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億巨頭"閃電過會"!​其中募資13億投向氫能燃料汽車

2020-12-17 全球起重機械網

    來源:東方財富網

 

    開板11年,創業板迎來史上最大IPO,擬募資210億的東風集團。該公司2020年6月底總資產接近3000億。

 

    12月11日,創業板上市委員會2020年第55次審議會議召開,東風集團等4家企業上會,並且均順利過會。這意味著,在H股上市15年後,東風集團的距離A股上市越來越近了。

 

    東風集團,全稱為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招股材料顯示,東風集團擬公開發行不超過9.57億股,擬募資210億元,按此金額,將打破由今年上市的金龍魚創下的139億元的募資紀錄,成為創業板史上最大IPO。

 

    對於如此創紀錄IPO

 

    中國基金報整理出10大看點

 

    1、210億:創業板史上最大IPO募資

 

    東風集團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9.57億股,預計融資金額210.33億元;募資金額一舉刷新了創業板2009年10月底開市以來的最高募資紀錄,超過了今年上市的金龍魚創造139億元募資紀錄。

 

    東風集團,大幅提高了創業板單家公司募資紀錄。

 

    2、閃電過會「問詢」比螞蟻還快

 

    2020年7月,東風集團發布公告,擬申請所創業板上市。

 

    10月13日,創業板正式受理東風集團IPO申請;10月17日,東風集團即獲得「閃電問詢」,從13日受理到問詢相隔僅4天,這也是創業板註冊制以來的最快紀錄。

 

    這比此前科創板螞蟻集團從受理到問詢間隔5天還快,僅次於中芯國際3天的間隔。

 

    12月11日,創業板上市委公告,東風集團首發獲通過,成功回A。僅用45個工作日成功過會。

 

    3、上市估值預計超2000億元

 

    東風集團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9.57億股,預計的融資金額為210.33億元。公司本次發行前的總股本為86.16億股。

 

    若以融資金額除以擬發行股份數,預計發行價為21.98元。按照發行後的總股本95.73億股,預計上市估值為2104億元。

 

    若考慮行使超額配售,發行股份11億股的話,預計上市估值更高。

 

    4、H股近期大幅拉升約70%

 

    在如今衝刺A股之前,東風集團早在2005年12月已在H股上市,至今已有15年。而近期,在衝刺A股之時,H股股價也有明顯提振,從10月初底部4.63港幣以來,至今最新股價7.86港元,漲幅達近70%。

 

    其中11月6日一天,就大漲26.67%。

 

    5、汽車銷量全國前三:前身為第二汽車製造廠

 

    公司是在「第二汽車製造廠」的基礎上,經過長期發展,已經成為國內產品品類布局最全、綜合實力領先的汽車產業集團。

 

    1969年9月開始建設的第二汽車製造廠,至今已經擁有超過50年歷史。在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公司主要經營業務涵蓋全系列商用車與乘用車的整車及零部件業務、汽車金融業務以及與汽車相關的其他業務。2019年,公司整車銷量達293.2萬輛,位列國內汽車生產企業銷量排名第3位,市場佔有率為11.38%。

 

    公司集團成員企業事業基地分布在武漢、十堰、襄陽、廣州等全國20多個城市,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整車產能約339.4萬輛,居行業領先地位。

 

    報告期內,公司商用車銷量穩居行業前列,重中型卡車市佔率穩居國內市場第二名。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公司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超過10萬輛。

 

    6、募資擬投入新能源汽車

 

    東風集團此次IPO擬募資210億元,用於全新品牌高端新能源乘用車項目、新一代汽車和前瞻技術開發項目和補充營運資金。

 

    招股書表示,公司自主品牌核心能力逐步增強,並成功發布了全新高端純電動品牌「嵐圖」,定位於高端新能源汽車,為公司自主品牌陣列打開向上空間。

 

    7、實控人為國務院國資委

 

    母公司東風公司直接持有東風集團57.60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66.86%,為公司控股股東。國務院國資委持有東風公司100.00%股權,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因而,可以說東風集團是一家央企。

 

    8、預計今年淨利潤102億元-110億元

 

    2017年-2020年上半年,東風集團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311.80億元、1063.01億元、996億元、485.75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46.28億元、125.78億元、128.46億元、27.55億元。

 

    公司預計2020年營業收入1050億元-1104億元,與2019年基本持平;預計淨利潤為102.19億元-110.01億元,比2019年的128.46億元,下滑20.52%-14.44%。主要為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較大。

 

    9、總資產高達約3000億元

 

    截止今年6月底,東風集團的總資產為2921.47億元,股東權益(淨資產)為1292.88億元。由於上半年淨利潤僅為約30億元,到年底淨利潤過百億,總資產也將達到或更接近3000億元。

 

    10、依賴聯營合營企業受關注

 

    東風集團主要業務通過合資公司開展,以及乘用車收入和毛利率下降,受到上市委關注並提出問詢。詢問:發行人對合營、聯營企業的投資收益是其營業利潤的重要來源且依賴度較高;乘用車板塊的收入和毛利率持續下降。

 

    招股書顯示,東風集團主要通過東風有限、東風本田汽車、神龍汽車等合聯營企業開展整車、發動機、零部件的製造與銷售業務,通過合營公司東風標緻雪鐵龍金融和聯營企業東風日產金融開展汽車金融業務。

 

    東風集團對相關合聯營公司並不具備絕對控制權,而由公司與合作方按持股比例向董事會委任董事。該等合聯營公司的重大經營決策,包括但不限導入車型選擇、產量、產能擴張計劃等通常需要獲得董事會的一致同意。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相關焦點

  • 3000億巨頭"閃電過會"!創業板史上最大IPO來了
    (原標題:3000億巨頭,"閃電過會"!12月11日,創業板上市委員會2020年第55次審議會議召開,東風集團等4家企業上會,並且均順利過會。這意味著,在H股上市15年後,東風集團的距離A股上市越來越近了。
  • 3000億巨頭東風集團閃電過會 10大看點最全解讀
    來源:中國基金報原標題 3000億巨頭,「閃電過會」!創業板史上最大IPO來了(10大看點最全解讀)開板11年,創業板迎來史上最大IPO,擬募資210億的東風集團。該公司2020年6月底總資產接近3000億。
  • 3000億巨頭「閃電過會」 創業板「史上最大IPO」要來了?!
    12月11日,創業板上市委員會2020年第55次審議會議召開,東風集團等4家企業上會,並且均順利過會。這意味著,在H股上市15年後,東風集團的距離A股上市越來越近了。東風集團,全稱為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超過金龍魚創業板史上最大IPO:3000億巨頭來了
    (原標題:超過金龍魚,創業板史上最大IPO、3000億巨頭來了! 11大看點最全解讀 1、 210億:創業板史上最大IPO募資 東風集團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9.57億股,預計融資金額210.33億元;募資金額一舉刷新了創業板2009年10月底開市以來的最高募資紀錄,超過了今年上市的金龍魚創造139億元募資紀錄。
  • 我國擬4年建立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戴姆勒終止燃料電池乘...
    但是,戴姆勒卡車公司執行長馬丁·戴姆(Martin Daum)表示,兩家公司將投資的2億歐元(約合15.3億人民幣)絕對不足以將這項技術投入量產。(來源:新浪汽車)【政策】以獎代補!四部委發文4年建立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四部委4月23日發布《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
  • 【杜科新材料•聚焦】2021年中國氫能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十大...
    其中,普拉格第三季度實現總營收1.256億美元,同比增長106%,環比增長73.4%,創造公司歷史最高單季營收,預計2020年普拉格全年營收有望達到3.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6億元)。進入2020年以來,全球汽車產業加速向電動化轉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繼續快速增長,新能源產業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特斯拉、寧德時代、隆基股份等公司市值創造歷史新高。
  • 第四屆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FCVC 2019)即將開幕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國際氫能燃料電池協會(籌)共同主辦的第四屆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FCVC2019)將於2019年9月26 - 28日在江蘇如皋召開。專業權威的觀點呈現、深度的學術交流和探討將作為本屆會議的重點,並為嘉賓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和充分的企業對接洽談機會。
  • IPO過會!募資刷新記錄!東風集團112億下注新能源!
    12月11日,創業板上市委員會2020年第55次審議會議召開,東風集團等4家企業順利過會。招股書顯示,東風集團擬公開發行不超過9.57億股,擬募資210億元,一舉打破金龍魚(募資139億元)創下的紀錄,成為創業板史上最大IPO!
  • 跨國油氣巨頭殼牌落子河北張家口 拓展一體化氫能產業鏈
    跨國油氣巨頭殼牌在中國的第一個商業化氫能項目將落地清潔能源「重鎮」河北省張家口市。  張家口市交通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張家口市交投集團)和殼牌(中國)有限公司(下稱殼牌)當天宣布成立合資公司「張家口市交投殼牌新能源有限公司」,兩者分別為該合資公司的第一、第二大股東。
  • 東風集團過會,打破金龍魚139億元的募資紀錄,創業板迎最大IPO
    11日,創業板上市委員會發布公告顯示,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風集團)順利過會。招股書顯示,東風集團擬公開發行不超過9.57億股,擬募資210億元,按此金額,將打破由今年上市的金龍魚創下的139億元的募資紀錄,成為創業板史上最大IPO。
  • 2500輛垃圾車合作終止,氫能汽車第一股尼古拉變成「獨腳獸」
    但對於一家沒有產品、依靠商業模式預期支撐估值的氫能第一股尼古拉來說,這就算是個壞消息。畢竟,氫能燃料電池汽車本質是製造業,貨幣潮水退去,沒有產品、沒有巨頭公司站臺、又缺少市場訂單加持的尼古拉如同裸泳!2020年歐洲多個國家發布國家氫能產業規劃或氫能發展路線圖,氫能與燃料電池在全球範圍內政策預期確立。美股市場幾隻主要的氫能與燃料電池概念股一改多年頹勢,一路上揚。圖2 美國市場主流公司股價走勢 來源:東方財富網相比之下,尼古拉卻「逆勢下跌」。
  • 50歲現代汽車第三代會長鄭義宣將在廣州首建海外氫燃料電池廠
    現代汽車是韓國最大汽車製造商,這也顯示現代汽車有意搶攻中國龐大的新能源環保車市場,企盼分得「一杯羹」,在中國氫能市場搶佔先機。氫燃料電池系統屬於韓國政府扶持的國家核心技術,故對外出口前須獲核准。韓政府相關人士表示,現代汽車廣州工廠將負責氫燃料電池堆工程中的最後一道工序,核心技術遭洩露的可能性低,且在中國建廠,利於搶佔中國氫能汽車市場。
  • SK集團收購Plug Power股權 布局氫燃料電池 - 第一電動網
    鋰電路線之外,韓國巨頭正加速布局氫能。1月7日,美國氫燃料電池供應商Plug Power(普拉格能源)宣布,與韓國SK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SK集團將與旗下天然氣子公司SK E&S各出資8000億韓元,收購Plug Power 9.9%的股份,價值15億美元,預計於今年首季度完成,該筆收購為美國過去20年來最大規模的清潔能源私募股權投資。收購完成後,SK集團將成為Plug Power最大的股東。其次,兩公司將於2022年在韓國組建一家合資企業,以向亞洲市場提供氫燃料電池、燃料站、電解槽等產品。
  • 傳統能源巨頭悉數參與 至雅集團國悅優能全速布局氫能產業
    傳統能源巨頭悉數參與 至雅集團國悅優能全速布局氫能產業 2020-08-06 15:53:48來源:北國網
  • 美國AP公司近50億氫能產業園項目落戶嘉興海鹽
    據悉,氫能源(含液氮和氦氣分裝等工業氣體綜合配套設施)項目佔地面積約150畝,總投資約4億美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約2.5億美元,項目擬分三期實施,一期1套液氫+1套液氮裝置;二期1套液氫裝置+1套液氮裝置;三期為氦氣、氬氣氮氣鋼瓶分裝項目。
  • 李永林委員:加快促進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可持續發展
    本報兩會報導組 向炎濤  目前,多地政府大力推進氫能產業發展,汽車企業、燃料電池供應企業以及投資機構熱情高漲,多家企業積極進入制氫供氫產業鏈。  5月26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天津石化公司黨委書記李永林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2015年開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已經進入了商業化階段,2019年,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銷量已超10600輛,較2018年全年5523輛的總量增長91.9%。
  • 河南支持氫能客車研發應用,Proton獲殼牌燃料電池訂單
    河南支持氫能客車研發應用,Proton獲殼牌燃料電池訂單 2020-08-17 13: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氫能汽車概念詳解:運行原理·制氫方式·用車成本與潛在風險
    從增程技術的運行原理方面不能否認氫燃料電池技術的價值,但是綜合對比則會發現這種技術完全沒有存在的意義。結果則是依靠丙烯而難以為繼,只有提高氫能的回收率才能維持,然而氫能還是只適合用於工業生產,在作為「動力燃料氣」使用無法普及,最終還是會供大於求。重點:丙烷是石油分餾的產物,毫無疑問以這種能源制氫首先與減排相悖,節能的概念是減少傳統常規能源的消耗,因為煤炭石油天然氣都是不可再生的,說白了用一些少一些且必然會用盡。
  • 東風集團閃電過會,創業板迎來史上最大IPO
    其中,東風集團擬公開發行不超過9.57億股,募資210億,這意味著創業板即將迎來史上最大的IPO。12月11日東風集團成功過會1.閃電過會創業板實行註冊制以來,IPO審核從受理到過會平均約60天,且進入四季度以來
  • 義大利公布國家氫能發展戰略
    12月1日,義大利經濟發展部公布國家氫能發展戰略,設定了兩個階段性發展目標:到2030年,義大利全國電解水制氫產能達5吉瓦,氫能佔全部能源供應的2%;到2050年,氫能在義大利全部能源供應的佔比提升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