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開放「萊豬」後,收到美國「大禮」,被加徵反傾銷稅

2021-01-09 社會黃金瞳

根據臺媒消息,臺灣當局不顧民眾的反對,毅然決然地開放『萊豬「,結果沒有換回蔡英文夢想的」支持「,還受到了美國的」打擊「,被加徵了反傾銷稅。1月2日,臺灣《中時新聞》報導,民進黨推測,開放」萊豬「以後,可以換到」臺美貿易協定「,結果美國反其道而行,不僅不給「獎勵」,還送上了開年第一份「大禮」,加徵了98%的反傾銷重稅。

這種結果立刻讓臺當局傻眼了,此前蔡英文一直強調,「萊豬」有問題民眾可以選擇不吃,但是臺灣必須進口,這關係到臺灣的整體利益,因此「萊豬」問題在臺灣鬧得不可開交。外界指出,美國就是把臺灣當作「錢袋子」予取予求,只要臺灣示弱,薅羊毛就敢把你往死裡薅。

事實上,美國也是這樣做的,大家都知道「萊豬」有問題,很多國家都禁止進口「萊豬」。結果蔡英文為了「抱大腿」,企圖開放「萊豬」還來「臺美貿易協定」,很多臺灣民眾公開反對,可惜蔡英文卻堅持到底,讓臺灣必須進口「萊豬」,結果卻遭遇了重稅。美國商務部宣布,針對從臺灣進口的輪胎展開反傾銷稅,從52%提高到98%。臺灣民眾稱,蔡英文拿一套西裝,換回了一條破褲子。

有專家指出,臺灣當局的做法,根本沒有經過美國的允許,純屬倒貼。就是想要製造臺美關係很好的假象,挾洋自重,謀求「臺獨」。事實上,美國只是把臺灣當作「棋子」,蔡英文沒資格上桌!而且祖國統一是兩岸人民的期盼,蔡英文等人,註定不得人心,「臺獨」終究是死路一條。

臺北市議員在社交媒體上抨擊蔡英文,臺灣現在不僅要吃「萊豬」,還要面對嚴重的反傾銷稅,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感謝蔡英文的謙卑。由此可見,臺灣各界對於蔡英文的所作所為相當不滿,如果「萊豬」真的可以換回利益,大家也無話可說,最終卻受到了美國的「制裁」。

免責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信息參考: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開放含瘦肉精美豬後,臺灣收到美國「重稅大禮」
    (觀察者網訊)元旦伊始,罔顧民意的臺灣當局正式開放萊豬(即含瘦肉精的豬)進口,鬧得不可開交的美國萊豬議題終成定局。不過,這一行動並未換來所謂「臺美貿易協議」,臺灣部分產品還被美國課徵反傾銷重稅。對此,有臺網友嘲諷道:萊豬真的白進了。
  • 想給美國送「大禮」?蔡英文這回押錯寶,島內痛批,萊豬白進口了
    自從元旦開始,臺灣地區正式開放美國萊豬進口。此前,民進黨當局一宣布要開放,島內就掀起「攻防大戰」。但即使臺灣民眾有七成以上反對,外加國民黨的強行反對,但也擋不住民進黨民意代表在表決會上強行通過。然而,臺灣正式引進萊豬後,島內一片混亂,本地豬價格上漲,「臺灣豬」標識五花八門。
  • 蔡英文開放萊豬卻換來美國重稅,臺灣廠商哀嚎「不用玩了」
    2020年歲末年終,美國財政部公布的匯率報告,將好不容易除名的臺灣,重新列入匯率操縱的名單,事隔不到半個月,又對臺灣輪胎廠商開刀,課徵高額的反傾銷稅。蔡英文才剛說開放美國萊豬(含瘦肉精豬肉),是一個能夠有效促進臺美關係的決定,也能為臺美友好拼上缺失的經貿合作一角,結果卻頻遭打臉,真可謂真心換絕情,蔡「政府」萊豬經貿路線破產窘態畢露。而美豬叩關卻換得輸美輪胎遭課重稅,也讓臺灣業者坦言「相當納悶」,更輪胎業者一片哀號,直呼「稅率超過40%,臺廠就不用玩了」。
  • 收到蔡當局大禮後,美國立刻變臉!對臺灣下狠手了
    2021新年伊始,無視臺灣民眾健康福祉的民進黨當局正式開放瘦肉精美豬進口,這意味著島內多個政黨團體的抗爭宣告失敗。按照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此前的說法,開放瘦肉精美豬可以同步推進所謂「臺美關係」升級。然而,殘酷的事實已經證明,民進黨當局這種仰人鼻息、賣身求榮的做法,註定是自討苦吃。
  • 蔡英文做夢都想不到,剛說開放萊豬卻換來美國重稅,島內一片哀嚎
    島內今年元旦起正式開放「萊豬」,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推聲稱:「臺灣取消對美國牛肉豬肉的進口壁壘是受歡迎的一步,對美國農民來說是個很棒的消息。我們期待2021年進一步加強美國和臺灣的經濟聯繫!」蔡英文說開放美國萊豬是一個能夠有效促進臺美關係的決定,也能為臺美友好拼上缺失的經貿合作一角,結果最近慘遭打臉。2020年歲末年終,美國財政部公布的匯率報告,將好不容易除名的臺灣,重新列入匯率操縱的名單,事隔不到半個月,又對臺灣輪胎廠商開刀,課徵高額的反傾銷稅。
  • 這次用不著大陸動手,已收到來自美國的驚天噩耗
    眾所周知,蔡英文當局罔顧民意,開放了美國萊豬。隨著元旦當天台當局正式開放萊豬,意味著過去幾個月臺灣內部爭論不休的萊豬議題終於塵埃落定,同樣也代表蔡英文出賣臺灣民眾利益的行為被徹底坐實。按照蔡英文最初的設想,希望通過開放美國萊豬得到與美國籤署貿易協定的回報。
  • 商務部:對原產於臺灣地區、馬來西亞和美國的進口正丁醇徵收反傾銷稅
    中國網財經12月28日訊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商務部今日發布關於對原產於臺灣地區、馬來西亞和美國的進口正丁醇反傾銷調查最終裁定的公告。公告稱,自2018年12月29日起,對原產於臺灣地區、馬來西亞和美國的進口正丁醇徵收反傾銷稅。
  • 美國又有新動作!臺當局這次「賠了夫人又折兵」
    根據臺灣媒體報導,自從今年元旦開始,島內正式開放「萊豬」進口,此前蔡英文給出的理由是為了改善「臺美貿易關係」,並以此為藉口試圖推卸責任。不過令民進黨沒想到的是,美國除了口頭上表達了一點感謝之外,並不準備給臺灣任何實質性的好處,甚至美國國防部還在近日發表聲明,稱要對從臺灣出口到美國的輪胎課徵52.42%~98.44%的反傾銷稅。
  • 臺灣不鏽鋼反傾銷稅下調 下半年營運增添新動能
    臺灣最大冷軋不鏽鋼市場歐盟,對臺課徵的反傾銷稅從最高的12%調降為6.8%,唐榮(2035)、燁聯直接受惠,不鏽鋼產業歡呼,下半年營運增添新動能。   唐榮主管說,歐盟是臺灣出口冷軋不鏽鋼板產品第一大出口市場,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臺灣出口冷軋不鏽鋼板產品至歐盟約4.4億美元(約新臺幣137億元),佔臺灣出口全球比重25.56%。2014年臺灣出口歐盟更增加至6.1億美元,佔出口全球比重32.13%,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 臺灣元旦開放萊豬已成定局,馬英九:要讓「萊豬立委」付出代價
    臺灣「立法院」24日決戰萊豬進口議題,民進黨靠人數優勢讓攸關萊豬進口的9道行政命令全部準予備查。這9道行政命令包括「動物用藥殘留標準」「美國及加拿大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和「包裝食品支出肉及豬可食部位原料之原產地標示規定」等。
  • 開放「萊豬」進口 臺當局真能討好美國?
    為討好美國,臺灣地區開放「萊豬」進口進入倒計時。因此只要進口「萊豬」,臺灣民眾難有食品安全可言。據悉該「行政令」將於明年1月1日正式施行。臺媒報導,這表示明年元旦開放「萊豬」進口成定局。反對「萊豬」進口 臺灣反對聲此起彼伏而在另一邊,反對「萊豬」的聲音也不絕於耳。
  • 今起臺灣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馬英九:難道蔡英文認為臺灣人不如豬?
    (觀察者網訊)今起,罔顧民意的臺灣當局正式開放含瘦肉精的美豬進口。1月1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和前領導人馬英九分別發表元旦致辭,均提到從美國進口「萊豬」(即瘦肉精豬)一事。其中,馬英九痛批,萊克多巴胺就連臺灣豬都不準吃,臺灣人卻要被迫吃「萊豬」,「難道蔡英文認為臺灣人不如豬?」
  • 開放美國「萊豬」後 臺當局還要進口日本「核食」?
    1謝長廷力推進口日本「核食」近九成民眾反對民進黨政府因為進口美國含瘦肉精的「萊豬」議題焦頭爛額之際,臺灣所謂的「駐日代表」謝長廷回來了。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大談日本「核食」進入臺灣的問題。但輪到民進黨執政以後,為了討好美日,不惜打臉自己,蔡英文不經政黨討論直接宣布開放「萊豬」以後,謝長廷又攜「核食」議題闖關。有一種說法是,民進黨有人認為,反正「萊豬」已經引發民怨,不如長痛不如短痛,一併處理。
  • 歐盟對中國大陸及臺灣不鏽鋼徵收反傾銷稅
    據法新社3月26日報導,歐盟於25日宣布將就進口自中國大陸和臺灣的冷軋不鏽鋼板徵收為期6個月的反傾銷稅,稱大陸及臺灣不鏽鋼出口嚴重影響歐盟經濟。歐盟官方宣布,自3月26日起,將對寶鋼徵收25%反傾銷稅,對部分臺灣企業徵收10%。歐盟官方表示由於缺乏措施,傾銷產品將迫使聯合企業繼續虧損銷售。消息公布後,大部分歐洲鋼鐵製造商股價在歐洲大陸迅速飆升。
  • 送給美國的聖誕大禮 民進黨強勢通過美豬進口葬送臺灣人健康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導】在臺灣爭議論多年的含萊克多巴胺美國豬肉(以下簡稱「萊豬」)進口問題今年點燃引信。8月28日,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宣布開放萊豬進口,立即成為島內攻防重點,隨後爆發長達近4個月的政黨、民間抗爭。
  • 問題接二連三,臺灣人倒黴了
    導讀:如今,美國萊豬正式進入臺灣地區,而臺灣地區卻沒有做好「迎接」萊豬的準備。而自從民進黨開放進口價格更為低廉的美國萊豬後,臺灣地區的豬農的生存空間就被壓榨,不少中小型臺灣豬農甚至開始考慮轉型,而臺灣本土豬肉的價格也開始上漲。對此,不少臺灣民眾認為,既然沒辦法辨別什麼是美國豬肉,不如就不吃進口豬肉!對此,不少臺灣飯店,就開始標識自己使用的是臺灣本土豬肉。
  • 問題接二連三,倒黴的還是臺灣人
    導讀:如今,美國萊豬正式進入臺灣地區,而臺灣地區卻沒有做好「迎接」萊豬的準備。標識混亂,本地豬漲價等都是如今臺灣豬農需要面臨的問題,而無論是漲價還是標識混亂,最後倒黴的只會是普通的臺灣民眾。臺灣豬肉漲價,民眾不食進口豬臺灣地區一直是豬肉需求旺盛的地區,一直以來,進口豬就是臺灣地區的主要食用來源。而自從民進黨開放進口價格更為低廉的美國萊豬後,臺灣地區的豬農的生存空間就被壓榨,不少中小型臺灣豬農甚至開始考慮轉型,而臺灣本土豬肉的價格也開始上漲。對此,不少臺灣民眾認為,既然沒辦法辨別什麼是美國豬肉,不如就不吃進口豬肉!
  • 商務部:對原產於美國、韓國和歐盟的進口三元乙丙橡膠徵收反傾銷稅
    初步裁定後,調查機關對傾銷和傾銷幅度、損害和損害程度以及傾銷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係進行了繼續調查。現本案調查結束,根據《反傾銷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調查機關作出最終裁定(見附件)。  二、徵收反傾銷稅  根據《反傾銷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商務部向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提出征收反傾銷稅的建議,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根據商務部的建議作出決定,自2020年12月20日起,對原產於美國、韓國和歐盟的進口三元乙丙橡膠徵收反傾銷稅。  被調查產品的具體描述如下:  調查範圍:原產於美國、韓國和歐盟的進口三元乙丙橡膠。
  • 近期多國及地區徵不鏽鋼反傾銷稅匯總
    自2019年7月23日起,決定對原產於歐盟、日本、韓國和印度尼西亞的進口不鏽鋼鋼坯和不鏽鋼熱軋板/卷徵收反傾銷稅,稅率為18.1%-103.1%不等,徵收期限為5年。對各公司徵收的反傾銷稅稅率具體如下:歐盟公司:43.0%;日本公司:1.日本冶金工業株式會社18.1%,2.其他日本公司29.0%;韓國公司:1.浦項制鐵(POSCO)23.1%,2.其他韓國公司103.1%;印度尼西亞公司:20.2%。
  • 「萊豬大禮包」解決不了臺灣困境 真正重點在兩岸關係
    「萊豬大禮包」解決不了臺灣困境作者:施綰綰今年聖誕節前夜(24日),臺灣民眾收到一份並不平安的「禮物」——臺灣立法機構當晚通過9項相關行政命令的議案,確定明年元旦將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的美國豬肉,以及放寬30月齡以上的美國牛肉進口,令臺灣民眾面對的食品安全風險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