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島四面環海,自然水產豐饒,海鮮頗多。兼之土壤疏鬆,降水量少,又多栽植地瓜,產量頗豐。因此,平潭傳統市井間的小吃,多以海鮮、地瓜為主料,風味別致,獨有嵐島特色。
時來運轉
說起平潭的小吃,時來運轉是當之無愧的榜首。時來運轉乃是以地瓜製成外皮,內包紫菜、蝦肉、蟹肉、豬肉、包菜等諸多餡料,形成一個個圓滾滾、巴掌大的團,其外皮軟、薄、細膩而富有彈性,內餡香、鮮、口感豐富,是嵐島美食一絕。
時來運轉的關鍵在皮。用蒸熟的地瓜和地瓜粉舂成麵團來做皮,別處似乎沒有,這等美味只有到平潭才能一試。好的外皮要在石舂中經過多次捶打,捶打得越多,外皮越圓熟,越有彈性。
時來運轉多以蒸為烹飪手法。籠屜端上來了,掀開蓋子,鮮香的海味已先飄入鼻腔中,只見籠中臥著時來運轉,豆綠晶瑩,頗為可愛。外皮極薄,用筷子挾來,要當心夾破。一口咬開,外皮帶有地瓜的甜味,柔軟細膩,彈性十足,餡料很滿,品類豐富,山珍海味一同入口,滋味妙極。此味小吃最有平潭特色,遊子漂泊在外,必然常常思念,旅人來到平潭,一定要品嘗。
天長地久
天長地久,也是個好名字。這道小吃和時來運轉是絕配,一鹹一甜,一蒸一炸,一為主食一為甜點,都以地瓜做皮,不僅時來運轉,更加天長地久。本地人叫「炸油繭」,三個字,做法,用料,外形都有了,頗貼切。
天長地久外形似餃子,內裹白糖、花生末、蔥花等餡料,甜似蜜,香味足。天長地久的皮也很絕妙,金燦燦黃澄澄,油炸後一點也不單薄,竟真似蠶繭一般圓鼓鼓地膨脹起來了,口感蓬鬆酥脆,美味非凡。剛出鍋的天長地久,吃時可要當心,若是咬得太急,糖餡可能會溢出來,燙到舌頭。天長地久常常作為平潭宴席的壓軸甜品,那味道和寓意是同樣的雋永。
八珍炒糕
八珍炒糕,是個很有「技術」的美食。同其他平潭小吃一樣,八珍炒糕用白薯粉打底,調成糊狀,佐以魷魚乾、蟹肉、鮮蝦、肉丁、花生等原料,下油鍋炒製成膠狀而成。這八珍炒糕看似容易,實際是非常複雜的菜餚,要使炒出的八珍炒糕黏而不粘鍋,彈而不塞牙,原料俱熟而糕體不老,海鮮適口而花生不焦,需要特別的原料炒制工序和炒制的手法勁道。
一份好的八珍炒糕,晶瑩剔透,似新調的藕粉,入筷一挑,似芝士、糖漿一般拉絲,又不黏得過分,富有彈性,卻又能輕易咬斷。八珍炒糕是一團用白薯調成的和氣,其中魷魚的鮮香彈牙、蝦蟹的細嫩甘美、花生的酥脆香濃,融洽地交匯在這小小的一盤菜餚中,真可謂盤中有乾坤,美哉妙哉。
平潭美食淳樸卻有滋味,就地取材,奇思巧作,別有一番風味。若來平潭,須得嘗嘗這些嵐島小吃,方才不枉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