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的珠寶製作工藝發展至今,是幾千年來手工藝匠人的智慧結晶,更是中華文明的絢麗瑰寶。點翠自有一種豔麗拙樸之美;花絲鑲嵌是華貴與復古的象徵;鏨刻使首飾細膩質樸,古韻猶在;大漆工藝則是歷史傳承與自然的饋贈。今天就一起來看看這些驚豔時光的東方技藝之一——點翠。
只要看過清宮劇,必然會為劇中琳琅滿目的點翠飾品所傾倒。清劇在服化道上的用心,在點翠配飾上體現的淋漓盡致,讓人嘆為觀止!
傳統的點翠製作技藝複雜,除了以花絲鑲嵌做好底託,最重要的就是選取上等翠鳥身上的羽翅,一點一絲的仔細貼上。又因翠羽嬌貴,不小心就有損壞。要貼得平整均勻、不露根底,需要的不僅是眼力,更要考驗製作者的耐力。千百次的細緻鑲嵌,千百次的萬無一失,才得以製成一器。
網上傳言翠羽必須活鳥拔毛,極其殘忍。其實任何古籍文獻都無此說法,老手藝人也不知有活體取毛。這只是現代人為了增加點翠神秘性的噱頭。
高倍鏡下的翠羽讓人驚豔
翠鳥體積很小,點翠還需選取上等翠鳥身上的羽翅,每隻取量不多,因此越發嬌貴。只有經過千百次練習過的老師傅才能夠熟練拿捏。所以,平時大多用其它動物的羽毛代替翠羽這幾乎失傳的點翠技法。
但也不是所有動物羽毛都可以代替翠羽進行點翠,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羽毛的紋路要清晰,做出來的點翠才有肌理效果。平時接觸的多是染過色的鵝毛,鵝毛紋路清晰,片大又容易剪切,對於新手來說相對比較好掌控。
鵝毛點翠雖然在色澤上達不到翠羽的效果,點綴出來的整體頭飾卻有其獨特的韻味。點翠的裝飾越多效果越震撼,和耗費的時間完全成正比。這種手工藝是機器完全替代不了的。
@圖源:優石客實拍
點翠不該被誤解,點翠之美更不該被遺忘,我們應該傳承下去。因此小編親自上手體驗一番點翠工藝的魅力。歷時一下午,堪堪做出一件邊角不整齊的半成品。如此簡單的首飾貼片就讓人腰酸背痛,不得不感嘆那些做工精美的點翠頭冠是多麼讓人驚嘆!
本來想挑戰一下大頭冠,最後腰酸背痛的小編只能無奈放棄
@圖源:優石客實拍
傳說鳳凰頭頂華冠、羽披百眼,在遠古圖騰時代被視為神鳥而予崇拜,是美德的化身。這件銀鍍金鳳凰來儀項飾以傳統制金技藝,花絲鳳凰的鳳身鑲嵌紅寶石,明亮飽滿、盡顯華麗,翅膀累絲點翠舒展兩旁,遮天蔽日;鳳尾藍色點翠、鑲嵌珍珠,惟妙惟肖,銀圈輕鏨雲紋,鳳凰凌雲而舞。
@圖源:GAC獨立首飾設計師聯展 · 馬董牛人間景象萬般旖旎,仿似春色滿園蝴蝶相繞。這件傳統的花絲鑲嵌點翠金蝶,製作工藝精湛細膩、形象生動,累絲造型靈感來源古代宮廷髮飾,彩蝶似翩翩起舞,「蝶」與「耋」同音,是延年益壽的象徵。
和田白玉溫潤細膩、雕工氣韻俱佳;點翠花飾造型別致、周正規矩;多層花瓣明麗大方,翠羽乾淨整齊,隨著陽光可以變幻不同顏色,有流光溢彩之感。造型上進行了衣領的設計,古典中又多了幾分時尚感。項鍊底部長流蘇可以拆卸,各部分可以分別佩戴,也可以整體佩戴,多種方式各有風姿。
@圖源:GAC獨立首飾設計師聯展 · 馬荊棘
這件仿清乾隆·七鳳雙龍戲珠牡丹累絲后妃禮冠,以清代宮廷鳳冠為原型,融合西方立體造型藝術與傳統吉祥寓意。鳳冠是明清時期宮廷漢族女子以及誥命夫人在受冊封、朝賀以及大婚壽辰與各大節日的禮冠。採用點翠、花絲、鎏金、鏨刻等多種傳統工藝,整體造型讓人驚豔。
@圖源:GAC獨立首飾設計師聯展 · 左書僑
作為中華文明的瑰寶——傳統工藝
點翠是歲月沉澱的痕跡
任時光穿梭、萬物變遷
依然保有最質樸的本真
在傳承中創新、發展
當代首飾設計結合中國傳統工藝
向世界展現出
點翠工藝裡,你覺得鵝毛能代替翠鳥羽嗎?
說說你的看法,和寶友們聊一聊
每增加 20個 在看
留言區隨手揪一位幸運鵝送
想以批發價買漂亮玉石珠寶?
請添加以下微信號:
優石客-翡翠(手鐲)專號
優石客-琥珀猛獁專號
優石客-彩寶專號
點『在看』送福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