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高智商的人往往不願與人交往

2021-01-08 騰訊網

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

社會學家指出,人具有社會屬性,群居是人類基本的需求,但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明確,人們有更多的選擇,度過自己的一生,並且人的心理活動與行為相互影響,群居生活並不適合所有人,也有一些人,更偏向於獨處。

許多人認為獨處的人通常有著較高的智商,面對同一件事情他們會有與周圍人不同的看法,他們看事情的角度往往比普通人更出奇,因而觀點更加獨特,平常人和他們聊不到一塊去。那麼,我們能否認為智商和獨處程度有著很大關係嗎?

與自己對話

從心理學角度看,和他人交流能夠增強人們內心的滿足感,這促使著我們積極和他人共同相處,舉辦和參加一些社交活動,而當長時間缺少和他人溝通,會使我們產生失落感覺,心中會感到空虛和乏悶,但這一規律並不適用於所有人。

在《象徵性互動論》一書中,作者布魯默指出自我互動的重要性,他認為自我互動能夠提升自我認同感,而一些人就是通過這樣的方法提高自我價值認知,與那些一個人久了,便會覺得寂寞的人不同,這些人獨處時會感到愉悅。

歷史上有許多位智者也都強調獨處的重要性,當一個人獨處時,他會反省,思考,與自己對話,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思想火花碰撞。

不僅如此,智商高的人往往喜歡沉浸在與自我對話的過程中,他人的話語反而會干擾到他們的思考,所以他們更傾向於選擇獨處。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甚至因為在走路的時候腦海中思考問題,不慎撞在了電線桿上,他卻頭也沒抬地道歉,隨後擦身而去,根本沒有注意到自己撞到的不是路人而是電線桿。

某種程度上說,人的行為是他心理的映射,智商較高的人通過與自我對話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因此,平常人眼中能夠帶來快樂的社交活動在他們眼中是喧鬧又沒必要的行為,從這一點來看,高智商的人的確不喜歡多餘的社交。

從內尋找力量

網上有句話叫做「強者都是向內尋找力量的」,這句話並不是沒有道理,著名心理學家榮格曾經將人格分為外傾性和內傾性,二者最關鍵的區別就是他們獲取心裡能量的途徑,內傾型人格通過自身內部獲取能量,比起外界的嘈雜,這些人選擇享受內心世界,這一點與智商較高的人頗為類似。

除此之外,我們會發現從古至今,很多聰明有智慧的人更偏向於內傾型人格,他們中有許多表現為不擅長與人交往,不喜歡應付社交場合,比起與他人談笑一晚上,他們更願意用一晚上的時間靜靜地思考心中的問題,很多科學家和哲學家都是在夜晚突然有了靈感和方向,進而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某些程度上講,內傾性人格易使人思考並解答出深層次的問題。

情商的高低

即使是一個優秀的人,也做不到在人格上的十全十美,如果一個人的智商高於常人,那麼他們往往不會注重自己情商的發展。情商包括與他人和睦相處、控制自己情緒、與他人共情等能力,高情商的人通常表現為能夠體察他人細微的情緒變化並包容理解,以及高效的溝通和表達。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情商較高的人更容易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獲得成功,他們往往能夠做到維持好朋友關係,讓人如沐春風,進而獲得較好的人脈,而情商較高的孤獨者,由於不喜歡人際交往活動,同時更喜歡用分析的方式處理人際問題,使得他們在一些人眼中看起來冷漠無情。

高智商的人往往會被周圍人貼上「不近人情」「不懂世故」等標籤,他們在與他人討論問題時,很少會考慮對方的情感因素,也很少會帶著感情看問題,因此,在很多人眼中他們是所謂的怪胎,這導致他們身邊的朋友很少,或許在他人眼中看來這是一種缺陷,但是對於他們自己來說,獨處既是他們的生活方式,也是它們的個性,他們對周圍人並不是惡性攻擊,而是理智地分析問題,不偏袒任何一方。

高智商的人不屑於低質量的交談,孤獨對於他們來說並不是一種痛苦,而是一種享受,如同置身於屬於自己的世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真正的智者會推動時代的進步,這個世界上真正高智商的人會引領著人類前進。

作者 | 湯先生

編輯 | 湯先生

參考資料: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各位看官好,我是湯先生,假如看我文章讓您覺得臉上有光,說出去倍有面子,不妨留下您的點讚和建議,我都會看,求關注!

相關焦點

  • 加拿大研究表明:健忘的人可能擁有高智商
    【環球網綜合報導】 據英國媒體2月23日報導,神經科學頂級期刊《Neuron》發表的一項研究表示:健忘實際上是高智商的表現,表明健忘者的頭腦只專注於重要的事情。  研究人員研究了人類和動物的記憶喪失和大腦活動數據後才得出這一結論。
  • 研究表明:低智商的人反應快,高智商的人反應慢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生活中那些反應慢的人,總是會被我們貼上愚笨、智商不高的標籤;而那些遇事反應機警的人,則會被我們認為是智商高、聰明,事實果真如此嗎?其實不絕對,有研究表明:高智商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反應會比較慢,而那些反應很快的人實際上智商都比較低。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且聽我娓娓道來。
  • 高冷、孤僻、沒朋友,高智商的人不願和別人相處?心理學給你真相
    他的超群記憶力同時還表現在他記得住每一個他去過大小城鎮的名字,連高速路的編碼都瞭然於心,這是常人望塵莫及的高智商人才。還有另外一個特點也讓人很深刻,那就是所有高智商的人社交能力差。有心理學家分析說:高情商人群不喜歡和別人交往。這到底是心理學家的感官還是已經科學研究得出的社會心理學規律呢?
  • 研究表明:低智商的人反應快,高智商的人通常情況下反應更慢
    生活中有很多性格的人,人與人之間智力不同、性格特點也不同。 所以每個人對於事情的處理方式都是各有不同的。有的人就是看似小聰明,實則損人不利己;還有的人則是我們所謂的「大智若愚。」
  • 高智商的人,往往都具備這些特點
    導語:高智商的人,往往都具備這些特點。每個人都想要擁有一顆高智商的頭腦,但是許多人卻只知道想而忽略了腳踏實地的去做。人在出生的時候,大多數人的智商都相差不多,後天的努力顯得十分的重要。人類的智商可以通過訓練進而提高,你會發現有一些人的智商通過訓練之後會變得越來越高。這是否告訴了我們,通過不懈的努力智商是完全可以提高的。大多數高智商的人,幾乎都是厚積薄發。1高智商的人更注重學習的效率,而不是簡單的時間累積。我認為好的學習效率就是儘可能把所有的努力轉變為有用功。
  • 心理學:智商水平越高的人,越不喜歡與人交往
    相比於那些特別聰明、精明、能幹的人,我們大部分人更傾向於選擇普通人做朋友,而對於那些智力較低、反應遲鈍、思維僵化的人,我們雖不至於歧視他們,但要成為朋友也是非常困難的。 對於高智商的人來講,他們對朋友的選擇也遵循相似原則,因此與普通人之間的來往就不會顯得很密切,從而被人們歸為不喜與人交往的類型。
  • 研究表明:這六項特徵才是高智商
    通過研究調查表明,女性的最合適生育年齡為24-28歲,在這個階段所生育的孩子,智商的普遍值為109.29。而男性的最合適生育年齡則在30歲左右。這個時間段的父母本身處於自身狀態的好,擁有的遺傳基因也會優於其他的年齡段,當父母處於好的狀態的時候,那麼生育下來的孩子自然也不會差。
  • 為何智商高的人不喜歡與人交往?原因有4個,愛熱鬧的都是普通人
    一般來說,情商高的人喜歡而且善於與人交往,智商高的人在與人交往方面就顯得有點弱了。為什麼呢?原因有四。一,三觀不合。智商高的人一般都有追求,有奮鬥的目標,而大部分智商平平的人都喜歡混。混,是很多高智商的人最厭惡的處事態度,這就是明顯的三觀不合了。猶如兩條不相交的平行線,沒法交叉!二,曲高和寡。曲子太陽春白雪了,下裡巴人是聽不懂的。一個人智商高,立意就會高,很多人就理解不了。
  • 心理學家:真正高智商的人,根本就不需要朋友
    心理的自我的滿足對於智商高的人來說,人際交往這件事本身就是在浪費他們的時間。普通人往往喜歡群體行為,大多數時間會和朋友一起進行社交活動,根本原因在於他們需要獲取與他人的相處時,那種精神愉悅感,精神上的追求總是會優先獲得滿足。但是,高智商的人對這種「抱團取暖」行為十分不屑,因為他們自己就可以通過一些事情來達到精神的愉悅感。
  • 研究表明:這3個才是高智商娃的標配因素
    不同於我們習慣用右手寫字、畫畫,左撇子的人往往更習慣於用左手。據統計:世界上有85%-90%的人都是習慣於用右手的,而剩下的則習慣用左手的人。相對於右手,左撇子是極少數的那部分人。「左撇子」能作為衡量智商的標準嗎?
  • 為什麼智商高的人,都不喜歡與人交往?(精闢)
    這位來自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碩士的答主,從「想太多」到「會低估自己」再到「容易百密一疏」,條條戳中高智商的人的痛點。尤其是「不善、不屑廣泛交友,甚至可能幾乎沒朋友」這個點,想一想周圍比較聰明的人,似乎真的都不太喜歡與人交往,朋友基本上沒有幾個。
  • 為什麼智商越高的人,越不喜歡人際交往呢
    智商高的人,往往喜歡獨處,不善於人際交往,這裡指的是大概率。智商即智力商數,系個人智力測驗成績與同齡人相比的指數。衡量一個人智力高低的標準。從某種程度上講,他很聰明,特別是在中國,學習成績好(學霸)可以歸納為智商高的一類人中去,可以從兩個層面來分析。
  • 研究表明 不喜歡另一半朋友的人離婚機率更高
    據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那些不喜歡妻子朋友的人,其離婚概率是其他人的兩倍。然而,女人卻不必為了維持一段婚姻而去刻意喜歡丈夫的朋友。Researchers believe that women are less willing to give up their friends – even when they are disliked by their husbands.
  • 加拿大研究,健忘是高智商的代表!
    很多人都紛紛表示,自己的記憶力,甚至還比不上在家裡已經幾十歲的老人。當然,這個問題也是讓大家感到很苦惱,畢竟誰也不想丟三落四的。但是最近英國的媒體卻報導了一篇文章,說健忘實際上是高智商的表現。讓很多健忘的人都紛紛表示,我健忘,不是因為我笨,而是因為我智商高。
  • 高智商的特徵:高冷,孤僻、沒朋友?心理學揭曉答案
    他的超群記憶力同時還表現在他記得住每一個他去過大小城鎮的名字,連高速路的編碼都瞭然於心,這是常人望塵莫及的高智商人才。還有另外一個特點也讓人很深刻,那就是所有高智商的人社交能力差。有心理學家分析說:高情商人群不喜歡和別人交往。這到底是心理學家的感官還是已經科學研究得出的社會心理學規律呢?
  • 一項科學研究表明,貓和人比狗更容易動情
    狗和狗經常與人交往,依附於人,躺在他們的腳下,相反,貓對主人往往表現出漠不關心的樣子,或者躲在角落裡睡覺。的一項研究表明,人類可能低估了貓與主人的親密關係。就像狗一樣,他們對主人有著強烈的情感依賴。從這個角度來看,貓也是人類最好的朋友。
  • 低智商的孩子反應快,高智商的孩子反應慢?真相讓人意想不到
    在生活中大家對於智商高的人都會感到非常羨慕,因為高智商在這個社會中是比較有優勢的,所以家長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夠擁有一個高智商,這樣學習成績也會變好,而且也不用家長操心。有些家長似乎並不知道如何判斷孩子的智商,但是根據科學家研究表明,一般聰明的孩子反應比較慢。
  • 研究表明:高智商兒童5歲前就有「明顯表現」,主要體現在4方面
    因為孩子的這些行為很有可能是孩子「高智商」的表現。心理學家埃倫溫納在其著作《天才兒童——科學培育兒童指南》中說:高智商兒童在5歲前就有跡象可循。心理學教授研究顯示:「高智商」兒童在5歲之前就「有跡可循」,主要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1、語言表達能力科學研究表明寶寶的言語發展過程:1歲會說疊詞,2歲會說詞組,3歲已經可以說簡單的句子。
  • 心理學:這十大跡象表明,你正在培養一個高智商的孩子
    學界一般將高於130的智商稱之為高智商,同樣,那些能夠在高考當中披荊斬棘的學生們往往也都擁有較高的智商。  而升學以及其他相關的事宜,都是家長們最為關心的事情。很多家長觀念當中,能夠上一所好大學,基本上就意味著一生的順利。  那麼假如作為一個家長來說,要怎樣才能知道你的子女是否擁有較高的智商呢?
  • 美國心理學家表明:高智商兒童的確有很多共同點,不是靠遺傳
    智商,顧名思義就是一個人的智力參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絕大部分人的智商保持在80到110之間,如果一個人的智商達到120,那麼就可以稱為聰明人,如果達到140,那他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天才。特曼L.M.Terman改進了比奈-蒙西智力表,進行了一項長期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