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
湖北22人誤服消毒片中毒?3月1日,湖北黃岡黃梅鎮政府通報稱,確有此事,發放時未告知使用方法導致誤服。
2月29日晚間,網上傳出一份疑似黃岡市人民政府發往各縣的電報,其中內容為,黃岡市黃梅縣黃梅鎮向窯村一組村民14戶22人,誤食鎮疫情防控指揮部下發的二氧化氯環境消毒片(俗稱「泡騰片」),等級為「特急、明電」,落款日期為2月28日。
3月1日,針對網絡上流傳的22名村民誤食消毒用泡騰片一事,湖北黃梅縣黃梅鎮政府發布回應,詳細講述事件經過,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員銜接不暢,最後經辦人沒有弄清楚消毒片的正確使用方法,導致村民誤服。
事件發生後,當地迅速組織救治,22人身體狀況穩定,沒有生命危險,其中21人預計將於3月2日出院,另外1人由於年紀偏大、身體患有其他疾病,將繼續留院觀察治療。
來看看事件經過:
2月25日,黃梅鎮向各村社區發放防護物資時,均交代清楚了泡騰片的用途及使用方法,每粒泡騰片兌2公斤水,用於住戶家中噴灑消毒。向窯村安排村婦女主任、會計羅曉紅及網格員翟錦霞負責向各小組發放物資。
27日15時許,羅曉紅電話通知一組組長蔣建軍到村委會領取一組防護物資,發放給村民,但電話中未告知蔣建軍泡騰片的用途及使用方法。蔣建軍因在小組做防疫勸導工作,便電話通知該村志願者蔣金雄到村委會領取。於是蔣金雄到村委會從羅曉紅處將一組防護物資領走。羅曉紅向蔣金雄說明了泡騰片是兌水後用來消毒的,每家5粒。
蔣金雄在領到防護物資後,在一組村民蔣延安家中交給蔣建軍。蔣金雄認為物資是蔣建軍通知其從村委會領取的,應當清楚物資的用途及方法,便沒有向蔣建軍說明泡騰片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28日9時30左右,黃梅縣黃梅鎮向窯村一組組長蔣建軍帶領該村志願者餘奇鰲、蔣帶兵、蔣永新挨家挨戶進行體溫測試、登記、分發泡騰片時,蔣建軍在未弄清泡騰片的用途及使用方法的情況下,自以為泡騰片是防治新冠病毒的藥物,於是告知村民「每人一粒,吞服」,部分吞服了泡騰片的村民反映不適,蔣建軍及時將發放的泡騰片收回。
通報表示,黃梅鎮正舉一反三,全面整改。嚴格防控物資發放使用管理,全面開展防控物資發放使用業務培訓,在全鎮範圍內對發放的防控藥品進行排查,做到消毒用品單獨放置、村幹部專人管理,在消毒用品包裝上張貼名稱及使用方法,確保防控消毒物資正確使用,安全使用。
防控新冠病毒,消毒的同時注意這些!
新冠病毒疫情之下,注意消毒也尤為重要。各種消毒方法中,醫用酒精和84消毒液殺滅病毒效果好,生產較為容易,價格相對便宜,使用比較簡單,成為應用廣泛的消毒劑,很多人在家中使用。不過,酒精和84消毒液使用不當,同樣會導致安全事故。怎麼使用才安全?
醫用酒精:要注意防火
醫用酒精雖然不是純乙醇,但是濃度已經相當高,已經具備極強的可燃性,在使用酒精時,一定要遠離火源,防止酒精點燃而引發火災。除了不能直接接觸火源以外,還要防止酒精蒸氣導致的燃燒和爆炸。在使用醫用酒精時,特別是進行噴霧消毒時,由於酒精揮發性強,容易產生酒精蒸氣,特別是在密閉的空間,如門窗關閉的房間中,可能導致酒精蒸氣聚集,達到爆炸範圍,遇到火源則引發燃燒,甚至爆炸。
84消毒液:防止中毒
84消毒液是次氯酸鈉和氯化鈉的混合溶液,具有強腐蝕性。因此在使用84消毒液的時候,要按照使用要求進行稀釋,還要戴上手套等進行防護,避免身體接觸。
此外,次氯酸鈉和氯化鈉可以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氯氣。氯氣具很強的毒性,對呼吸道具有較強的傷害,過量吸入會導致中毒死亡。在正常情況下使用84消毒液,產生的氯氣量不大,在敞開體系下是安全的,但是在密閉空間則可能由於氯氣聚集而產生中毒危險。
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84消毒液不能和酸性物質(如醋、潔廁靈等)混用,混合後會產生大量氯氣,導致人員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