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爺爺叫清華.

2021-02-08 MrJack老鍾

喪盡禮,祭盡誠。

事死者,如事生。

到家的時候,我把背包往大門口一丟,看見了奶奶和爺爺的兩個妹妹在一起。眼睛瞬間溼潤了,奶奶見我說回到了。我說是,便頭也不回去了孝堂,我不敢再看奶奶一眼,我怕我眼淚會流,又讓奶奶觸淚傷心。我徑直去了孝堂,爺爺已經梳妝打扮好靜靜躺在冰棺裡。我跪下來,喊了句「阿公」,他沒有回我。二姑回我說,爺爺已經不會再回答我了。二姑和寶珠在後面擦眼淚。我心裡難過,但我沒有哭。見爺爺打扮的如此安詳,我甚至以為爺爺只是在那裡休息,他的樣貌跟叔公一樣一樣的。仔細端詳了好久,我轉而給爺爺燒些紙錢,心裡默願爺爺一路走好,兒孫長大了自己的路自己走,不願給爺爺徒增庇佑,讓老人家走得牽腸掛肚。孝堂裡,一大家子都守在爺爺身邊。也許是爺爺言語不多,我們習慣了以此與爺爺相處;也許是看爺爺生前艱苦,晚年臥床病痛折磨,而此刻卻如此安詳在我們面前,再無痛苦;也許是我們經歷了太多悲歡離合······都無從知道,想到爺爺生前磨難,我們難過替他不值,想到如今長眠,再無痛苦,我們又替他欣慰,替他祈福,願他來世投胎和平盛世,享盡安寧。
入殮封棺,我們都在孝堂外面,背過臉去。只有爸爸兄弟姐妹過去給爺爺封棺,並從棺木上扯下子孫線,寓意爺爺祝福子女們子孫滿堂。封棺後,在一旁的八仙桌上給爺爺設了神位,兒孫們給爺爺點燭燒香,香燭欲盡,再點延續直到第二天出殯。師傅在老屋中廳牆壁掛上三幅神像,擺放了三個香爐,和一包封住的紙錢。晚間,請來了師傅給爺爺超度,望老人家能早日抵到極樂世界。超度的第一個環節是在神壇前誦讀經文叩拜。師傅在神壇前安排爺爺的子孫坐下,開始一邊誦讀經文一邊敲打木魚和託缽,我們每聽到一聲缽聲就叩拜一次,直到經文誦讀完畢。經文是一段一段的,大約每15到20分鐘一段,中間給師傅休息,喝水潤喉,前後約莫2小時。神壇誦讀經文完畢,去到大門口誦經跪拜。接著回到孝堂,繞棺拜別。最後,回到神壇前,將鋪路的紙錢燒化給冥官,求冥官給爺爺通關文牒,順利抵達極樂。

紙錢燒完已到第二天凌晨1點,師傅吩咐爸爸找兩個家屬把灰燼送到河邊倒了,整個法事就算成功了。

凌晨1點半左右,爺爺的長女,遠嫁福建的大姑終於到家了。一進孝堂,眼淚便滴落下來,懊惱沒能再見到父親一面。在旁的姐妹們都勸大姑節哀,以後要常常回來看看奶奶。

臨近出殯,姑姑們都傷心落淚,哭喊著爺爺一聲不吭就走了,不知道是不是覺得兒女沒用,不想跟兒女交代什麼;哭喊著爺爺一輩子沒有好好享過福,終於要閒下來了又臥床生病;哭喊著最後一次叫爸爸了,從今往後自己再也不能跟爺爺說「爸、我回來了。」我們這些孫子孫女眼裡噙滿淚水,也有好多話想說,但更多的是回憶,回憶爺爺生前的點點滴滴。

這是我有生以來最長的夜晚,心情如此的複雜。

9

送走爺爺的前一天晚上,我來到奶奶跟前。奶奶跟我說,孫啊,沒辦法的了,都是命啊!

奶奶說,17日晚上我媽就見爺爺臉上的肌肉開始僵硬,有點喘氣,怕是要不行了,就叮囑奶奶那點錢給爺爺袋著。奶奶就去樓上家裡安了一輩子的觀音面前祈禱,說如果爺爺可以走了,明天就是個好日子!如果還不能走,就保佑爺爺再熬一段時間。

奶奶說觀音也憐憫她和爺爺,果然18日中午給爺爺喝一瓶牛奶,爺爺就再也沒有醒過來了。

10

您,言傳身教三十載。我,兩張車票送一程。

此刻腦海裡就一直想寫有關爺爺的記憶,因為我感激我的爺爺,因為他給我的人生上了一堂無言的課,卻使我畢生難忘。

爺爺就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清華」大學。

相關焦點

  • 回憶我的爺爺
    在我上小學時,如果中午家裡沒有人,我到這些地方準能找到他。我每次到局場門口,場子裡的叔爺們就會看著我大聲說「老頭,你孫子來找你了」,聽著這話,爺爺就很高興,我心裡也有一種很自豪的感覺。然後,爺爺就會給我兩毛錢到燒餅鋪去買一個又大又圓,上面沾滿芝麻的燒餅;當我撕下來一半給爺爺時,他就說「去,去,我吃果子(我們本地把花生叫果子)就飽了」,說著,就剝開了花生殼,將花生米放入口中,露出滿足的笑容。
  • 五年級作文:我的爺爺
    爺爺喜歡喝酒,喝完就睡覺,正常來說,爺爺應該會越來越胖,可不知為什麼爺爺越來越瘦,爸爸不下百次勸爺爺別喝太多,喝多了會傷身體,可爺爺每次都是一句話:「一醉解千恨!兒啊,你老了就知道了。」所以爸爸都拿他沒辦法。
  • 終於有人解開了我童年的迷惑!原來葫蘆娃裡面的爺爺叫……
    【1】原來如此 #葫蘆娃的爺爺叫什麼#(via. 段子樓)@M0ckingb1rd:我還以為叫蘆老爺。
  • 不同地區對爺爺奶奶的稱呼不同,有的地區竟然叫,爸爸,或師傅
    在一些地區,爺爺甚至被稱為「父親」或「主人」。爺爺擁抱孩子爺爺最常見的稱呼應該是爺爺。而在安徽的合肥,蕪湖,安慶;江蘇省南通,揚州,連雲港;在湖北紅安,武漢,天門等地,他們稱爺爺為「爸爸」,「爸爸」,「爸爸」。我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人叫爺爺「爸爸」。然後,接下來的評論質疑他怎麼能叫爺爺「爸爸」。但如果你帶著這個問題去找資料,在很多領域都是如此。
  • 爺爺,我想你了,好想好想
    突然有些想爺爺了,爺爺是我老公的爺爺,從我認識老公的那天開始,爺爺就對我疼愛有加,第一次去老公家,爺爺特意買了好多水果,還給我準備了見面禮。結婚後,每次爺爺做了好吃的總會叫我去吃或者是給我送到家裡,女兒出生後,他老人家給我送了兩三百個雞蛋,我才知道,在我女兒出生之前,他老人家就開始給攢雞蛋了。
  • 「這不是爺爺想看到的我」
    這是新兵班長對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入伍6年,比武、獲獎、立功,我沒少「露臉」。當上團裡的新聞報導員後,我更是積極發掘身邊優秀戰友,希望通過自己的鏡頭讓他們也多「露露臉」。這不,正趕上新兵連開展「我的成長,你來見證」活動,委託我多給新兵拍一些照片,寄給他們的家人。沒想到,一名新兵拒絕了我。新兵名叫張瑞,他爺爺是抗美援朝的志願軍老英雄。
  • 李連杰勸文章多學英文 被其女兒叫「爺爺」(圖)
    李連杰勸文章多學英文 被其女兒叫「爺爺」(圖) 「爸爸」,連女兒都條件反射稱其是「爺爺」;李連杰則指出文章若想進軍國際,還需多學習英語。  另外,李連杰也指出了文章當下的不足,「我鼓勵他學英文,他有個英語老師,但不知道為什麼就不學了,其實他應當學。」  文章自曝女兒叫李連杰爺爺  「我們兩個的關係是不需要形式感的東西。」
  • 【小蜜蜂中隊·習作展示】我的爺爺
    我的爺爺高高的個子,瘦瘦的身材,長長的臉蛋上布滿歲月的皺紋。雖然將近八十高齡,但是身體硬朗。每天精神抖擻的哼著小調,偶爾還會拉拉二胡陶冶情操。我的爺爺很勤勞。老家房子旁邊有一大片菜地,那是他的獨特世界,種滿了各種各樣的蔬菜。
  • 不忍直視,臺灣網民這就開始叫拜登「爺爺」了
    小時鮮乳膠,一躺就暖,貼服滑柔乾爽,快速揮發潮氣越睡越暖,線上價線下專櫃同品質,上新:官方在售1099元,專屬價429,領券減90,返利再抵或贈30%,到手237.3元起,戳圖購高調「挺川」變「挺拜」……臺網友瞬間神轉彎成「拜粉」:他帥又慈祥,忍不住叫爺爺
  • 我的爺爺—楊先生
    這篇文章,想送給我的爺爺,楊先生。    想寫這篇文章已然一年了,總是提筆忘字,欲語淚先流。因為故事太珍貴,也因為太想念您。字字句句反覆斟酌,越發覺得言語未能將我的情緒表達千萬分之一,今天,是我爺爺去世的一周年,我將這一年對爺爺的思念寫成了文字,我相信,爺爺可以體會到。
  • 雁過留聲 07|懷念我的爺爺
    02給我爺爺立「實在厚道」flag的是我三舅姥爺(我媽的舅舅)。據說,這也起到了促成我爸和我媽婚姻的作用,所以得記之。時間應該被拽回到上個世紀60年代,那時候挖河道都是靠人工,大舅姥爺和三舅姥爺當時約摸20出頭,跟隨所在大隊來我們家這邊任務點挖大河。
  • 我的爺爺,是個鄉村的媒人
    ,這也是我爺爺說媒拉紅線的最佳時節。我爺爺有兩個專門用來記錄的小本子,一本是男孩的資料,一本是女孩的資料,男孩女孩都需要記錄姓名、年齡、身高、工作、地址,兄弟姐妹幾個以及父母名字和年齡等等,密密麻麻很多。小時候,每到春節前後是我最幸福的時候,不僅僅是因為過年了,最重要的是,爺爺說成了媒,男方家會買很多禮物答謝爺爺,譬如豬肉、糖果、瓜子和果子。
  • 有種冷叫「爺爺覺得你冷」,怕孫子受凍,爺爺將娃裹成「小企鵝」
    這類話題一般都是說自家老媽或是奶奶,因為管孩子吃穿的,大多都是家中女性,可這個冬天,爺爺也不甘示弱地參賽了。有種冷叫「爺爺覺得你冷」,將娃裹成「小企鵝」前段時間,一位爺爺因為怕凍著自己的孫子,將孫子裹成一團的一組照片,悄然在網上走紅,而這位爺爺,也被網友們封為「保暖爺爺」。
  • 爺爺叫秋日爸爸叫秋天,媽媽隨口給寶寶起名,網友:真有才!
    大家都知道,名字是一個人最重要的東西,名字都是父母給起的,所以我們小時候並不能決定自己叫什麼。大家之前在新聞上也肯定看到了非常多奇葩的名字,什麼王者榮耀什麼春秋戰國,不過好多人都說這些名字大多數都是博人眼球,並沒有真正的文化內涵。
  • 爺爺的笑容,是我覺得世界上最美的笑容
    在去年暑假的時候,因為奶奶去了離我們家比較遠的姑姑家去住了,所以爸爸媽媽不放心爺爺,就把爺爺接來我們家住了。每天早上爺爺總是會第一個起床,先去晨練,晨練過後就給我們全家做好早餐,等我們起床之後吃完早餐再把碗筷收拾了。儘管爸爸媽媽想要幫爺爺,但爺爺總說:「人老了,不動一動怎麼行呢?」
  • 136.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家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小雅的花田,ID:gh_dd5ebaacc21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每年我都要去鄉下爺爺奶奶家,爺爺奶奶家的房子是老房子。我喜歡爺爺奶奶的涼房,炎熱的時候門開著窗也開著,涼風習習吹進來,像爺爺的手心輕輕柔柔的婆娑,爺爺手心裡的肉軟軟的,一點也不像能蓋房子的手。奶奶的手倒是長滿繭子硬邦邦的,那都是被她的寶貝拐棍給磨的,奶奶喜歡到處溜達,拄著拐杖噠噠噠的往前走,邁著小碎步就像剛學會走路就要跑起來的添添,天天是大大的小女兒。
  • 有一種凡爾賽發言叫楊冪,自曝家裡3人上清華,全國考第一是笨蛋
    清華大學作為我國的頂尖學府,是無數學子的夢想院校,能夠考入清華自然說明了孩子自身能力的優秀。不過對於娛樂圈知名女星楊冪的家族來說,或許情況有些「不一樣」。這段「凡爾賽」風格滿滿的「酸爽」發言被曝出後,瞬間引發了網友們的紛紛議論,有網友直言:看看人家這一家子再看看我自己,酸了。
  • 什麼叫生死兩依依?我爺爺是個臺灣老兵和奶奶的愛情故事
    奶奶去世時,神色安詳,嘴裡喃喃自語「我要去見你爹了……」爺爺生於1916年,畢業於平度一中,後來在青島做了一名教書先生。奶奶雖然不是名門之女,但是家境也算殷實。傾慕爺爺的文才人品,嫁給爺爺。婚後即生了一對兒女,追隨爺爺過著相夫教子的安靜生活。
  • 樂那多的爸爸叫耿樂,耿樂的爺爺是張仃,這唱的又是哪一出?
    但耿樂,作為長門長孫,為何不隨著爺爺張仃姓張,卻偏偏姓耿呢?原因很簡單,只因為耿樂的爸爸姓耿名軍,叫耿軍。有人會打破砂鍋問到底,但草蛇灰線,伏脈千裡,中間穿越著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一系列的陰差陽錯,聽我細細講來。
  • 向佐爺爺叫向前,弟弟叫向佑,網友:郭碧婷生的孩子叫向後?
    網友發現,向佐還有一個弟弟,名叫向佑,更巧的是,向佐的爺爺叫向前。有網友調侃說道,郭碧婷向佐以後的孩子叫什麼?一、我們先來說說向佐的爺爺向前,那可是一個傳奇的人物,他對向佐的父親向華強一生都產生重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