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霸凌,泛指在工作場所裡,個人或團體對於同事或是下屬進行不合理的行為,包含言語、非言語、身體、心理上的虐待或羞辱。 最近網上幾則關於職場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前有要求哺乳期員工每日手寫千字銷售心得,並附有嚴苛的罰款條件,刻意刁難。後有新員工不喝領導敬酒,被打耳光辱罵。兩次熱搜將「職場霸凌」暴露在大眾視野之中。雖然相關的公司後續都出了道歉聲明,並對涉事的職員做出了處罰。但上述事件不過是形形色色的職場霸凌形態的冰山一角。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種常見的職場霸凌,希望每一位職場人,都能保護好自己。從「未完成業績被罰吃死亡辣條」再到「不喝酒被領導扇耳光」這些新聞中,我們能夠發現,職場欺凌最常見的方式就是通過體罰,毆打等,來對員工的身體造成傷害。這些打著「職場潛規則」「公司內部懲罰」幌子,傷害員工身體的行為,就是職場霸凌。前段時間,火箭少女Yamy公開公司會議錄音,錄音中Yamy的老闆在其他同事面前,用「長得醜」,「唱歌難聽」,「衣品差」等非常刺耳的詞彙攻擊Yamy。
這些侮辱性的詞彙,像刺一樣扎進每一位職場人的耳朵裡。通過精神打壓,用侮辱性的語言對員工進行人身攻擊的行為,就是職場霸凌。年初,設計師被要求春節期間每天供圖一百五十張,需要修改直到上司滿意為止的事情引發了網友的熱議。在「996福報」的過度渲染下,很多職場人漸漸忽略了職場壓榨也是一種職場霸凌。
職場霸凌還以更多的形態存在著,比如職場冷暴力、職場PUA、群體孤立等等。蔡康永曾在《奇葩說》上說過一段話:對待工作上的壞人,我們應該以牙還牙。當我們遭受到職場霸凌時,可以採取以下措施!職場就是通過貢獻自己的價值,並讓渡一部分個人權利,來換取經濟回報。職員和領導之間有職別高低之分,卻無人格貴賤之分。如果你正當合理地拒絕了領導的不合理要求,可對方還是逼你就範,你可以保留好各種證據,比如微信聊天記錄、現場視頻等,如有必要,勇敢地訴諸法律程序維權。別用沉默忍讓,讓霸凌的種子在職場生根發芽。遭受職場霸凌的往往是那些初入職場的小白,他們經驗少,性格單純,是被職場霸凌的高風險人群。在職場上,實力夠強才擁有話語權,只有提升自己,讓自己足夠強大,才能去制衡那些不懷好意的人。好的企業文化是有分寸感,用人性化的方法去激勵員工,而不是用權勢或者暴力手段欺壓員工。求職者在接受一份工作時,除了發展前景與薪資水平等硬性條件之外,還要考慮自身的性格和習慣,是否能和這個公司的企業文化、工作氛圍等軟條件相適應。企業文化非一朝一夕形成,也不是輕易能被改變的。所以若是因為企業文化而導致的職場霸凌,建議早日辭職,遠離是非之地。
學會拒絕不合理的工作,同時努力精進自己的業務能力,用實力「鞏固」自己在職場中的地位,別留給不懷好意的人可趁之機;被欺凌注意保留證據,不要讓壞人有辯解的餘地。關於「職場霸凌」這個問題,大家如果有什麼思考和見解,也歡迎一起在評論區聊聊。
PS:如果你正在遭受某種程度上的職場霸凌,想要換換新環境,不如看看我們!
尚德機構 | 美股上市公司
尚德機構成立於2003年
是一家專注於學歷教育、職業教育的網際網路教育機構
17年來,堅持「用科技和人文重塑教育」服務百萬學員
2018年3月23日正式在美國紐交所掛牌上市
▼ 掃碼加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