象,並以生活化的故事及語言介紹與傳統節日相關的生活習俗、農業習俗。
讓小朋友在故事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實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與個人品質的完善與提升。
套系書——本套書由美術教育繪本研究課題組主編,中國優秀畫家創作。
取材於中華傳統民俗故事,配合精美的繪本圖文,讓孩子們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
這套圖書在插畫、文字以及設計上保留傳統精髓的同時,加入易於孩子理解的創新元素。
本套書為國家「十一五」課題項目。內容包括: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
十六、中國傳統節日故事圖畫書
——外婆和大公雞
套系書——這是一套以中國傳統節日為主題的圖畫書。
共有七冊,包含了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和重陽節七大傳統節日。
將中國傳統節日習俗、文化內涵,融入到貼近兒童生活的故事裡。
故事內容生動活潑,具有時代特色,同時也保持中國傳統文化的端莊大氣,讓孩子們感受到原汁原味的節日氣氛。
在體會節日的歡愉中,知道節日背後的意義,得到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的滋養。
春節的故事 《外婆和大公雞》:為了孫女小悅,外婆決定離開鄉村來城裡過年。
外婆給小悅帶來了一隻漂亮的大公雞,小悅不想讓這隻大公雞變成美味雞湯,她想養這隻大公雞。
可是,鄰居們能同意嗎?哪有養大公雞當寵物的呢?
描繪了春節前後孩子們跟著各家各戶的大人們做美食、試新衣、貼春聯、放鞭炮等熱鬧場景,展現了天南地北中國人喜迎新年的民俗風情。
圖畫書喚起了千千萬萬中國人記憶中的「年味兒」,也讓當下的孩子們從熱鬧紛呈的年俗活動中感受春節獨特的節日文化和中國味道。
新年就是要一家人紅紅火火地圍坐在一起吃餃子、放鞭炮,除舊歲、迎新春。
往年,寶熊的新年都呼嚕呼嚕地睡過去啦!所以,寶熊從來不知道「過新年」到底是什麼樣兒。
天氣一天比一天冷,寶熊一天比一天困。
今年,寶熊決定堅持著不打瞌睡,它和朋友們一起迎新年!
小鱷魚冬眠醒來,發現夥伴們都在談論「春節」。
好遺憾啊,冬眠的朋友們都錯過了春節,小鱷魚決定叫上冬眠的朋友們,重新過一個「春節」。
本書以一個普通家庭為切入口,圍繞著小主人公「為什麼不能出去玩」的疑問,描述了2020年中國人在新冠肺炎突襲下非同尋常的春節景象。
本書兼具知識性和人文關懷,將新型冠狀病毒是什麼、怎樣傳播、如何防護等基本知識貫穿於故事當中,親情、友情和人間真情瀰漫在淡雅的水彩色調中,撥動心旋。
故事基調溫柔而有力,突出表現了災難面前中國人民凝心聚力,共抗疫情的世間壯舉。
也讓小讀者和大讀者珍惜平凡歲月的美好,從而對生活懷有一份敬重和責任。
不想被焦慮打敗,那就置頂吧。
關注「琥珀伴讀」→點擊右上角「...」→點「設為星標★」
在書香中與孩子一同成長!
琥珀:有極豐富的英語教學經驗、繪本閱讀經驗、育兒經驗.群友眼中化解育兒焦慮的良劑,讓你育兒路上不孤單!
加微信入群:xuli910995
入群暗號:入伴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