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22人誤服消毒片中毒,事件詳情曝光,幸無生命危險!正確消毒...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證券時報

湖北22人誤服消毒片中毒?3月1日,湖北黃岡黃梅鎮政府通報稱,確有此事,發放時未告知使用方法導致誤服。

2月29日晚間,網上傳出一份疑似黃岡市人民政府發往各縣的電報,其中內容為,黃岡市黃梅縣黃梅鎮向窯村一組村民14戶22人,誤食鎮疫情防控指揮部下發的二氧化氯環境消毒片(俗稱「泡騰片」),等級為「特急、明電」,落款日期為2月28日。

3月1日,針對網絡上流傳的22名村民誤食消毒用泡騰片一事,湖北黃梅縣黃梅鎮政府發布回應,詳細講述事件經過,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員銜接不暢,最後經辦人沒有弄清楚消毒片的正確使用方法,導致村民誤服。

事件發生後,當地迅速組織救治,22人身體狀況穩定,沒有生命危險,其中21人預計將於3月2日出院,另外1人由於年紀偏大、身體患有其他疾病,將繼續留院觀察治療。

來看看事件經過:

2月25日,黃梅鎮向各村社區發放防護物資時,均交代清楚了泡騰片的用途及使用方法,每粒泡騰片兌2公斤水,用於住戶家中噴灑消毒。向窯村安排村婦女主任、會計羅曉紅及網格員翟錦霞負責向各小組發放物資。

27日15時許,羅曉紅電話通知一組組長蔣建軍到村委會領取一組防護物資,發放給村民,但電話中未告知蔣建軍泡騰片的用途及使用方法。蔣建軍因在小組做防疫勸導工作,便電話通知該村志願者蔣金雄到村委會領取。於是蔣金雄到村委會從羅曉紅處將一組防護物資領走。羅曉紅向蔣金雄說明了泡騰片是兌水後用來消毒的,每家5粒。

蔣金雄在領到防護物資後,在一組村民蔣延安家中交給蔣建軍。蔣金雄認為物資是蔣建軍通知其從村委會領取的,應當清楚物資的用途及方法,便沒有向蔣建軍說明泡騰片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28日9時30左右,黃梅縣黃梅鎮向窯村一組組長蔣建軍帶領該村志願者餘奇鰲、蔣帶兵、蔣永新挨家挨戶進行體溫測試、登記、分發泡騰片時,蔣建軍在未弄清泡騰片的用途及使用方法的情況下,自以為泡騰片是防治新冠病毒的藥物,於是告知村民「每人一粒,吞服」,部分吞服了泡騰片的村民反映不適,蔣建軍及時將發放的泡騰片收回。

通報表示,黃梅鎮正舉一反三,全面整改。嚴格防控物資發放使用管理,全面開展防控物資發放使用業務培訓,在全鎮範圍內對發放的防控藥品進行排查,做到消毒用品單獨放置、村幹部專人管理,在消毒用品包裝上張貼名稱及使用方法,確保防控消毒物資正確使用,安全使用。

防控新冠病毒,消毒的同時注意這些!

新冠病毒疫情之下,注意消毒也尤為重要。各種消毒方法中,醫用酒精和84消毒液殺滅病毒效果好,生產較為容易,價格相對便宜,使用比較簡單,成為應用廣泛的消毒劑,很多人在家中使用。不過,酒精和84消毒液使用不當,同樣會導致安全事故。怎麼使用才安全?

醫用酒精:要注意防火

醫用酒精雖然不是純乙醇,但是濃度已經相當高,已經具備極強的可燃性,在使用酒精時,一定要遠離火源,防止酒精點燃而引發火災。除了不能直接接觸火源以外,還要防止酒精蒸氣導致的燃燒和爆炸。在使用醫用酒精時,特別是進行噴霧消毒時,由於酒精揮發性強,容易產生酒精蒸氣,特別是在密閉的空間,如門窗關閉的房間中,可能導致酒精蒸氣聚集,達到爆炸範圍,遇到火源則引發燃燒,甚至爆炸。

84消毒液:防止中毒

84消毒液是次氯酸鈉和氯化鈉的混合溶液,具有強腐蝕性。因此在使用84消毒液的時候,要按照使用要求進行稀釋,還要戴上手套等進行防護,避免身體接觸。

此外,次氯酸鈉和氯化鈉可以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氯氣。氯氣具很強的毒性,對呼吸道具有較強的傷害,過量吸入會導致中毒死亡。在正常情況下使用84消毒液,產生的氯氣量不大,在敞開體系下是安全的,但是在密閉空間則可能由於氯氣聚集而產生中毒危險。

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84消毒液不能和酸性物質(如醋、潔廁靈等)混用,混合後會產生大量氯氣,導致人員中毒。

相關焦點

  • 村民服消毒片中毒 發藥者:沒說明 自己父母也吃了
    據悉,22人中有6人在吞服時感覺不適,當時吐出。目前22人經治療已無大礙。此前報導:《湖北黃梅一村幹部錯誤通知,致22人誤食消毒片中毒,當地通報詳細經過》網上流出照片,防疫指揮部仍不知情2月29日晚,22人誤食消毒片的消息網上傳出。
  • 一天內3個孩子誤服消毒劑搶救 一圖讀懂常用消毒用品中毒...
    近日,在大連市兒童醫院急診室,一日內就連續接診了3名將消毒劑當成飲料誤服的孩子,所幸搶救及時,孩子並無大礙,但是這也給家長敲響了警鐘!一日內,連續3名孩子誤服消毒劑8歲孩子:將84消毒原液瓶誤認成牛奶瓶家長將外表與大桶的牛奶近似的84消毒劑原液放在洗手間,8歲的孩子沒注意,竟然將其誤當成牛奶服用。
  • 湖北黃梅縣22人誤食中毒
    大眾衛生報·新湖南客戶端訊 一種泡騰消毒片,跟普通退燒藥(維生素泡騰片)長得差不多,很容易讓人誤服。果不其然……3月1日,湖北黃梅縣22人誤食消毒片的新聞登上熱搜,引起網友廣泛關注。針對此事,湖北黃梅縣黃梅鎮政府發布回應,詳細講述事件經過,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員銜接不暢,最後經辦人沒有弄清楚消毒片的正確使用方法,導致村民誤服。中國市場監管報記者從黃梅縣人民政府官網了解到事情的詳細經過,且目前22人經治療已無大礙。這種二氧化氯環境消毒片俗稱「泡騰片」,讓人聯想到口服的維生素泡騰片,網友評論多多。
  • 用錯消毒產品燒傷、中毒頻頻發生!這10個錯誤真的別再犯了
    光知道買「消毒」產品,很多人卻不知道如何「正確消毒」,近期還頻繁發生「誤食消毒片」中毒,酒精噴灑燒傷等等的悲劇。消毒產品本質上是帶有危險性的化學產品,一定要謹慎使用。我們找出了大家常犯的 10 個錯誤,快來看看你有沒有中招的。圖片來源:站酷海洛錯誤 1:用酒精大面積噴灑消毒
  • 湖北一村幹部以為消毒片是防治藥,致22名村民被送醫
    但是藥三分毒,幾乎所有的藥物都有一定的不良反應,但藥物與藥物不良反應大小不同,不同的人不良反應也並不相同。所以這就提醒我們醫生或者患者,在使用任何藥物時,都要考慮藥物的不良反應,哪怕是維生素。這不就在近日,湖北某村幹部就疑似因為發布了錯誤通知,導致22位村民誤食消毒片中毒被送醫治療。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桂林1歲寶寶誤服電蚊液,生命垂危!
    專家建議廣大幼兒父母,夏季不要過分依賴滅蚊產品,尤其家中有孕婦、幼童、老人,選擇傳統的蚊帳安全又有效,或者使用時注意居室通風。小編提醒大家,居家安全不容忽視,以下這些潛在危險有必要一一了解。小朋友好奇心很重,生活中有不少孩子將手指插入插座的案例。這一舉動很危險,會引發觸電或短路危險,甚至可致死亡。
  • 女童誤服降壓藥不幸身亡,家庭常備藥千萬別亂放
    而家,同時也是一個最危險的地方,那些被我們忽視掉的小細節,隨時有可能給孩子帶來危險,甚至帶走 ta 的生命。就在昨天下午,我們在網絡上看到一名女童不幸身亡的消息,原因是:誤服了 30~40 顆放在桌上的降壓藥,並且延誤了送醫時機。圖片來源:微博這個本不該發生的悲劇,就這樣帶走了一個幼小的生命。
  • 女童誤服奶奶降壓藥身亡,孩子誤服藥物後,家長該怎麼辦?
    藥物安全方面除了藥物使用不當導致的毒副作用外,誤服成人藥物也是件極其危險的事!女童誤服奶奶降壓藥,不幸身亡近日,發生在佛山的一則真實新聞,刺痛了每一位家長的心:佛山一女童,誤服了桌子上奶奶的降壓藥(約三四十粒)之後,出現了嚴重不適。雖然後來被緊急送醫搶救,但因為服藥時間過久,搶救無效不幸離世。事後,眾多網友在為之感到痛心之餘,也紛紛說出自己的看法。
  • 老人誤服某藥酒險丟命 醫生說此毒是砒霜的幾十倍
    7月29日晚上,曹老先生誤服了放在冰箱裡的藥酒。萬萬沒想到,只喝了兩口,曹先生就差點因此喪命。 8月4日,經過搶救的曹老先生由重症監護室轉入普通病房,脫離生命危險。 「醫生,醫生,快救命!」 7月29號晚上8點多,曹先生被家人送入了龍遊縣人民醫院急診科。
  • 這種液體無色無臭有甜味,誤飲要命!已致多人死亡
    近日,大連市發生了一起誤服防凍液釀成嚴重中毒的悲劇,雖經醫生全力救治,但男子病情仍持續惡化、生命垂危。1誤把防凍液當礦泉水喝下張駿(化名)今年50多歲,從事汽車維修工作,平時身體健康。2男子嚴重中毒生命垂危金州區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李長喻說,張駿來到醫院時,明顯呼吸困難,深大呼吸,表情痛苦。急查血氣分析,顯示為嚴重的代謝性酸中毒、高乳酸血症、高鉀血症、急性腎損傷。醫生立即為張駿補鹼、補液、降鉀治療。張駿存在頑固性酸中毒及高鉀血症,入院後腎功能持續惡化,處於生命垂危的狀態。
  • 酒精等消毒用品怎麼用,請收好這份安全指引
    在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等文件中指出,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等消毒用品可有效滅活病毒。但由於消毒用品具有易燃、毒害、腐蝕等危險特性,如果存放或使用不當,易導致火災、中毒、灼傷等安全事故。
  • 男子半夜口渴拿起「礦泉水」就喝,第二天卻生命垂危
    近日,大連市發生了一起誤服防凍液釀成嚴重中毒的悲劇,雖經醫生全力救治,但男子病情仍持續惡化、生命垂危。誤把防凍液當礦泉水喝下 市民張駿(化名)今年50多歲,從事汽車維修工作,平時身體健康。男子嚴重中毒生命垂危 金州區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李長喻說,張駿來到醫院時,明顯呼吸困難,深大呼吸,表情痛苦。急查血氣分析,顯示為嚴重的代謝性酸中毒、高乳酸血症、高鉀血症、急性腎損傷。醫生立即為張駿補鹼、補液、降鉀治療。張駿存在頑固性酸中毒及高鉀血症,入院後腎功能持續惡化,處於生命垂危的狀態。
  • 不小心誤服百草枯,會怎樣?患者活下來的機率大不大?醫生有話說
    很多人對百草枯這種農藥不熟悉,但光憑這個名字,應該就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一股「殺氣」。近年來,許多人因誤服百草枯致死的例子有很多,由於它的藥效強力,誤服了百草枯以後,患者生命就變得情況危急,搶救的難度也是非常大的。
  • 關於疫情防控期間使用消毒產品的安全提示
    與此同時,消毒產品還具有易燃、毒害、腐蝕等危險特性,如果使用儲存不當,極易引發火災、中毒、灼傷等安全事故。為規範安全使用消毒產品,運河區應急管理局提示如下:一、酒精安全使用注意事項 乙醇俗稱酒精,在常溫常壓下是一種易燃、易揮發的無色透明液體,酒精蒸汽與空氣可以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爆炸燃燒。
  • 深圳發布酒精、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等消毒用品使用安全指引
    由於消毒用品具有易燃、毒害、腐蝕等危險特性,如果存放或使用不當,易導致火災、中毒、灼傷等安全事故。為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導各類企事業單位、個人安全使用消毒用品,防範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現編制了酒精、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等消毒用品的使用安全指引,印發各單位供使用時參考。
  • 居民家庭消毒應正確使用消毒劑
    記者:如何正確使用消毒劑?陳敏:家庭消毒時,首先推薦使用消毒溼巾擦拭。消毒溼巾優勢是一次性消毒,其中所含消毒劑通常刺激性較小,也不需要消毒之後用清水擦拭去除殘留。因為潔廁劑是含鹽酸的強酸,和含氯消毒劑混合使用時,會產生大量氯氣,會對呼吸道黏膜帶來刺激和傷害。使用酒精消毒的優點是見效快,20至30秒就可以達到消毒效果,但酒精只適用於小件物品擦拭或浸泡消毒,不適用於大面積大範圍擦拭或噴灑。酒精屬於易燃物品,揮發較快,如使用量大,風險因素也會增加。因此使用和保存時要嚴格控制,避免發生危險。
  • 廣東雷州通報22人中毒事件:所食非「跳跳魚」
    廣東雷州通報22人中毒事件:所食非「跳跳魚」   廣東湛江22人中毒非跳跳魚所致  3月19日,廣東省衛生廳公布了湛江雷州市部分群眾食用「跳跳魚」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的調查結果:經專家初步判斷,引起食物中毒的並非中毒患者所認為的「跳跳魚(又名彈塗魚,為蝦虎魚的一種)」,而是外觀上與其相似的雲斑裸頰蝦虎魚,該魚含河豚毒素。
  • 想要正確消毒你需要了解這些!
    不建議在家大面積噴灑酒精,也不建議對著衣物噴灑消毒,一旦碰上明火或者摩擦靜電,很容易著火。酒精消毒的正確打開方式是對一些小物件進行擦拭,像手機、鑰匙、門把手等,都可以用酒精來擦拭消毒。
  • 北流廣告牌砸人事件最新進展,傷者無生命危險..
    『』北流大小事」緊密跟蹤事件的原由陵寧商業街廣告牌掉落傷人,傷者已得到救治,無生命危險。針對此類突發事件,我們應當要懂得基本的法律以此維護我們本身的權益:一、根據《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五條的規定: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二、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 江西發生一起事件,一家4口洗澡後中毒身亡,場面讓人痛心
    江西發生一起事件,一家4口洗澡後中毒身亡,場面讓人痛心如今,很多家庭都已經使用上了燃氣,平時洗澡、洗衣服之類的都能夠很快使用到熱水,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然而,因為燃氣而引發的意外事件頻頻發生,釀成了很多悲劇事故,其中包括一氧化碳中毒等情況。日前,江西發生一起事件,一家4口洗澡後中毒身亡,3名小孩最小不滿2歲,當晚門窗緊閉,場面讓人痛心。日前,江西吉安市永豐縣恩江鎮塘仔角社區某居民家中發生一起因長時間使用燃氣熱水器且通風不暢,致4人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