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原理形象比喻
染色體是遺傳物質,基因的載體,人體的體細胞染色體數目為23對,其中22對為男女所共有,稱為常染色體,另外一對為決定性別的染色體,男女不同,稱為性染色體。而血型基因位於第9對染色體上。如果把你的23對染色體比喻成23層雙子樓,那麼雙子樓第9層上各有1間是決定你血型的房間。
一共有A、B、O這3種血型基因,每個人只可能擁有其中2個,這就好比事先準備了3種窩:不能進的空窩(O基因是隱性基因)、狗窩(A基因是顯性基因)、貓窩(B基因是顯性基因),要在其中選2個窩(可重複)放入雙子樓第9層的兩個房間。
於是雙子樓的9樓血型房間出現了6種組合情況,空空、狗狗、貓貓、貓狗、空狗、空貓。但這並不是說有6種血型,因為血型取決於房間裡到底有幾種動物狀態,事實上這樣出現了4種狀態:空空是沒動物的O型,貓狗是即有貓又有狗的AB型,狗狗和空狗都是只有狗的A型,貓貓和空貓都是只有貓的B型。
人體血液中含有紅細胞,紅細胞裡有區分血型的抗原體、抗原好比就是窩,具體就是6組中的1組窩。比如空空O型的紅細胞就沒有抗原,貓狗AB型的紅細胞上就既有A、又有B的抗原,而狗狗、空狗A型的紅細胞上只有A的抗原,貓貓、空貓B型的紅細胞上只有B的抗原。
用於輸血的血漿則已過濾了紅細胞,也就是沒有窩了,但有在窩外面玩的貓和狗。O型的血漿裡沒動物、A型的血漿裡有狗、B型的血漿裡有貓、AB型的血漿裡貓狗都有。輸血的時候血漿輸入人體血液,因為血液中含有紅細胞,血漿中對應的動物就要去對應的窩,否則人體血液會出現抗拒排異現象——抗體,血液會生成抵抗非同類的抗體,好比狗去了貓窩、貓窩會產生抗狗的抗體(A、AB輸給B,B會產生抗A),貓去了狗窩、狗窩會產生抗貓的抗體(B、AB輸給A,A會產生抗B)、貓狗去了不能進的空窩、不能進的空窩會產生抗貓、抗狗的抗體(A、B、AB輸給O,O會產生抗B、抗A)都不行。
遺傳方面,父母各自會從自己23對染色體中每對中選一個給孩子,從而重組成孩子的23對染色體,可以簡單理解為從父母雙子樓中各拿一棟再組合起來(當然實際上每層都可以從左右樓選的,這裡為了簡單理解而已)。於是血型基因也是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父母各給了自己1棟樓第9層的1個血型房間、最後還是有兩個血型基因(貓窩、狗窩、不能進的空窩),並拼成了自己的血型,這裡舉例是從AB型父親處拿到了B基因,從A型(AO)母親處拿到了O基因,所以孩子是B型。
知道父母血型可以用上圖的方法、根據血型基因遺傳原理來推測子女可能的血型和概率,也就是父母各擁有自己血型對應的2個血型基因,各給子女1個。面對A型和B型有兩種組合的情況,可以理解為4個基因中選1個來推算,如果A型、B型父母再上一代有O型,就會繼承一個O基因,所以可以排除AA組合或BB組合,相反如果再上一代都是AB型,就不可能繼承一個O基因,所以開一排除AO組合或BO組合。這也就是為什麼:AB型生不出O型,O型也生不出AB型。
1、ABO血型原理:紅細胞血型是1900年由奧地利的K.蘭德施泰納發現的。他曾從自己和五位同事身上取得血液樣本,合成三十個樣本,進行觀察研究。他發現有的樣本成功混合,有的卻發生凝結(黏在一起)。他於是領悟,每個樣本的情況並不完全相同。有兩人的樣本,紅血球上有一種稱為Anti-gen(抗原)的物質,他於是以A作標記;另外兩人的樣本,另有一種抗原,他依字母順序,以B作標記;只有一人的樣本,A抗原和B抗原都沒有,但血清中卻有兩種抗體,他自己的血液也是如此,他於是以O(表示無抗原)作標記。後來,他發現有一群人的血液,既有A抗原,也有B抗原,他便叫它做AB型。
血型的區別:
O型的人:紅細胞沒有抗原,可在血清產生抗A和抗B的抗體。
A型的人:紅細胞有A抗原,可在血清產生抗B的抗體。
B型的人:紅細胞有B抗原,可在血清產生抗A的抗體。
AB型的人:紅細胞有A抗原和B抗原,在血清不產生抗體。
獻血輸血問題:
O血型:產生抗A和抗B的抗體,O型只能接受O型的血,但O型是萬能供血者。
A型血:產生抗B的抗體,A型只能接受A型、O型的血,A型只能給A型和AB型輸血。
B型血:產生抗A的抗體,B型只能接受B型、O型的血,B型只能給B型和AB型輸血。
AB型:不會產生任何抗體,AB型是萬能受血者,但AB型血只能給AB型輸血。
2、ABO遺傳原理:決定血型的一共有ABO三種基因,每人身體中有兩個(可以兩個相同),這兩個基因分別存放於人體第8對染色體中(父母給孩子的時候也是各給一個)。因為A基因和B基因都是顯性基因,O基因是隱性基因。所以3種基因一個人如任取2個,一共有6種搭配方法:
O型:一個人有2個O基因;
A型:一個人有2個A基因,或者有1個A基因1個O基因;
B型:一個人有2個B基因,或者有1個B基因1個O基因;
AB血型:一個人有1個A基因1個B基因;
父母和子女血型關係:
父母
O型
O型
O型
A型
O型
B型
O型
AB型
A型
A型
A型
B型
A型
AB型
B型
B型
B型
AB型
AB型
AB型
子女
O型
O型
A型
O型
B型
A型
B型
O型A型
O型A型
B型
AB型
A型
B型
AB型
O型
B型
A型
B型
AB型
A型
B型
AB型
3、血型性格理論:日本的血型研究最早起源於德國,上世紀初血型發現後,進一步的研究顯示德國A型和O型最多,而猶太人B型比例高,這一研究被運用到種族品質區分上。傳到日本之後被日本軍隊以採用,該理論認為血型和士兵的表現有很大關聯,因此被用於士兵的訓練和培養,同時研究認為被殖民者中喜歡起義反抗的多是O型為主的民族,比如殖民臺灣期間發現臺灣原住民大多是O血型,因此比衝繩居民更具反抗精神,不能僅僅通過鎮壓、而是要通過通婚來同化(臺灣電影《賽德克巴萊》有驗證)。但是等到日本失敗之後血型觀念逐漸淡化。
日本最早關於血型性格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27年,東京女子師範學校(現在的御茶水女子大學)教授古川竹二發表的一篇關於血型的研究。
按古川的說法:
A型血的人通常擁有「為他人奉獻」、「感情豐富」、「溫和」的性格,
O型血的人通常「主動」、「理性」、「意志力強」,
B型血的人「儘管很陽光、活潑,但說的很多卻沒長性」,
AB型血的人表面上和B型血很相似,但內在又很像A型血。
血型性格理論發展:直到70年代因為昌彥野(Masahiko Nomi)的一本書使血型理論再次流行,如今血型理論風行日本、韓國、中國臺灣,並慢慢開始被大陸青年熟悉接受。日本血型專家能見正古比譯成了中文版的書有《血型與人生》、《血型與性格》、《血型愛情學》、《血型與人際關係》。目前中國大陸除本書外並未有這方面系統的研究成果。
血型性格理論應用:日本社會中血型因素無處不在,戀愛擇友、求職同事合作、社交相處都和血型相關。日本人普遍喜歡A型和AB型,討厭B型。原因是A型和AB型比較可靠、負責、講客觀邏輯,而B型比較自私、自由隨性、不太靠譜。日本人找男女朋友血型是最重要的參照依據之一;日本很多公司招募員工、職位任命以及提拔方面都參考血型;日本一些幼兒園會將小孩按照血型來進行分班管理,以按照他們適合的方式培養;而在北京奧運會上獲得冠軍的日本壘球隊就是根據每位隊員的血型來制訂訓練方案的。甚至許多政府官員都會用血型拉票或把責任歸咎於血型,前任首相麻生太郎在自己網際網路官方資料上公布自己是可靠的A型,而前首相菅直人內閣環境大臣松本龍地震時失言被強迫辭職後說:「我是B型血,這意味著我容易煩躁和衝動,我的本意經常被誤解。」韓國電影《我的B型男友》則講述一個對待愛情隨心所欲、玩世不恭的B型男孩和一個深愛他、性格懦弱的A型女孩之間多災多難的愛情故事。
血型性格理論世界認知:西方人對血型理論基本是不接受的,把它和西方的星座理論同等看待,並且認為日本社會痴迷血型理論是因為他們的迷信信仰和科學種族主義。事實並非如此,血型理論和星座理論有巨大的差別,是追求科學的日本人做了海量數據統計和調研而得出的結論,並在東亞其他國家和地區得到驗證和發展。日本有大量的血型實驗節目,揭示血型科學性,書中有介紹了幾個代表性的幼兒園血型試驗,並附有錄像地址。
血型性格理論發展方向:科學性證明及普及。通過海量各方面血型數據統計研究、以及通過性格推測血型研究進行反向驗證,徹底證明血型的科學性。同時,通過書籍、培訓課程和電視節目等形式向學校、企業和社會人群進行普及教育,使大家認同和從中收益。
4、血型和性格關聯因素猜想:
生物學、化學、醫學角度:多巴胺、血清素、內啡肽被證明是三種影響人情緒的神經信息傳遞物質,其中多巴胺和血清素都已經被證明與血型有所關聯性,當然這個角度並不足以證明血型和性格有關係。
血清素是一種神經傳遞物質,最早於血清中發現。血清素會影響人的胃口、內驅力(食慾、睡眠、性)以及情緒。通過飲食適量提高血清素含量能改善睡眠,讓人鎮靜,減少急躁情緒,帶來愉悅感和幸福感,帶給人更多快樂。很多健康問題與大腦血清素水平低有關。造成血清素減少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壓力、缺乏睡眠、營養不良和缺乏鍛鍊等。在降低到需要數量以下時,人們就會出現注意力集中困難等問題,會間接影響個人計劃和組織能力。這種情況還經常伴隨壓力和厭倦感,如果血清素水平進一步下降,還會引起抑鬱。其他一些與大腦血清素水平降低有關的問題還包括易怒、焦慮、疲勞、慢性疼痛和焦躁不安等。如果不採取預防措施,這些問題會隨時間推移而惡化,並最終引起強迫症、慢性疲勞症候群、關節炎、纖維肌痛和輕躁狂抑鬱症等疾病。患者可能會出現不必要的侵略行為和情緒波動。
多巴胺由腦內分泌,可影響一個人的情緒,血紅細胞和多巴胺融合性非常強。近期浙大在「萬能血」的研究中,用多巴胺包裹紅細胞後可以輸給其他血型小白鼠,而不發生抗體凝聚反應、並保持血液作用。此外,另有資料說血型基因和多巴胺的分子結構非常接近。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這種腦內分泌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慾,感覺,將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也與上癮有關,缺少多巴胺人會得帕金森疾病。
此外,血型和心血管疾病、心理疾病、飲食習慣有很大關聯。比如,AB型心臟病、中風高於O型20%多,AB型敏感度最高、神經質傾向嚴重;A型更容易產生抑鬱傾向、大病比例高、血庫裡通常都缺A血型;A型消化能力更適合素食、O型和B型更適應肉食,這可能和A型溫和內化性格、O型和B型更火爆外化有關。
5、血型性格對各學科的價值:
血型和醫學:血型已被證明和心血管疾病有直接的關係,AB型心臟病、中風概率最高,O型最低,這是很可能是因為O型情緒穩定性和包容度最高。同時血型和飲食也有明顯的差異。此外抑鬱症高發於A型血,而神經性疾病高發於B型和AB型。有幾個有實用價值的血型和醫學相關的研究方向:血型和心血管疾病預防、血型和多發疾病的預防治療、血型和飲食優化。
血型和社會學:不同民族的血型比例差異很大,比如全世界O型最多、原住民大多是O型,歐洲A型人口和O型人口基本各一半,亞洲的滿蒙回這些遊牧民族都是B型,而亞歐通婚最後才形成了AB型。不同民族形成了不同的社會政治、經濟、宗教、哲學、文化的差異,各種民族之間的碰撞又形成了戰爭和新的社會進化元素。有幾個有實用價值的血型和社會學相關的研究方向:血型和政治、經濟、宗教、哲學、文化、戰爭、藝術這些社會特徵關聯性研究、血型和犯罪問題、血型和人際管理。
血型和心理學:在思想方式方面,O型實用性驅使,A型概念驅使,B型感覺驅使,AB型合理性驅使。在心理素質方面,O型最不容易產生壓力感,A型最習慣承受壓力,B型最不擅長承受壓力,AB型波動性最強。有幾個有實用價值的血型和心理學相關的研究方向:血型和犯罪預防、血型和精神疾病預防治療、血型和人格培養。
血型和教育學:不同血型的心理和生理特質有很大區別,在認知方面O型尊重固化客觀事實、A型尊重固化價值觀、B型尊重表象感受、AB型尊重統計數據和邏輯結果。有幾個有實用價值的血型和教育學相關的研究方向:血型和兒童教育、血型和認知方式、血型和專業職業方向。
血型和體育學:O型奮鬥目標弱、競爭鬥志強、衛冕率高,奧運衛冕冠軍最多、F1冠軍最多;A型目標和奮鬥力強、控制性、協調性好,跳水、體操、圍棋冠軍最多;B型吃苦承壓堅持力差,體育弱勢;AB型爆發力、靈活度強,格鬥、短跑冠軍多。有幾個有實用價值的血型和體育學相關的研究方向:血型和運動員選拔、血型和項目選擇、血型和培養方式。
血型和營銷管理學:不同血型的人在職業上特質不同,O型成熟度最高、最擅長人際和管理相關工作;A型最認真、最擅長鑽研執行任務;B型靈活度、智慧度高、操作能力強;AB型邏輯性、合理性強、創意能力強。營銷方面各種血型作為銷售和消費者的能力和需求差異也巨大,針對客戶血型設計的對口營銷轉化率遠高於通常的營銷方式。