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節義,厚風俗,傳家風

2020-12-13 關公文化彭允好

忠孝節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美德,也是傳統文化的道德準則。

《關聖帝君覺世真經》云:「人生在世,貴盡忠孝節義等事,方於人道無愧,可立於天地之間。若不盡忠孝節義等事,身雖在世,其心已死,是謂偷生。」

忠孝節義思想在中國存在了數千年,早已深入到中華兒女的血液和骨髓之中,通過家風家教的薪火傳承,對中華傳統社會的互助友善、和諧安寧、健康有序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石。

自秦、漢以來,我國歷代王朝對人格優秀的忠臣、義士、節婦、孝子、賢達、清官、隱逸、以及情操耿介忠正者等大加褒揚,由地方申報朝廷,獲準後賜以匾額,或由官府、或由自家,建立牌坊,以彰顯其名聲氣節。

中國卷帙浩繁的二十四史、英雄列傳,其實就是一部傳播弘揚「忠孝節義」人格品行的教科書,史學家通過史書,文學家通過文學,藝術家通過藝術,旌表「忠孝節義」,倡導「善行義舉」,設立牌坊,譜成家訓,目的就是為了「厚風俗」,「傳家風」,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天下大同,讓後世中華兒女從中感受到中華傳統文明的魅力,體味到做人做事、人生不朽的真諦。

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棠樾村,以牌坊群聞名於世,牌坊群由7座牌坊組成,分別建於明代和清代,都是在旌表棠樾人「忠孝節義」的品行。

無論從左或右,從東或西,從前或後,每一座牌坊都是以忠、孝、節、義的順序相向排列,講述著一個個感人至深的傳奇故事。

鮑燦孝行坊,講述鮑燦母親背上生瘡化膿,用手擠膿母親疼痛難忍,鮑燦用嘴為母吸膿,減少母親的痛苦,使其膿瘡腫疼痊癒。皇帝知曉後,賜「聖旨牌坊」,以旌表鮑燦之孝。

慈孝裡坊,講述宋末處士鮑佘巖、鮑壽遜父子被亂軍擒獲,要在二人之中殺一人活一人,父子二人爭相求死,只希望對方獲救,此情此景,感動亂軍不忍下刀,便釋放了鮑氏父子。

吳氏節孝坊,講述鮑文淵繼妻吳氏,在丈夫去世後,她立節守志,對前室的孤子元標視如親生,盡心撫養,培養其成為清季著名的書法家。侍奉患病的婆婆到壽終。年老之後,吳氏又傾其家產,為亡夫修了九世以下的祖墓,安葬丈夫和族屬中沒有錢安葬的人。

鮑象賢尚書坊,講述鮑象賢嘉靖八年(1529年)進士,初授御史,後任兵部右侍郎。曾遠赴雲南邊防,使邊境得以安定。仕途多舛,因為秉性剛直不阿,不畏權貴,多次遭到奸臣的中傷,幾起幾落。但他堅守節操,清正廉潔,盡忠報國,死後被追贈加封為工部尚書。

棠樾牌坊群,就像一顆顆璀璨閃耀於夜空之中,為古徽州人帶來人格教化、家風傳承的北鬥七星,指引著古徽州人篤行忠孝節義,成為乾隆下江南時,所題聯褒揚的那樣:「慈孝天下無雙裡,袞繡江南第一鄉」。

家風是世風的基石,家風正才能民風正,民風正才能世風正。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好的家風如同陽光雨露,給生命成長帶來滋潤,給人格培養帶來正能量,為後世子孫奠基了為人處世的行為規範。

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講到,「忠孝節義」的梅派家風對自己影響至深:「我們兄弟都是受儒家教育,傳統文化中有『仁義禮智信忠孝節義』,就是說做人要誠實,對父母要孝敬,對師長要尊敬,對社會要有愛,對國家要忠心。」在梅葆玖看來,把梅派藝術和梅派家風都傳承好,才能算是「德藝雙馨」。

文聖人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者。兩千五百年來,孔氏家風以「禮門義路家規矩」相標榜,恪守詩禮傳家、忠孝節義的祖訓,成為孔氏後人涵養道德的定位坐標,家族傳承不衰的價值取向。

孔子第63世孫孔尚賢,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襲封衍聖公。嚴嵩父子貪腐案發後,嚴嵩曾來找孔尚賢,希望孔尚賢能夠出面求情。嚴嵩在門口板凳上坐等了一天,孔尚賢不徇私情,始終不予接見,留下了「冷板凳」的故事。

武聖人關公是東漢末年著名武將,因其傳奇一生忠義信勇,大義參天,被中華民族視為正氣正義、忠義精神的化身。《關帝聖訓》只有12個字:「讀好書,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成為關氏後人傳承忠孝節義,篤行正直善道的優良家風。

關帝後裔關天培是清朝著名愛國名將,民族英雄。在其任廣東水師提督期間,全力支持林則徐虎門銷煙。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英軍對虎門要塞發動總攻,關天培親自指揮,面對數倍於己的侵略者,仍死守陣地,頑強抵抗。被槍彈擊中壯烈殉國時,雙目緊閉,依然挺立不倒。英軍見「關天培挺立如生,反駭而僕」。朝廷追諡為忠節,加封振威將軍。趙函作《十哀詩》贊其:「虎門將軍壯繆裔,報國丹心指天誓。」

北宋史學家司馬光為人正直,為官清廉,在他的薰陶和教育下,其子司馬康潛心讀書,修身自律,堅守忠孝節義的道德品行,後來歷任校書郎、著作郎等職,在人格忠直、治學嚴謹方面繼承了其父遺風。

江洲義門陳氏家族,創造了中國十五代不分家、3900餘人口、332年聚族而居、和諧共處的家族奇蹟。唐僖宗旌表「義門陳氏」,宋至道二年封為「天下第一家」。愛國詩人文天祥贊其曰:「昔日為江州之義族,今日為廬陵之忠臣,忠義兩全,可儀型於天下矣!」

宋淳化四年(993年),宋太宗宣召義門陳家長陳竸入朝,太宗問:「汝義門所以義聚,何也?」陳竸回答:「公也,公則無私,無私方可義聚。」太宗遂賜匾,御書「至公無私」。歷代義門陳氏子孫傳承忠孝節義家風:居廟堂之高,則唯忠唯節;處江湖之遠,則唯孝唯義。

良好的家風是一個家庭、一個家族最核心的無形資產、精神財富。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風良好,家教有方,就會培養家族成員,後裔子孫,成為對國家、民族、社會有益的棟梁之才,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支柱。

《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等經典家風教訓書籍,雖然各家家風各有千秋,但都離不開「忠孝節義」這個核心。因家風良好、家教有方,族人篤行忠孝節義精神品格,而奮發有為、名標青史的,古往今來,代不乏人。

忠孝節義的家風傳承,體現了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是中華民族興盛不衰的內在精神動力。傳承優良家風家訓,弘揚忠孝節義之範,才能有國家和諧之盛,社會文明之正,中華教育之善,民俗風氣之美,對於當今社會,復興中華傳統文化,促進社會文明進步,保障國家民族繁榮昌盛,具有著積極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大家族江州義門陳,忠孝節義思想是其家風傳承
    忠孝節義思想在中國已經存在了數千年,已經深入到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以及家風家教傳承的基因裡面,歷史上傳統社會的和諧安寧,睦鄰友好,和睦相處,都是通過忠孝節義思想的傳遞和共同尊崇來實現的,忠孝節義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精神及價值觀取向的重要表現。孔子云:「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是以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 《黨風政風熱線》「崇廉尚德•好家風潤西安」:忠孝清廉傳家風...
    《黨風政風熱線》「崇廉尚德•好家風潤西安」:忠孝清廉傳家風 家訓鄉約啟後人 2020-06-30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風堂】遵祖德忠孝節廉 教子孫仁義禮智
    【清風堂】遵祖德忠孝節廉 教子孫仁義禮智 2020-08-15 15: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傳統中的家規」--江西義門陳忠孝為本耕讀傳家
    千百年來,這閉塞而寧靜的一方水土因為世代棲居著以「忠孝節義為本、耕讀奉公傳家」的江州義門陳而口碑相傳、譽名華夏。歷史賦予地理以時間和意義。追溯「江州義門陳」的來龍去脈,要從唐開元十九年一個叫陳旺的人說起,時任江州牧兼德安知縣的陳旺舉家遷徙至九江郡太平鄉永清村即今天江西省德安縣車橋鎮義門村,築屋造舍,繁衍生息,江州義門陳由此發端,創造了「忠孝節義為本,耕讀奉公傳家」的家族史話。
  • 優良家風傳美德|蔣祥仁愛灑社區傳播好家風
    父親在其心中播下正直奉獻的種子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靈魂,長輩們的言行舉止最能影響孩子。蔣祥仁說,關於家風,在他們這個大家庭裡,就是忠與孝的選擇。父母對他們兄弟姐妹7人要求很嚴,特別是父親,要求他們清清白白做人,實實在在做事,不管幹什麼,手不要伸,心不要貪,工作要盡責,自己的人生路要靠自己走。1984年夏天的一個中午,蔣祥仁的父親到她家吃飯,天突然暗下來,很快狂風四起,雷雨交加。「雨水就像從天上倒下來一樣,父親來不及吃飯,拿起雨衣就要走。
  • 古箏義甲厚的好還是薄的好?
    一般而言,義甲偏薄者,觸弦發聲偏清脆單薄,而偏厚者,觸弦發聲相對厚重,有時也會有發悶的感覺。當然,這其中也不能排除彈奏者個人技術方面所造成的偏差。 古箏義甲厚薄還與彈奏者的手指力度有關聯,手指力度小的用薄一點的義甲發聲清脆不飄而用厚一點的可能會發悶,手指力度大的用偏厚的指甲相對厚重不悶,初學者初期手指力度小隨著練習量積累力度逐漸變大,所以要準備不同厚度的指甲。
  • 【清風堂】忠孝節廉自任幾端 農工商賈各專一業
    【清風堂】忠孝節廉自任幾端 農工商賈各專一業 2020-08-06 1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風漫捲潤長安——「崇廉尚德·好家風潤西安」系列活動總結會側記
    「家風中國,幸福圓滿;家風中國,長長遠遠……」11月29日下午,在清澈的童聲中,「崇廉尚德·好家風潤西安」系列活動總結會正式拉開帷幕。「崇廉尚德·好家風潤西安」系列活動總結會現場,「家風中國」節目表演。
  • 長樂區舉辦「七夕傳家風 模範揚德馨」主題活動
    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家庭美德,推進家風、家教和家庭文明建設,8月24日,由福州市委文明辦、區文明委主辦,長樂區委宣傳部、區委文明辦、區文體局、區總工會、區婦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承辦的「七夕傳家風 模範揚德馨」——「我們的節日·七夕節」雲主場暨道德模範、文明家庭事跡宣講文藝演出在區總工會舉辦。
  • 展優良家風 樹文明風尚—四川優良家風漫畫展眉山開展
    四川在線眉山訊(記者 曾永麗)11月28日上午,四川優良家風漫畫展在眉山市東坡宋城啟賢廣場開展。現場共展出作品99件,漫畫家們將優良家風定格在方寸、凝結於永恆,讓觀展的市民領略了藝術的無窮魅力和優良家風的深厚感染。
  • 家庭建設工作月|和合傳萬家 家庭好故事 第④期:《有一種家風叫...
    家庭建設工作月|和合傳萬家 家庭好故事 第④期:《有一種家風叫堅強樂觀》 2020-08-13 16: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浮世雙嬌傳》定檔,孟子義聰慧內斂,女二李藝彤太靈啦
    這還不夠,近日又一古裝劇《浮世雙嬌傳》定檔來襲,孟子義和李治廷主演,還有李藝彤、汪卓成加盟,超高顏值陣容,劇迷們的福利來啦!看過了《陳情令》的網友應該知曉,孟子義和汪卓成都有參演,兩人在劇中分別飾演溫情和江澄,差點就組cp了,如今二度合作,依舊未能如願。不過呢,兩人再度搭檔也是很值得期待啦,畢竟演技在線,讓人驚喜。
  • 家風 | 玉佩裡的家風故事
    玉佩身後是勤儉的家風,家風背後是勤儉的社會。玉佩影響家風,家風影響世風。歷史如此、當下如此、以後復如此。壞家風臭名昭著。雲南原省委書記秦光榮的貪腐家風,不僅害了自己,還嚴重影響了雲南省的黨風政風和幹部作風。周永康的不堪家風更大範圍的帶來嚴重負面影響。好家風口口相傳。習總書記和睦的家庭,嚴禁的家教,給世人留下楷模榜樣。
  • 「和美家風•德潤冰城」好家庭故事展播⑤
    「和美家風•德潤冰城」好家庭故事展播⑤ 2020-05-31 03: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川廣元旺蒼:廉潔文化進家庭 傳承家風助清廉
    近年來,旺蒼縣紀委監委持續開展「傳家風 立家規樹新風」活動,以「傳優良家風 樹廉潔新風」為主題,在全縣深入開展「發一份倡議書」「評選一批好家規」「講好一個家風故事」「開展一次家庭助廉主題活動」等系列活動,著力營造家風好、民風淳、黨風正、政風清的社會氛圍。截至目前,今年已開展家庭助廉主題活動四場,受教育黨員幹部家屬700餘人次。
  • 勃法教育 | 倡樹好家風 爭當賢內助
    勃法教育 | 倡樹好家風 爭當賢內助 2020-07-03 16: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沅陵一家先後有6人參軍,7次立功——「紅色」家風梓裡傳
    沅陵一家先後有6人參軍,7次立功——「紅色」家風梓裡傳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見習記者 李夏濤 通訊員 瞿雲 向傑官莊鎮武裝部幹事翟智介紹,這與受魏家「紅色」家風影響有關。據了解,官莊鎮黃壤坪村魏庭梅一家有6名現役及退役軍人,7次獲軍功章。每逢徵兵,魏庭梅主動擔任宣傳員,講述其兒孫入伍成長曆程,激勵適齡青年參軍報國。沅陵是革命老區。1940年出生的魏庭梅,經常聽父輩們講述發生在沅陵的紅色故事,從小立下參軍志向。
  • 【把愛帶回家 送家風故事】 ② 窮且益堅 胸懷天下——範仲淹
    範仲淹從政後,政績卓著,既鐵面柔情、公正嚴明,又宅心仁厚、有情有義,廣受百姓愛戴。 範仲淹祖籍蘇州,對蘇州有特殊的感情,他任蘇州知州時選中一塊地,於是請風水先生來看。風水先生說這塊地太好了,住在此地必定子孫滿堂、飛黃騰達。範仲淹轉念一想,如果把這裡變成學堂,將來成才的就是許許多多的子弟。
  • 我的家風故事:父母教會我「忠信篤敬 真善美仁」
    曾國藩的這句家訓大家都不陌生,比起物質財富,優秀的家風家訓才是留給後人的無價之寶。好家風濃縮著華夏子孫幾千年來的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精神瑰寶,是涵養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中國自古注重家風、家訓。古語有云:家風正,則後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良好家風的樹立、傳播,能夠弘揚正氣、引導全社會向上向善。
  • 人品出之家教 德行成於家風
    人品出之家教 德行成於家風太原王氏族譜好的家風對於一個家庭的影響至關重要,家風是人品精華的化合,家風又是國家風氣的濃縮。家風對於個人品格的養成,國家風氣的形成具有無形的影響力,如同空氣無處不在,無時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