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報微視頻|給6000餘戶居民築起保護堤,這手臂輕輕一擦就脫皮

2020-12-26 荊州日報新媒體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14日清晨,空降兵某旅267名官兵趕赴至洪湖市洪獅大垸,打圍堰,築子堤,保護大垸6000餘戶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抗洪搶險現場,洪湖大湖與洪獅大垸僅有一堤之隔,一側是汪洋的湖水,另一側是2萬畝良田、魚池與6000餘戶百姓,堤內外水位差接近3米,湖水時刻在對大堤「施壓」,形勢十分危急。

空降兵某旅抗洪搶險幹部介紹,空降兵部隊到洪湖地區已有5天,洪獅大垸圍堤漢沙段抗洪搶險壓力較大,部分堤壩出現了一定的變形。該部隊應上級命令在作業現場就地取土,構築子堤,以防止大堤出現險情與潰口。

這是一場人力與天災的較量,267名官兵在這個「戰場」揮灑汗水。由於作業現場狹窄,大型機械無法靠近,沙袋只能由官兵們肩扛轉運。連日來,紫外線與高強度的作業讓不少官兵手臂、脖頸出現脫皮的現象,他們的手掌也都磨出了血泡。

這些官兵中,有一位名叫莊臣的上等兵,雙臂已被紫外線嚴重灼傷,出現了大面積紅腫與水泡,手指輕輕一搓就能搓下一層皮。但是他並沒有退卻,反而一直堅持作業。

莊臣說,這點傷不算什麼,晚上回營地塗點藥就好。說罷,他又返回了作業現場,繼續揮灑汗水。

人民子弟兵愛人民,他們憑藉著血肉之軀構築了無數子堤,守護住了洪湖百姓的安全。據了解,當日,該旅官兵在洪獅大垸構築子堤400餘米,裝填沙袋13000多個,土方作業量約520立方米。

相關焦點

  • 為保護洪湖百姓,他們的手臂看了讓人心疼
    本文字數:788字閱讀時間:大約4分鐘「一腔熱血一把劍,利刃出鞘看十年加油,兄弟們!」14日清晨空降兵某旅267名官兵趕赴至洪湖市洪獅大垸打圍堰,築子堤保護大垸6000餘名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洪湖大湖與洪獅大垸僅有一堤之隔
  • 與洪水搶時間,空降兵某旅官兵搶築洪湖垸圍子堤
    「裝填組呀嘛吼嘿,加把勁呀嘛吼嘿,趕進度呀嘛吼嘿」……洪湖圍堤三八堤段子堤搶築現場,300餘名空降兵某旅官兵喊起了整齊而響亮的號子,官兵們揮汗如雨,鐵鍬翻飛,一袋袋沙土被肩挑背扛,一路小跑著壘進高高的堤牆。「防洪任務不容有失,一定要像我們挖炮陣地掩體一樣修築子提!」
  • 217戶迎新居 惜福鎮街道西荊社區舉行舊村改造回遷安置大會
    早上8點,西荊社區新建樓房廣場上已經熱鬧異常,有不少居民7點鐘便來到現場等待,冬天的寒冷也抵擋不住居民等待分房的激動心。社區居民周女士告訴記者,從知道可以分房開始就很激動,昨晚更是激動的一晚上沒睡著,今天早上特意起了個大早來這裡等著。  在熱鬧的鑼鼓聲中,上午八點半,西荊社區舊村改造回遷安置大會正式開始。
  • 惜福鎮街道西荊社區居民喜圓安居夢
    社區居民周女士告訴記者。西荊社區舊村改造回遷安置大會。抓鬮現場一片洋洋喜氣。8點半,伴隨著熱鬧的鑼鼓聲,西荊社區舊村改造回遷安置大會正式開始。惜福鎮街道黨工委書記趙建讓、惜福鎮街道辦事處主任王衝、西荊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邵守廣分別向此次活動致辭。
  • 高溫下每天環湖大道巡堤2萬步 城管隊員被曬到脫皮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胳膊曬出了黑白分界線、滿眼紅腫布滿血絲,汗水浸透了衣背......這兩天,合肥進入高溫炙烤模式,然而,堅守在環湖大道防汛一線的合肥包河區城管隊員們,冒著酷暑,每天步行2萬多步巡堤查險,胳膊被曬到脫皮。
  • 幸福市北丨回遷安置2500餘戶,暖了居民心
    幸福市北丨回遷安置2500餘戶,暖了居民心 2020-12-17 1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前線瞬間丨堤上搶險,堤下搶收,一個都不能丟!
    堤上在搶險,堤下在搶收陳久花的稻田在著名的魚米之鄉——鄱陽湖區。周邊的鄱陽湖、餘干縣、新建區都是江西的產糧大縣。現在正值早稻搶收、晚稻搶種的關鍵時間,稻田裡金燦燦的稻子很是惹眼。▲衛星地圖呈現鄱陽湖水位變化陳久花面對這一片豐收喜人的稻田卻是愁眉不展。
  • 秦安縣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第四十二項整改任務...
    根據甘肅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銷號要求,現對已完成整改的問題情況進行公示。  問題編號:第四十二項  反饋問題:甘肅省提出2018年完成40萬戶城鄉居民清潔能源改造,各市州上報完成43萬戶改造任務。但經核實,存在大量虛報假報問題。
  • 即墨區德馨瓏湖小區全員堅守崗位 為居民築起安全防護牆
    她負責的5棟樓約300戶居民,每進一棟樓後,她會坐電梯到最頂層,然後一層一層的向下走一遍,檢查地暖是否漏水,兩層地下室的消防管道是否正常。垃圾桶如果滿了,她會聯繫保潔人員及時前來清理;如果居民家中電器、地暖、供水出現故障,她會負責聯繫工作人員前來維修。「每天走幾萬步是很正常的,剛開始的時候覺得挺累的,但是習慣了。」萬沙沙負責的5棟樓中有5戶居家隔離人員,目前有1戶已經解除居家隔離。
  • 10萬「紅袖套」築起銅牆鐵壁
    先鋒隊、戰鬥小組、口罩幹部、紅袖套、點工牌、居民志願者眾志成城 經開區10萬名「紅袖套」築起抗疫一線的銅牆鐵壁他們是一群逆行者,用生命護佑著生命;他們是一群疾行者,用責任砥礪著責任;他們是一群抗疫者,手挽著手走上沒有硝煙的戰場。
  • 全力以赴築防線 眾志成城守家園 記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先進社區工作...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她「失信」了與家人團聚的約定,無暇照顧正在重症監護室的母親,放棄了原本應該樂享的退休時光,義無反顧衝到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線,與社區戰友們並肩作戰,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的地毯式排查,認真落實社區各項防控措施,用行動築起社區這條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大愛堤防」。她就是中共黨員、南岸區人大代表,南湖社區黨委書記餘建。
  • 遵義農信員工盧洲向3000餘戶居民捐送蔬菜1.3萬斤
    早上7點鐘不到,就在遵義市播州區石板鎮菜農家的地裡砍白菜、拔蘿蔔和裝車,中午1點鐘就為社區居民送去……2月14日這天,盧洲和他的同事,一直忙到下午5點鐘,才把1.3萬斤蔬菜分送到該區保利未來城市等社區3000餘戶居民手中。
  • 堤上搶險,堤下搶收,一個都不能丟!
    堤上在搶險,堤下在搶收 陳久花的稻田在著名的魚米之鄉——鄱陽湖區。
  • 義烏推行小區分質供水 百餘戶居民衝廁用上中水
    12月2日,義烏市民李大躍正式入住市中心卿悅府小區,這是浙江首個實現分質供水的小區。自今年6月首戶居民入住以來,該小區使用中水的居民已達52戶。 義烏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433噸,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自2014年以來,義烏市投資6.7億元,在主城區鋪設了20多公裡中水管網,連通供水動脈,率先推進全域一體化、規模化分質供水。
  • 他連續35天奮戰在防汛搶險一線,倒下時說「你們趕快到堤上去」
    然而這一切的願景,永遠停在了2020年7月13日凌晨3時。這一刻,連續35個日夜奮戰在防汛搶險一線的舒明智倒下了,永遠沒有醒來。此時,距離他退休僅剩9個月時間。他留下最後一句話:「你們趕快到堤上去。」瀏湖堤事關辛衝街集鎮及附近行政村1.2萬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一旦失守,後果不堪設想。舒明智趕到現場,瀏湖泵站下的蓄水池裡一共5處管湧。為摸清管湧的具體位置和管湧的性質,舒明智二話沒說,脫掉鞋子,赤腳跳入深1米多的蓄水池中。但因為水下情況複雜,管湧的具體點位不能完全掌握。
  • 廣川街道辦事處錦繡川社區 小區居民家門口樂享「優質早教」
    德州新聞網訊(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王風林攝影高家輝)近日,德城區首屆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典型項目公布,廣川街道辦事處錦繡川社區的「愛築搖籃樂享童年」公益早教志願服務項目入選。自2019年起,錦繡川社區家有嬰幼兒的居民,就近免費享受到了優質早教:實用的早教科普課堂,豐富的親子活動寓教於樂,一對一早教指導……深受社區家長好評。
  • 大街小巷6000餘公廁摘門帘,消毒頻次「翻倍」
    記者從市城市管理委了解到,為了兼顧「通風」和「保暖」雙重標準,全市大街小巷約6000餘座公廁門帘已「分兩步走」依次撤除。而公廁安全與否,每日都將進行暗訪,抽查結果對公眾公示。「光噴可不行,噴不均勻,還得擦,擦勻了。」疫情發生後,全市的公廁都進行了「加強版」消殺作業。市城市管理委環境衛生管理處工作人員季揚告訴記者,在疫情發生前,每天早晨,環衛人員會用84消毒劑,對公廁進行一次全面的消毒。而疫情發生後,環衛人員每天一早一晚,則要進行兩次全面消毒。所謂「全面消毒」,一共分為5個步驟,包括擦洗、拖洗、清理、消毒和清除這5步。
  • 銅川市天然氣公司為500餘戶居民進行二次掛表業務
    照片來源於網絡 近日,記者從市天然氣公司獲悉,該公司自9月起推出的二次掛表業務一期試點工作已順利結束,共計完成新區4個居民小區500餘戶居民二次掛表業務
  • 騰空「菜園子」 情滿「菜籃子」 農信員工盧洲向3000餘戶居民捐送1...
    早上七點鐘不到就在遵義市播州區石板鎮菜農家的地裡砍白菜、拔蘿蔔和裝車,中午一點鐘就為社區居民送去……2月14日這天,盧洲和他的同事,一直忙到下午五點鐘,才把1.3萬斤蔬菜分送到該區保利未來城市等社區3000餘戶居民手中。
  • 種草|| 戴口罩眼鏡起霧?這張布輕輕一擦 72小時不起霧!
    ,一股熱氣瞬間「糊」了鏡片,霧蒙蒙一片,阻礙視線不說,霧氣還容易附著病毒、灰塵……   戴口罩眼鏡起霧,更別說平時吃火鍋、喝熱飲,進入暖氣房的日常困擾了。 用它一擦,鏡片就能72小時長效防霧。 除了擦眼鏡,這還是一款多功能的防霧布,生活中各種容易起霧的物件都能擦,實用性滿分: 1.車窗玻璃、後視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