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間有「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不怕夜貓子叫,就怕夜貓子笑」等俗語,常把貓頭鷹當做「不祥之鳥」,稱為逐魂鳥、報喪鳥等,古書中還把它稱之為怪鴟、鬼車、魑魂或流離,當做厄運和死亡的象徵。但是在希臘神話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的愛鳥是一隻小鴞(貓頭鷹的一種,被認為可預示事件),因而古希臘人把貓頭鷹尊敬為雅典娜和智慧的象徵。
這種互相矛盾的概念,在莎士比亞那時也可以找到。他在《尤利烏斯·凱撒》和《馬克白斯》劇作中用貓頭鷹的叫聲預示著死亡;而在《愛的徒勞》劇作中,卻貓頭鷹唱出「歡樂的歌聲」。作為一種文學比喻,貓頭鷹可以在古代神話中找到,也可以在舊約聖經中找到,還可以在海明威和米爾恩的著作中找到。
貓頭鷹,因其的面部特徵與貓極為相似,故俗稱為貓頭鷹,別名神貓膺。在我國具有不吉祥的寓意,然而在很多其他國家卻不是這麼認為,它是吉祥和幸運的符號,也許這就是很多紋身愛好者喜愛貓頭鷹紋身圖案的原因吧!
隨著時間的變化,貓頭鷹在人們心中的意義也會有所轉變,比如貓頭鷹主要是靠捕捉鼠類為食物,有時候它會為了看著自己的獵物,坐上幾個小時,也讓人們看到了它的沉默和耐心。
正是這種觀念的轉變,紋身愛好者喜歡貓頭鷹紋身多少也是想要突出那種智慧、耐心和沉穩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